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1980巴山獵耕記小說>1980巴山獵耕記最新章節列表 >1980巴山獵耕記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1980巴山獵耕記-第120章 留下來?
更新時間:2024-04-03  作者: 指尖靈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都市頻道 | 都市生活 | 指尖靈 | 明智屋小說 | 1980巴山獵耕記 | 指尖靈 | 1980巴山獵耕記 
正文如下:
第120章留下來?(為盟主光陰易老莫恨別離加更1/10)小說屋推薦各位書友閱讀:1980巴山獵耕記正文卷第120章留下來?(為盟主光陰易老莫恨別離加更1/10)最新網址:xiaoshuoge(小說屋xiaoshuoge)

集合的時候看到陳安和陳平也在,村里不少人上前跟陳安打招呼,打趣說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當然,這更多的是開玩笑。

從去年冬季到現在,陳安打的獵物數量不多,但架不住都是值錢的山財,如今大房子都已經蓋起來,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村民們其實都清楚,陳安哪怕不上工,就靠攆山,也能把日子過得滋潤,一個個只有羨慕的份。

開始可能還會覺得陳子謙放任他的兩個兒子不管,多少有些偏袒的嫌疑,但后來一想,少兩個人上工,就少兩個人分口糧,也不是什么壞事,也就對陳安、陳平兩人不上工的事情習以為常了。

反倒今天看到,覺得稀奇。

一大幫子人湊在一起,特別是小青年之間,各種葷素龍門陣才是正常交流。

“那個長的好乖喲!”

“誰家女娃兒出嫁了、哪個娃兒娶媳婦了!”

“那兩個對上眼了!”

“白天啷個出工都打偏打偏嘞,肯定是晚上那活路搞多了。”

插諢打趣的話語層出不窮,烏泱泱的人群中,亂七八糟的話語擋不住地往陳安耳朵里鉆。

這也算是山村里笑談解悶、打發時光的鄉村文化,或是窮作樂打精神牙祭,也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異性審美各不相同的人性。

曾經,陳安也是其中為這些事情樂此不彼的人中的一員,倒是見怪不怪。

陳子謙跟宏元康、會計和記分員他們商量過后,又跟幾個小組長說過要求,然后開始點名分工。

不出意外地,陳安和宏山都被分去打谷子。

事情一定,一幫子人忙著去保管房取拌桶、籮篼、擋簀、圍子和鐮刀等收割工具。

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組建“拌桶”,也就是組織收割稻谷人員的基本單位。

打谷機還沒出現,是四個人一架拌桶,也就是四人一個收割稻谷的基本單位。

這個基本單位的組建,是自由組合,勞動力強的和勞動力強的組合,弱的跟弱的組合,這樣以免勞動力弱的人占了勞動力強的人的便宜。

因為打谷子是以打回來的谷子的重量評計工分。

按照往年,一天的時間,強的勞動力一天打谷子,可以打八到十挑田的谷子,水谷子重量一般在兩千八百斤左右,弱的大概也就打六七挑田的谷子。

陳安和宏山自然是一組,等其他人分完,又有一個沒得選的同齡加入進來,最后剩下的,只是一直游離在人群之外的董秋玲。

兩人都無所謂,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四人帶著工具,隨著浩浩蕩蕩的人群,順著石河子一路往下走。

山間田地零散,這里分走幾個,那里分走幾個,等再往后走上一段,已經沒剩多少人,四人也到了自己打稻谷的田地。

到了田里,幾人先忙著在地里中段的位置,選了一片比較干燥的地方割掉稻谷,陳安和宏山忙著將拌桶、擋簀、圍子架設起來,董秋玲則是和另外一個村民繼續割稻谷,只是,他們兩人始終保持著一段距離。

董秋玲像是成了啞巴一樣,一直不曾吭聲,只是埋頭干活。

打谷子相當耗力氣,不管干什么都不輕松。

作為主力,陳安和宏山當仁不讓地接過拌桶的活計。

這時候,處于末伏天氣,太陽暴曬,汗流浹背,忙不了多長時間,人身上連褲腰都沒有一點干的。

腳桿陷在稀泥里,走動一步,要比干地上走路多費一倍的力氣;

彎腰割谷,速度同樣要快,不然都供不上陳安和宏山,腰桿一會兒就彎得難受;

打谷子,每一下都是甩動膀子、扭動腰干的重力氣活,還不要說拉裝著水谷子的拌桶和挑一百七八十斤的谷子回皂角樹場子上曬,他們兩人也夠受。

四人組合打谷子時,到了上午十一二點,人沒有力氣摔打禾把子。

挑谷子回生產隊時,四人走路都在打躥躥。

打谷子還要負責曬谷草,因為谷草也是農村人的寶貝。

供曬谷草的場所——田坎土壁太窄,幾人只好將谷草立在田坎土壁上。

在滴干水氣后,生產隊會派婦女或老年人用纖擔挑著到別處去晾曬。

這片田地沿著河岸有挺長的一段,夠四人忙活到稻谷收結束。

下午的時候,比較熱鬧一些,云梅和云蘭帶著背篼,跑到田里來跟著撿谷子。

小娃兒們在稻田里,撿拾大人們打谷子時掉落的谷穗,或搓下打去谷子的稻草上殘留的未黃的谷粒,或撈起大人們將谷子撮走后,拌桶里沒撮完的一點谷子。

大人們如果發現有自己家的小娃兒在此撿谷子,就將拌桶里的谷子多留一點,讓孩子撿去。

這種事情,其實很多家孩子都會做,也是讓家里難得有吃上一頓米飯的好機會,只要不過分,大多時候大家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做沒看見。

兩個小家伙,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緊緊跟在了董秋玲身后,彎腰撿稻穗的頻率挺高,小小的背篼,等忙到晚上回去的時候,愣是撿得滿滿當當,還是用手往里面壓緊實。

陳安知道,這是董秋玲在故意給兩個孩子放水。

嘗到了甜頭,第二天兩個小家伙早早地就在田地里等著了。

當然,主要是懂事的云梅在撿拾,而云蘭,更喜歡追逐在稻田里吃得肥壯的螞蚱,拿回去以后,不用油,哪怕是放在柴火上烤得香脆,撒上點鹽,也能當成極好的零嘴。

早上背了一背篼,下午沒多長時間,又是一背篼快要裝滿,董秋玲放水越來越嚴重了。

照這樣下去,別看云梅也還背不了多少,但只要三天時間,也能在屋里多出一袋大米的稻谷。

陳安不想這種事情被人看到,也不想聽人傳出難聽的話來,在休息的時候,第一次主動去找了董秋玲。

董秋玲坐在田埂邊,挽起褲腳露出的小腿,半截白皙,半截裹滿泥漿,她雙手托著下巴看著下邊嘩啦啦響的河流出神。

陳安走過去,在她旁邊坐下,一偏頭,看到她的雙層眼皮、濃細眉毛和輪廓鼻梁,在汗水的浸潤下,有著別樣讓人心動的感覺。

他深深吸口氣,將目光看向別處:“董姐,你還是少漏些,正常割稻子就行,漏多了,云梅撿得太多,這要是被人看見,我老漢不好做人。”

董秋玲收回目光,轉頭看向陳安,沒有回答陳安的問題,說起了另外一件事:“嬢嬢前幾天問我,我是不是還想著回錦城?”

陳安微微皺了下眉頭,轉頭看向董秋玲:“那你啷個回答的?”

“我說想,做夢都在想,但看著人都走完那么長時間了,我這邊還是一點回城的音信都沒有,再想想家里的情況,我擔心我這輩子,都回不去了。”

董秋玲苦澀地笑了笑:“然后,嬢嬢又問我,愿不愿意就留在村子里,去你家……”

陳安愣了一下,他現在忽然反應過來,那天晚上說要來跟著上工的時候,自家老漢老媽那意味深長的笑是什么意思了。

原來他們已經問過董秋玲了……難怪故意安排董秋玲跟著一起干打谷子這種體力活,根本就是想創造機會,讓兩人呆在一起。

他朝宏山看了一眼,發現他和另外一個同齡,早不知道跑什么地方去了。

都是計劃好的!

董秋玲話說到這份上,陳安再一聲不吭,那就有些說不過去。

上輩子好歹也經歷過些事情,對于這種事,他不是愣頭青,也有足夠厚的臉皮,但也忍不住有些心跳加速:“你又是啷個回答的?”

“我說我也不曉得!”

董秋玲笑了起來,忽然很認真地問陳安:“你……喜不喜歡我嘛?”

陳安撓撓頭:“要說不喜歡,那就是自欺欺人。”

“我覺得不是,不然從去年過年到現在,你幾乎沒有去找過我,也很少跟我說話。”

“那是因為我曉得,哪怕伱人留在山里,心也是在城里的,還不如早點打消這種非分之想,萬一到了以后,弄出個妻離子散的場面,不是啥子好事。”

“如果我愿意留下來嘞?”

董秋玲沉默了好一會兒,忽然說到:“我看不到回城的希望了,已經死心。在這村子里,也就只有你們家是真心護著我的,這些年,也幫了我不少忙。”

突然的轉變,讓陳安有些措不及防。

這個問題,他一時間還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不知道為什么,這個時候,他忽然又想起了馮麗榮。

董秋玲、馮麗榮,在陳安心里,其實都是娶回家當婆娘極好的人選。

只是,董秋玲的情況他多少知道一些,理性地放棄,而對新結識的馮麗榮有更高的期盼。

他當然也清楚,馮麗榮雖然自小生活在農村,但也是縣城里的人,也覺得不是那么容易達成的事情。

何況,從認識到現在,滿打滿算在這大半年的時間里,他跟馮麗榮也只能算碰過四次面而已。

這也是他有想法,但卻一直沒動作的原因。

卻沒想到,心里已經完全放棄的董秋玲,偏偏在這個時候說了這么一番話。

本該早就離開的人,現在還留在石河子村,陳安基本已經能夠肯定,上輩子董秋玲絕對是因為一些事情忍受不了而逃離石河子村,也有可能是因為一些別的事情而離開。

不管怎樣,肯定不是好事。

而現在,村里的情況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而最大的變化,莫過于趙昌富一家和公社姓唐的書記……

想到趙中玉當時蹲董秋玲窗子根腳的情況,陳安覺得,趙中玉動了某些邪念導致董秋玲提前離開的可能性更大,也不排除趙昌富那老雜毛,畢竟是有前科的。

但現在,已經無法深究這些事情。

事情既然出現改變,董秋玲會不會也跟著有轉變?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