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漢風1276小說>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漢風1276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漢風1276-八十二章 史上第一門火炮
更新時間:2010-08-24  作者: 貓跳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貓跳 | 漢風1276 
正文如下:
張驢兒拿著支長長的細毛刷子,將一些粉末刷到鋼筒內部的各個面。那些粉末是碳粉和煅燒過的耐火高鋁粘土,打得極細,薄薄的刷到鋼筒內,起到隔離、潤滑的作用,免得青銅炮和鋼筒粘在一塊。

鋼筒被豎起來,固定到一臺特制的水力鍛錘下面。

煉銅爐壘在高處,沈煉指揮著幾個工人,打開煉銅爐,紅熱的銅液沿著溝槽流出,從鋼筒上端開口澆鑄進去。鋼筒內128厘米處有一個刻度,比鋼柱高8厘米,沈煉看著銅液液面到了這個刻度,便揮下右手中小紅旗,工人們關上銅爐,停止澆鑄。

等待一段時間,當溫度降低銅凝固后,從鋼筒開口放進一個和開口大小相當的圓餅狀鋼錠,平平壓在筒內青銅炮的尾部。

馮火山扳下機括啟動鍛錘,鍛錘從空中落下,敲擊在鋼錠上,巨大的壓力傳遞到青銅炮,比直接鍛打受力更均勻。

不需要敲打太久,十多下就行了,取下鋼錠,炮尾上有了個飯碗大的凸起——鋼錠下側有這么大個凹坑,鍛打過程中紅熱而柔軟的銅就被擠出了這么個形狀。

在炮尾凸起處鉆眼,拴上鐵鏈子,再把鐵鏈子拴到鍛錘桿上,沈煉揮下左手的小綠旗,上游方向的人將水閘開大,河水從導流渠洶涌而下,充沛的動力傳遞到水車上,有工人扳下了機括,鍛錘以千鈞之力緩緩提起,將鑄造好的青銅炮從鋼筒中拔出來。

盡管有碳和高鋁粘土粉末的潤滑隔離,經過鍛打的銅炮和鋼筒之間的摩擦力仍然非常巨大,拔出時只聽得讓人牙酸的滋滋聲。這樣拔,對鋼筒產生了一個拉伸力,產生非常微小的形變,正好與剛才鍛打使鋼筒略微縮短的形變互相抵消,保持了鋼筒的形狀不變,投入下一門炮的鑄造。

拔出的炮身再用鉆床在屁股上鉆個眼,作為火門,炮身加工就結束了。

第一個炮身做好,楚風非常高興,不過還別急著打炮,先做個實驗看它會不會炸膛。

填上五斤zha藥,再裝上實心鑄鐵球炮彈,雷鎖住點燃插在炮尾火門的引線,一溜煙的跑遠。

遠處一個小山坡上,大家都伏在地上,捂住了耳朵。

忽地驚天動地一聲巨響,那銅炮好像被人抽了一鞭子,從地上彈起飛到空中兩三丈高,又一頭栽到泥地里。

良久,四周山谷仍然有炮聲轟鳴的回音——這是史上第一門火炮的怒吼,身管武器,敲響了舊時代的喪鐘,拉開了新時代的帷幕。

游牧民族倚仗體力優勢、馬匹優勢和特有生活方式,策馬奔騰縱橫馳騁,把農耕民族的辛苦所得搶掠一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農耕民族的先進生產力、社會組織結構和智力優勢,將通過身管武器,全面的轉化為軍事優勢。

身管武器,使一個未經任何訓練的漢族農夫,能夠輕而易舉的殺死終身辛苦訓練并全身覆蓋盔甲的蒙古騎士……

楚風在炮聲中想到了很多,他帶著人們走上前查看,這炮是平放在地上的,炮彈打出來在地面上犁了老大一條溝槽,泥土翻卷著到處拋灑,炮彈打到土中兩尺多深。

炮身斜斜的插在土中,幾個力大的士兵上前拔出來,用抹布擦干泥土檢查,“報告長官,炮聲沒有一點裂紋,仍舊光亮如新。”

好!楚風一拍手,這炮最多裝藥一斤,這次五斤藥都沒炸膛,以后投入使用是怎么也不會炸膛了。

鑄炮用的的圓鋼筒內徑16厘米,長135厘米,鋼柱直徑8厘米,長120厘米。鑄成的青銅炮長125厘米,口徑8厘米,炮管厚4厘米,炮膛長120厘米,青銅比重約9,炮身重約172公斤,合宋制280多斤。

扎實的木料做成小炮車,左右各一個大輪子,炮身下面有鐵質高低機,能調整火炮射角,至于左右方向,則推動整個炮車來調整。炮車重百斤,加上炮身總重不到四百斤,不管是馬、牛還是騾子,一匹就能拉著長途行軍,作戰時兩名士兵就能推著跑上幾百米。

鍛-鏜造炮炮彈和炮管的游隙為四十分之一,鑄造炮約在十分之一,琉球的鍛鑄合一炮當然還達不到鏜造炮那么光滑的內壁,游隙介于兩者之間,為二十分之一,八厘米口徑,則炮彈直徑為7.6厘米——這正好就是手榴彈的大小,將手榴彈拉火管改為引火信管,就能作為開花彈使用。

若發射實心鑄鐵球炮彈,7.6厘米直徑的炮彈,按宋制正好重三斤,于是這種炮被稱為三斤炮。

除了實心彈、開花彈,另有一種霰彈。直徑7.6厘米,長12厘米的圓柱形薄鐵皮筒子,內裝數百枚鉛珠。

可以試驗各種炮彈的威力了。雷家父子三人加上兩名徒弟,組成了一個五人炮組,把安上炮車的三斤炮拖到荒地里開始試驗。

首先上場的是實心彈。雷洪把牛皮紙包著的一斤裝炮用火藥從箱子里拿出來,把火藥從炮口塞進去,用推桿推到炮膛底部。

炮用火藥減少了硝石的比例,爆炸不猛烈,而且火藥顆粒比較大,燃燒就比細粒火藥慢,用于打炮,炮彈就不是被一下子“炸”出炮膛,而是比較平緩均勻受力,給“推”出炮口的,這樣就降低了炮身瞬間受力,延長了火炮壽命并保持了精度。

二兒子雷銀住拿出一個圓溜溜的鑄鐵炮彈,從炮口塞進去,用推彈桿按兩下,把它牢牢的按在火藥包上面。

三兒子雷銀住已經點燃了火盆,把一根長鐵簽子的前端燒紅,等他爹把火炮射角調整好,就將鐵簽子從炮身后部的火門塞進去。

鐵簽子刺破了裝著火藥的牛皮紙包,紅熱的鐵簽一下子將火藥點燃,只聽得一聲巨響,炮口噴出灰色的煙霧,后座力推動整門炮向后方退去,炮車后面的三角形支撐架在地面上獲得了磨擦阻力,炮車退后三四米停了下來。

炮彈是對著樹林飛去的,人們沿著軌跡走向三百米外的樹林,尋找那枚射出的炮彈。很快,有士兵發現了炮彈,歡呼起來。

炮彈折斷了一株小臂粗的灌木,然后繼續飛射,打到一棵大樹的主干上,炮彈深深的陷入樹身,大約有七八寸深,樹身木屑紛飛,以炮彈射入點為圓心,向周圍炸開頭號海碗那么大的一個坑。

雷洪的兩名徒弟用鐵刷子清理炮膛,再試驗了開花彈,當然,開花彈只有宋制一斤二兩,且薄薄的鑄鐵球殼也經不起太大膛壓,所以發射用的火藥包就小得多,裝藥半斤。

開花彈的發火機構為信管:一個軟木塞子,中間鉆個眼插上藥捻子,再把塞子從鑄鐵開花彈上的圓洞塞進去,因為塞子在球體上稍微突出一點,所以把炮彈放進炮膛時,只要信管朝著炮尾方向放,炮彈就不會在膛內打轉,信管始終朝著炮尾并緊貼到發射火藥包上。

發射時,高溫火藥燃氣把信管點燃,藥捻子燃燒四秒后炮彈爆炸——這時候它差不多也該飛到敵人陣中了。

最后試驗的是霰彈,兩百米外木柱子上綁著的豬成為了犧牲品。

效果究竟如何?反正當楚風再次宣布晚上吃豬肉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都嘔吐了。

參加試驗場執勤任務的李家福事后告訴戰友們,至少未來六個月內,不要和他提豬、豬肉以及其他一切容易使人聯想到豬的詞。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