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西游:從叫西王母寶寶開始無敵小說>西游:從叫西王母寶寶開始無敵最新章節列表 >西游:從叫西王母寶寶開始無敵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西游:從叫西王母寶寶開始無敵-第22章 來了,她終于來了
正文如下:
隨機推薦:

貞觀一十三年,九月初三日,癸卯良辰。

長安,化生寺。

只見幢幡飄影,寶蓋流輝,高大臺上,佛祖菩薩端莊悲憫,羅漢金剛怒目圓睜。

鮮花攢簇,檀香裊裊,供案旁玉盤堆砌,團蒲上眾僧誦經。

唐三葬聚集一千兩百名僧侶,開啟水陸法會,講演諸品妙經,舌燦蓮花,梵音洗心。

太宗皇帝退早朝后,率領滿朝文武出了金鑾寶殿,前往化生寺上香禮佛。

到了化生寺,只見百姓歡奔,信徒虔誠,一派熱鬧景象。

下了玉輦,止住樂器,步行進入會場禮佛焚香,眾大臣隨后拈香禱告,唐三葬率領眾僧上前見禮。

唐王看了禱告榜文后滿心歡喜,說道:“眾位法師有何要求一應俱全,切莫怠慢了佛事,待大會結束,朕自有重賞!”

所有僧侶齊齊頓首喜道:“多謝陛下!”

唐王拉著唐三葬又逛了一圈后離開,待到七日正會后復來禮佛。

每天上午,由唐三葬率領著念一場經文,做一場佛事后,便回到湯泉宮去,靜等正會開啟。

早在長安城住下的五五開卻等不及了,問觀音道:“師父,那玄奘已經開啟水陸法會,我們該出場了吧?”

“善!今兒個我們便尋一有緣人,將那袈裟和錫杖送到那玄奘手中。”

觀音領著五五開,遮掩容貌后捧著袈裟和錫杖便上街,徑直往東華門而去。

一路上,遇到善信男女,見袈裟和錫杖端得不凡,紛紛上前打聽價格,全被五五開給趕走。

“起開,起開!你們這些個凡夫俗子,也配的上這等寶物嗎?”

佛度有元人,沒元寶你問個寂寞?

“咦?你這娃娃怎么說話的!”

“怎么,不服氣?”

那年我雙手插兜,不知何為對手!

這一路東來,五五開木吒有點膨脹,背后的大鐵棍子一頓,嚇得眾人紛紛遠離。

這時恰巧宰相蕭瑀下朝回家,見狀怒哼一聲,“哪里來的和尚在皇城腳下這般大膽?”

“還有王法嗎?”

“還有法律嗎?”

突然眼睛一亮,看到觀音手里捧的兩件寶貝,不由大喜。

陛下最近誠心禮佛,若是見了這兩件寶物那肯定心花怒放,自己就是大功一件啊!

“這位大師請了,不知這兩件寶物作價幾何,售賣與我如何?”

觀音道:“我這寶貝,可賣也可送!若是大人要,那便是黃金十萬兩。”

臥槽,你咋不上天呢?

蕭瑀被這獅子大開口嚇了一跳,怒道:“那什么樣的人便是可送?”

“自然是那有元之人,比如說,那貴為天子的唐王陛下!”

蕭瑀一聽由怒轉喜,嗐,早說嘛!

“我大唐陛下十分好善,近日正開啟水陸法會,這袈裟正好與那玄奘大師穿著。”

“既然如此,那本官就帶領你二人去見陛下!”

觀音和五五開隨后跟上,五五開小聲問道:“師父,這兩件寶物難道真的要白送給那唐王嗎?”

“徒兒你錯了,有些東西可比那金銀美妙多了,以后你自然懂得!”

又入東華門,蕭瑀啟奏太宗,太宗宣幾人入殿,見這兩和尚并不行禮,卻也不惱,直接就被兩件寶物吸引住了。

“兩位法師,不知這寶物值多少銀錢,可否售賣與朕?”

“朕有御弟法號玄奘,精通佛理,虔誠向佛,近日為朕舉辦水陸法會,這兩件寶物正適合御弟于正會穿戴。”

“聽聞陛下好善向佛,那玄奘又是德行深厚之人,貧僧自當分文不取,雙手獻上。”

“啊?這多不好意思!”

“法師?法師……”

觀音留下兩件寶貝,拉著迷惑的五五開頭也不回便離開。

回去路上,五五開不明所以問道:“師父,既然要結善緣,那也總得留下名號,顯化面目,讓唐王記得你的好吧?”

“為何話也不留,便急匆匆離開?”

觀音微笑,情緒鋪墊,氣氛遞進,反轉打臉才是當今社會的主流套路。

送禮就要這般不著痕跡才對啊,等過幾日我在那法會人前顯圣,唐王的驚喜才會加倍。

懂伐?

終于等到正會開啟,唐王率文武百官,宗室眷親上香禮佛。

這一日,大唐國的信眾,長安城的百姓齊聚化生寺外,不論大小尊卑,全部盤坐聆聽佛法。

只見今日的唐三葬底著白袍,身披錦襕袈裟,手執九環錫杖,玉樹凌風,霞彩升騰。

更襯得那張如玉臉龐如琢如磨,身上散發著溫文爾雅的氣質,來禮佛的萬千婦女們瘋狂了。

“玄奘大師,我要嫁給你!”

“三葬哥哥,奴家好喜歡你!”

一時間,香帕亂飛,花瓣漫天,根本顧不上看自家老父親,相公臉已經黑成了鍋底。

同在人群中的武媚娘眼睛中滿是星星,我的男人,是天下第一好看的男人!

唐王后宮中的嬪妃心里暗罵,武媚那個騷狐貍就是會魅惑人,運氣好被賜給了玄奘大師,那天為何就不能是自己呢?

太宗笑著對眾臣道:“朕這個御弟,卻是長的也太好看了些!”

就連觀音也暗自點頭,不愧是天命取經人,這賣相,根本都用不著宣傳!

五五開跟隨師父混在人群頗有不服,長得帥有什么用?

能和那孫猴子,北極四圣打個五五開么?

只見大街上家家結彩,戶戶歡慶,法會更是奢華異常。

人與人相處和睦友善,每個人打心底發出幸福的笑容。

頭一次見大唐繁華熱鬧的景象,五五開不解,扯了扯觀音袖袍。

“師父,上次我佛說東勝神洲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俱蘆洲雖好殺生,卻因糊口;西牛賀洲養氣潛靈,人人固壽。”

“惟這南瞻部洲貪淫樂禍,是非多爭,乃是人間惡海,口舌兇場。”

“可這一路行來,為何西牛賀洲多妖多怪,民不聊生;而這南贍部洲,東土大唐卻是安居樂業,民風和睦?”

“這……”

觀音張口結舌。

小伙子,你很有眼力見兒嘛,善了個哉的!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下次別問了!

唐三葬坐在高臺上,念一陣《渡亡經》,又講一會《天寶箓》,講得是口墜天花,聽得底下眾僧抓耳撓腮,喜不自禁。

普通百姓聽得一知半解,卻也迷迷糊糊,心中歡喜。

這時就聽一人拍著案臺,高聲問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講大乘教法么?”

地圖導航: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