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不要動,我來坐望敬亭:1890
最新網址:77shuku
作家訪談這個欄目從《巴黎評論》誕生開始就存在,這么多年時間一直都是刊物最受歡迎的欄目,也成了眾多米國讀者了解諸多作家不可或缺的資料,在歐米文學界享有極高的聲望。
克里斯蒂安·薩蒙是《巴黎評論》的編輯兼記者,從業已有十多年的時間,這個訪談節目并非是他一人負責,粗略算一下,他這些年訪談過的文壇名家多達二十多位,可他從來沒有見過像林為民這樣的作家。
提到那些名聲在外的作家,克里斯蒂安·薩蒙對他們的印象有很多,沉默寡言、敏感脆弱、暴躁易怒、尖酸刻薄、幽默詼諧……
提起自己采訪過的那些作家,克里斯蒂安·薩蒙有一肚子的槽可以吐。
讀者因為有濾鏡的原因,總會覺得這些作家多么人品貴重、德高望重,可克里斯蒂安·薩蒙熟悉這群人的德性,自然知道他們其實也是普通人,甚至某些人的人品和性格還達不到人群的平均標準。
跟他采訪的那么多的作家比起來,林為民用他的才華和品行征服了身邊的所有人,在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一直堅持高效的創作,并且積極的參與慈善活動。
克里斯蒂安·薩蒙覺得他在林為民的身上真的看到了理想中那種才華與品德并重的文學家的風采,經過了這么多的采訪,他心里不再覺得這種形象是虛假的,反而感覺到越發的真實。
同時,經過了這么多的訪問,克里斯蒂安·薩蒙心中對林為民的好奇并沒有削弱,反而更加的強烈,他迫切的想更深入的了解林為民的人生和更詳盡的創作經歷。
首都機場內,克里斯蒂安·薩蒙即將登上返米的飛機,和林為民擁抱過后,他說道:“林,假如未來你要寫傳記的話,這個任務一定要交給我!”
“我的朋友,我今年才不到三十歲,你這個想法太超前了!”林為民哈哈笑道。
“沒關系,我這叫提前預定!”克里斯蒂安·薩蒙輕松道。
“好,沒問題!”
“一言為定!”
克里斯蒂安·薩蒙緊緊握住了林為民的手。
送走克里斯蒂安·薩蒙,時間已經來到了十月下旬,燕京的天氣一天冷過一天,再過些天就該入冬了。
這天林為民接到了于華打來的電話。
自國立文學院畢業后,于華便回到了之江,先是被調到了《煙雨樓》編輯部當編輯,他的首部長篇《在細雨中呼喊》發表后,在寫作上有了拿得出手的長篇作品,于華又被調到了JX市文協,成了一名專業作家,專職寫作。
今天于華給林為民打電話,主要是想告訴他一個好消息。
他這個月剛剛分到了一處三十多平的房子,這年頭沒有什么商品房,職工住房全靠單位分房,于華才調進JX市文學不長時間就分到了房子,對他來說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
于華在電話里說起這件事,滿是興奮。
“林老師,你什么時候有時間了到我們這里玩一玩,好長時間不見了,怪想伱的!”于華對林為民發出了熱情的邀請。
林為民敷衍道:“有空會去的。”
然后他又問起了的事,于華語氣輕快道:“快了快了,寫的很順利。”
這種鬼話林為民肯定不會信,又督促了于華幾句。
“知道了,您放心吧,我一定盡快寫完。”于華保證了一句,又說道:“林老師,這寫完了,你們編輯部是不是應該派個人排取啊?”
編輯部派人取書稿,屬于對作家的看重和尊重,這幾年逐漸成為作家之間互相攀比的方式。
“你要是不想來燕京的話,編輯部倒是可以派人去取。”
林為民一句話讓于華陷入了遲疑,他剛才純粹是沒話找話開個玩笑,林為民回答的認真,他反而猶豫了起來。
作品寫完,要送到燕京,這可是個出去浪的好借口,要是編輯部派人來取,他豈不是沒機會浪了?
想想都覺得虧得慌,“算了,還是我給你們送吧。”
于華的回答不出林為民的意料,“行了,好好寫吧!”
“知道了!”
今天是霜降,傍晚下班時間,外面的天色已經灰蒙蒙的,隨著天氣漸冷,天色也越來越短。
同事們騎著自行車離開單位,眾多自行車當中夾雜著幾輛摩托車,不過林為民的黑色大奔仍然是獨一份。
驅車回到家中,陶慧敏正在做飯。
自從結婚后,除了去米國的幾個月,陶慧敏一直安安穩穩的待在人藝,偶爾有角色了就演一演。
吃飯的時候,陶慧敏猶猶豫豫,似乎有話想說。
“有話就說嘛,憋著不難受?”林為民道。
陶慧敏見狀便說道:“為民,有個電視劇找到我,讓我演女主角。”
“電視劇?哪個臺制作的?”
陶慧敏道:“滬上臺,不過在燕京拍。”
林為民知道陶慧敏特意強調電視劇在燕京拍,無非是怕他不同意。
“想接就接嘛。算算去年拍完《紅樓夢》,你也閑下來一年了,有這個機會拍拍戲也好。”
陶慧敏欣喜的問道:“你同意我拍戲?”
“這是你的工作嘛!有什么不同意的?”
陶慧敏聽他這么說,放下了心中的負擔,臉上笑意盈盈。
吃完了飯,陶慧敏收拾廚房,林為民則去了書房。
他現在寫的效率比以前慢了不少,倒不是水平下降,純粹是生活太美滿,動力不足。
手頭的這部斷斷續續寫了半個多月,剛剛寫完了一半。
翌日上班,林為民接到了羅杰·斯特勞斯的電話,英文版《狩獵》將會在十一月初在米國上市發售。
除了《狩獵》,羅杰·斯特勞斯還挑中了林為民的諜戰三部曲中的《風聲》,不過這部因為需要FSG自己翻譯,出版速度要慢上不少。
在印數上,羅杰·斯特勞斯對于《狩獵》寄予了厚望,首印二十萬冊,而《風聲》的印數則要保守多了,只有五萬冊。
如果單純用《狩獵》的印數來對比,這個數字顯得很少。
但如果把這個數字放到米國整個圖書市場上,其實并不算少,很多銷量平庸的賣了幾年可能也不見得有五萬冊的銷量。
當然了,這個數字也不算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每年的年榜尾巴就是十萬冊銷量。
林為民對于這個印數并沒有什么意見,這部本身就是捆綁出版的,老米對于發生在遠東地區的二戰舊事通常都不太感興趣。
換言之,這部的銷量前景應該不會太好,五萬冊印數如果滯銷三分之一以上,FSG出版社就得賠錢了。
出版《風聲》是兩廂情愿的事,也是羅杰·斯特勞斯能夠和林為民達成合作的關鍵因素之一。
兩部總印數二十五萬冊,給林為民帶來了三十萬出頭的版稅收入。
又過了幾天,已經是十月末,林為民接到了程忠實從陜西打來的電話。
“為民,寫完了!”林為民感覺程忠實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他驚喜的站起了身,激動的控制不住音量,高聲道:“寫完了?太好了!”
從1983年動心起念到1988年完成初稿,又花了接近一年的時間修改,程忠實歷時整整六年時間,終于完成了人生當中的第一部長篇,也是他用來“墊頭的磚頭”。
林為民同時也很清楚,這將會是程忠實人生中的唯一一部長篇,可這絲毫不影響程忠實和他這部在中國文壇的歷史地位。
“你現在還在西安老家嗎?”
“在。”
“好,你就待在家里不要動,我們編輯部派人去取稿子!”
“還是我給你們送去吧!”
在程忠實這部的創作過程中,他收獲了林為民和《當代》編輯部的很多幫助,哪里好意思讓他們千里迢迢的來取。
“沒關系,沒關系,就當是去組稿了,順便可以去見見你們陜西的幾位作家!”
林為民的語氣不容置疑,又帶著幾分開懷。
“那好吧,我在這里等著你們!”
“好!”
掛斷了電話,林為民急忙跑到編輯部的大辦公室。
“老賀,跟我去陜西走一趟!”林為民急切的說道。
賀啟智有些意外,“出什么事了?這么著急忙慌的?”
“好事,老程那部寫完了,我要去取稿子!”林為民眉開眼笑的說道。
同事們齊齊朝林為民看過來,程忠實一部寫了五六年,林為民時不時的就要關心一些,對那部寄予厚望,大家自然知道。
“可算是寫完了!”賀啟智慨嘆道。
他說出了同事們的心里話,一個作家可能五六年都不出一部作品,但你要說五六年就寫一部作品,確實是夸張了點。
程忠實從來沒有寫過長篇,同事們偶爾在聊天時也會擔心他這部的質量。
可是出于對林為民的信任,這些話大家從來沒有公開表露過,畢竟是為民看好的。
“為民,取稿子這種事用不著你親自去!”賀啟智說道。
“沒事,順便去見見陜西的其他作家,現在編輯部缺好稿子,就當是組稿了嘛!”
見林為民執意要去,賀啟智不再勸他。
第二天一早,兩人踏上前往陜西的火車。
(本章完)
地址: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