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臨安不夜侯小說>臨安不夜侯最新章節列表 >臨安不夜侯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臨安不夜侯-第132章 一路順風
更新時間:2024-03-26  作者: 月關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架空歷史 | 月關 | 明智屋小說 | 臨安不夜侯 | 月關 | 臨安不夜侯 
正文如下:
國信所押番急忙一舉手,止住了身后的眾役卒。

眾役卒警惕地握緊了腰刀,盯著巷口那個人。

“當,當當……”

這時,身后突然傳來一個聲音。

他們急忙回頭,就見巷尾入口一個身材瘦削的漢子正站在那里。

忽然,他雙臂一張,那雙臂似猿猴一般,比正常人比例長上許多。

他的雙手,正各持長刀、短刀一口。

長短刀“當當”地在頭頂磕碰了幾下,那人突然發出一聲怪吼,就朝巷中猛沖過來!

就在那人發出銳嘯,突然沖進巷子的時候,巷子另一頭的胖大男人也動了。

他的手中,赫然也是一長一短兩口刀,踏上一腳便地皮亂顫地沖了進來。

小巷兩頭,一胖一瘦,兩個漢子如入無人之境,揮刀而入!

計老伯和老茍叔,當年背嵬軍中兩個殺神,寶刀未老。

“噗嗤噗嗤!”

“噗!砰!”

“颯颯、颯颯!”

國信所役卒們的驚恐叫罵聲,也擋不住那兩端圍殺進來的人長刀的劈砍、短刀的捅刺。

他們如虎趟羊群一般,有個國信所役卒口中叨著刀,連蹬帶踹,鼻息呼呼地爬上了巷子一側的高墻。

還不等他露出虎口余生的僥幸笑容,就聽墻上傳來一個聲音:“此路不通!”

那國信所役卒愕然抬頭望去,就見一個窮酸秀才模樣的人坐在墻頭,曲大先生。

曲先生一抬手。

“嗖”

一枝弩箭便準確地貫入那國信所役卒的咽喉,是一枝沒羽箭。

箭矢從他的咽喉貫入,后頸穿出,飛入了茫茫夜色。

那國信所役卒眼神兒漸漸渙散,然后仰面摔回了巷弄。

巷中的屠戮還在繼續,國信所的役卒已所剩無幾。

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這么可怕的人,這么可怕的殺人技巧。

如果對方是神祗,他們反而釋然了,還有什么好抵抗的呢?

放下刀槍,或許還能死的更體面些。

可這兩個殺神分明也并不見有多么高明的身手。

他們就是簡單的劈砍、削刺,甚至近身肉搏時,頭、肘、膝、足任何一個部位都用上了。

可是只有等他們接近此人,交上手,才知道什么叫絕望。

最簡單的動作,最敏捷而有力的身手,最毒辣的眼光和經驗……

他們的刀,明明和對方的身體只差毫厘了,可卻……永遠只能差上毫厘了。

“你們是誰,你們究竟是誰?”

當巷弄中,只剩下那個國信所押番還站著的時候,他崩潰地大叫起來。

“你們現在的身手太慢了!”

宋老爹不知道從哪兒冒了出來,一瘸一拐地走近,不滿地說道:“趕緊走,回去睡覺吧,明早的生意還做不做了?”

說著,他抬了一下手。

那個國信所押番就覺得脖子一震。

他抬手摸了一下,他摸到了一支冰涼的箭桿,是金屬制成的。

然后,劇痛才猛然襲來。

接著,他就緩緩倒了下去。

倒下去的時候,他還在想:“他們是什么人?明早……做什么生意?”

楊沅護著獨輪車,一路趕到巷弄盡頭,回頭看看,并無追兵,不免暗暗松了口氣。

巷弄盡頭有一條小河,河邊柳樹下系了一條小舟。

楊沅和鴨哥把麻袋匆匆搬上小船,獨輪車裝了石頭沉入河底,竹篙一撐,便飄搖而去。

小河漸漸匯入大河,燈影槳聲,如夢似幻。

七月初八,玉腰奴一曲《癡伶》封神。

而且,這其實不僅是一首歌,還是一出劇。

那種新穎的、世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演繹方式,迅速傳播開來,轟動了臨安大小百余座勾欄,并且還有繼續向各地蔓延之勢。

玉腰奴最后在“烈火”中所唱的這首歌,在格局上,要比情歌高的多。

而且,這出戲里邊,有兩個高光人物,一個是顏真卿,一個是優伶。

顏太師,令掌握著話語權的文人士子們敬重。

而且,顏真卿本身就算是他們的一份子,頌揚這么偉大的人物,自然是人人與有榮焉。

誰對他提出質疑,難不成你承認自己是個奸臣?

而戲中的玉奴卻是個優伶,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更吸引了無數底層百姓的共鳴。

尤其是臨安伶人,從業者何止萬人,這是他們伶人的高光時刻,誰不是竭力傳頌?

玉腰奴因此一舉成為宗師級的人物,誰敢再對她說三道四,那就是行業公敵。

同一天,“至味堂”的大火也轟動了臨安城。

內侍省大珰頭張去為聽說他的“至味堂”燒得干干凈凈,差點兒心痛的背過氣去。

這座恢弘豪華的大酒樓,耗資八萬余貫,日進斗金之地啊。

沒了,全沒了,化成一片白地了。

李公公聽聞消息,也是呆若木雞,木若呆雞,好半晌后,便陷入了無知無識的空明境界。

他的人……似乎被一網打盡了?

沐押班大為震怒,親自帶人勘探現場,瀝血叩心地表示要抓住兇手,嚴懲兇手!

當然,抓兇手之前,得先把同僚們從廢墟里挖出來,入土為安才是。

所以,他親自坐鎮現場,指揮雇來的力夫百姓清理廢墟。

只是很多尸體都已燒化了,和廢墟一混,連骨灰都沒得找,這讓沐押班尤其的痛心。

因為太過激憤痛心,他借酒澆愁,一向好茶而不大好酒的他,足足喝了六兩半,被部下抬到旁邊的“春風樓”醒酒去了。

于吉光抬著醉酒的沐押班上了春風樓,把頂頭上司安頓好,立馬跪下,朝著老家祖墳的方向磕了三個響頭。

他覺得,一定是祖宗保佑,才讓他逃過一劫。

昨日鬼鬼祟祟地去“至味堂”送禮,如果人家真把他請進去以禮相待……

祖宗保佑啊!

臨安府曹府尹比較慶幸,事涉國信所、皇城司,不需要他臨安府出面去承辦這樁案子,實在是僥幸之至。

不過,出于同僚之誼,他還是友善地借出去四個經驗最老道的仵作,供李公公支配調遣。

李公公在第二天下午,就帶人去了皇城司。

他懷疑是皇城司公報私仇,才制造了這么一樁“滅門慘案”。

而且,除非是皇城司出手,誰有那么大的能量,能在日夜不息客人往來的“至味堂”,悄悄布下這樣一個絕戶陷阱?

又有誰,能把他們追蹤而去的十六七個役卒殺死在長巷中,一個不留?

你們還不承認?

你看伱看,你們這些皇城卒的臉,臉上還帶著笑呢!

就連劉國舅都笑……

算了,他笑的話,雜家只當沒看見。

這場熱鬧,一直持續到有一個經驗豐富的仵作,在檢視了多名慘死巷中的國信所役卒后,

不太確定地指出,看那殺人手法,不像是殺手,倒像是經驗豐富的戰士所為。

而且,從散落巷中的一具具尸體身上的傷口以及倒臥的姿勢,他們又模擬推演了一番,

最終得出結論,其干凈俐落的過程,凌厲無匹的殺人手法,極像是戰陣經驗豐富的禁軍中的高手。

劉商秋馬上禍水東引,還要追究李公公的誣攀之舉。

氣昏了頭的李公公又去了一趟禁軍大營,不料人家禁軍根本不搭理他,他連轅門都沒能進去。

氣不過的李公公又跑進宮去,找他干爹張去為哭訴了一番。

正扒拉著算盤珠子計算損失的張去為勃然大怒,先去見了楊存中,吵完了架才想起來去向官家告狀。

于是,張去為又跑到趙構面前伏地大哭,悲戚戚、凄慘慘,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官家聽了大伴的哭訴,也不禁為之動容。

趙構先是對他好言寬慰一番,接著想想,那歹人如此無法無天,竟然敢在天子腳下生生燒光了一座樓,燒死國信所官員役卒一百六七十人,還有傷的殘的五六個人。

另外追去巷中的十六七個,也皆被斬殺殆盡,一個活口都沒有。

這樣膽大包天的匪人,便是他這個天子,想一想都心驚肉跳。

于是,官家下旨,著令三衙禁軍和皇城司全力配合國信所,大肆搜捕,勘破此案。

而大珰張去為則負責調度三方,居中指揮。

國信所還真沒多少人,畢竟只是專門款待接迎金國使節的這么一個機構。

李押班那一系的幾乎死光以后,人手就更沒剩多少了。

可現在加上三衙禁軍和皇城司就不一樣了。

問題是,這兩個衙門的人,會賣命抓人么?

隨著李榮李公公先后去皇城司、去殿前司鬧事,一再指稱對方是兇手,之前皇城司那二十一名皇城卒的死因,便也成了一個令人矚目的話題。

本來,皇城司中只有一些頭面人物知道此事的蹊蹺,只有下一指揮所的士兵們會私下議論,現在李公公把它翻到了臺面上。

這一下,當日皇城司二十一名皇城卒全軍覆沒,國信所適逢其會,卻未抓到一人,未救下一人,未傷一個自己人的事情,也就傳開了。

誰不覺得國信所有問題?

一時間,弄得李公公灰頭土臉的,走到哪兒,似乎都有人對他指指點點。

就連沐押班手下那幫人見了他,都不免側目。

雖說他們跟皇城司的人不對付,可到底都是吃皇糧的,是自家人。

對皇城司的人他們可以見死不救,但是成為兇手幫兇,那就實在有點說不過去了。

所以就連國信所里的人,除了原本屬于李公公一脈的,也都有些看不過眼了。

這種情況下,試問又有幾人肯認真查案呢?

民間甚至有人把那火燒“至味堂”的飛天大盜,尊稱為“飛天俠”了。

可能,真正心驚肉跳的,只有蕭舊師一人。

蕭千月聽人說起“至味堂”那條空中滑索后,直接打烊三天。

不做好心理建設,他是不敢再開張營業了。

《臨安不夜侯》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穿越小說,樂庫轉載收集臨安不夜侯。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