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大中小107.第104章,買糧比試(求訂閱)夜間模式→107.第104章,買糧比試(求訂閱):,,,,,,,,,,
第104章,買糧比試(求訂閱)
這也太兒戲了吧?
很快,華羅庚和閔乃大兩人聽完夏培肅的解釋之后,也來了興致。
兩人又重新考核了一遍陳國華,發現他是真的厲害。
不提其他,背講義這一點,現場也就是華羅庚和閔乃大等幾人才能超過陳國華。
畢竟這個計算機室內,厲害的人可不少。
背書而已,向來都是國人的天賦血脈之一,只不過有些人覺醒不了,有些覺醒了一半。
除了背講義之外,陳國華對計算機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
比如剛才夏培肅讓他背誦講義的部分節選,陳國華還能概述、總結,并且也添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所以,越是往下考核,華羅庚和閔乃大兩人都歡喜不已。
于是,陳國華加入中科院的事兒,基本上確定了。
等陳國華歡天喜地離開中科院,準備第二天回北大把后續的事兒給處理一下。
可當他回到北大計算數學教研室的時候,卻聽到了徐獻瑜教授的話:不同意!
老徐不同意陳國華直接本科畢業,去中科院那邊讀碩。
想都不要想!
北大又不是什么普通學校,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徐教授,那我還必須待滿四年?”
“不是非要讓你待滿四年,但最起碼也要兩年,并且你還得有拿得出手的成績,否則我怎么跟學校那邊張口?”
徐獻瑜也是為陳國華好,所以苦口婆心地解釋了起來。
后者入讀北大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圖書館不說,而且他還在北汽制造廠兼職。
這便算了,陳國華居然還想在就讀一個月的時間,然后就畢業了?
沒有哪個畢業生有他這樣的速度,這個絕對不能夠破例。
得,白高興一場!
聽完徐獻瑜的話,陳國華也冷靜了下來。
心知這樣的操作肯定是無法做到了。
但能不能他繼續保留北大學籍,也正常回來參加考試,同時他偶爾前往中科院那邊繼續‘摸計算機’呢?
對此,徐獻瑜教授表示,只要你能回來參加考試,是否去中科院那邊,以及要干嘛,我管不了。
“但是伱小子每次考試必須得滿分才行,否則的話,你還是要乖乖回來上課的。”
“好嘞,徐教授我知道了,那我先走了。”
陳國華聞言,雖然不是很滿意,但也只能這樣了。
中科院這邊,夏培肅也挺遺憾的,沒想到老徐那么死板,就是不放人。
不過沒關系,夏培肅還是給陳國華申請了出入證。
后者想要來中科院這邊,隨時都可以來。
“對了,你在北汽制造廠那邊是干什么的?要不你辭職算了,反正你現在是北大學生,每個月有三十多塊錢的補助吧?”
夏培肅還是希望陳國華能專心致志地在中科院這邊‘學習’,盡快上手。
畢竟天賦這么好的學生,不能浪費了天賦。
好好帶一帶的話,夏培肅覺得,陳國華未來的成就,肯定不會低。
“夏教授,恐怕不行。”
陳國華尷尬地說道,他沒有過多解釋,只是說了一下安全帶等事情,反正北汽制造廠那邊,不可能放他走的。
這一點,比北大還要嚴重一些。
夏培肅聞言,頓感無奈,眼神也十分復雜。
這小子天賦是很好,可惜都被人預定了。
算了,暫時就這樣吧,人生哪能盡善盡美呢?
于是,國慶節前一天,陳國華作為一名北大學生和北汽制造廠的設計員,又多了一重身份,中科院夏培肅教授的一名學生。
并且這個學生身份,還是代學生,因為他的學籍還在北大,無法成為正式的中科院碩士在讀學生。
翠胡同,九月的最后一天晚上,陳國華公布了這個消息。
云婉裳頓時驚訝不已,“你不是在北大讀書么?怎么又成了中科院的學生呢?”
中科院是科研單位,可不是什么學校,還能在里面當學生?
她畢竟是學文科的,不懂理科這些,也很正常。
“嗯,我只是有了一張通行證罷了,學生這個身份是我給自己臉上貼金呢,呵呵。”
陳國華簡單解釋了一下,三小只又追問了很多問題。
便是于沫離也忍不住問了好幾個問題。
晚上,送于沫離回她家的路上。
燈光昏沉,照亮了街道。
“國華哥你越來越厲害了,我都快追不上你了。”
“只怕等我考上北大了,你都要碩士畢業了吧?”
聽到美少女的話,陳國華頓時大樂,“那你準備好了沒有?我給你追上我的機會哦。”
說著,他就腳踩二八大杠,先一步溜了。
身后的于沫離,騎著女士自行車,也跟著加速。
俏麗精致的小臉上,笑容滿面,嘴角翹了起來。
他還是那個她喜歡的陳大哥。
其實陳國華倒是希望可以讓她坐二八大杠后面,這樣的話,兩人就可以靠近一些。
然鵝,她還是臉皮薄,所以每次送她回家,她都是騎自己的自行車。
轉眼第二天,陳國華依然早早起床晨跑。
三小只想懶床,還是被她們大哥無情地叫了起來。
今天是國慶假期,全國都有兩天假期,她們當然不想跑步呀。
可惜她們大哥才不會管這些呢,趕緊跑起來!
睡眼惺忪的三小只,不得不唉聲嘆氣,瞇著眼睛,跟在她們大哥身后。
直到過了好一會兒,她們這才‘睡’醒了。
因為已經到了于沫離家門口,她們趕緊跑到于沫離面前,控訴她們大哥。
于沫離應該算是她們未來的大嫂,現在是準大嫂。
所以有什么事兒找她,準沒錯。
美少女笑瞇瞇地看著,然后假模假樣地訓了陳國華幾句,三小只這才‘喜笑顏開’。
五人跑著步,路上還看到了不少士兵。
今天是國慶節,等下要進行閱兵。
要不是現在時間還很早,人還不是很多,只怕陳國華他們想要跑步都很難。
所以這個時候在大街上跑步,安全感滿滿。
因為北河沿大街靠近長安街這段路,一小半都是部隊的人。
他們已經提前過來封路了。
陳國華五人跑完步之后,也帶著小馬扎,跟著去湊熱鬧了。
國慶閱兵是非常盛大的儀式。
整個京城都鋪上了鮮艷的紅色,這比過年還要喜慶呀。
“大哥,開始了,快讓我看看。”
伴隨著上午十點的到來,不遠處的聲音響起,陳小敏頓時激動地喊道。
她想騎在她大哥頭上看國慶閱兵。
否則的話,以她一米出頭的矮小身高,目光所及之處,全都是別人的腰。
陳小梅也很想騎大馬,可惜她終究是八歲的半大姑娘了,知道害羞了。
坐在她大哥肩膀上的陳小敏,簡直不要太高興。
因為她眼前的視線非常好,能看到不遠處的閱兵。
她大哥是一米八的凈身高,最近大半年來,營養充足,應該增長了一些。
畢竟陳國華的親生父母,身高也不矮。
基因良好的情況下,加上他是四歲之前,營養充足,所以他能長到現在一米八以上的身高,很正常。
“大哥,你們廠的那些汽車,要什么時候才到呀?”
騎著大馬的陳小敏,看了一會兒閱兵,又想起了她大哥說的汽車,便問了起來。
“我記得應該是比較后面,慢慢等吧。”
旁邊的于沫離也跟著笑了笑,低頭的時候,看到陳小梅不時地蹦起來,便要抱起她來看。
可是陳小梅還是很重的,于沫離也支撐不了多久。
便是陳國華自己,想要一直讓陳小敏騎大馬,那也是有些扛不住的。
這不,時間差不多的時候,他就讓小家伙下來了。
簡單來說,他還是太瘦弱了一些,力量不夠。
時間流逝,終于到了北汽制造廠的那些轎車通過天安門城樓前了。
一百輛井岡山牌小轎車和五十輛高級轎車。
這還是國內第一次對外展示重工業成果。
不少外國人看到這一幕,都挺驚訝的:這中國人還真牛逼啊。
短短九年不到的時間,居然真的造出了這樣的轎車,厲害!
因為能制造出這么多汽車,意味著內地的重工業水平已經十分不錯了。
很多國人看到這一幕,也是熱淚盈眶。
人民報等報紙刊登的消息,很多人覺得也就是那樣。
雖然也激動人心,但遠不如現場看到的場面來得震撼。
“大哥,那就是你們制造的汽車嗎?真好看!”
肩膀上的陳小敏,看著遠處的轎車,稱贊了一句。
語氣中,十分自豪驕傲。
陳小月和陳小梅兩小只也蹦跳起來看,盡管是匆匆幾眼,但也印象深刻。
國慶閱兵很快就結束了,陳國華也算是另類參與了這一場閱兵儀式。
至于說之前吳夢雨她們猜測的登上天安門城樓一事,純粹就是笑話。
閱兵結束之后,陳國華他們回家吃午飯,吃過午飯之后,就去了頤和園那邊閑逛。
云婉裳、甘如霜等人也都一起,而且陳恭祿也在。
此次閱兵,他也親自帶隊了。
老陳在結束閱兵之后,會返回金陵那邊交差,到時候十月中旬左右就會回京城任職了。
而胡萍姑和陳援朝母子二人也已經回到了京城這邊。
陳援朝這個大侄子會轉學到東十四條街小學,跟陳小梅和陳小敏一個學校。
胡萍姑本身就是部隊的人,回到京城之后,就調入街道辦工作。
還剩下陳國華七姐陳梨,她目前還在南大讀大四,暫時還沒辦法轉學或者安排工作。
等她明年六七月份畢業之后,就會由國家安排工作了。
到時候她可以申請前往京城這邊,那個時候老陳肯定會有所行動的。
頤和園,一家人在這里待了一個下午。
主要是閑聊、看風景,老百姓的日子,不都是這樣過的嘛。
第二天凌晨,陳國華就比以往更早的時間,三點半就出門了。
他要去鴿子市一趟,聯系一下二道販子袁永新。
袁永新這個人,之前有交易過幾次,特別是收購稻谷的那幾次,陳國華對此人很滿意。
人家是一個老手,也不會貪他的東西。
因此,陳國華覺得再次購買糧食,找此人準沒錯。
手握兩千塊現金,此時的陳國華,只覺得腰桿子特別直。
鴿子市里,許久沒來的陳國華,感受到了這邊的活躍。
居然還是那么多人?
難道是因為最近國慶閱兵,所以鴿子市都沒開?
他沒有想太多,找了一圈,卻沒有見到袁永新。
沒辦法,他只好隨便找了一位二道販子,跟對方商量收購糧食的事兒。
大米和面粉是八二開,主要是因為陳家人都喜歡吃米飯。
陳恭祿本身就是白云城來的,還不能吃辣,最愛米飯,不喜歡面食。
估計他當初跟著老許前往金陵,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吧?
畢竟京城這邊的大米,可不是那么容易購買到的。
反倒是金陵那邊的大米,供應很充足。
面粉這東西,這是云婉裳、陳小月她們愛吃,所以必須得有面粉才行。
鴿子市的大米價格是一毛八分錢一斤,不二價。
同樣,面粉的價格也比糧店的價格要貴不少。
二道販子兩眼放光,詢問陳國華需要多少斤大米?
現在陳家人總共有九人,還有就是陳國華遠在大西北的六姐和六姐夫。
也不知道他們是否有孩子,所以陳國華的意思,自然是多多益善。
按照平均每人每月三十斤糧食的定量,一人一年就需要三百六十斤。
大約是持續三年到五年左右,陳國華就按照五年來計算。
那么一人便是需要一千八百斤糧食。
總共是九人,再加上六姐一家,算十二人好了。
因此陳國華需要收購最少兩萬一千六百斤糧食。
當然了,按照五九年之后糧食份額減半的策略,陳國華也不一定需要購買兩萬多的糧食。
但俗話說,有備無患嘛。
萬一他六姐那邊生了幾個小孩,并且還突然回京城了呢?
這種事兒,誰也說不準。
何況,大西北那邊的條件更加艱苦,估計他六姐和六姐夫現在吃的食物都還很差呢。
如果是兩萬斤糧食,大米是一毛八分錢,面粉是兩毛一分錢。
所以平均價格差不多維持到一毛九分五厘錢左右。
那么陳國華需要支付的金額四千兩百一十二塊錢。
不過他空間里還有之前收購的上千斤稻谷,所以可以不需要購買那么糧食。
另外,短時間內來說,陳國華也沒辦法一下子采購這么多糧食,更沒有這么多錢。
所以只能是先采購五千斤糧食,慢慢來收購。
“五千斤?”
二道販子深吸了一兩口氣,目光閃爍地說道:
“那你給我五天時間,我保證給你抽調五千斤大米,不過你必須給我訂金才行。”
“不好意思,這個真不行,萬一你人走了,我去哪里找你?”
陳國華聞言,直接搖頭拒絕了。
鴿子市這個地方,根本沒有什么信譽可言。
拒絕之后,陳國華馬上道:
“要不,你先去籌備糧食,我過兩天再來找你,就約在兩天后的這個時間點,你有多少糧食,我就收購多少糧食,如何?”
二道販子聞言點點頭,暫時也只能這樣了。
商量好之后,二道販子看著陳國華離開,突然不屑地冷笑了一下:
“切,這么幼稚的手段,也想來抓我?”
陳國華并不知道,人家二道販子誤以為他是巡邏隊的人,正在釣魚執法呢。
所以二道販子并不打算赴約,甚至還會通知其他二道販子。
凌晨五點半,陳國華回到了翠胡同,叫醒了三小只,喊她們去晨跑。
今天還是假期,但晨跑卻是沒有結束。
時間飛逝,轉眼過去三天的時間。
從鴿子市離開的陳國華,氣得不輕,自己居然被放了鴿子。
好家伙!
有錢都不賺,這些二道販子這么傻的么?
當即他只好下次再去其他地方的鴿子市,再找找門路了。
尼瑪,有錢都買不到糧食,這個時代,果然是困難啊。
這天下午他回到北汽制造廠,半下午的時候,發現有人在運動場上面跑步。
于是詫異地詢問旁邊工位的吳夢雨,“咱們廠現在不用上班,都能自由練習跑步了么?”
工廠每天的工作任務,那可不要太滿。
一般來說,連放假都是奢侈,更何況是訓練呢?
“對啊,今天中午廣播通知的,參加運動會的工人都可以申請每天一個小時的訓練時間。”
吳夢雨笑著道,“陳組長,我記得你也參加了運動會,要不去訓練一下?”
還有這好事?
陳國華聞言,頓時驚訝不已。
雖說現在已經十月份了,距離運動會也就半個月不到的時間,現在訓練的話,不就是臨時抱佛腳嘛。
但轉念一想,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啊!
當即他就找白禮春說了這事兒,后者當即就批準了。
不過呢,訓練期間是只能在運動場上面,不能外出離開工廠。
對此,陳國華也沒在意,畢竟他也不是想要摸魚,是真的想鍛煉一下罷了。
等他來到運動場上,才發現人真的不少。
他帶的第一小組就有好幾人參加運動會。
便是華居佐他們這六位大學生,也都在運動場上面呢。
“陳組長也來跑步了?”
看到陳國華過來跑步,吳禮義、李壽同、錢振鵬他們都紛紛揮招呼。
身為大學生,吳禮義他們也很熱衷參加運動會。
甚至,李壽同覺得他在三千米項目上,肯定能打敗陳國華。
畢竟他李壽同可是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小時候沒少被他母親拿著竹棍追著打。
上學的時候,每天也需要起早貪黑,走七八公里的路程去上學,一走就是十來年。
“嗯,你們來得挺早的呀。”
陳國華樂呵地跟他們閑聊著。
只有短短一個小時的訓練時間,基本上來說是不太夠的。
何況還需要熱身什么的。
跑了沒一會兒,陳國華還發現了段云平這些領導,居然也在運動場上跑步。
嘖,還真是少見呢。
過了半小時,陳國華結束了自己的長跑訓練,正在邊上放松的時候,段云平朝他招手。
領導們正在一百米起跑處,把陳國華叫過來的時候,居然是想讓他跟別人比一比。
“小陳,我可得批評你一下。”
“聽老白說你只是報名三千米和跳高是吧?一百米這樣的項目,你怎么沒報名呢?”
一百米這個項目,報名的人,太多了。
大家都認為自己可以跑得很快,所以一窩蜂都集中選擇了一百米。
何況,相比其他項目,一百米項目還是比較容易的。
面對段云平的批評,陳國華只是傻笑著不解釋。
這根本沒有什么好解釋的,這都報名了,還能怎么樣?
一百米比試?
算了,領導開心就好。
原來這個一百米比試,只是段云平跟一位客人之間的意氣之爭罷了。
事情是這樣的,最近這段時間,從南方那邊來了一隊客人。
人家是來北汽制造廠參觀學習的,偏偏帶隊的負責人楊立青是段云平的老戰友。
兩人之前的關系就很好,但一直也是互相競爭的關系。
但建國之后,楊立青去了南方的工廠。
來到京城之后,兩位老戰友再次碰面,少不了一番敘舊。
敘舊之余,也是有一番比試的意思。
比各自帶的工廠,比成績。
結果就是段云平這邊略勝一籌,而且還說了陳國華這個年輕人有多么多么厲害。
老段只說是他提拔上來的,完全把薛亞軍給撇一邊去了。
好家伙,楊立青哪里還能忍啊?
當即他也說了他們此次參觀的團隊里面,也有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年輕人。
這個年輕人叫黃克誠,是他們工廠最厲害的年輕人。
可能成就沒有陳國華多,但黃克誠也改進了自行車輻條生產設備,效率提升了很多。
現在知道北汽制造廠這邊快要舉辦運動會了,也知道陳國華報名參加了運動會。
那沒說的,那就比試一場吧。
自信滿滿的楊立青,覺得百米沖刺這樣的比賽,黃克誠肯定能跑得贏陳國華。
后者無所謂比不比,但一百米的話,這不是他的強項啊。
黃克誠只有一米七左右,比陳國華足足矮了一個頭。
如果不比一百米,那么比什么呢?
(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