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唐李二:恁祖宗來了!小說>大唐李二:恁祖宗來了!最新章節列表 >大唐李二:恁祖宗來了!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唐李二:恁祖宗來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孩兒愿立軍令狀
正文如下:
大唐李二:恁祖宗來了!關燈護眼字體:大中小大唐李二:恁祖宗來了!第一百一十二章李世民:孩兒愿立軍令狀!

李·小犀牛·大唐貼心小棉襖·明達是團寵這件事,李清深有體會。

就連他自己,都對這個乖巧靈秀的小女孩兒偏愛至極,甚至把她當成親生女兒一樣看待。

也從側面說明,李明達確實太招人喜歡了。

李治甚至想把李明達帶回永徽朝撫養,但在長孫皇后和李世民共同的死亡凝視之下,他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

不過永徽朝的晉陽長公主的名號,還是給李明達留著。

一家人正圍著李明達其樂融融呢,外面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

李世民不悅地起身,剛一抬頭,就看到李秀寧一臉冰冷地拎著鼻青臉腫的李愔走了進來。

“阿姐,這是……?”李世民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子。

壞了,該不會是李愔這狗東西惹了三姐了吧?

“二郎,你養的好兒子啊!”李秀寧冷哼一聲,把李愔甩到李世民的身邊。

李愔得到自由的一瞬間,不由得跪下哇哇大哭,向李世民哭訴道:“阿耶,阿耶,這個女人竟敢打孩兒……”

他剛剛由于驚恐,并沒有聽清楚李世民和李秀寧的對話。

“孩兒只不過是要和她困覺,她就敢出手傷害孩兒……”李愔委屈極了,絲毫沒有注意到李世民越來越黑的臉色,猶自在那自顧自地哭訴:“在皇宮之中就敢如此放肆,她……她這是沒把您放在眼里啊,阿耶!”

“什么?!”李世民甩手就是一記響亮的耳光:“畜生!那可是朕的阿姐!你的姑母!你連她伱都敢打主意?看朕今天不宰了你這狗雜種!”

說著又是兩記勢大力沉的耳光,他真的是暴怒至極。自己這混球兒子在皇宮之中,就敢做出這等事,若是讓他就藩,那還了得?!

他已經不敢想等到他到了封地之后,會做出什么樣的荒唐事了。

“禽獸調伏,猶可馴擾與人;鐵石鐫煉,可為方圓之器!至于愔者,曾不如禽獸鐵石乎!”

“王德!傳朕旨意,廢蜀王愔為庶人!圈禁宗人府!”

李愔因驚恐而只能發出“嗬嗬”的聲音,他還沒緩過神來,便被王德帶人拖出了立政殿。

路過的李恪剛想說句話,卻被王德止住。

“吳王殿下,庶人李愔因沖撞平陽長公主,被圣人廢為庶人。”

若不是看在李清頗為看重李恪的份兒上,王德才懶得提示李恪呢。

聞言李恪不禁悚然一驚,也頓時打消了給李愔求情的心思。身為他的兄長,到底發生了什么他又怎么可能猜不到?說是沖撞,實際上是調戲才對吧……

哪怕是一奶同胞,李恪也不想觸這個眉頭。

平陽昭公主啊,那可是聽著她故事長大的……誒,等等,平陽長公主?難不成是叔父……

“老三,別愣著了。”李承乾攬著他的肩膀,另一只胳膊圈著小胖子李泰:“李愔這明顯是觸了阿耶的霉頭,等過段時間阿耶消氣之后,你我兄弟再一起求情,現在就去給他求情,怕是要觸霉頭,搞不好連你也得受牽連,安上一個‘教弟無方’的名頭削爵。”

“大兄說的是,弟省得。”李恪擦擦額頭上的冷汗,他也不是傻子,肯定不會現在就去觸李世民的霉頭。

看著兒孫齊聚一堂,竇太后老懷大慰。

她本來就不是很傷心,尤其是在聽說李淵的一系列騷操作之后,甚至還有些憤怒。

但看著眼前這小子孫滿堂的氣氛,便也逐漸把李淵那檔子事兒給遺忘了。

在李世民介紹完自己的兒孫們后,竇太后眉頭微皺,指著旁邊的男孩和女孩問道:“這些是……?”

“哦,你說他們啊,他們都是兒臣的弟弟和妹妹啊……”李世民看熱鬧不嫌事兒大,開始給死去的李淵上眼藥。

“阿娘,我給你介紹一下哈,這位是韓王元嘉,這位是彭王元則,這位是鄭王元懿,這位是霍王元軌,這位是虢王鳳,這位是道王元慶……這位是滕王元嬰。”

說起滕王李元嬰,大家可能比較熟悉——對,就是滕王閣的那位滕王,在這滕王閣中,有一篇文章叫《滕王閣序》。

而這篇文章折磨了李清兩年,天可憐見,從他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被逼著背這篇文章……光背不行,還要學其中的典故。

可以說是十分的折磨了。

看著這十二個“兒子”,竇太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于是,趁著阿娘還沒爆發,李世民又給她介紹了下面的十四個妹妹,從萬春公主一直介紹到還沒李明達大的常樂公主。

“其實您也不必難過,咱李家枝繁葉茂。”李世民陰陽怪氣地對竇太后說道:“阿耶他一共有二十二子,十九女……”

“夠了,不要再說了。”竇太后伸斷李世民的話語,她飽含殺意的目光看向李世民:“二郎,我怎么覺得,你是故意給娘介紹你的這些弟妹呢?”

“沒,沒有啊,阿娘。”李世民連連否認。

開玩笑,這種事情也是能夠承認的嗎?李世民自認為皮子不癢癢。

“其實,高祖母……”李小三開始插話。

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子,壞了,這小王八蛋又要上眼藥了。

“怎么了,隆基,你說。”竇太后沒有去看李小三,反而似笑非笑地看著李世民。

李小三清清嗓子:“咳咳,就是,其實高祖他老人家……他的后宮基本都是太爺爺他填充的……換句話說就是他送給高祖他老人家的。”

“祖母,我也能作證!”李治伸手繼續補刀。

“看來我家二郎果然是個孝順的孩子。”竇太后微微頷首,略帶深意地說道:“你看看你的兒子,還有你的重孫子,對你也很孝順。”

“是,阿娘說的是。”李世民面上應和著,可眼中的殺氣怎么也掩飾不住。

等宴會結束,必須讓他倆知道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竇太后當然不會在乎死后的事情,人活著的時候都不在乎李淵納妾,更何況是死后的事情。再說李淵一生沒有立皇后,這一點竇太后還是十分欣慰的。

至于說孩子生的多……開國皇帝嘛,生的少了反而是壞事兒。

但竇太后忍不了的是,李淵寵妾滅子的事兒。

于是,在她的死亡筆記上,又給李淵深深地記上一筆。

“二郎,”席間,竇太后輕聲問道:“小清可有婚配?”

“還沒有。”李世民嗦著筷子,嘴上回答著,眼睛卻盯著面前的烤肉。

“這就是你的不是了,二郎。”竇太后嗔怪著說道:“你就是這樣做兄長的?就這樣一直讓小清單身?”

“啊……這……”李世民干咳兩聲,對竇太后說道:“其實孩兒早有主意……”

竇太后哼了一聲道:“你的主意?都一年了,也沒見你的主意有用。”

“指望你都不如指望你阿耶做個人!”竇太后又在明著諷刺李淵,“依娘看,你阿姐如今云英未嫁,正配小清……”

說了一半兒,她恍然問到:“等等,你阿姐在你們這兒……”

李世民當然知道老媽是什么意思,他連忙給她解釋道:“啊,阿姐在大業十一年與譙國公柴紹完婚,在歷史上于武德六年便早逝了……不過您放心,柴紹在今年年初就因病去世了。”

“就算他還在世,我家三娘也斷然不會和一個四五十歲的糟老頭子續緣。”竇太后斬釘截鐵地說道:“那就這樣辦吧,你去旁敲側擊問一下小清的意見,感情的事,不好強求,如果小清不愿意,那也是你阿姐沒有這個福分。”

“唉,只可惜我這三娘,跟隨她阿耶吃盡了苦,卻沒能享享清福,現在有了良配,卻……”

見阿娘以袖掩面,李世民不由得立下軍令狀:“阿娘,你就放心吧,孩兒愿立下軍令狀!一定能夠將阿姐與賢弟撮合成功!”

“哎,這才是娘的好二郎。”竇太后放下袖子,欣慰地說道。

她又補充了一句,囑咐道:“不過切不可強求,不要惡了小清。”

“放心吧娘,我們兩兄弟情比金堅。”李世民大包大攬地說道。

竇太后有點不信,心想小清今天遞笤帚挺熟練的,明顯就是想看你挨揍。

但為了照顧自己這好大兒的面子,竇太后還是忍住了沒有吐槽。

一場家宴悄然結束,闔家團圓的李唐皇室在各回各家之后,只剩下寥寥幾人還在立政殿之中閑坐。

竇太后并不是十分喜歡熱鬧,她也在人群散去之后,回到李淵所在的大安宮之中。

李承乾小哥仨沒走,而是留在立政殿中看著李世民欲言又止,尤其是李世民想在秦王府邊上營造平陽公主府后,哥仨的臉都快漲紫了。

“你們三個有什么事,趕快說。”李世民皺著眉問道。

李恪伸著胳膊肘拐拐李泰,李泰賊眉鼠眼地搖搖頭,又伸手懟懟李承乾。

李承乾齜牙咧嘴,對著李恪和李泰的屁股悄咪咪地一人來了一腳之后才說道:“那個,阿耶,國庫沒錢了……”

“沒錢了?”李世民的聲音提高了八度,“娘的,你個敗家子!朕給你們留了幾百萬貫,怎么就沒錢了?你怎么不省著點用啊!”

“您看那些政策,都是您和義父制定下來的,辦大唐皇家小學需要錢,建設大唐科技院還需要錢,養那群工匠還需要錢,編練新軍更需要錢……”李承乾語速飛快地說道:“總之,國庫現在是真沒錢了,您可不能不認賬啊……”

“李哥,李哥……”李清連忙止住李世民的話頭:“是我疏忽了,忘了這些事情花費甚大……這樣吧,三姐的府邸就由我來辦吧,保準三姐滿意。”

“你……”李世民剛想問賢弟你還會建筑,就停下話頭。

首先,賢弟是仙人,仙人手段凡人自然無法想象;其次畢竟還要撮合他和阿姐不是?也不好當面拂了賢弟的面子。

想到這里,他便笑著說道:“有賢弟出手,阿姐自可無憂矣。”

“那便謝謝小弟了。”李秀寧微微頷首,對李清表示感謝。

李清總覺得有點別扭,明明李秀寧才十六歲,怎么就成姐姐了?

不過要真說起來,李秀寧生于590年,他生于1990年,理論上來說做她太祖奶奶都夠了。

說起來還算他占了便宜。

這樣一想,倒也覺得不是很虧了。

“另外關于國庫不足的事情,我也有點不太成熟的建議。”李清說著,打著響指召喚出地球的全息投影。

第一次見到全息投影的李秀寧不禁被吸引住了目光,連帶著一旁正在帶著李明達練寫字的長孫皇后也不禁抬起了頭。

(長孫皇后)

“李哥你看,這就是為何之前我提議你先練水師的原因。”李清說著,把地圖轉向倭國,“一方面是為了去殷洲尋找高產作物,另一方面,則是在海上尋找財富。”

李清也知道現在南美那邊的土豆玉米還有紅薯并不是現代的高產作物,他那么說也只是給大唐一個動力罷了。到時候取回來,也可以少花一點情緒值置換出經過現代培育的良種。

“海上的財富?”李世民似有所悟地點頭:“自古便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民諺,大海如此廣闊,想必海上資源也足夠豐富……”

“這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在倭國的這兩個位置,分別有一個銀礦,和一個金礦。”李清指著新潟縣和島根縣的位置對李世民介紹道:“后世日本所謂的‘戰國時期’,這兩處金銀礦被開發,銀儲存量萬萬兩,金儲存量也有千萬兩之巨。”

三小只的眼睛一下子就紅了,他們仨對視一眼,盡皆看到了彼此眼中燃燒的熊熊戰火。

李世民也忍不住呼吸急促了起來,這么大一個寶山就放在自家的邊上,他怎么能不心動?

“這是離你近的,稍微遠一點的,還有這個地方。”李清說著,把地圖移動到澳洲的位置:“這一座大陸上,也有著豐富的金銀銅鐵礦藏,就是蛇蟲鼠蟻多了一點,建議搞點倭國人去挖。”

李清從來不掩飾自己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對于倭國,他可是厭惡到不能再厭惡。

在現代社會這種思想可能不太被主流所接受,可在大唐這個中古世紀,簡直先進得不要再先進了好吧?這可是近現代才逐漸起來的風潮。

再說去那種瘴癘之地,總不能讓大唐子民去吧?

(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