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1980巴山獵耕記小說>1980巴山獵耕記最新章節列表 >1980巴山獵耕記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1980巴山獵耕記-第13章 小生意也不簡單
更新時間:2023-12-10  作者: 指尖靈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都市頻道 | 都市生活 | 指尖靈 | 明智屋小說 | 1980巴山獵耕記 | 指尖靈 | 1980巴山獵耕記 
正文如下:
大概是天高皇帝遠,山里管控向來沒有城鎮那么嚴的原因,才會有那么多人出現在靠近兩省邊界的小鎮的黑市場上。

明明很熱鬧,卻偏偏很安靜,顯得有些怪異。

竹溜子的叫聲,成了最好的招牌,陳安和宏山兩人,剛在街道邊蹲下,就有三四個人上前查看并小聲詢問價格,但一聽陳安的喊價,就抽身走了,直到又等了一會兒,又來了一個人:“竹溜子啷個賣?”

陳安看看來人,又看看兩邊,見沒啥異常,他才小聲說道:“都是昨天才挖出來的,一塊一斤!”

“太貴了,能不能便宜點。最好的豬肉都才八毛五分錢一斤。”

豬肉不同的部位,價格都不一樣,便宜的部位六毛多點。

“竹溜子肉好撒!”

“再好也好不過豬肉,哪個肚子里邊都差油水。便宜點,四毛一斤,我全收了。”

“你啷個好意思開口嘛,我就是剝皮送到供銷社收購站,也怕不止這點錢,還有肉吃,這竹溜子本身就可以做藥滴,補中益氣,解毒。”

“那我再加點嘛,六毛錢一斤,不能再多嘍,再高你就剝皮去賣嘛。”

不得不承認,平日炒菜,只舍得拿著肥肉在鍋里邊擦上一圈就當放油的年頭,野味再好,也比不過豬肉養人。而且,供銷社里邊其實并沒有代收竹溜子皮毛,純粹是陳安從這人不俗的衣著上看出,不是附近的,于是開口蒙人,還真有了點效果,直接漲了兩毛。

他大概猜出,來買竹溜子的,應該是些機關食堂、招待所食堂,或是一些圖個新鮮換換口味的人,凡此種種。

野味在這年頭大都賣不上價也是事實,但普通人舍不得這么吃,不代表所有人都舍不得。

無論什么時候,人都是分階層的,總有富人,日子過得自然也是天壤之別。

陳安略微想了下,覺得能給到六毛一斤也算不錯了,又怕后面沒人買,于是點點頭:“要得嘛,看在你一下全收了的份上。”

那人立刻借來小稱,將十二只竹溜子分兩次過秤,共計三十七斤八兩,他略微算了下,倒也痛快,直接數了二十二塊六角八分錢遞給陳安,然后將竹溜子裝背篼里,匆匆離開。

二十二塊六毛八分,這是陳安到手的第一筆錢。

這其中還有一半是宏山的。造孽啊!

事實上,就即使是竹溜子,也沒那么容易弄到,山里哪有那么多野物供人打。

從古至今,這山中打了多少年了,尤其是這些年,不禁槍,不禁獵,更是瘋狂,想要在山上找到想要的獵物,需要經驗,更要有運氣。

這兩天之所以抓到那么多竹溜子,也是在陳安了解周邊竹溜子分布情況才有的收獲。

多嗎?

不多!

換個數個地方,刨了八個竹溜子洞,跑了不小的地方才弄到那么十多只。

往后再要找,可就不容易了,少不了折騰。

事情順利辦成,陳安和宏山兩人都稍稍松了口氣。

想要買針頭線腦,還得等供銷社開門,不像布料之類,得用布票才能買到。這些零碎的東西,直接用錢就行。

“蛋子哥,暫時沒得啥子事,我們就在黑市上看一下,看看它們都在賣些啥子東西,只看不說話。”

“要得嘛!”

兄弟兩人在黑市場上一個個遮遮掩掩的攤位上看過。

這時候大聲吆喝,純粹是給自己找麻煩,頂多也就是看中想買的東西,湊在一起竊竊私語,還要左顧右盼,看看有沒有情況,萬一有人來了,那肯定是東西一收,甩開腳丫子跑路。

黑市場里,有倒騰糧油布票的,有賣自家雞鴨的,還有人挑著擔擔出攤賣小吃的。

到攤位邊,兩人看到賣的是擔擔面,忍不住流了口水。

昨天晚上只是吃了只烤竹溜子墊了下肚子,現在早就餓了。

擔擔面,可以說是蜀地民間極為普遍且頗具特殊風味的一種著名小吃,因為由小販挑擔叫賣而得名。

它是用面粉搟制成面條,加上紅辣椒油、芝麻醬、蔥花等材料做成。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

“來一碗撒?”攤主看著站在自己攤子前的兩個年輕人,小聲地說。

“好多錢嘛?”

“八分錢外加二兩糧票。”

“高了點吧,一盤炒肉片價格才是兩毛錢,一碗面你就要那么多。”

“你在公社食堂里邊吃不到,要是在食堂里邊,對糧票還有要求,必須是省糧票,還得是粗糧票,細糧票和全國糧票都買不了。好些人排上號了,票證不合要求,手里有錢買不了面,急得直跳腳。我這里沒那么多要求。”

“一角六分錢,沒得票,賣不賣嘛,賣的話來兩碗。”

“行嘛行嘛。”

“量給足點哦!”

“放心放心,我實在人,做的實在生意!”

陳安當即掏了三角二分錢遞給攤主,攤主接過后,手腳麻利地開始擺弄。

山村里的人不像城里人,自己產糧食,自然沒有什么糧票,有的也是一年發下來勉強夠做套衣服的布票和丁點油票,要外出用到糧票,還得自己到隊上、公社打證明,然后帶著符合標準的糧食到糧管所進行兌換。另外一個途徑,那就是從黑市場去換,有人倒騰這些東西,總有人有多余的各種票證。

沒多長時間,兩人手里都多了碗擔擔面,這玩意兒,雖然配料也不是那么齊全,但比起家里的紅苕、土豆和玉米,畢竟是白面做的,那吃在嘴里邊就安逸了,一時間吃得稀里嘩啦,只覺得整個嘴巴乃至全身心都一下子爽了起來。

沒幾分鐘,一大碗面下肚,連湯汁都一點不剩。

“蛋子哥,吃飽了了沒有?”

“可以了,還要辦正事,省著點。”

“怕撒子嘛,吃了可以再掙。”

“那……就再來一碗嘛。”

于是,陳安再次付錢,兩人又各自吃了一大碗,肚子吃得鼓了起來,那就真的舒坦了。

隨后,兩人繼續在黑市場上逛,小小的黑市場,售賣的東西種類還挺多,包括但不限于食品、藥品、日用品,還有衣服布料和手表之類。

陳安雖然上輩子活在山里邊,沒怎么外出走動過,但比起現在這些人,也算是很有見識的人了,見怪不怪,反倒是宏山,看見的一切,都是滿眼稀奇。

最終,兩人在一個擺攤賣布料的攤子前停下,攤子上就有他們想要的針頭線腦,一問發現跟供銷社里邊的價格差不多,品類花樣還更多,陳安略微衡量下,跑到供銷社一下子買許多也是引人注意,還不如在這里買隱秘些。

他不再等了,當即花了十多塊錢,挑著各種線、紐扣、縫衣針、頂針、娃娃的帽子、女人扎頭發用的橡皮筋和發卡之類,一樣挑了些,弄了不小的一包。

再買了一點干粑粑當作路上的干糧,兩人返回石河子村,手頭就剩下六塊五毛錢。。

路上,陳安交代道:“回去把工具一放,背個背篼,帶上個口袋,我們趕緊進山換松子,不要驚動家人,不然我怕走不了。”

宏山點點頭,有些懷疑:“狗娃子,用這些東西,怕是換不到多少松子。真的能賺錢?”

“山里邊的東西賣不出去,在山里人眼里覺得很平常,隨便用點東西就能換到,他們也樂意換,當然他們也曉得,這些東西弄到山外邊,能賣錢,可是有幾個人敢去這么做,都怕被抓起來。小生意也不簡單……不相信我咩?”

“相信,啷個不相信嘛,我只是沒做過,心頭沒得把握。”

“走一趟你就曉得了……就像這些竹溜子,沒來之前你肯定想不到,我們兩個搞一天賣得的錢,就快要頂得上城里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一樣。我們走快點,接下來要出大力氣了。”

宏山興奮地點點頭:“好!”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