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滿唐華彩小說>滿唐華彩最新章節列表 >滿唐華彩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滿唐華彩-第496章 國運未竭
更新時間:2024-06-14  作者: 怪誕的表哥   本書關鍵詞: 穿越 | 歷史 | 歷史頻道 | 兩晉隋唐 | 怪誕的表哥 | 明智屋小說 | 滿唐華彩 | 小說在線閱讀 | 怪誕的表哥 | 滿唐華彩 
正文如下:
河中府,蒲州,城北的一間大宅院當中護院林集,其中住著李光弼的母親。

老夫人時年快七十歲了,娘家雖是契丹人,內附得卻很早,被賜姓過武姓,又被賜了李姓。她從小習詩書,算是個才女,有“才淑冠族”之譽,故而能教出李光弼這樣遵循漢禮的將軍。

是日,有幾人風塵仆仆地趕到了李家,府中護院也與他們相熟,歡喜地打了招呼。之后,他們拿出了李光弼的書信,原是來接老夫人去見兒子的。

“我兒先是恐太原危險,又言長安不寧,如今終于舍得來接老身了?”李老夫人精神矍鑠,說話時雖是故意埋怨兒子,眉宇間的笑意卻是壓不住。

信使遂應道:“老夫人放心,長安已經安定哩。”

很快,李老夫人收拾停當,在兒子派來的護衛的保護下前往長安。一路上眾人都對她多加照料,倒也不甚辛苦,沿途所見,確有安定景象。

過了黃河,又行了數日,隊伍進入一座城中,李老夫人忍不住掀開車簾往外看去,卻見城門洞上寫的是坊州二字,不由甚為疑惑。

但她心中這份疑惑很快也就消了,因見到了一個讓她能夠完全信任的人。

“我險些還以為是誰以我兒麾下士卒誆我,見到郭節帥就放心了。”

“老夫人一路辛苦。”郭子儀比李老夫人小十來歲,遂擺出子侄之禮相見,雙手拿起一根長鞭遞了過去,道:“還真是誆老夫人來的,若有不滿,只管打我出氣。”

“斷不敢打郭節帥,這是怎生回事啊?莫非是我兒叛亂了不成?”

李老夫人以前在朔方還只是久聞郭子儀之名,平叛初期則是在太原有過相處。她自信很會看人,認為郭子儀忠誠勤勉又聰明通達,且不像李光弼那么執拗嚴厲容易偏激,更懂得如何為人處事,因此,她寧愿相信李光弼叛亂了,也不相信是郭子儀叛亂了。

“并非如此。”郭子儀卻是連連擺手,道:“眼下局勢復雜,遠非一句‘叛亂’可以解釋的。老夫人請上座,容我慢慢與你道來。”

對于誆來李光弼之母一事,郭子儀心中亦不情愿,無奈的是此事是廣平王的主意。把她接到鳳翔府安養,既能讓李光弼不會繼續誤入歧途又能避免大戰,是對所有人都好的辦法,李亨聽了,欣然下旨。郭子儀有皇命在身,只好領命。

待他把近來的朝局變動、前因后果說了,李老夫人依舊有不解,問道:“老身雖不知國事,卻也看報。報紙上說,忠王奉旨去調朔方軍勤王,結果叛亂了,慶王才是正統。”

郭子儀哭笑不得,道:“報紙便是薛白辦的,報紙的話豈能相信?”

“原來如此。”李老夫人一直以來都把報紙當成如同圣旨般可信之物來看的,聞言頗為失落。

如此復雜的權力斗爭,不是她短時間內能想清楚的,她思量了好一會,向郭子儀問道:“郭節帥以為忠王才是正朔,且能更快地平定天下,是嗎?”

從這后半句話或可以看出來,在李老夫人心里忠王、慶王都是皇子并且都當過儲君,她已無意分辨誰更正統,現在只想知道郭子儀押注在哪邊。

她很清楚自己的兒子做事往往意氣用事,太過沖動,對于這件事情,郭子儀考慮得肯定比李光弼多。

“私下議論,有些話我只敢與老夫人說。”郭子儀道,“不論如何,我與李光弼對大唐社稷的忠心都是一樣。”

“郭節帥放心,老身曉得。”

郭子儀沉吟著,緩緩道:“慶王守住了長安,看似眾望所歸,實則完全倚借了薛白之力,他下旨說薛白是太子瑛之子,此事太上皇卻并不承認,而若慶王登基,儲位萬一落入薛白之手,則有了篡位之嫌;今忠王稱帝,可稱陛下,太上皇傳國寶,自當為正朔,陛下兼統朔方、安西、河西、隴右,召回紇援兵,兼統二十萬人,恩撫叛逆,想必很快可使天下海晏河清。”

怕李老夫人不解,他還小聲地補充了一句,道:“想想可知,陛下潛邸時當了多少年太子,慶王呢?自從慶王傷了容貌,便從未被當作儲君培養,豈有根基?”

李老夫人點點頭,道:“老身明白了。”

“李光弼守長安乃大功,絕非為個人前途,此事,陛下已有明旨。”

郭子儀起身,雙手請出一封圣旨展開,上面玉璽印章俱全,李亨確實肯定了李光弼的功勞,對他毫無怪罪之意。另外許諾,李光弼若率眾而降,既往不咎,另有重賞。也不必由他再攻打長安,坐等天下太平即可。

郭子儀、李光弼一旦表態,河東、河北、河南勢力轉而支持李亨,長安就是一座孤城,軍民們也不會像抵擋叛軍時那樣堅決,投降只是一個月以內的事。

這是很明確的最快速度平定天下的辦法……不出意外的話。

李老夫人算是完全聽明白了,道:“如此,老身修書一封,勞煩郭節帥遞給我兒。”

“老夫人明達事理,此大唐之幸啊。”

一封急報遞到了長安。

薛白正在練兵,做著奇兵偷襲鳳翔的準備。他跑馬到白鹿原跑了一圈,心情開闊不少,結果就得知李光弼的母親在河中府被偷偷接走了。

他原想修書一封給李光弼,闡明李亨絕非英主,可轉念一想,如此只會起到反效果。

之所以敢讓李光弼出鎮,他是非常信任對方的,今日卻意識到,倘若郭子儀、李光弼兩人都倒向李亨,自己是抵抗不了的,且會讓戰火綿延,于大唐也并不是好事。

唯一的機會,就是搶先拿下鳳翔。

留給他的時間更短了,必須得在郭子儀的信使找到李光弼之前。

薛白給他的馬匹擦了汗,將它交給馬夫,道:“今夜給它多喂些草料,再給我多備兩匹駿馬。”

“喏。”

“傳令下去,明日出發。”

一張地圖上,幾枚兵棋被從長安城的位置移了出來。

“薛逆遣叛將田承嗣乘勝追擊,已到了眉縣一帶。”李俶道:“依我看,他們并非為了再擴大勝果,而是為了攻陳倉,切斷我們與蜀郡的聯絡。”

李亨問道:“如何應對。”

“田承嗣麾下多范陽驍騎,當遣回紇騎兵破之,殺殺他們的銳氣。”

李亨心中認同,又看向李泌,問道:“先生以為呢?”

李泌更在意大局,道:“此戰的關鍵不在關中,而是在于收服天下的人心。叛軍攻打陳倉意義不大,也不可能真正切斷我們與蜀中的聯絡。”

李亨追問道:“他們若是想要劫掠糧草呢?”

“劫掠糧草不必到陳倉來。且皇位之爭,攻城掠地無用。”李泌道:“薛白不會看不懂局勢,那這一支兵馬,恐是虛兵。”

“是否虛兵,一試便知。”李俶道,“今我大軍重新召集,賊將此來,以卵擊石罷了。”

商議過后,他們依舊是決定派回紇騎兵去截擊田承嗣。

當然,即使有詐,亦無妨,李俶很快安排諸將分守鳳翔府各個要鎮。

李亨自從提議過讓李倓擔承天下兵馬大元帥被李泌勸阻之后,便意識到放任李倓立功,是會威脅到長子的地位的,因此雖知李倓英武,若非必要,并不想讓他上戰場。

因此,是日給諸將都安排了差事之后,唯獨落下了李倓。

李倓一直在思忖李泌所言,薛白遣田承嗣來是虛兵,那目的為何呢?

他看著地圖出神,而一個個將領領命而去,地圖也很快被兵棋擺滿了,之后,李亨結束軍議,讓大家都退下去。

“臣等告退。”

李倓正要退下,腦子里忽然浮起一個想法,道:“陛下,兒臣請守九成宮。”

九成宮就在鳳翔以北的麟游縣,是大唐第一座行宮,建于隋代開皇十三年,由楊素監督、宇文愷設計建造。唐太宗很喜歡那里,曾五次駐蹕,每次都待上半年。

李俶此前倒是忘了九成宮,聞言略略思量,道:“三郎是擔心,薛逆會遣兵偷襲九成宮不成?”

李倓道:“以防萬一。”

“當是不會。”

李俶對此做了設想,之后搖了搖頭。

九成宮之所以得名,謂“九重”有“九層”之意,言其高大,宮城建于杜水之北的天臺山,東障童山,西臨鳳凰山,南有石臼山,北依碧城山。地勢較高,道路不易,這也是李亨沒有選擇駐蹕九成宮的原因。

薛白若想偷襲九成宮,首先難以瞞過哨探,待其趕過山路,人馬也疲乏了。而九成宮有兩道城墻,周垣千八百步,絕不是能輕易攻下的。薛白哪怕要奇襲,也必然是走歧陽。

攻不下九成宮,就不可能從北邊繞道鳳翔。

“我既無差職,何妨讓我去守九成宮?”李倓又道,他確實是想著以防萬一。

“可兵力。”

“五百人足矣。”

數日后,探馬回報,在歧陽突然發現薛逆兵馬。

“由誰領兵?”李俶問道,“可否招降?”

“是薛逆兵馬。”

“我問是誰領兵!”

“回大元帥,是薛逆,敵軍打‘薛’字大旗,已至歧陽城外,觀其陣,有三千騎。”

李俶心中一凜,暗忖薛白行軍好生隱秘,若非自己謹慎,增派哨馬,只怕讓薛白殺到鳳翔城下猶不知。

眼下郭子儀不在,回紇騎兵不在,他只能立即稟明李亨,然后點齊兵馬,以仆固懷恩為先鋒,出城迎敵。

一番布陣才畢,駐守歧陽的將領辛云京已經敗退了下來,到李俶面前請罪,稱遭遇薛白以精銳騎兵偷襲,倉促不能應對。

說話間,前方塵土飛揚,薛逆叛軍已然到了。

李俶的總兵力雖眾,偏是分出去太多,加上被敗兵沖散了陣型,一時竟只能以六千前鋒應戰,雙方很快擺開陣勢廝殺,叛軍借著不久前殺敗房琯的旺盛士氣,竟有殺破李俶前鋒陣線的趨勢。

一旦如此,叛軍兵臨鳳翔城下,對朝廷的威望又是重大打擊。

危難之際,仆固懷恩怒吼道:“兒郎們!隨我殺!”

他親自躍馬而上,橫槍殺入敵陣。在他身后,他幾個兒子亦是紛紛跟上,眾人連殺數名叛軍精銳,穩住陣勢。

混戰之中,仆固懷恩的四子仆固玞的馬匹中箭,摔落馬下。

“四弟?”

仆固懷恩的長子仆固玚見狀,當即呼喝提醒,搶去救仆固玞。然而,幾名叛軍騎兵已經搶上,手起刀落,一刀斬下一顆人頭。

“四弟!”

仆固玚大怒,手中兵器亂砸,他以勇聞名,在軍中有“斗將”之稱,頓時殺傷不少人。

“阿爺,四弟戰死了!”

仆固懷恩竟是毫無悲色,吼道:“身為我的兒子,合該戰死沙場,破敵!”

主將如此,士卒們人人激奮,士氣高漲,頓時一涌而上。不多時,叛軍之中就響起了鳴金之聲。

這一戰從下午殺到黃昏,李俶一度擔心前陣不支,見仆固父子如此勇猛,感動不已。待他們回馬歸來,親自迎了上去,握住仆固懷恩的手。

千言萬語說不出來,李俶只能道:“將軍節哀。”

“殿下萬莫如此。”仆固懷恩道,“臣世受大唐厚恩,為國殺敵是臣的本分!”

李俶眼看著士卒們搶回仆固玞的人頭與尸體縫合,大為觸動,眼中不由落下淚來,道:“將軍之忠義,我必一生銘記,誓不辜負將軍!”

消息很快傳回了鳳翔行宮,李亨聽聞,不由慶幸有一個如此出眾的長子,否則只怕要讓薛白攻到城下了。

九成宮。

宮城十分壯麗,據說,當年宮城建成時,隋文帝楊堅攜皇后來此避暑,見了大怒,罵道:“楊素殫民力為離宮,為吾結怨天下!”

但因為獨孤皇后很喜歡這里,楊堅也轉怒為喜,賞賜了楊素。

兩百多年過去,壯麗的離宮依舊,卻有鮮血鋪灑在宮墻之下。

“守住!”

“快!搬木石來!”

李倓怒喝著,一把拔出插在他盔甲上的箭矢,這支箭射得并不淺,一拔出來便是鮮血直流。

他卻渾然不覺,反而張弓搭箭,射向遠處的一名叛軍。

宮墻已經被炸塌了一小段,李倓只好領著他的士卒們以血肉之軀守住。

他到了九成宮之后,觀察過,發現宮墻是沿著周圍山巒的分水嶺修建,把制高點圍了進來,防止有人俯瞰宮地。于是,他派了人手輪值守在高臺瞭望,又恢復了九成宮廢馳多年的禁衛。

薛白雖然有千里鏡,但李倓的運氣不錯,連著好幾日天臺山都是天氣清朗,視野極佳。他的人還是提前從高處望到了有敵軍行進的異動。唯獨薛白使人以炸藥炸塌了城墻,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李倓先是躬冒矢石擋住了攻勢,等士卒們搬來木石,他卻是拉過一匹戰馬,直沖薛白的大旗所在。

這一下使得正在攻城的士卒們都驚訝了一下,沒想到一個皇子皇孫有這般兇猛。于是,難免有校將不等薛白的旗號,徑直回馬去救。

李倓瞧準時機,忽然一拉韁繩,改變了沖刺的方向,與那校將擦身而過之際,一槍刺出,將對方刺于馬下!

“萬勝!”

“建寧王萬勝!”

宮城守軍士氣大振,李倓也不戀戰,縱馬飛奔于崎嶇的山道前,繞過東城,從南面的永光門回到九成宮中。

這一戰,面對薛白的突襲,他以極謹慎的布防、驚人的勇武硬生生擋了下來。

“鳴金。”

戰旗下,薛白眼看天色已晚,敵兵士氣大振,干脆鳴金收兵。

依他原來的判斷,認為九成宮該有接近九成的可能都不會有強軍駐防,沒想到,遇到了那一成的可能。

只從戰力上而言,李倓那點兵力并不是他的對手,但九成宮實在不好強攻,且占據了險要地勢,難以繞過去。

“探路吧。”薛白仔細思量以后,還是招來姜亥,這般吩咐道。

“郎君,不攻了?”

“意義不大。”薛白道:“李倓必然已經遣使到鳳翔。我們攻城再快,也不可能比他的信使快。與其在此浪費時間,不如盡快找別的道路。”

“喏。”

當夜,姜亥就找來了幾個山中的獵戶當向導,稱是九成宮以北有一條小路,乃是當年太宗皇宗駐蹕時遣使往朔方的驛路,如今已經荒廢了,或可以走。

薛白遂下令全軍歇息一夜,次日暫留營盤,悄然離開。

五更天時,李倓卻是派使節來了。

那是李倓身邊一個禁軍,名為高小藝。幾年前,薛白在長安時,大家也曾一起打過馬球,至今想來,恍如隔世。

“經年未見,薛郎風采更勝往昔了。”高小藝一入帳便拱手道。

“該稱雍王。”刁丙冷著臉提醒道。

高小藝對薛白這爵位并不認同,道:“我此來是想為薛郎指一條明路。薛郎是太子瑛之子也罷,不是也罷,忤逆太上皇、意欲謀篡,已為不爭之事實。大唐像郭元帥、仆固將軍這樣鐵膽忠誠的將領多得數不清,誓不容你如此行事。倒不如今日歸順,念在你守護長安的功勞上,陛下必不會虧待你。到時你身世真也好、假也罷,都還是大唐的北平郡王。”

“我不在乎。”薛白道。

身世真也好,假也罷,這個親王也好,那個郡王也罷,他一點都不在乎。他要的,是親手掌住大唐這艘巨船的舵。因此,勸降的話說再多,他懶得聽。

高小藝還待再言,薛白擺手,問道:“是李倓讓你來的?”

“不錯。”

“他為人不錯,你轉告他幾句話。”

“是。”

薛白道:“假若李亨僥幸得勝,使回紇劫掠兩京之事萬不可取,往后用錢財的地方還多。”

高小藝聽得他直呼李亨之名,正要反叱,待到后面,卻是默然以對。

“告訴李倓,該心狠時便得心狠,他若掌權,一不可倚仗宦官,二不可姑息叛將,三不可縱容節度,四不可墮朝廷威信,五不可輕視回紇、吐蕃。”

雖然沒有刀架在脖子上的緊迫感,但從大局來看,他如今已有隨時敗亡的可能。李泌、郭子儀等人一出手,波瀾不驚,直擊命脈。只能說大唐氣運未盡,還有太多能人異士、忠臣良將,且他們還不太認可他的身份。

然而。

“國事務必從長遠考慮,勿圖一時之便利,改稅制,與民生息,修內政,削世族……要做的很多,還是我自己來吧,你去吧。”

薛白說到后來,那偶然才有的一點點頹然盡掃,眼中又透出堅定來。

他堅信自己能做得比李亨父子好,堅信自己能勝。

高小藝愣了愣,還想再說,刁氏兄弟已經上前把他趕了出去。

出了薛白的營地,他回到九成宮,把薛白的話語轉告給了李倓,李倓的第一反應竟不是大怒,而是悵惘地嘆息了一聲。

“我知他心在社稷,可謂知己。可惜,他與我父兄的誤會與隔閡實在太深了。”

在李倓看來,薛白的“五不可”,本就不是他父兄這樣的英睿之主會犯的。

于他而言,眼下并非考慮這些的時候,九成宮的危機并未解除。他的兵力太少了,薛白強攻也好、繞道也罷,都有隨時偷襲鳳翔的可能。

李倓遂再次遣使鳳翔,請求李亨支援。

“報!九成宮急報!”

一名信使渾身浴血,幾乎是連滾帶爬,趕進了鳳翔行宮,拜在殿中,呈上了李倓的求援信。

李亨看過,大為詫異,以詢問的目光看向身邊的宦官們。

“陛下,薛逆分明就在鳳翔城外五十里,如何能在九成宮?”

“可建寧王這信?”

“薛逆的數千精銳有假不成?”

殿內議論紛紛,李亨卻沒在聽,他正想單獨招李泌詢問意見,李輔國卻上前附耳稟報了一句。

李亨神色一動,點了點頭,不一會兒,張汀便到了殿中,坐在他身邊,與他小聲地商議著。

說到后來,李亨忽然眉頭一挑,驚道:“李先生竟也參與了?”

張汀心中譏笑,道:“陛下一問他便知。”

李亨遂沉吟道:“薛逆出現在九成宮絕非小事,萬一是真的,還是需派可信的人帶兵去啊。”

“是該派兵去守。”張汀道:“但薛逆在何處,陛下問這些奴婢何用,遣人至城外軍中,一問廣平王便知。”

這話有理,李亨遂讓李輔國帶人出城去問。

過了兩個時辰,李輔國才匆匆回來,回稟道:“陛下,廣王平聽了奴婢發問,目露悲慟,許久未答。奴婢便再問,他說……”

“說什么?”

“廣平王說,若非薛逆主力就在城外,難道仆固將軍之子是壯烈戰死于叛軍的佯攻不成?”

(本章完)

最新網址:mhtxs.cc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擊:

本書:

上一章: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