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小說>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最新章節列表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第409章 帶著孩子去下地勞動
更新時間:2024-06-22  作者: 東木禾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東木禾 | 明智屋小說 | 開著房車 | 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 東木禾 | 開著房車 | 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正文如下:
進了農歷五月,小麥開始收割,沒有現代化儀器的古代,一切都只能靠人力,頂著個大太陽,彎著腰在地里一呆就是大半天,其辛苦可想而知。

為了不讓麥子過于成熟而落在地里,也為了避開極端天氣帶來的傷害,所以還得搶收,于是,這階段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許懷義便從災民新村里,雇傭了許多人手,自從去年朝廷把他們安置下后,這些災民也一直在想法子積極自救,尤其翻過年開春后,不少人去開荒山,也有進城去找活兒干的,也有無奈之下賣身到大戶人家為奴為婢的,甭管哪樣,都是為了活下去。

所以,許懷義雇他們去收割麥子,每天給工錢,還管兩頓飯,他們都干的特別賣力,誰都明白,若是表現的好,說不準會被留下,給顧家當佃農或是長工,那就相當于有張長期而穩定的飯票了。

揣著這種念頭,那現場干活的氛圍,簡直熱火朝天,卷的顧家的下人們都有了壓力,深感再不努力,分分鐘就被淘汰的節奏。

一時導致整個麥收期間,干活效率暴漲,十天不到,幾處莊子上,兩千多畝地的麥子就都進了打谷場,然后再晾曬幾天,分裝好搬進了一早建好的糧倉。

倆人商定后,便很快睡去。

這么多地,收成自然不差,許懷義卻一點沒賣,都囤積了起來,還讓人悄悄的運了一撥,送到了新宅子里,把他設計的地窖塞得滿滿的,看著就讓人心頭踏實。

三歲的娃娃,不止要學習,還得種藥材,管理鋪子嗎?

許懷義對自家閨女信心滿滿,“咱阿鯉可是天才寶寶,三歲足夠了。”

許懷義‘無理取鬧’,逼的韓鈞說出了對他欽佩的軟話,又低頭認了錯,才不逗他了,耐心的給他解釋了下,百姓的支持和愛戴有多重要,深入淺出,跟當場做了偏議論文似的,提出論點,再一二三逐條論證,最后得出總結,讓看的人信服。

“行吧,那以后配置肥料的濃度,就定下這個比例了……”顧歡喜指著中間的那個數字,“這個比例,畝產量差不多就是八百斤左右。”

許懷義繼續道,“還能開藥鋪呢,回頭我多買些荒山,收完麥子,再把高粱豆子啥的種下去,雇的那些災民就沒活兒干了,正好去開荒,頭一年種豆子之類的養養地,之后就試著種些藥材,那時候,咱閨女也大點了,能跟著焦大夫認草藥,正方便給她練手。”

而這樣的官員,帝王看重,百姓愛戴,同僚欽佩,這不就是為官的最高境界?

這理由,太有說服力了。

最后,許懷義又道,“當然,跟種子可能也有一定關系,若不然等秋上種的時候,我換一些麥種給你們,大家伙兒都試試,咋樣?”

反正,江墉十分心動,還親自換上短打,跟著下了地,也實實在在的干了三天,累的老腰差點廢了,可為了給孩子做個榜樣,硬是撐到最后。

韓鈞勉強被說服了,不過,該心疼外甥還是心疼,回來后,每日盯著他湯湯水水的補身子。

許懷義借著雇傭災民的機會,暗地里也買了不少人回來,為了遮人耳目,就交給了韓鈞幫著安置,都放在了偏僻的莊子上。

“合適嗎?”

顧歡喜聞言,嘴角忍不住抽了下,“阿鯉那時候才三歲……”

許懷義明白他的意思,慢悠悠的道,“文臣武將的支持,自有咱們操持,但感受底層百姓的不容易,咱們說再多,不如讓他去親身體會一把,如此才能印象深刻,牢記到腦子里。”

許懷義用一句話總結,“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不然,連那個位子都坐不上去,當不上帝王,就算懂百姓疾苦又能做什么呢?

當然,其他孩子也都有,顧歡喜對他們,在衣食住行上一視同仁,從來不搞特殊化,從湖田村回來后,就讓焦大夫開了滋補的藥膳,不光孩子吃,大人們也都按時服用,她還自制了些面膜,讓孩子們保養小臉和手腳,如此養了七八天,一個個的就恢復了之前的模樣。

村民們都注意到了,收割的時候,還特意抽出空過來看了幾眼,熱烈又好奇的估量著這塊地的畝產量能有多少,而最后的結果,讓他們大為震驚。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農業是重中之重,農業搞好了,百姓們都吃飽穿暖,安居樂業,便是官員最值得炫耀的的政績。

韓鈞啥也不多問,就接下了這事兒,訓練的時候,也極為用心用力,等到隊伍有了雛形,定下了章程,他才從外面趕回來。

等他回來的時候,麥子已經收完,連下半年的高粱和豆子都種下去了,種的時候,許懷義又帶著幾個孩子請了假,老老實實的干了三天活兒。

許懷義對外的理由是,幾個孩子將來都要參加科舉做官的,做官可不能高高在上,不事生產,那樣脫離百姓的官員,咋可能真心為百姓做事呢?

顧歡喜累的腰都直不起來了,手上也劃了好幾道口子,看起來慘兮兮的。

但這樣的交代,村民們心里卻有些犯嘀咕,他們也這么干過,只是沒許懷義澆水澆的頻繁,施肥施的給力而已,難道得出的結果就相差這么大?

韓鈞見過外甥后,私底下找許懷義,“有必要這么做嗎?就算為了鍛煉他們的意志力,每日跑步習武也足夠了,他們本來也不是走武將的路子,都是靠筆桿子、靠頭腦吃飯,帶他們去下地干活兒,圖什么?”

韓鈞見他不爽,噎了下,好聲好氣的解釋,“我沒那個意思,我只是覺得你還年輕,所思所想,不一定成熟,你師傅和江先生見多識廣,懂得自然多些……”

沒錯,他們也懷疑有這方面的原因,無他,這片地打的麥粒又大又飽滿,其他地里的麥子與之一比,顯得干癟瘦小多了,瞧著就沒人家精神。

“可以……”

許懷義看著紙上高低起伏的曲線,思量道,“最高產量一千多斤,放在眼下肯定不行,太扎眼了,最低產量五百多斤,這個產量倒是也可以,卻不理想,所以,還是八百斤左右最合適……”

村民們得了他的答復,心里踏實了,也有了盼頭,顧歡喜見狀,私底下提醒,“你給了他們這么大希望,等明年卻達不到預期,咋辦?不怕挨罵啊?挨罵還是小事兒,就怕有人多心,以為是咱們藏著掖著,拿些不痛不癢的東西去搪塞人家,自己偷著發財呢。”

這段時間,倆人都忙的夠嗆,要操心的事兒比較多,像許懷義,他還得上課,還得操持麥收,兩口子還帶著孩子回村里,親自體驗了一把割麥子。

種地,比收割輕松不了多少,要犁地,要挖坑,澆水、撒種子、掩土,每道工序都很熬人,其結果可想而知,大人們累夠嗆,他們也糟了不少罪,個個都曬黑了,也瘦了不少,手上還磨出了繭子,也有劃傷的地方,人都顯得粗糙了。

“真沒有,我其實很佩服你的遠見和胸襟,真的……”

許懷義體力好,沒覺得太累,就是曬的黑了好幾個度,人瞅著更精壯了些。

要說最受罪的還是顧小魚,他以前哪做過這些啊?哪怕是逃荒路上,他也沒吃過太多苦,最大的苦頭,也就是每天的鍛煉了,這三天,顛覆了他過去對農活的認知,也深深體會到了百姓們的不易。

父母官,父母官,深入百姓當中,急百姓所急,感百姓所痛,才能當個好官員。

許懷義得意的道,“那必須的啊,我還想著,將來幫著閨女開個農資店呢,專門賣種子和肥料,咱家阿鯉就適合干這個,老天爺賞飯吃嘛。”

許懷義又問起具體的試驗數據,這些事兒,是顧歡喜盯著做的,她最清楚。

做的越多,做皇帝的就越是容不下。

韓鈞怔了下,“百姓是重要,但對他來說,文臣武將的支持才是最有用的……”

孫鈺見狀,毫不猶豫的也把兒子送了來。

做榜樣這個詞,也是許懷義提出來的,其原因是,最開始,幾個孩子下地勞動的時候,都戴著一副痛苦為難的面具,沒干多久就想打退堂鼓,畢竟之前都是金尊玉貴的小少爺,誰受過這等罪啊?

這種時候,適當的鼓勵雖有必要,卻不夠管用,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長輩們沖在前面打樣兒,再苦再累也咬牙堅持,他們見狀,誰還敢叫苦叫累的放棄?

過后,江墉對許懷義感慨,“你這辦法看著簡單,但效果確實不錯……”

許懷義點點頭,“那秋上,就用這個濃度的藥水,先把種子處理一遍,再交給村民。”

江墉深以為然。

不是做給旁人看的那種,而是實實在在的下地,彎著腰,連干了三天。

村民們自然紛紛說好。

“我真沒那意思!”

畢竟,產量為啥高,他倆最清楚不過,跟麥種自是有關系,但關系并不是最大,最大的是閨女的眼淚,至于澆水和施肥,都是錦上添花而已。

“我覺得合適啊,這個畝產量,百姓們大都能吃上自家種的麥子了,按照眼下人均一畝地算,一年收獲兩茬糧食,八百斤麥子,豆子和高粱加起來也能個七八百斤,勻到每個月,能有一百多斤口糧,足夠填飽肚子了,若是家里的地再多些,還能有盈余去賣了換錢。”

顧歡喜怔了下,反應過來后,笑著揶揄,“你倒是機靈。”

“行了,解釋就是掩飾,說到底,還是覺得我眼界不夠高,看的不夠遠……”

許懷義斜睨他一眼,哼了聲,“是我的意思,怎么滴?覺得我說的話就不靠譜,沒分量,只他們說的觀點才有說服力、才是正確的?”

“你有……”

地窖里藏起來的糧食,大都是他剛到湖田村時買下的那二十畝地種植出來的,那片地的長勢最好,產量最高,種植期間,因為用了肥料,結穗的時候,明顯要比其他地里的麥子出息。

不過韓鈞再次看到外甥時,就有些心疼了,這段時間,他不在新宅子里,也沒跟著回湖田村,而是幫許懷義訓練人手去了。

許懷義不以為意的道,“沒事兒,換麥種給他們的時候,咱提早處理一下不就好了?”

許懷義直言不諱道,“就圖,讓小魚真正懂得百姓的疾苦。”

這也是許懷義特意請假,把他帶回村里來麥收的目的所在,他就是要讓他切身感受到底層勞動人民的艱辛,如此,將來坐上那個位子后,才能真心實意的為百姓著想,做個好皇帝。

便有人纏著許懷義討教,追問他是咋種的,許懷義早就想好了說辭,從整治地開始,到期間澆水施肥,都說的很詳細。

頓了下,又補上句,“在我看來,其實百姓的支持和愛戴,才是他最大的依仗。”

顧小魚放下書本,請假回村里割麥子,一開始,江墉還有些遲疑,想著這樣的勞動鍛煉是否有意義,待到許懷義說了理由后,便點頭應了,不但應了,還把孫子和外孫也都帶去湖田村,跟著顧家一起干活。

但眼神更亮更堅定了。

“你說的那是風調雨順……”

竟是其他田地的兩倍!

眼下種植小麥的技術,趕上風調雨順,畝產也就是三四百斤,若遇上老天爺不長眼,百十斤也是有的,可顧家這二十畝地,居然達到了畝產七八百斤的量,誰見了能不吃一驚?

村民們種了一輩子地都沒見過這等奇景好不好!

韓鈞眼神微變,“是你這么想,還是孫鈺或是江先生傳達的意思?”

顧歡喜都把數據記錄下來,還畫了詳細的表格,“產量最高的,也是濃度最高的,以此類推,最后取的平均數是畝產七百八十多斤……”

“嗯,所以,玉米、紅薯啥的還是得想法子拿出來普及啊,那玩意兒耐旱,產量又極高,有了它們,百姓才能徹底擺脫饑荒的威脅。”

顧歡喜沉吟道,“還真可以……”

比之前,還更有精神頭和韌性了,這點,從習武和讀書上都能明顯的體現出來。

韓鈞見狀,總算不再心疼外甥之前所受的罪了,也明白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許懷義這般磨練外甥,是寄予厚望,這是外甥的幸運和福氣,他不該質疑。

至于江墉,更是肯定了許懷義的勞動教育理念,還提出,等秋收的時候,再帶孩子們回去下地干活。

翻上頁

呼出功能

翻下頁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