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將門梟虎小說>將門梟虎最新章節列表 >將門梟虎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將門梟虎-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雙管齊下
更新時間:2024-04-25  作者: 江左俊杰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軍事 | 歷史軍事 | 江左俊杰 | 明智屋小說 | 將門梟虎 | 穿越 | 爭霸 | 種田 | 江左俊杰 | 將門梟虎 
正文如下:
一旁的文官,把他的話翻譯了出來。

諸葛民立刻站直,然后獻上了大漢天子的禮物。有絲綢一萬匹,玻璃、瓷器、茶葉等物品,不計其數。

緬甸王聽得文官稟報,臉上多了一些些喜悅。緬甸這個地方,其實與中原王朝的接觸很頻繁。

南亞有一條絲綢之路,叫身毒道。

就是自巴蜀南下到云南,再到南亞諸國。自古那些華夏狡猾的商販們,用絲綢、瓷器等物品,換走了南亞不計其數的奇珍異寶。

以及黃金、白銀。

但與吐蕃一樣,交易量不多。絲綢這個東西,誰不喜歡?穿在身上既顯美麗,滑不溜丟,很舒服。

不過緬甸王與吐蕃王是兩種人。

等聽了諸葛民的借道之后,緬甸王立刻收起了私心,虎目之中精芒閃爍。

在場文武大臣,也都是面色一凜。

開什么玩笑。雖然緬甸與吐蕃因為地形的原因,交流不是很順暢,但都這么多天,該知道的他們也都知道了。

現在大漢皇帝,竟然想再來一次?當我們愚蠢嗎?

不等緬甸王發話,一名面容剛硬,身材魁梧的大臣,便站了出來,毫不客氣的對諸葛民說道:“諸葛先生。吐蕃怎么滅亡的,你我心知肚明。”

“大漢皇帝要與我們緬甸和睦相處,我們歡迎。想要借道,只有刀兵。”

一旁的翻譯,翻譯他的話的同時,也介紹了他一番。卻是緬甸重要將軍,緬族出身的歌丹威。

緬甸大臣們原本都是蠢蠢欲動,見到歌丹威說話了,才止住。

對此諸葛民早有準備,他不慌不忙的朝著緬甸王一拱手,說道:“好叫緬甸王知道。那吐蕃王是自尋死路,與我家天子沒有關系。”

說著,諸葛民把吐蕃王用宗室的女兒,冒充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吳年這件事情,詳細的說明了一下。

把這場滅國之戰的緣由,完全推到了這個上面。

俗話說得好,先禮后兵。可不是我們無禮,而是吐蕃王無禮在先。他是自取滅亡。

緬甸王與緬甸文武大臣,當然不相信這一番話。帝王無私情,大漢皇帝會因為這點事情,而發兵數萬,攻滅一個擁有軍隊十幾二十萬的王國嗎?

這顯然說不通。

感覺到氣氛之后,諸葛民仍然是不慌不忙,從衣袖中取出了一張地圖,彎腰說道:“而且。漢軍向緬甸借道,與向吐蕃借道不同。”

“漢軍只需要借一段山路,就可以直奔云南去了。與緬甸的核心地區,緬甸大平原,相去十萬八千里。”

“這是我家天子畫的一條線,請緬甸王過目。另外。緬甸王如果能答應,自然是可喜可賀。不答應,我也回去復命。”

“至于我家天子是個什么反應,我就不好說了。”

諸葛民隱晦的說出,如果不答應,我們就刀兵相見了。你怕不怕?然后把地圖舉過頭頂,獻上地圖。

緬甸王與在場諸大臣,都是露出怒色。好個大漢皇帝,果然是威風八面。

不過他們沒有說很過分的話,都忍住了。這威風八面不是吹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突厥、吐蕃都因此而滅亡了。尤其是吐蕃的滅亡,對緬甸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畢竟突厥與他們不接壤,吐蕃可是鄰國。

緬甸王伸手接過了地圖之后,低頭一看,緊皺的眉頭,稍稍舒展了一些。諸葛民說的沒錯。

從軍事角度上來說,漢軍借的道,問題不大。

這只是一段綿延幾十里的崎嶇山路,而且位于緬甸版圖的偏遠地區。威脅不到緬甸的核心,緬甸大平原。

哪怕漢軍反悔,忽然南下進攻緬甸大平原。只要提前派遣軍隊,修筑防御工事,加強防御。

漢軍也不可能攻破緬甸北部的山區,進入緬甸大平原的。

緬甸王沒有立刻答復諸葛民,只是放下了地圖,說道:“這件事情茲事體大,我還需要與文武商量一下,還請使者去館驛歇息三天。”

“三天后,我一定給使者答復。”

“是。”諸葛民沒有二話,干脆應聲。很快,他被一名侍者帶了出去,前往館驛歇息。

外人離開了,這大殿內的氣氛,就變得不一樣了。

文武大臣們都想踴躍發言,反對這件事情。緬甸王一揮衣袖,讓他們先停下,然后把地圖交給了侍者,讓侍者在文武大臣中間傳閱。

等所有人看完了地圖之后,緬甸王才問道:“你們覺得怎么樣?”

這張地圖還是好用的。許多原本反對的緬甸文武大臣,都沉默了下來。但還是有一部分緬甸大臣,表示反對。

一名白發蒼蒼的大臣站了出來,拱手諫言:“大王。大漢皇帝居心叵測,這件事情可能有陰謀,不可輕易答應。”

“是啊。大王。大漢皇帝反復無常,背信棄義,是個小人。不能相信他。”

一名大臣也站了起來,大聲說道。

之后,一些反對的大臣陸續站出,言辭極為激烈。緬甸王嘆了一口氣,搖頭說道:“我也知道大漢皇帝背信棄義,反復無常,是個小人。”

“但誰叫吐蕃王這個蠢貨,滅亡了呢?現在漢軍到了家門口了。我們只有兩條路可以選。”

“一是借道。二是與漢軍兵戎相見。”

“我們雖然沒有與漢軍交過手。但是漢軍滅亡了突厥、滅亡了吐蕃。聲名在外。以我緬甸戰兵的實力,恐怕不是對手。”

“如果兵戎相見,哪怕我們守住山區。國家需要死多少人?耗費多少錢糧?沒準我們緬族都要被拖垮。”

“陛下的意思是借道?”第一個發話的老臣,皺眉說道。

“不。我們做兩手準備。幾十里山路,我們借給漢軍。但與此同時,我們在北部加強戒備。”

“歌丹威,我命你帶精兵十萬,前往北部漢軍需要路過的地區,修筑城池,構建防御工事,監視漢軍。”

“如果漢軍背叛,就地抵抗。不得讓漢軍越過山峰,進入緬甸平原。”

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網站閱讀,,!可以使用、→閱讀開啟瀑布流閱讀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