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唐李二:恁祖宗來了!小說>大唐李二:恁祖宗來了!最新章節列表 >大唐李二:恁祖宗來了!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唐李二:恁祖宗來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沒活?沒活誰姓朱啊
正文如下:
最新網址:yingsx第一百五十八章沒活?沒活誰姓朱啊!第一百五十八章沒活?沒活誰姓朱啊!←→:

見老朱的情緒幾近崩潰,李清連忙出言安撫他。

“重八哥,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別急。”

李世民:怎么這話我好像在哪兒聽過?是了,想當初咱……呸呸呸,被他老朱帶歪了,想當初我和賢弟初見的時候,把劍架在他脖子上,他說的就是這句話。

“你也不能這么看,底層宗室們固然沒飯吃,但正所謂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這不……咱大明有個規定,宗室犯錯后,會扔到鳳陽圈禁。”李清開始從歷史上找真實事例:“很多沒飯吃的宗室們為了混口飯,往往會選擇出動整點不致死的小毛病,以此來被發配到鳳陽吃牢飯。”

“永遠不要低估大餓人的靈活程度,比如老五朱橚的孫子朱勤熨,因為朝廷拖欠他的祿米,所以他一咬牙一跺腳,直接寫了一道奏疏直呈當時的嘉靖皇帝,里面的話反正不太好聽,總之就是給嘉靖有理有據令人信服地臭罵了一頓。”

“他想的當然比較好,這封奏疏伱嘉靖皇帝改了,那也不虧;如果你生氣把我扔進鳳陽高墻,咱也有飯吃,怎么著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當然,他也得償所愿,嘉靖看完之后二話沒說,直接就給他塞鳳陽里了。”

“他是進去了,端上了鐵飯碗,但他的兒子朱朝高沒著落了啊,窮得那叫一個蕩氣回腸,買條兜襠布都恨不得分期付款。沒辦法的情況下,他左思右想最終學習父親也給嘉靖上了個奏疏,嘉靖皇帝沒多想,也給他扔了進去父子團聚,享受牢有所養,牢有所依的日子。”

“在鳳陽高墻里,不用擔心刮風下雨,也不用擔心寒來暑往,更是不愁吃穿,父子倆過得也算舒坦,壓根兒就不想出去。”

說到這里,李清實在是烏龜辦走讀——憋不住笑了,他樂了半天,甚至還把邊上的李世民帶得一起哈哈大笑。

不得不說,我大明的宗室的確有活,抽象起來遍覽上下幾千年都找不出這么一批狠活者。

沒活?沒活誰姓朱啊……

笑了一會兒,他擦擦眼淚問道:“重八哥,小標,你們猜怎么著?”

“怎么?”二人異口同聲地問道。

“結果沒待幾年,嘉靖他……死了!新帝登基后大赦天下,又給爺兒倆放出來了!”

李清甚至能想象到當時朱勤熨父子是什么心情——咱的飯!!!

“這這這……咱的兒孫啊,過得也太苦了……”朱元璋感覺心里一抽一抽的,但信奉男兒有淚不輕彈的他,并沒有像李世民一樣淚腺發達。

他已經不敢想后世的子孫們到底過著什么日子了,想想就覺得揪心。

其實這種心情也可以理解,畢竟李清剛剛說的也只是那群過得不好的宗室們。

“嗨,這還是比較合法的,他倆這也算是沒辦法的辦法,說完大餓人,就要說說大惡人了。”李清笑著說道:“就是前兩個月剛生下的那個朱桂……嗯,他應該是代王,他的六世孫朱充灼仗著自己宗室的身份,在大同糾集一群不法之徒欺行霸市,魚肉鄉里無惡不作,甚至連大同知府都敢搶……”

來自朱元璋的暴怒值5000

“什么?!他竟敢這樣胡作非為!”老朱的血壓一下就上來了。

李清沒接話,而是繼續給老朱講述朱充灼的大缺大德。

“對于有這么個弟弟,時任代王朱充燿非常開心,有你這么個弟弟我真是修了八輩子血福了,感動之余,他和大同巡撫聯手給朱充灼舉報到了朝廷那邊。”

“嘉靖皇帝當即將朱充灼等人罰俸一年以儆效尤,但對于他們來說,朝廷給的祿米可是他們的安身立命之本,這一下把命根子斷了,這可要了命了。”

“于是,朱充灼糾集一幫同樣被朝廷拖欠俸祿的宗室們,決定向朝廷武裝討薪。他們計劃對內勾結白蓮教,對外勾結韃靼人,計劃挺不錯,但信使剛出大同就被逮了個正著。”

“就這樣,朱充灼的武裝討薪計劃提前破產,得知此事的嘉靖大為震怒,你敢在我頭上動土,那我就在物理上送你入土。經過有司審理,朱充灼等人被賜自盡焚尸。”

來自朱元璋的暴怒值10000

“畜生啊!畜生!”朱元璋震怒不已,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后代的子孫們竟然給他開了這么一個大眼兒。

“像朱充灼這樣的人可并不少,除了密謀造反的,還有上街打砸搶燒的,有痛毆當地官員的,總之就是個師傅領進門,槍斃在個人,各有各的刑法,你這《大明律》除了封皮,宗室子孫們可全都犯過。”

李清攤攤手,表示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當然了,也不能說宗室們都過成了這樣,這只是小藩的苦難,大藩們過的可比誰都滋潤。就比如秦晉之類的大藩,他們的后人兼并土地,擄掠民田,過的比誰都好。”

“叔父可有兩全其美之策?”朱標立刻問道。

“你是大明太子,你爹是皇帝,這種事兒應該你們想啊,我只能給你們一點淺見。”李清攤攤手,“所以我還是建議不如就從根兒上更改,不如就爵位降等繼承,于國有大功者可以世襲罔替,正所謂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當斷則斷吧。”

“就是,你看我大唐就沒有宗室問題。”李世民在一旁插嘴道。

朱元璋撇撇嘴:“你大唐是沒有,因為你大唐的宗室都被武則天殺沒了!”

李世民掩住心口,痛,太痛了……

“其實這些個藩王,到了大明滅亡的時候,實際上對朝廷也沒什么貢獻……”李清說到這里,準備說一下那些個過得窮奢極欲的藩王。

對于李清這句“大明滅亡”,老朱倒也沒什么震驚或者暴怒的,畢竟這世界上哪有千秋萬代的王朝?

“萬歷四十年,萬歷皇帝的兒子福王就藩,鄭貴妃要求賜田四萬頃,群臣據理力爭,最后不得已改為兩萬,又提出一堆要求。”

“第一,莊田四萬頃減半,仍須兩萬頃,中州腴土不足,取山東、湖廣的良田湊足;第二,籍沒張居正的財業,尚存官的撥歸福府;第三,從揚州到安徽太平,沿江各種雜稅撥歸福府;第四,四川鹽井的一部分收益劃歸福府;第五,請淮鹽一千三百引。”

聽到這里,老朱的頭發都根根兒豎起來了。

來自朱元璋的暴怒值10000

“窮奢極欲!簡直窮奢極欲!”他憤怒地罵道:“這萬歷狗皇帝,竟然他娘的這么溺愛福王?”

“這還不算完,”李清憐憫地看了老朱一眼:“明末農民起義爆發后,四方征兵隊伍行過洛陽,士兵們盡皆表示憤慨,洛陽富于皇宮,神宗耗天下之財以肥福王,卻讓我們空肚子去打仗,命死賊手,何其不公!”

“當時退養在家的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多次勸福王說,即使只為自己打算,也應該開府庫,拿出些錢財援餉濟民。然而福王不聽,等到起義軍攻破洛陽之后,他的這些財貨全都肥了義軍了……”

“當然也不只他一個,像你兒子蜀王的后人,和他一樣……一言難盡,突出一個鐵公雞一毛不拔,要錢不要命。”

來自朱元璋的暴怒值20000

“改革!咱必須改革!這群狼心狗肺的白眼狼啊!!!”朱元璋簡直心痛至極。

“沒事兒,這種事情也不著急,反正總會有個辦法,不急于一時。”李清安撫著老朱的情緒:“說完藩王的問題,就得說說丞相的問題了。”

朱元璋心情變得也快,立刻從對后世子孫的悲憤之中轉過心神,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密謀造反,事清泄露后被誅殺。”李清繼續講述著:“在誅殺胡惟庸之后,重八哥你就再也沒有設立過丞相,并且將這個官職徹底廢除。”

對于胡惟庸謀反一案,眾說紛紜,有人說老朱只是為了取消丞相而殺胡惟庸——但事實上來看,胡惟庸也的確該死,他的死不說是大快人心吧,至少也可以說是普天同慶。

“從此之后,丞相的權力被分散到六部,皇權得到空前加強。”

“嘿,咱正想這么干呢。”朱元璋不禁一樂:“只是苦于廢丞相之后,原本身為丞相的胡惟庸沒地方安置,所以就一直沒有動這個位置。”

“有丞相幫忙分擔一下政務,不是也挺好的嗎?”李世民在一旁忽然說道,“皇帝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將政務全都攬在自己這里處置。”

“這就是執政理念不同的問題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李清笑著對李世民說道:“后人總結出的無數經驗,相當多的一部分都是從你大唐身上汲取的。”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

“不過后世弄出來的那個內閣也挺不錯,相當于承擔了丞相的義務,卻沒有丞相的權力。”李清繼續說道。

“內閣?”老朱一下就來了興趣,他雖然是個工作狂,也是個控制欲爆棚的人,但能不分出去手中權力還能省省心的事兒他也想辦。

“大明太宗時期,皇帝選拔翰林院官員作為殿閣大學士,入值宮內的文淵閣,隨侍皇帝,并開始參與機密事務的決策,“內閣”由此出現。”

李清說到這里,老朱的神色十分感興趣,隨后李清的話鋒一轉。

“后來,內閣地位日益提高,權力也逐漸膨脹。大學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擬權,主持閣務的首輔更是權壓眾臣。夏言、嚴嵩為首輔時,“赫然為真宰相,壓制六卿”。張居正任首輔時,大權盡歸內閣,六部幾乎變成內閣的下屬機構。”

“內閣權力的膨脹,原因其實有很多,但最大的原因可能是皇帝的有意放縱。”李清說著攤攤手。

實際上也是這樣,內閣在成化時期還是“紙糊三閣老”,但到了明孝宗時期開始有意提升內閣地位。很多人都誤以為內閣從一開始地位就很高,其實不然,原本內閣地位是低于六部的。組閣之初,閣臣成員都出自其他朝廷機構,當然以“六部”骨干心腹為主。仁宣時期,以“三楊”為代表輔政近臣直接入閣,內閣權力迅速提升。

在沒有了丞相之后,掌管人事任命的吏部尚書便儼然成為“天官”,論品位要在閣臣之上。在洪熙時期,大學士楊士奇加至三孤兼尚書銜,然而敘位時還是居于吏部尚書蹇義及夏原吉之下。

弘治四年的時候,吏部尚書王恕還排在時年以禮部尚書入閣臣的丘濬之上;然而到了弘治六年,朱祐樘便改讓丘濬居王恕之上。從這時候開始,由侍郎、詹事入閣的人,班皆列于六部尚書之上。

真要說內閣完成最后一步進化,那害得看我朱·老道士·大撲棱蛾子·朕的錢·厚熜。

“這豈不是有丞相之實,卻無丞相之職嗎?”老朱惡狠狠地說道。

這丞相看來是白取消了,后代雖說沒有重新設立丞相,但這內閣首輔,儼然不就是宰相嗎?

“說到底,內閣權力逐漸膨脹,主要還要歸功于后世皇帝一代一代的努力。”李清攤攤手表示無能為力:“內閣這個機構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你的子孫們身上。”

“咱明白了!”朱元璋惡狠狠地看向朱標。

朱標心頭忽然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隨后不詳如期而至,他的屁股上挨了一腳。

“混蛋!你看看你的那些個后代,都干了些什么!”

老朱咆哮如雷。

李清張張嘴,決定還是不說了。

這可不賴他啊……是你朱元璋動手太快,小標啊,要怪就怪你這不分青紅皂白就打人的爹吧。

朱標苦著臉,被動承受著老爹那愛的大飛腳。

算了,踢兩下就踢兩下吧,后人不爭氣,那自己是得受受罪。

李世民戲謔的目光看向李清,他現在終于明白為什么賢弟總是一天天那么高興了。

嘿,這樂子嘿,不白看,的確讓人快樂。

但老朱和李世民明顯不一樣,對于這個好大兒他也是實在舍不得。剛才要不是實在太生氣了,他也不至于動腳踹人家。

踢了兩腳后,老朱開始心疼了,他放下腳,拍拍靴子好像沒事人一樣繼續問李清。

“那胡惟庸之后呢?還有什么比較大的事情?”

(本章完)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