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1980巴山獵耕記小說>1980巴山獵耕記最新章節列表 >1980巴山獵耕記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1980巴山獵耕記-第15章 是軟是硬,也得分人撒
更新時間:2023-12-10  作者: 指尖靈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都市頻道 | 都市生活 | 指尖靈 | 明智屋小說 | 1980巴山獵耕記 | 指尖靈 | 1980巴山獵耕記 
正文如下:
“想買狗啊?”

“我看這兩只半大狗崽挺好,家里缺看家護院的,進山也缺個伴。”

“你想要你就抱走,留在家里也喂不起,餓得干精骨瘦的,不用錢!”

“那可不行,把它們養那么不容易……大爺沒在家呀?”

“上山砍柴去了。”

“那你跟大爺合計一下價,我們回來的時候,再來這里看看,價格合適的話,我買走,你看得不得行!”

“那等你們回來再說!”

陳安進屋后觀察過,住在這山里頭的,就兩個老人,家里似乎沒有什么年輕人。

這年頭,很多人家確實沒得那么多糧食喂養,有了狗崽,喂不起,要么是選擇送人,實在送不出去的,也有不少人選擇送到山里邊,讓其自生自滅。

老婆婆讓陳安直接抱走,這很正常的事兒。

兩只狗崽,能長那么大,怕是沒少進山自己打野食。

但看著老人,陳安多少有些不忍心。

兩人喝了熱水,休息了一會兒,渾身又來了精神,謝過婆婆順便問了路,又鉆進了山嶺林海。

“老人家里邊還有不少松子,啷個不直接花錢買了?我估計,便宜點她也會賣!”

宏山惦記著那小袋松子,在看見的時候,碰了碰陳安,征詢過意見,不過被陳安搖頭拒絕了,他有些想不明白。

“這里離漢中還太遠,一路換過去,等到了漢中,估計也就差不多了。現在就買了背著,走過去太累,人怕吃不消。而且,老人家也說了,等著換點山外面的人帶來的東西,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針頭線腦,還有別的東西,就莫打那些松子的主意了,以她們的年紀,出趟山到附近鎮上也難,何況,也沒得多少。”

“那啷個兩只狗送你你不直接帶走?”

“老人日子過得比我們造孽多了,可憐巴巴的,再說老人也相當實誠,心里還是覺得,多少補償點合適些,主要是心里邊過得去。”

“耶……沒看出你娃兒心腸那么軟。”

“是軟是硬,也得分人撒。”

“這倒也是!”

重新回到米倉道上,踩著這只能算是羊腸小道的路上,繼續朝著山里邊穿行。

一路上,巖石縫間、溝壑陡坡上生長著千奇百怪的松柏,雄偉蒼勁、巍峨挺拔,使高山充滿靈氣,讓萬物競相風流。

此時此刻的宏山,也是第一次深入這種完全陌生的山里,看著眼前的一切,感到既稀奇又緊張,既陌生又害怕。

他不像陳安,已經隨著師傅李豆花進過深山老林不少次數,早已經見怪不怪。

不時傳來的一聲聲鳥叫和獸吼,讓宏山無心欣賞山中的美景,眼睛不停地四處張望,心里老是提心吊膽。

在這種山里邊走,心情總是會顯得沉重,越走越寂寞,越走越害怕。

有時附近山林中的餓鳥在林中飛來竄去,發出的聲響都能讓人一驚一乍,兩腿忍不住發顫,恨不得插翅飛出山嶺。

宏山被草叢中突然竄出的一只野兔驚了一跳后,忍不住問:“狗娃子,你說會不會突然出現一頭黑娃子或是一只餓狼,我們啥子都沒帶,怕對付不了哦!”

“膽放正,大步走,不要胡思亂想,也不要左顧右盼,大白天不會有啥子野物,往往在你發現它們的時候,它們早跑掉了,它們更害怕人,也不可能有那么多野物。”

陳安心里邊很清楚宏山對大山深處不適應的這種感覺,他自己也有過,同時也清楚,這種大搖大擺在山里想要碰到有能力主動傷人的中大型野獸的幾率有多小:“黑娃子見人一樣要跑,再說,這大冷天,它們早鉆洞里邊睡覺去了,至于餓狼,除非是狼群,單獨一只,敢靠近,就是幾棒子的事兒。

真要隨便都能見到野物,多到這種程度,那攆山的人還不得賺大發了,但事實是,攆山人了到山里面,也得非常仔細地看,仔細地聽,才能發現野物的蹤跡,往往要跟好久才能找到。沒得啥子好怕的。”

宏山心里得到寬慰,長長呼了幾口氣,擺正心態,走了一段發現果真如陳安所說的那樣,才真的不怕了,隨之也加快腳步跟上陳安。

這邊山里邊的人,住得分散,翻過一條山溝,順著古道走了幾里地,看到一條土路又有四五戶人家。

兩人就近走進一戶人家,院內建有一座純木頭結構的馬鞍架子房,看樣子,建起來的時間不長,還非常新。

一個壯年,應該是院子的主人,正在揮舞一柄長把大斧頭,劈著一根椽頭那么粗的木柴,已經劈好的木柴,沿著院邊,整齊地壘成至少有一米五的一溜柴墻,都是好木頭,換到后世,這就是浪費,是奢侈。

陳安開口詢問:“大哥,我們是來用針頭線腦這些東西換神仙嗑的,有沒有需要換的?”

壯年說:“先到屋里看看你們的東西再說。”

于是,兩人隨著壯年進了屋子,女主人聽陳安和宏山說有兒童的帽子,和女人用的頭巾之類,也過來翻看。

挑挑揀揀,不一會兒,兩人的蛇皮袋子里又多了十多斤松子。

接著,女主人站在院邊,喊不遠處另一戶人家,把兩人介紹過去。

就這樣,兩人見人就問,見院就喊,走東串西,以物易物,順便問問路。

時間不知不覺又過了三個多小時,在斜斜的日頭向西邊墜落,山溝里不斷升起縷縷炊煙時,兩人已經換到七八十斤松子,形勢比陳安預計得還要好。

估計了一下時間,宏山說道:“離最近的小鎮還有十多里路,山里路難走,十里路聽著不遠,但不熟悉,不曉得近道,彎彎繞繞的,怕不是一兩個小時都未必能走到的,得找個地方住上一晚。”

陳安點點頭:“現在背重了,也確實走不快,沒必要走遠了。就近找個地方住下就好,遇到人家最好,再不濟,找個幺店子住下,或是山洞也行。”

米倉古道上,行至山腰或是河畔,還有一種叫“幺店子”的路邊小店,它因古道的興盛而生,又因古道的荒廢而消逝。

幺店子之所以被稱為“幺”,就是因為它小,設施自然就少,不過粗茶簡餐,一方床鋪,總能滿足旅途之人的需要。

古道早就荒廢,但沿著古道兩邊攆山采藥的人還有,也有打著某些主意的人,就像陳安他們,背著東西不走大路,怕被攔。

為了避開麻煩,還是有人會走這艱險的古道。

米倉道沿途其實催生出不少小村莊,就即使是荒山野嶺里無人居住的幺店子,也有經常會走的人簡單收拾,成了過夜的地方。

晚上住宿的事情,不難搞定,出門在外,也沒啥子好挑剔的,能將就就行。

就這樣,尋著裊裊炊煙,邊走邊換,背著越來越沉重的松子,一會兒下河灘,一會兒爬陡坡,運氣不錯,夜幕降臨的時候,兩人到了岔溝里一戶人家院邊。

“今天晚上,就住這里了!”

“要得!”

兩人打定主意,宏山當即開口:“老鄉,有沒得神仙嗑換東西?”

聽到喊聲,從屋里出來一位婦女:“有是有,咋換哩?天黑了,干脆你們進屋再說。”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