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小說>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第三百六十章攻守易勢
更新時間:2024-05-28  作者: 捂中生友   本書關鍵詞: 奇幻 | 玄幻 | 諸天無限 | 無限 | 捂中生友 | 明智屋小說 | 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 | 捂中生友 | 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 
正文如下:
:、、、、、、、、、最新網址:xshuquge

“水……水太涼……”

跌入漢水之中的錢謙益拼命掙扎。

盛夏的漢水對他而言,仍舊太涼。

只可惜,并沒有人想救他。

錢謙益的計策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卻低估了大虞的鮫鯊部隊和水軍的反應速度。

被擺了一道的蔣欽親自領兵追擊,以除惡務盡的姿態對逃跑的秦軍展開追擊。

有聰明的戰爭代行者勢力人馬見勢不妙趁著夜色上岸碰運氣,仍舊寄希望于船上的戰爭代行者則最終被蔣欽所部和鮫鯊部隊追上,絞殺。

此戰,這些屬于戰爭代行者勢力的人員,百不存一。

在這場戰斗中殺得最歡的鮫鯊,則基本都感覺到了自己的底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正如同身為空間兵的荊山殺董卓、殺童貫等人,最后成功界限突破一樣,鮫鯊這些空間兵,經過了法正等人慘無人道的改造、后馨的饋贈之后已經界限突破;來到這個世界之后,幾乎每次水戰都沖在一線,如今又殺了眾多戰爭代行者或者戰爭代行者所屬的武將后,資質終于再次有質的飛越。

這種飛越并不是立刻突破之類,而是他們在此戰之后,終于突破了空間兵或者典韋將領衛隊的束縛,成為了一個完美融合了自身能力的新的種族,而且是那種人人都起碼是小武將的那種精英種族。

在此之前,因為只是被改造的空間兵的緣故,他們甚至都不能夠繁衍,但是現在也能夠正常繁衍后代了。

與最開始的樣子相比,其中的差差別不亞于干柿鬼鮫與干柿鬼鮫召喚出來的鯊魚之間的差別。

戰爭代行者所部突然背叛并搶奪了所有船只逃跑,這對于鄧城秦軍而言,不亞于晴天霹靂。

盡管因為之前作為防御的核心以及南征的前沿基地,鄧城倒是還有差不多夠守軍食用半年的糧草,經過了王龁慘敗和戰爭代行者所部叛逃等一系列事件之后,這些糧草已經夠守軍食用一年以上了,但問題是秦軍的士氣卻不足以堅持那么久了。

心力交瘁的王約只能夠憑借威望和酷刑,維持住軍心,但對于鄧城能否守住,他卻持悲觀的態度。

與秦軍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大虞軍的士氣高漲。

此番戰斗,雖然岳飛、趙云、張郃所部損失不小,但取得的戰果卻更大。

大虞軍團出色的完成了戰略目標,周圍只剩一個甕中之鱉的鄧城。

此時,諸葛亮等人最盼著的,反而是秦軍的支援部隊趕緊過來,他們好圍點打援。

然而,白竭帶領大軍到達南陽后就逡巡不前,沒有南下支援的意思,反而與內史騰合作,擊潰了樂進軍一部,逼迫分成多路攻城略地的樂進軍以及四處擄掠的太史慈軍合兵。

原來,在樊城出事后,內史騰和白竭就意識到,鄧城無法救援了。

因為如果大軍救援鄧城的話,南陽這邊兵力恐怕就會有些空虛,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糧道問題。

如果白竭主力南下支援的話,內史騰并不能夠保證白竭的軍的糧道。

韓國的騎兵實在是太多了,在完全不顧及騎兵性命的情況下,這幾年已經把南陽郡搞的不成樣子,加上今年年景問題,南陽根本就沒有多少存糧,這意味著秦國需要維持一條從關中到南陽再到鄧城的糧道,維持這么長的糧道,也很是一個問題。

內史騰已經意識到,秦國犯了一個致命的戰略性失誤。

當年蒙驁就不應該先伐魏,而是先竭盡全力滅了韓國。

當年蒙驁伐魏,引發了信陵君回魏國,蒙驁被信陵君指揮五國聯軍擊敗。此后,秦國東出的重點一直是在魏國,這就給了韓國休養生息的機會。

之后秦國先后被趙國、大虞拖住手腳,就沒有再滅韓,到了最近蒙驁抓住機會聯合齊國滅魏,雖然看似滅了一個國家,但事實上因為韓國擋在前面,導致秦國關中到與齊國接壤的地域,成了一個狹長的條狀,隨時有可能被趙、韓切斷的風險。

也就是秦國這些年大力發展黃河水師,依托水師能夠保證這段地域間的聯系,并進行調兵,否則這一塊的態勢真的很兇險。

該死的韓國!

內史騰無能狂怒。

現在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韓國已經和大虞深度綁定,太史慈、樂進所部本身就是實打實的大虞兵馬。只是這個時候,知道了又能夠如何呢?

情報的不足,讓大秦一開始就錯過了最佳的機會,而大虞卻合理利用己方的長處,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

內史騰現在最想做的,其實只是保住南陽而已。

保住南陽,既可以南下進攻虞國,也可以向東進攻韓國。

內史騰更想的還是等大秦緩過這口氣,糧草充足后,先不惜一切代價滅掉韓國,徹底占據韓、魏之地再說。

但他的策略卻又與大秦中樞的策略不同,大秦中樞想要先滅掉趙國。

對此,內史騰也沒有辦法。

白竭的想法和內史騰差不多。

白竭現在是絕絕對對趙姬的人,當然距離歸心還遠,但是卻十分聽話。

趙姬給他的密令也是穩妥保全為主,必要時可以放棄南陽,白竭自然明白該怎么做。

其實,不論是內史騰還是白竭都很清楚,他們其實也有一個救援的機會,那就是假裝救援,引韓國方向的虞軍出擊,然后前后夾擊吃掉這股虞軍。

但這樣風險太大,一個搞不好,反而是他們被虞軍吃掉。

總之,二人都選擇了穩妥。

諸葛亮見敵軍選擇了穩妥,便命令岳飛所部前往樊城休整,做好繼續北伐的準備;命令其他將領,攻略南郡其他城市,大將趙云統兵十萬,兵進房陵,威脅上庸;張郃所部在水軍的配合下,沿漢水逆流而上,做出攻擊旬關的姿態。

旬關為秦國當年為防御楚國沿漢水進攻漢中而設立,控扼漢、旬水路,具有保衛漢中地區、甚至咸陽的重要作用。

如果沿旬水而上,走蝕中,是可以通往秦都咸陽的。

蝕中,即后世鼎鼎大名的子午道。

當然了,張郃所部其實主要是佯攻,為的是調動漢中的軍隊,既讓漢中軍中無力救援上庸、房陵,也是為了進一步逼迫漢中秦軍主動從巴中等地撤退。

老是讓秦軍堵在劍閣和巴中也不是個事兒。

戰略從來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諸葛亮用兵謹慎,在沒有拿下鄧城、奪取南郡其他城市、斷絕秦軍出漢中繞后的可能的情況下,是不會輕易出兵繼續北伐的,雖然這可能錯失了一定的機會,但勝在足夠穩健。

不過,這個時空的諸葛亮的穩健和歷史上諸葛亮的穩健完全是不同的性質。

歷史上的蜀漢,經不起一場大敗,所以只能穩健,故而“諸葛亮一生謹慎”;但這個時空卻是大虞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發展,國力其實已經超過了秦國,眾多名將軍團的成型,使得大虞在精銳數量上也已經不遜于甚至超過了秦國,就像是這次北伐,大虞各方面其實都占據明顯優勢,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冒險呢?

我只要平推過去就行了,冒險反而落了下乘!

這個時空的諸葛亮用兵,倒是有些歷史上王翦用兵的感覺,穩如老狗,國力平推。

我就平推過去,有本事和我硬剛啊!有本事和我拼消耗啊!

你過來啊.jpg

反倒是這個時空的王翦,被逼的一出道就開始弄險,歷史上的穩如老狗,變成了這個時空的狡詐刁鉆的詭狐。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名將也是如此。

張郃、蔣欽所部的佯攻,果然成功牽制了漢中的大量兵力,這讓漢中對于上庸的救援顯得無能為力,趙云攻取房陵之后,很快就掃蕩了周圍的城市,兵圍上庸。

在諸葛亮發動北伐的時候,其實巴蜀也沒有閑著。

養精蓄銳的高順軍團再次出兵,進攻巴中和秦國的葭萌關。

盡管因為地形地勢的緣故,高順也不可能真的展開強攻,但還是給了巴中、葭萌關等地的秦軍極大的壓力。

漢中秦軍最大的問題,其實也是糧草問題。

漢中從蒙武出征到最終的巴蜀決戰,漢中一直都是秦軍巴蜀方向的重要糧倉,民力透支的利害,之前又被王平奇襲過一次,也是一直沒有緩過勁兒來,如今又要維持南鄭到巴中、南鄭到劍閣兩條防線上的大量軍隊和山中塢堡城寨守軍的糧草,已經是到了極限。

要不是羌廆這兩年瘋狂的進攻異族,奪取糧草、牲畜,秦軍這兩條防線早就支持不住了。

現在旬關被大虞進攻,羌廆只能夠把重心放到了對旬關的防御上,一旦旬關有失,大虞可是有兵進咸陽的可能,盡管說就算是走蝕中兵進咸陽幾乎等同于自尋死路,但是帶來的政治影響卻是災難性的,由不得羌廆不重視。

羌廆甚至連上庸都顧不上了,親自到旬關坐鎮。

這種情況下,巴中、劍閣一線的守軍就只能夠自求多福了。

守衛劍閣將功贖罪的昌平君從運來的越來越少的軍糧中,意識到情況不妙;守衛巴中的王恒也意識到問題大了。

事實上,不論是昌平君所部還是王恒所部都還有差不多半年的軍糧,王恒后方的山間堡壘也都差不多有半年的存糧,但賬卻不是這么算的。

最多三個月如果得不到新的糧草供應,軍心就要亂了。

然后不久,王恒就接到了羌廆命令他全軍攜帶所有軍糧、軍械撤出巴中、大行道一線,僅保留大行道最北側的幾個城寨,所部立即支援上庸的命令。

這個命令,不僅意味著王翦入蜀以來最大的成果不復存在,更重要的是,讓王恒意識到了形勢的險惡。

因為害怕驚動大虞軍,王恒連毀城都不敢,甚至連外圍的幾處據點的守軍都沒有通知,便連夜帶著巴中城主力撤離。

守衛外圍據點的秦軍是在第三天才意識到情況不對的,看著空無一人的巴中城,這些人氣的罵娘,只能向大虞軍投降。

王平所部知道情況有變,小心謹慎的開始追擊,卻發現秦軍是真的撤退了,沿途有棧道的通通毀掉,沒有的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破壞,還在部分地段設置了陷阱。

王平所部最終沒有追上王恒所部,并被之前王翦設置的防御工事堵在了大行道的北側出口處,但王平卻很開心,因為他知道,秦軍是真的出問題了。

當董璜從地底隧道中鉆出來,來到朝鮮的時候,大虞對大秦已經全面轉入了戰略攻勢。

大虞接見了駐守朝鮮的三吳等將領,并接見了廉頗、姜維、鐘會、鄧艾、羅憲、杜預、霍弋、夏侯霸等人,批準了廉頗等人提出的滅燕、滅東胡的計劃。

之后,董璜又去忠于他的瀛洲轉了一圈。

慰問了一下“第六天魔王”等人的妻女,這才返回昊京。

返回昊京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封神。

董璜自然就是董璜太一,東君為焱妃,星主為諸葛亮,云中君為張琪瑛、魂主為賈詡,河伯為周泰,湘君是董璜的馬甲。其他幾個神明都沒有封,因為并沒有合適的人物。

陰陽家的那些人功績不夠,能力又多少有所欠缺,并不適合驟然登上高位。

其他的文武百官封月神之類的神職,總覺得哪里有些不對。

雜七雜八的事情處理好,秦王政三年也快要接近尾聲。

在秦王政三年的最后幾個月里,大虞和大秦并沒有爆發更多激烈的戰事。

唯一的激戰是在上庸方向,趙云所部與王恒所部激戰,士氣低落的王恒所部小敗,只能任由趙云所部兵圍上庸。

到秦王政三年年底,上庸城投降。

在整體大戰略上,大虞采用了白起打長平之戰的策略,就是拼消耗。

這讓秦國很難受。

如果不是殺了那兩千多戰爭代行者,關中的秋收也尚可,秦國是真的堅持不下去了。

秦國一心想要的是,堅持到明年就好了。

然而,秦王政四年對于秦國而言卻是一個大坑。

年初,求援無望兵糧耗盡的鄧城發生兵變,守將王約被殺,鄧城投降。

至此,南郡全部并入大虞版圖。

四月份,秦國大旱。

大旱之后必有大蝗。

到了七月,餓殍遍地的秦國,一度發生了瘟疫。

秦國只得再次賣官鬻爵,并向唯一說得上話的國家——齊國購糧。

缺糧,讓秦國的軍事反攻計劃再次成了泡影。

這次的大旱與蝗災,其實對其他各國也有不小的影響,甚至一度影響到了草原上;而秦國境內發生了大疫,也讓大虞只能夠緊鎖國門,生怕染上瘟疫。

大虞南陽、韓國等地騎兵的主要任務,也成了防止有秦國人非法越境。但凡有越境者,不論緣由,殺無赦。

大虞知道,這個時候給秦國送糧,也只會讓秦國的先軍政策送給軍隊,或者到了權貴手中被高價出售,幾乎到不了老百姓手中。

大虞最大的仁慈,就是與秦國簽訂停戰協議,雙方息兵,并且任由秦國從齊國購買糧草。

幸運的是,南陽等地的秦國人口有半數已經被大虞擄掠,大虞這也算是救人了。

不過,董璜雖然有些婦人之仁,但也有王者該有霸道。

大虞雖然不跟秦國征戰,但是卻也騰出了手來可以對付齊國了。

在秦國被拖住手腳自顧不暇的情況下,齊國將不會有任何援軍。

攻打齊國的理由也很正當:齊國背信棄義支援秦國。

齊國現在其實還在跟趙國打仗。

齊國不想放棄河北之地,在擊敗龐煖后,覺得又行了的齊國渡河收服被趙國占據的河北之地。

在這片土地上,齊國還是有不少軍隊的,之前趙國主力忙著救援邯鄲,也沒有顧上,直到蒙驁、王翦撤軍,趙王才想起這件事了。

可是當時的趙王不敢讓李牧離開,就派了大將慶舍前去,結果情況很不盡人意。

趙王最終又派了李牧過去,然而攻城戰就算是李牧也需要時間,像是齊軍重兵把守的南皮等堅城,李牧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他只能讓作為炮灰的戰爭代行者的空間兵去硬填。

結果大勝龐煖、占據平原的齊國大將田勝這個時候帶著大軍渡河了。

李牧敏銳的意識到,這是奪取南皮的大好時機。

他用了誘敵深入之計,指揮部隊連戰連敗,讓田勝長驅到南皮附近,而后發動伏擊,一戰而勝。

田勝戰死,喪失希望的南皮守軍投降。

至此,近年來精銳損失慘重的趙國,竟然占據了整個河北和大半個幽燕之地,疆域竟然比全勝時期都要廣闊。

只是,精力被齊國、秦國牽制住的趙國并沒有注意到,燕國被一群打著朝鮮旗號的人徹底滅掉了,這群人不僅滅掉了燕國,還打服了林胡、東胡等胡人,對趙國的幽燕之地虎視眈眈。

此時,趙國朝堂關注的重點,竟然是要不要遷都。

經歷了這么多事,邯鄲這個破地方,趙王是真的不想待了,他想要把都城遷到薊城。

當然了,愛面子的趙王并不會他要放棄邯鄲,而是說要把薊城設為陪都,然后去視察陪都。

這個時代的國家,有多個都城是很正常的事,楚國遷都成癮,齊國也有五都。

趙王的這次遷都,甚至還得到了宋姬的支持。

李牧雖然上書痛陳利害,但領兵在外的他終究改變不了朝堂的局勢。

于是,趙王開開心心的帶著后宮和達官貴人們去薊城了。

因為李牧的努力,眼下的齊國竟然到了兵力最空虛的時候。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

準備良久的大虞三路伐齊,正式拉開了滅齊的序幕。

謝謝大家的祝福!

(本章完)

請:wap.xshuquge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相關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