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大中小第88章,飯局和轉角樓(求訂閱)夜間模式→第88章,飯局和轉角樓(求訂閱):,,,,,,,,,,
第88章,飯局和轉角樓(求訂閱)
這個選擇,很難嗎?
不難!
可邱鼎文并不想選,而是繼續道:
“小陳同志,我們都知道你是天才,發動機異響這種小問題,你在設計上面改一改不就可以了嘛?犯得著這么興師動眾么?”
其他幾位師傅也附和了一句:對啊,發動機每次拆卸和安裝,都非常麻煩。
而且現在都已經過去十多分鐘了,可發動機還沒拆卸下來呢。
還不如直接從設計層面進行排查問題呢。
陳國華冷笑一聲,道:
“設計上面,如果真的是有問題,那么我肯定會改!”
“而且這個更改對我來說,也就是幾分鐘的事兒。”
“但,邱主任,以及各位師傅,是不是每生產一臺發動機,我們都要更改啊?”
“到時候生產出來的轎車,每一臺的尺寸、重量都不同,上面的領導怪罪下來,誰來承擔這個責任呢?”
“我的話說完了,現在我要拆這臺發動機,誰贊同,誰反對?”
邱鼎文等人,頓時啞口無言了。
薛亞軍也是目光贊許地看向陳國華:不愧是自己看好的年輕人,果然有魄力。
見大家都不吭聲,薛亞軍便咳嗽一聲,催促剛才那幾名師傅繼續拆卸發動機。
接下來的時間,也沒讓大家等待多久。
只不過,陳國華身后的兩位師傅,卻害怕了起來。
很明顯,他們是心里有鬼,才會這般害怕。
不多時,伴隨著發動機被拆卸開來,陳國華湊近前去查看。
如果發動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雜音和響聲,其中最為普遍的現象就是配氣機構和曲柄連桿機構所引起的異響。
只不過,這是一臺剛制造出來的發動機,不太可能是這些地方引起的異常。
眾所周知,一般發動機是往復運動式發動機工作時活塞在氣缸里做往復直線運動。
為了把活塞里的直線運動轉化為旋轉運動,必須使用曲柄連桿機構。
因此這部分結構就是最有可能出現異常的位置。
饒是如此,陳國華還是逐一進行排查。
其實按照道理來說,最簡單的辦法,便是通過傾聽發動機出現異響的位置來進行判斷哪里出問題了。
并不一定需要大費周章地拆卸發動機。
但這是還在生產車間的發動機,并且是邱鼎文他們這些生產車間里的技術師傅所導致的生產問題。
陳國華表示,這個責任就應該由他們自己來負責。
何況,二把手就站在一旁,更應該讓領導看看:一旦發動機出現問題,是有多大的麻煩!
時間慢慢過去了半個小時,就在薛亞軍都有些不耐煩的時候,陳國華突然笑著開口道:
“總算是找到你了!”
此話一出,薛亞軍等人頓時如釋重負地松了一口氣。
反倒是邱鼎文和那兩個師傅,心里卻咯噔了一下:不好!
“小陳,這是什么問題?”
見陳國華查看的是氣缸內部,薛亞軍便上前詢問道。
“領導,這是拉痕。”
先是回應了一下二把手的問題,陳國華接著簡單說明了一下這個問題會有什么嚴重后果,以及如何導致拉痕出現的。
在發動機還沒安裝到汽車之前,出現拉痕的可能性是零蛋。
可偏偏這個時候出現了,那么最大可能便是技術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沒注意到才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
然而,一般的生產過程,是幾個師傅齊心協力完成的。
既然拉痕出現了,卻沒有人發現,那么必然是大家都選擇了忽視。
這是很重大的生產安全事故。
“一旦發動機氣缸內部出現拉痕,最有可能的情況,便是在國慶閱兵儀式上,汽車突然死火,甚至是無法啟動”
“這樣的發動機問題,可不是通過調整設計方案就可以修正的。”
“必須妥善處理好拉痕問題,并且將汽車零部件重新組裝,這才能確保汽車可以正常啟動。”
聽完陳國華的解釋,薛亞軍看向邱鼎文等人的目光已經十分冰冷。
國慶閱兵是多么重要的舞臺啊,這群王八蛋居然敢這么干?
“邱鼎文同志,請問伱如何解釋呢?”
薛亞軍直呼對方名字,而是親切地喊老邱了,可見他有多么憤怒了。
作為北汽制造廠的二把手,如果井岡山小轎車或者京城牌高級轎車,在上面領導視察,亦或者是在國慶閱兵時,出現重大失誤,這種貽笑大方的事兒,絕對會被上面領導罵到狗血淋頭的。
甚至,他這個二把手也有可能被撤職,發配邊疆。
這絕對是他不能允許出現的事兒。
邱鼎文后背已經濕透了,心知瞞不過去了,只好把事情給抖落出來了。
其實他知道氣缸內出現拉痕情況,已經是發動機組裝完成并且即將要測試的時候了。
也就是說,他是今天早晨才知道這件事的。
嗯,是下面那位粗心大意導致拉痕出現的師傅張發奎,給他送了禮。
張發奎堵住了邱鼎文的嘴巴,希望后者可以當做沒有發現這件事。
并且一旦出事之后,把責任推到陳國華身上。
反正陳國華這個人‘血厚’,偶爾出現點小失誤,上面領導也不會怪罪下來。
加上陳國華還那么年輕,出現的小失誤,不是很正常的嘛?
于是邱鼎文看著那十多張糧票和兩張五糧液酒票,心動了!
至于張發奎如何說服其他幾位師傅的,那就跟他邱鼎文沒關系了。
現如今,東窗事發了。
邱鼎文自然是趕緊自保再說,哪里還顧得上其他人的死活?
薛亞軍聽完之后,氣得整個人渾身發抖。
偏偏他還沒有太多的辦法來懲罰這些人。
因為現在的技術工人,本來就十分稀缺,并且工人也是終身制的鐵飯碗,即便是二把手,也無權開除這些人。
然而,如此重大的事兒,肯定要召開廠區內部高層會議,拿出懲罰方案來。
此事兒,就不是陳國華自己能參與進去的事兒了。
他正指揮著其他師傅,幫忙把拉痕問題處理好,然后重新安裝上去,接著再進行測試。
食堂小隔間,薛亞軍、白禮春、陳國華等人坐在一起吃飯。
還有另外一個生產車間主任劉洪明。
今天中午吃這頓飯,并不是那么簡單的。
因為來得的人不多,算上辦公室主任于建川,總共也才五個人而已。
于建川是活躍氣氛的,并不是今天的主角。
主角應該是白禮春、陳國華和劉洪明三人,準確來說,應該是后者。
這不,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
得到薛亞軍的暗示,劉洪明就舉杯跟白禮春和陳國華敬了一杯。
接著便開始了訴苦,或者說殷切地希望,白禮春和陳國華兩人幫一幫忙。
這個忙,不好幫!
劉洪明所在的車間是汽車零配件生產車間,并且是指定生產各種螺絲的車間。
如此生產車間,按理說,很簡單,也沒有什么問題才對。
可問題是,現在由于廠里面的主要任務是井岡山牌和京城牌這兩大汽車生產指標。
其他都靠邊站!
如此一來,大部分熟練技術的工人師傅,都被抽調充實到了這兩個任務車間里面去了。
反倒是劉洪明所在的螺絲生產車間,直接成為了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后宮’了。
偏偏,廠里面的制造任務,還是非常重要的,不可能懈怠啊。
于是劉洪明便找到薛亞軍訴苦,希望補充一些技術師傅。
可后者卻靈光乍現,組了今天這個局。
剛才半上午的時候,他之所以出現在邱鼎文的生產車間,也正是因為他在劉洪明車間時,聽說了發動機出現異響問題了,這才急匆匆趕過去的。
相比什么螺絲生產任務,那肯定是京城牌轎車的任務指標,更具有優先級啊。
只不過,薛亞軍沒想到會出現張發奎這樣愚蠢的大老粗。
此事只能等下午開會再討論如何懲罰了,現在還是劉洪明這邊的事兒重要一些。
聽完劉洪明的說辭之后,白禮春沉吟著,并沒有第一時間開口。
陳國華卻心知肚明,這個局是專門為他組的。
薛亞軍這位二把手,看來是很看重他,希望他能再發揮主觀能動性,再進行發明創造,提高生產效率。
年輕人嘛,就必須得逼一逼才行。
“領導,我們是設計部,按理說,這樣的生產線設計任務,應該歸我們管才對”
白禮春開口了,只是這話,二把手不是很喜歡。
因為前者說了,他們第二設計部干不來這樣的生產線設計問題。
老薛很生氣,但語氣和表情都沒有表現出來。
只聽他斟酌著語氣道:
“哦,老白啊,我知道你們第二設計部的實力,這不是還沒嘗試嘛,你就拒絕了?有點不太近人情了吧?”
二把手都這么說了,白禮春哪里還聽不出來呀?
后者搖搖頭,正皺眉著思考,如何拒絕的時候。
眼角的余光瞥見了旁邊正埋頭干飯的陳國華,心里頓時豁然開朗了。
今天這個局,根本不是朝他來的啊。
而是專門為陳國華這小子組的局,難怪了!
因為白禮春很清楚,如果說還有誰能解決這個提高生產線效率問題的人,那必然是陳國華啊。
薛亞軍也無法肯定陳國華是否能幫忙,所以才這么委婉地組局,而不是直接把它當成一個任務,讓那個陳國華直接參與進來,并且解決這個問題。
“國華,別顧著吃飯了。”
恍然大悟過后,白禮春當即點名陳國華。
等后者茫然抬頭,他這才繼續開口道:
“剛才劉主任說的話,你也聽到了,你來說說,你的想法是什么?”
這個時候,薛亞軍、劉洪明、于建川等人,全都看向陳國華了。
目光帶著期盼和好奇。
“領導,白主任,劉主任,這個問題的話,我也不知道啊。”
陳國華很坦率地直言道:
“我沒有去過螺絲生產車間,也不知道現在具體是什么情況。”
“要不這樣,等吃過飯之后,我跟劉主任過去看看,到時候我再想想辦法,怎么樣?”
此刻的他,心中腹誹:不是說好了讓我專心參加高考的嗎?
結果現在卻是有什么事兒都來找他了。
當然,其實他心里也明白,自從上面領導給出五十輛京城牌高級轎車的生產任務指標之后。
這一切都已經變了。
原時空只有井岡山牌小轎車的生產任務。
所以北汽制造廠,自然是較為輕松地完成了這個任務。
現如今,職工人數差不多的情況,卻多了五十輛高級轎車的任務指標。
因此,一二把手很著急,主任和技術師傅們,也同樣急得不輕。
也就是陳國華這個每天只需要上半天班的人,才會如此悠哉悠哉,跟沒事干的閑人一樣。
得,現在任務下來了,那就好好干活吧。
薛亞軍聞言,頓時笑著道:
“沒問題,那就先吃飯,吃完飯再說。”
甚至,他還主動給陳國華夾菜,“小陳,你還在長身體,多吃一點,看看你,這都進廠半年了,還是這么瘦,這可不行啊.”
這溫柔的語氣,哪里像是一個嚴厲的領導?明明就是一位和藹可親的長輩嘛。
劉洪明看得目瞪口呆:看來傳說中二把手看好陳國華這事兒,并非空穴來風啊。
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如此一來,那么生產效率這件事,只怕是板上釘釘了。
很快,午飯結束,陳國華跟著劉洪明去了生產車間那邊。
逛了一圈之后,陳國華表示他現在只有些想法,需要過幾天拿出設計方案再說。
對此,劉洪明自然表示沒問題,熱情地目送陳國華離開,希望就在后者身上了。
接下來幾天,陳國華身上又多了一個任務。
工廠里面,他不僅需要給孟小蟬她們上課,盯著她們的學習進度。
同時還需要拿出設計方案來。
其實螺絲的生產效率問題,還需要借助機器才行。
也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機器,能不能生產出來,等他拿出設計方案的時候,才知道。
時間飛逝,轉眼便是周末了,又到了給你于沫離這個美少女見面的時候了。
京城西四路的紅色小二層。
這是一個夏日炎炎的午后,天上的太陽十分熾熱,湛藍的晴空很漂亮。
就是炎熱的氣溫,讓人實在無法欣賞這樣的晴空萬里。
陳國華如約而至,在小樓門口,見到了落落大方的于沫離。
后者今天穿的衣服并不是上次那一款淡白色系的布拉吉連衣裙,反倒是工裝褲背帶式,是這個時代很多城市女性最喜歡的衣服之一。
上半身是白色襯衣,加上最富有時代特色的雙麻辮,俏皮可愛之余,更顯青春亮麗。
其實,她應該是扎雙馬尾才對,這樣更好看。
“你今天怎么穿成這樣了?不過很漂亮,很適合你。”
聽到陳國華的夸贊,于沫離的笑容更燦爛了。
“雖然我今天不是工人,但我也是工農兵子弟呀。”
陳國華還不知道對方的家庭成員情況呢,于是便趁此機會,隨口問了一句。
她似乎沒有什么防備,直接便說了出來。
相比陳國華只有四兄妹相依為命,于沫離的父母雙親都還在。
父親于世勛是一位軍人,因此她剛才說她是工農兵子弟,并沒有什么問題。
只不過,具體是領導、將官、士官還是普通士兵,她并沒有說。
至于她母親甘如霜則是一位大學教授,關鍵還是在北大。
聽到這里,陳國華頓時驚訝道:
“原來您母親還是一百四十八位北大教授之一啊,真是失敬失敬。”
難怪于沫離那么有錢了,合著不算她父親那份工資,光是她母親的工資就足夠他們一家人的吃穿用度,甚至還綽綽有余。
因為甭管是一級還是三級教授,在五六年評定級別之后,在七十年代之前,就再也沒有評定過了。
即便于沫離她母親是最低級別的三級教授,拿的也是最低工資標準,每月的級別工資那也是一百四十九塊五毛錢啊。
何況,還不一定呢。
“什么啊,我娘是我娘,又不是我,哼哼,你失敬什么呀?”
于沫離不滿地嘟嘴道,陳國華連連點頭:
“對對對,你說得很有道理。”
“等將來你的小說發表了,你肯定會超越你娘親的。”
兩人正說著話,很快就來到了二樓,找到了上次靠窗的座位,坐下來聊天。
頭頂的風扇輕輕搖曳,卻驅散不了多少熱風。
還是打開的窗戶,能刮來更多的風,帶走熱量。
小二層并不算很熱,估計跟這邊的建筑結構有很大關系吧。
不過,室內溫度,肯定是有二十八九度的,坐著不動,就不會有汗。
陳國華跟于沫離聊著天,很快就從家人轉移到了學習上面。
她也只是簡單介紹了她父母的情況,后面就聊創作寫作翻譯這些話題了。
跟美少女聊天,確實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兒。
一個下午的時間,悄然溜走,談得正開心的兩人,卻絲毫沒有察覺到時間的流逝。
直到夕陽西下,兩人這才如夢驚醒。
于沫離想要進行文學創作,她是很喜歡寫散文的,可惜文筆終究差了不少。
就好像上次陳國華說的那句話,她就不會總結出: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這樣的話。
陳國華便安慰她,慢慢來,或許可以從小說入手。
小說這樣的文體,其實更適合初學者。
兩人一個整個下午,就在聊如何進行小說創作、架構等問題展開來聊天。
明明陳國華并沒有發表過任何文學作品,可說得頭頭是道,也讓于沫離兩眼放光。
她可不是傻子,自然可以辨別出來,陳國華說的這些理論知識,確實對小說創作,非常有幫助。
要不是時間不夠,她都恨不得馬上開始寫一個開頭,讓陳國華幫忙審閱一下了。
“陳大哥,今天真是太謝謝你了,等你高考完,我再來請教你,好不好?”
“沒關系的,每周末我們都可以約在這里。”
陳國華笑道:
“我每天晚上都會復習,好好備戰高考的,你不用擔心這些。”
“更不用有什么心理負擔,而且跟你聊天,我也很開心,甚至還能提高我的思維能力呢.”
簡直就是鬼扯,明明是見色起意,非要說成這樣。
只能說,男人的嘴,騙人的鬼。
可惜少女并不知道這些,或許她心里清楚,只是自動屏蔽罷了。
“跟你聊天,我也很開心,謝謝你,陳大哥。”
于沫離俏臉微紅,笑顏如道:“那我們下周末再見?”
“嗯,下周末見。”
路口處,兩人分道揚鑣,揮手道別。
轉過天,陳國華回歸工廠,拿出了一套新的螺絲生產設計方案。
會議室內,陳國華跟段云平、薛亞軍、劉洪明、白禮春等人介紹著這份設計方案。
陳國華對整個螺絲生產過程中的冷鐓工序、搓牙工序和熱處理工序這三個步驟進行了細微調整。
“各位領導,這便是我設計出來的搓牙機,沒什么技術含量,但可以讓這個步驟達到完全自動化的效果”
一二把手都在,陳國華卻很冷靜地進行技術演示。
他的心理素質很強,自然不會因為有領導在,而出現緊張的情緒。
當然了,沙人除外!
“不過,搓牙機的生產,只怕不是那么容易,還需要各位領導協調一下.”
除了搓牙機之外,其他另外兩道工序需要用到的模具、工具等,也是需要重新加工的。
這個過程,最少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當然了,如果領導們可以抽調工人,加快生產的話,一周時間還是可以生產出來的。
“小陳,你說的自動化是什么意思?”
段云平的語氣有些異樣,眼神里的期待,怎么也遮掩不住。
“就是這道工序一旦開啟,并不需要工人在這里盯著,完全靠機器進行自動化生產.”
國外早就實現了這個步驟,陳國華只不過是提前三十多年,把這個技術拿出來罷了。
內地目前使用的螺絲生產技術,還是之前國外的技術,最起碼是六十年前的技術了。
十分落后。
現在就看一二把手有沒有這個魄力了。
(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