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漢風1276小說>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漢風1276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漢風1276-442章 兩院院士
更新時間:2010-08-24  作者: 貓跳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貓跳 | 漢風1276 
正文如下:
若問任何一位琉球市民,全城最金碧輝煌、宏偉壯麗的建筑是什么?答案既不是財稅部規模巨大防守嚴密的中央金庫,也不是種植著奇花異草的漢皇宮,甚至不是重檐斗拱莊重肅穆的炎黃廣場、英烈祠和華夏歷史館,而是坐落于市區東北的群山之間,沿山勢錯落分布,屋宇千重、接天而起的皇家學院。

郭守敬待在山頂新建的天文臺,看著海碗粗的高倍望遠鏡,心潮澎湃難以抑制。

初到琉球,見到皇家科學院、皇家人文學院合用的大門上,題寫著一行斗大的鎏金大字:“世俗之王向學術之王們致敬!”

他頓時一驚:世俗之王?誰這么大口氣?

落款赫然是當今皇帝的名諱:楚風!

一位尊貴的皇帝,如狂飆如巨橫掃半壁江山的神器之主,竟然以謙恭的姿態向學者們致敬?

但愿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很快,郭守敬和他的弟子們發現了大漢和北元的不同之處。

比如歸漢之后的最初幾天,.聽說科學院院長一職無品無級,從紫金山帶來的幾位門徒,還頗有點失落:師尊在北元職任司天監正、知太史院事,乃是正三品的大官,將來按祖師爺劉秉中例入閣為大學士,更是二品大員,直追左右丞相;可巴巴的來到大漢,連個官位品級都沒有,算怎么回事呢?

郭守敬為人淡泊名利,倒不怎么.在乎這些,在他看來,能有良好的科研條件就萬事大吉,其他一切都沒什么可說。

倒是學術上的老對手、封龍山.曲海鏡的造訪,讓紫金山門徒們沒得話說。文教部長曲海鏡告訴他們,兩院院士都沒有品級,因為楚風說過,“學無先后、達者為師,在真理面前,世俗的權力應當保持謙卑,給學者們或高或低的官位品級,并不是重視,而是侮辱!”

曲海鏡如是反問道:“諸位試想一下,皇帝、皇后親自.兼任兩院名譽院長,兩院院士頭銜之前皆冠皇家二字,則此院士、院長無品耶?超品耶?”

接下來的事情,不僅門下學生吃驚,連郭守敬都驚.訝不已:首先,是大漢給予他們的待遇,蒼翠的山林掩映之間,錯落有致的小別墅,每人都分得一套;第一個月領到工資,更是讓郭守敬嚇了一跳,幾乎以為把全年的都支了來——兩枚沉甸甸的金幣,每個都有一兩重,比起北元發放的嚴重貶值的至元鈔,漲了十倍有余;出門有配備的專屬馬車,裝飾雖不算華麗,但車夫的工資、馬兒草料和維修費用,都由朝廷負擔,這一點讓政府官員們都羨慕得眼紅!曲海鏡告訴他,“咱們大漢官員都是自備車輛,惟有各學校五十歲以上的老年教師,和你們兩院院士公費備車。”

其次,是整個大漢帝國上上下下官員百姓對知.識的渴求和尊重。國丈兼警部長王大海,和二三十歲的年輕小伙子一樣參加院士答辯,以造船工程入選院士,郭守敬驚訝的發現,在答辯通過評上院士的時候,這位二品高官、與國同休的貴戚,竟然高興得像小孩子一樣蹦了起來!

財稅部長張廣.甫在申請數學院士時,因為只精通記帳方法,但天元術等理論深度不夠,包括朱世杰在內的幾位老院士竟然毫不猶豫的投下了反對票,張廣甫遺憾之余很有風度的告辭離開了會場。

“他一定會報復的!比如克扣科學院的經費……”幾位紫金山弟子一直認為,作為從龍之士的張廣甫,聽說他作風向來強硬,在財政問題上敢于面斥皇帝,他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當年郭守敬不就是吃了阿合馬的虧嗎?

然而事實讓他們無話可說,一連三個月,科學院的經費非但沒有被克扣,因為郭守敬的到來,天文臺開始建設,張廣甫反而批給了高額的營建費用——比修建大都城郊那座天文臺,足足多了七倍!

民間送子女到學校讀書的熱情,更是讓郭守敬、王恂感慨萬千。

孔圣人收弟子,尚且要付他臘肉為束修,天下士子拜師無不例外,唯有雀屏中選考上太學、國子監才有朝廷發給銀錢,不過天下士子不知十萬百萬,能考上太學、國子監的又有幾人呢?富家尚能延請塾師,寒門就只能“鑿壁借光”、“囊螢夜讀”、“映雪讀書”,連燈油都買不起,逞論延請教師了!

千百年來皆如此,到大漢則改行新法,各學校不但不收學費,反而向學生免費供應筆墨紙硯,貧寒生員還能免費享用一頓豐富的午餐!

“有教無類,有教無類!千年以降,惟我大漢能行!”郭守敬慨然長嘆,師尊劉秉中沒有看到大漢,才和蒙元提什么天下一家,照如今看來,大漢和儒家經典中大同之世,離得也不怎么遠了!

常謂夏商周三代盛世,其后江河日下,如漢之文景、唐之貞觀、宋之熙寧,皆只稱治世而不稱盛世,站在天文臺上的郭守敬則怔怔的想:若大漢帝國的體制能通行全國,讓天下人皆有衣穿、有飯吃、有書讀,便是那堯舜禹湯,只怕也敵不過當今圣上了吧?

日落月升,星斗輪轉,今夜晴空萬里一片靜謐,正是夜觀天象的好天氣!

“師傅,師傅,還不看月亮么?”一位門人興奮的看著師尊身邊,那部海碗粗、六尺長的巨大望遠鏡,躍躍欲試。

如今的天文臺可不比大都那座,先進了不知多少,簡儀、象限儀、渾天儀等天文儀器,都用精密鑄造的方法制成,比以往的精度高得多,又添了座最精密的大擺鐘,隨時能計算時刻,觀察星體運動的速度、軌跡就更方便了,而郭守敬等人最喜歡最渴望的,便是這部大天文望遠鏡。

八寸直徑的物鏡,琉球玻璃廠從來沒有生產過,不過在皇帝不計成本惟求質量的要求下,工人師傅從上萬塊玻璃中挑出凈度最好的一百片,精心磨制后又優中選優挑出一片裝在鏡筒上,目鏡也是同樣操作,終于制成了這部大口徑的天文望遠鏡,并在今天白天送到了天文臺。

大漢的玻璃制作工藝不過兩三年積累,望遠鏡則是才起步,制作水平有限,以往借助小型軍用望遠鏡,郭守敬和弟子們能看見月亮上面有大大小小的陰影,卻看不清那到底是什么東西,難道是月宮嗎?現在有了大口徑高倍率的望遠鏡,他們的第一個愿望,就那傳說中的嫦娥、吳剛、玉兔和桂花樹。

“且慢,且慢,待為師先看!”一把白胡子的郭守敬,在畢生鉆研探究的問題面前,跟小孩子也沒什么區別了,壞笑著攔著滿臉怨念的徒弟們,霸住望遠鏡,對準月亮貪婪的看起來。

“師尊,有月宮嗎?”

“師尊,嫦娥是如何模樣?體態風流婀娜否?”

“您老可別光急著看嫦娥,給我們也看看呀!”

年輕弟子們急得抓耳撓腮,滿嘴胡柴和這位平易近人的師尊沒大沒小開起了玩笑。

卻見郭守敬一臉莫名其妙的表情,眼睛離開了目鏡,緊緊抿著嘴唇,半天不說一句話。

徒弟們搶著擠到望遠鏡下,但所有看過的人,都大失所望,郭守敬則有些兒呆傻的喃喃道:“太陰星體上,一片片小如酒杯、大如碗口,似環形的陰影,究竟是什么東西?”

另外一個歷史軌跡上,大科學家郭守敬的名字被后世人用以命名月球環形山,這次,依靠楚風提供的望遠鏡,他將親自完成這一工作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清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皇家人文學院文學分會,第一皇后兼名譽院長趙筠還不知道千百年來文人對月宮瓊樓的浪漫幻想,即將被郭守敬的新發現無情擊碎,她在關漢卿主持的詩歌研討會上,朗誦蘇東坡的名句,正好今夜風清月朗,美妙的詞句與窗外月光相得益彰。

民間統稱的皇家學院,實際上分為兩個部分:皇家科學院和人文學院。前者由皇帝本人兼任名譽院長,郭守敬出任院長,下設數學、物理、化學、冶金、博物、醫學等分會,其中醫學分會會長便是第四皇后程雪瑤;后者則由第一皇后趙筠任名譽院長,關漢卿任院長,下設戲曲、文學、儒學、美術等分會。

大漢帝國以科學立國,煉鋼、造船、制造槍炮、天文數學,都是科學家的事情,科學院似乎壓了人文學院一頭。幸好趙筠以皇后之尊出任名譽院長,對人文學院的發展不可不謂重視,而當今人文學院的院長關漢卿,創作了《白毛女《竇娥冤《大漢開國群英傳等等著名劇目,并先后改編為章回體書文,傳遍了八閩兩廣、大江南北,為大漢帝國收拾人心起到了莫大作用,故而人文學院的院士們,也能抬頭挺胸做人了。

“月下美景,對此美人,真個良辰好景!”忽然有一個略顯輕薄跳脫的聲音響起,臺上趙筠聽得分明,不由得微微皺了皺眉頭。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