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大中小第84章,稿酬和小人書夜間模式→第84章,稿酬和小人書:,,,,,,,,,,
第84章,稿酬和小人書
九十八號院,中院陳家,地下室。
陳國華站在地下室的空間,看著手里頭依然飄著濃郁香味的油條,臉色欣喜不已。
很明顯,放置了一兩天的油條,依然跟之前放進去的時候,一模一樣。
如此說來,他放進去的大米等東西,放進去是怎么樣,拿出來還是怎么樣。
一句話,永不變質!
這可真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呀。
既然是好消息,那么接下來倒是可以稍微冒險一下,多收購一些大米、豬肉等等。
并且不需要什么臘肉了,直接就是收購生豬肉。
甚至,如果陳國華心狠一些,直接去城郊的生產隊,采購幾頭大肥豬。
拉到深山老林宰殺之后,直接裝空間戒指里面,一切就妥當了。
未來需要吃肉的時候,就簡單多了。
只不過,想要去城郊的農村采購大肥豬,這顯然需要偽裝一下。
并且還需要什么介紹信、采購員證明等等之類的東西。
唔,慢慢來吧。
現在倒是不急,準備好錢財,到時候才好去收購大米、面粉、豬肉等物資。
第二天,他回到廠里上班,半上午的時候,劉長安就過來通知了。
稿費到賬了!
同時,劉科長有請!
劉科長邀請自己干嘛呢?
陳國華默然,只能跟著劉長安前往行政科。
到達行政科的時候,陳國華注意到了一個現象,行政科也多了不少新面孔。
并且跟設計部差不多,來的也都是女同志居多。
“劉同志,你們行政科也增加了這么多人手啊?看來到時候我就可以解放了,不用再兼職翻譯了。”
聽到他的笑聲,劉長安連忙苦笑道:
“陳大翻譯,這肯定不行的”
他還以為這是陳國華在試探呢,所以趕緊否認。
何況,行政科又不是只有翻譯這件事,北汽制造廠大大小小的事兒,都是他們行政科來搞掂的。
未來可是六千多人的大工廠,事情簡直不要太多。
行政嘛,就是后勤大管家,什么事兒都需要他們協助。
“這些新入職的同志,劃歸我們翻譯組的就沒有幾人,而且國華你也知道,翻譯可不是那么簡單的”
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別說直接翻譯了,能不能做好最基礎的部分工作,都是一個大問題。
雙語之間的翻譯,對兩種語言的基礎知識點、認知面、閱讀量等有很大的關系。
原時空,陳國華讀大學期間,考完了專八,在翻譯公司面試之后,只是實習了不到半個月,就逃之夭夭了。
太難了。
聽到劉長安的話,陳國華笑了笑,沒有繼續搭話。
正巧這會兒也剛好到了劉科長的辦公室。
辦公室內,劉長佑正在忙著審閱文件,看到陳國華兩人敲門進來,連忙微笑著抬頭招呼。
簡單寒暄幾句之后,劉長佑就直接說明了情況。
“是這樣的,小陳啊,我聽說了你最近這小半年來的翻譯文稿.”
“質量非常高啊,之前給伱千字五元的翻譯稿酬,已經配不上你的身份了”
“所以我跟上級領導申請了,段書記也同意了,給你增加稿酬,從現在開始,你的稿酬就是千字八元了.”
陳國華聞言,頓時感覺牙疼!
雖說他現在挺缺錢的,因為家里存著的那兩千兩百塊錢,其實是留給陳小月她們三姐妹的。
三姐妹的安全感,很大部分都來自那些存款。
并且他自己也知道,他有能力賺錢,所以沒必要動用那筆錢。
這個時代的人,不是后世的年輕人。
一般情況下,輕易不會動用存款的。
就算家里有錢,他們也會把錢存起來。
因此這筆錢,陳國華就當沒有,他會自己賺錢來買糧食這些。
所以他需要錢,自然更希望自己的工資收入可以高一些。
但,終究還是太高調了啊。
腦子飛速轉動,陳國華趕緊在大腦里的生物硬盤查詢這個時代的稿酬資料。
果不其然,很快就被他發現了一個事實。
原時空的歷史上,在五八年的七月,文化部就會頒布第一個正式統一的稿酬規定。
雖說這個《關于文學和社會科學書籍稿酬的暫行規定》只是一個草案,并且也只是在八月一號,僅在京城和魔都兩地試運行。
翻譯稿酬跟現在的稿酬沒什么兩樣。
然而,到了十月份,卻有人提倡降低稿酬收入。
主要原因還是作家的稿費收入,太高了!
很多人心里不平衡!
比如陳國華,即便他按照千字三元的翻譯稿酬,如果他全職翻譯的話,一個月慢吞吞地翻譯,也能完成三四萬字的翻譯。
意味著,他一個月的收入也有一百二十元。
相比普遍只有三四十元工資的普通人,一百二十元的薪資,也還是太高了。
更何況,很多作家,類似夏可為這種青年,狠一點,兩個月寫一本四十萬字的小說。
即便按照著作稿酬最低標準,千字四元,收入也是一千六百元。
貧富差距太大了。
所以那些提議降低稿酬的作家,他們都是既得利益者,也是害怕。
因此才會主動提議降低稿酬收入。
十月十號之后,稿酬便在原來基礎上,再減百分之五十。
即便如此,到了六零年的時候,版稅制度還是被廢除了。
雖說版稅這東西,跟陳國華沒有關系,但也側面說明了,這個時代對作家的偏愛。
特別是五八年之前,作家絕對是小日子過得最舒服的一小撮人。
也難怪會有夏可為這樣的青年出現了。
“領導,這也太多了,而且我覺得千字五元就已經很高了,您還在增加我的稿酬.”
陳國華立馬委婉地拒絕道。
可是劉長佑卻揮斷道:
“小陳啊,你得隨大流,聽從組織的安排呀”
為了把陳國華綁上自己的戰車,劉長佑也是豁出去了。
何況,陳國華的能力值這個價!
行政科也有幾位資深翻譯,如牧春等人,她們的稿酬也都是千字八元呢。
可她們的翻譯質量,甚至還不如陳國華完美呢。
所以,劉長佑這么說,也沒錯。
聽從組織的安排?
陳國華默然,這老劉真的是很會勸說別人嘛。
這句話,看似沒什么威力,可就是變相的威脅啊。
雖說陳國華不是很怕,畢竟他背后也是有人的。
可有句話叫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盡管劉長佑絕對不是什么小鬼,但惡心人的時候,絕對可以給陳國華添堵的。
還是與人為善吧。
何況,不出幾個月,稿酬就會降下來了。
正好可以趁著這幾個月,多賺點錢,存儲糧食,完美!
十多分鐘后,陳國華從行政科離開,口袋里還多了上次的稿費。
劉長佑直接按照千字八元的稿酬標準給的。
反正這是單位的錢,并不是他自己的錢,當然不心疼了。
總共是一萬兩千字,稿費是九十六元。
除了這筆稿費之外,陳國華手里還多了四萬字的文稿。
那是新購置機器設備的說明書,有好幾種設備,都是從外國進口而來的。
這玩意兒可不是用人民幣購買的,而是用糧食等東西置換的。
雖說內地很少跟外國進行貿易,但不代表內地并沒有外匯收入。
華潤公司等少數代表內地的企業,就在港島等地駐扎。
比如安全帶的出口,便是華潤公司作為中間商,進行協助出口給到那些外資企業的。
設計部辦公室,隨著陳國華回來,孟小蟬她們圍了上來。
好奇地詢問陳國華手里的文稿,這次又要翻譯什么?
對于這些好奇寶寶,陳國華很敷衍地聊了幾句,然后就開始授課了。
汽車專業知識基礎大全,這是從國外留學歸來的京城工業學院教授童光煦和任殿元兩人編寫的。
這是專業的汽車技術基礎書籍。
當初勞崇光讓他看的時候,他還滿臉嫌棄。
里面的知識,跟他所大腦生物硬盤里的汽車技術,相差十萬八千里。
不過他還是認認真真地翻看完了,并且很努力地學習。
主要是這個時代的汽車技術,他了解得太片面了。
所以有這樣一本書,倒是可以讓他更加快速地知道這個時空的汽車理論。
他是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就已經完全掌握了這些知識。
但孟小蟬她們八位女同志,只怕是需要大半年了吧。
臨近中午,陳國華結束了今天的授課,起身離開了設計部。
回到九十八號院,三個妹妹已經準備好了飯菜。
陳小梅所在的東十四條街小學,距離九十八號院也就是不到兩公里的距離。
加上小學一般都是十一點五十分放學,所以她都會比她大哥更早到家。
吃飯的時候,陳小梅便突然小聲詢問,周末的時候,能不能去新華書店那邊買點課外書?
上次買的課外書,已經看完了。
只見她剛說完,她二姐馬上虎著臉瞪眼道:
“就知道亂錢,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就是想纏著大哥幫你買那些小人書吧?”
“哼,自從搬來城里之后,你就學壞了,以前可不會吵著要這些東西的”
本來還想附和、聲援她三姐的陳小敏,此刻直接跟鵪鶉一樣,埋頭干飯了。
二姐,好兇啊!
陳國華笑呵呵地一邊看著,一邊夾菜吃,根本沒有參與這個話題的想法。
三個妹妹都挺有意思的是。
比如老二,她很會節省,也很愿意學習裁縫技術。
盡管縫紉機買回來只有小半年,但她的制衣技術,已經學得七七八八了。
不管是趙玉枝也好,還是王大媽等鄰居,她們每次來借縫紉機的時候,陳小月都會在旁邊請教或者觀摩。
也因此,她的技術成長得非常快。
可她也是有缺點的,那就是不愛看書,也喜歡玩。
每次讓她背書學習什么的,她也會偷懶。
只有她大哥逼迫她的時候,她才會稍微用心一些。
老三倒是喜歡看書,可她更喜歡看小人書。
書是目前內地并不需要票來購買的幾種商品之一。
因此,只要有錢,都可以去新華書店那邊采購書籍回來。
然而小人書這東西,可是消遣娛樂的東西,又不能學習到什么知識。
自然會讓陳小月十分討厭了。
雖說家里還有兩千多的存款,她們大哥每月的工資都有一百多。
這小半年來,她們大哥的收入也有七八百了。
但是她們大哥的錢,都用來購買地下室里的存糧和日常開銷了。
按照她們大哥的說法,家里就必須得有更多的存糧才行。
否則的話,一旦發生什么大事兒,可就難辦咯。
十多年前,中原那邊經歷了大饑荒,當時的難民涌向京城。
那會兒的京城,也都十分困難。
所以為了不被餓死,那必然需要存儲更多的糧食才行。
而不是把這些錢都在購買小人書上面。
比老三大了五歲的陳小月,開口就是碾壓的姿態、訓斥的口吻,老三自然無力反抗了。
等她訓得差不多了,陳國華這才笑著開口道:
“好了,老二你不喜歡看書,也不要阻止你妹妹嘛。”
“今天我剛好發了工資,過兩天周末,我們就去新華書店買小人書。”
“不過,老三,你可得答應我,期末考試的時候,沒有兩個一百分,暑假的時候,就別想再看小人書了。”
此話一出,陳小梅和陳小敏倆孩子頓時蹦起老高,興奮到了極點。
有小人書看咯!
倒是陳小月直接就泄氣了:有這么一位大哥在,她還怎么教導兩個調皮搗蛋的妹妹啊?
當天下午,陳小敏就將此事告知了王愛娣等幾個小伙伴。
這些小屁孩一個個都兩眼放光:你大哥對你們也太好了吧?
而陳小梅也把這件事跟她的同學說了,結果卻是被嫉妒她的一位同學給舉報了。
“老師,陳小梅她上課看小人書!”
好家伙!
陳小梅當時氣得小臉通紅,沖著那位舉報她的同學柳玉蓉咬牙切齒。
“老師我沒有,我都沒有帶小人書來學校,怎么可能上課看小人書?不信的話,老師你可以看我的書包。”
然而,讓陳小梅傻眼的是,她書包里,卻是真的有一本小人書。
“陳小梅!!!”
鄧書佳氣壞了,拿起那本名為《飛馬追蹤》的小人書,直接摔在桌上:
“老師剛才還覺得你是被冤枉的,現在你怎么解釋?”
這會兒的陳小梅,被老師吼了一聲之后,回過神來了,頓時委屈地哭了起來。
“我沒有,這不是我的書,嗚嗚”
她年齡還小,遇到事情,很容易緊張起來。
哪里會想那么多啊?
“明天讓你家人來找我,哼,小小年紀就不學好!”
一聽要喊家人,陳小梅哭得更兇了。
可事已成定局,她不喊也不行了。
當天下午放學之后,她是最晚到家的,比平時都晚了不少。
跟她同一個院子的其他小伙伴都已經到家了,就數她還在外面磨磨蹭蹭,不想回家。
等她到家之后,她大哥二姐已經在家等著她了,便是她妹妹也乖乖地坐在一旁。
這是,三堂會審啊!
“怎么這么晚才回來了?是不是在外面惹事了?”
“二姐,我.”
“你什么你,是不是把小人書帶去學校了?被老師抓了個現行?”
陳小月氣呼呼地站了起來,生氣的樣子,比中午更兇了。
剛才要不是院子里的其他小屁孩,跟她說這事兒,她都還被蒙在鼓里呢。
沒想到自己的妹妹,居然把小人書帶去學校了。
而且還被她們班的老師給收繳了上去。
“我早就跟你說過了,小人書不可以帶去學校,你是怎么跟我保證的?”
一本小人書并不算很貴。
比如那本被鄧書佳收繳的《飛馬追蹤》,售價是一毛三分錢。
但,這不是貴不貴的問題。
而是丟人啊!
這時代的人,對老師是非常尊重、敬仰的。
老師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否則的話,之前范新河也不會因為想邀請陳國華幫忙給他那兩個不孝子輔導功課,而準備那么多禮物了。
雖說這里面本身也有他范新河極為看好陳國華,想要投資陳國華的原因。
但更多是對陳國華這位老師的尊重。
老師訓斥學生,天經地義。
“二姐,那本小人書不是我的,我是被人冤枉的。”
陳小梅委屈地辯解道。
老二聞言,更加生氣了,正準備開口。
她大哥卻比她先一步說話了。
“你說那本小人書不是你的,那本被你們老師收繳的小人書叫什么?”
對于自己的記憶力,陳國華是很有自信的。
“是叫飛馬追蹤,我根本沒有看過這本書!”
聽到這里,陳國華頓時瞇起了雙眼,道:
“你把整件事的經過說出來,從你今天下午去學校開始說起。”
老三倒是很老實巴交地把事情交代清楚了。
雖說很多時候沒有講到重點,但被她大哥簡單提問幾句,也說清楚了來龍去脈。
簡單來說,那就是在班上,她跟她同學柳玉蓉關系不好。
雖說陳小梅轉校過來也就是這個學期的事兒。
但這個學期也已經快走完了,她跟柳玉蓉鬧別扭這件事,還要從小人書開始。
一開始,柳玉蓉才是班上最受歡迎的人。
因為她家里有錢,給她買了不少小人書。
有小人書這樣的利器在,那些小屁孩都很崇拜、討好她。
畢竟小人書只是小人書,別說七八歲的小孩愛看,就算是四五歲的孩子也很喜歡呢。
可自從陳小梅轉校過來之后沒多久。
她也接觸到了小人書,有一次在她大哥發工資之后,鼓起勇氣提了一嘴。
沒想到她大哥還真給她買了十幾本小人書。
畢竟十多本小人書,也就是兩三塊錢罷了,對陳國華來說,并不貴。
有了這么多小人書,陳小梅迅速地成為班里第二受歡迎的人。
結果,嫉妒心強的柳玉蓉就受不了了。
特別是這一次,她家里人沒有答應她買小人書的事兒。
反倒是陳小梅這周末要去新華書店購買小人書。
一氣之下,她就把陳小梅給舉報了。
甚至她還在其他同學的慫恿下,拿出自己的《飛馬追蹤》這本老書,以此來嫁禍陳小梅。
陳國華聽明白整件事的經過之后,沉吟半晌,道:
“行吧,那我明天下午過去學校一趟。”
頓了頓,他接著道:
“雖然你是被冤枉的,但如果不是你太嘚瑟,到處顯擺,能發生這樣的事兒嗎?”
“做人不要太高調,特別是這樣的事兒,你自己是高興了,但你卻沒有想到別人會不會難受?”
“之前每次家里買了肉回來,我是不是都小心翼翼的?”
“有很多次,都是在地下室做好了肉,才端上來吃的,你沒忘吧?”
盡管這些大道理,三小只未必能真正明白。
但陳國華必須教給她們。
有道是耳濡目染,時間長了,她們多多少少會明白這些道理。
羅里吧嗦了一堆。
老三也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里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心里還委屈嗎?”
看著自己這個妹妹,陳國華好笑地問道。
只見陳小梅搖搖頭,旋即又可憐巴巴地點頭,有些不知所措,可愛極了。
“別委屈了,好好吃飯,下次可別這樣了。”
安慰了一下小家伙,陳國華這才跟她們三姐妹從頭到尾地梳理了一遍這次的事兒。
“大哥,那是不是以后我有新衣服都不能穿出去了呀?”
陳小敏頓時很不解。
既然三姐是因為炫耀周末即將要去新華書店購買小人書,導致被老師懲罰。
那豈不是以后,她也不能夠在小伙伴面前炫耀自己的新衣服、新鞋子、好玩有趣的事了?
“呵呵,肯定不是這樣啊。”
摸了摸小家伙的腦袋,陳國華笑著道:
“凡事把握一個度就可以了。”
“就好像我們家每個月都有兩斤四兩的豬肉和兩斤的牛羊肉份額,但我們每個月吃的肉都不止這些吧?”
“你忘記了嗎?每當我們家吃臘肉、臘腸的時候,是不是燉著吃的?”
“而且吃完之后,我還叮囑你們,不能跟別人說這事兒,還記得嗎?”
小家伙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陳國華呵呵一笑。
懂也好,不懂也罷。
反正她們長大了就會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