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小說>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最新章節列表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第133章,論文被盜
正文如下:
字:大中小136.第133章,論文被盜夜間模式→136.第133章,論文被盜:,,,,,,,,,,

第133章,論文被盜

早在一九五二年的時候,內地這邊就已經提出了氧氣頂吹轉爐工藝的辦法。

然而,受限于技術、設備、落后生產力等原因。

也只有到了六四年年代的時候,京城鋼鐵廠這邊才終于成功建造了內地第一座氧氣頂吹轉爐,揭開了內地轉爐煉鋼新的一頁。

在五九年這個時間節點,陳國華相信,京城鋼鐵廠應該有這樣的計劃了,但還是那句話,沒有技術人才,沒有設備,說什么都是假的。

這項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從轉爐頂部用噴槍把高壓氧氣吹入爐內,從而強化煉鋼過程并改善熔池攪拌的轉爐煉鋼工藝。

“陳同志,您說的這個煉鋼技術,真的有圖紙和技術了么?”

聽完陳國華的陳述之后,汪兆惠頓時不動聲色地詢問道。

“是的,汪書記,我確實已經準備好了這些技術和圖紙。”

陳國華點點頭,誠實地說道。

熊大福忍不住插嘴問道,“陳同志,您這也太厲害了,那您這技術圖紙有沒有帶過來呀?”

“很抱歉,并沒有帶過來。”陳國華無奈地聳聳肩。

來京城鋼鐵廠之前,他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能忽悠就先忽悠一下。

畢竟他現在的重點工作是碳纖維材料和記憶磁芯這兩種產品。

而他可是非常清楚氧氣頂吹轉爐這套工藝系統,其背后的龐大投資、技術要求和復雜的設備等等,那絕對會占據他不少的時間。

除非汪兆惠能答應他,不需要他參與進來,否則的話,他才不想把這門技術拿出來呢。

不是他小氣,而是拿出來之后,絕對是代表了無盡的麻煩。

因為他是技術設計者和發明者,在京城鋼鐵廠的技術工人們,研制這套系統的過程中,產生的任何無解的問題,絕對會第一時間找到他。

陳國華最怕就是這樣的麻煩。

到了那個時候,他還要不要繼續完成碳纖維和記憶磁芯的研制工作了?

汪兆惠、熊大福等人頓時無語,旋即只能繼續追問第二種辦法。

關于第二種辦法,陳國華表示,這玩意兒叫鋼包精煉爐。

包房內的眾人,聽到這個名字,都一臉茫然。

當然了,對于汪兆惠、熊大福等人來說,精煉兩個字,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陳同志,您說的這個鋼包精煉爐,真的可以幫到我們鋼鐵廠么?”

雖說還沒聽完陳國華的介紹,但熊大福已經有些覺得不太靠譜了。

先進的生產技術,往往都是這樣,在飽受質疑聲中,一步步被人慢慢接受,直到喜歡上它。

陳國華沒時間跟對方閑扯這些,因為這頓飯已經吃了一個半小時了,還是先撤吧。

眾人換了一個地方,來到了汪兆惠的辦公室。

好的茶水端上來,醒醒酒先。

雖說剛才都沒有怎么喝酒,但兩瓶五糧液,已經不算少了。

喝過一杯茶水之后,陳國華繼續剛才的話題。

鋼包精煉爐,顧名思義,就是在鋼包內對鋼液進行電弧加熱、電磁攪拌和真空處理的一種爐外精煉技術。

僅僅只是簡單的技術說明,就知道這玩意兒不簡單了。

需要那么多大量的技術,還需要制造眾多的設備,也難怪陳國華不樂意說出來了。

不提這個鋼包精煉爐,就說氧氣頂吹轉爐這東西。

僅僅只是為了保證轉爐正常運轉的附屬設備,便包括了加料系統、轉爐煙氣凈化回收系統、冷卻系統等附屬設備。

誠然,在五十年代這個時間節點,可以先發展后治理。

所以這個轉爐煙氣凈化回收系統可以不需要。

可即便如此,這套設備也是極為龐大的。

從爐體的空爐力矩、鐵水力矩、摩擦力矩這三大傾動力矩,到氧槍升降系統,再到各種儀表裝置和電氣設備配套系統等等。

哪個不是大工程?

聊了不到一個小時,陳國華口干舌燥不得不提前撤退。

干說不練假把式,他放棄了,還是直接把技術和圖紙給到對方吧。

就他剛才說的兩種氧氣頂吹轉爐和鋼包精煉爐這兩種工藝,剩下兩種,他就不打算拿出來了。

吉普車從城郊返回,半路上,段云平忍不住開口詢問道:

“還剩下的兩種辦法,你真不打算說了么?”

“怎么說?說出來也沒用啊,技術太落后了,而且汪書記他估計沒有這么大的權力”

陳國華搖搖頭說道。

其實不止是電爐煉鋼和連鑄煉鋼這后面兩種技術,汪兆惠無法拍板,即便是氧氣頂吹轉爐和鋼包精煉爐這兩種辦法,他也無法拍板。

畢竟它們都是成套的系統,龐大的投資,僅憑汪兆惠一人,根本無法作出決定。

這就是為什么,陳國華這次跑來給鋼鐵廠幫忙,明明都已經準備好了技術,卻沒有帶過來的原因之一。

而且,一開始,他本來就是想著給一套軋鋼生產線的技術資料就可以了。

結果對方覺得不行。

那就真的沒辦法了。

段云平聞言,沉默著沒有再問什么了。

很顯然,他也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很客觀現實的因素,不是個人就能解決的問題。

接下來幾天,陳國華除了把氧氣頂吹轉爐和鋼包精煉爐這兩種技術、圖紙交給段書記幫忙轉交之外,就再也沒有關注過鋼鐵廠的事兒了。

主要是他自己也有不少事兒,并且這兩門技術也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弄明白的,等等看吧。

中科院,計算數學研究所內,辦公室里的陳國華正埋頭書寫著什么。

此時的門口,夏培肅推門進來,看到陳國華之后便道:

“國華,走,開會去。”

“教授,什么會議呀?我能不去么?”

陳國華抬頭看著對方,驚訝不已,解釋了一句:

“您也知道我最近在編寫論文呢,無關緊要的會議,我就不想去參加了。”

“趕緊的吧。”

夏培肅催促道:“這次是晶體管計算機的進度報告會,你肯定不能缺席的。”

作為發起人之一,盡管陳國華已經被邊緣化了,但也畢竟是發起人啊。

所以該去參加,還得去參加才行。

一聽是進度報告會,陳國華頓時將手里的論文簡單蓋上,跟著就出去了。

很快,他便跟著夏培肅教授來到了一間寬敞的會議室。

里面已經來了不少人,比如華羅庚、閔乃大、王傳英等人。

讓他十分意外的是,這次他居然看到了徐獻瑜教授,當即便喜滋滋地來到對方面前打招呼:

“徐教授,您也來了。”

后者作為北大計算數學教研室主任,出席這樣的進度報告會,似乎有些不太合理。

根據陳國華所掌握的信息,徐教授肯定是沒有參與這個研發過程的。

總不能是現在就要將晶體管計算機的技術原理等,教給成時若他們這些學生吧?

不理解歸不理解,反正他又不是什么領導,乖乖聽著就是了。

很快,會議就正式開始了。

按照原本的研發進度,三四月份的時候就應該完成了百分之八十,而到了六月份,就應該完成全部了才對。

然而,現在都五月中上旬了,卻是依然還沒達到百分之七十的進度。

只能說是大家伙都低估了晶體管計算機的研發難度。

反正陳國華是無法理解的。

整個進度會議進行了一大半,陳國華很快就明白了癥結所在。

技術交流太少,而且他們居然沒有按照他之前提出的技術方案進行研究。

反而是他們自己又鼓搗出了幾條錯誤的技術路線,非要去撞一把南墻之后,才肯回過頭來,重新研究陳國華之前提出來的技術。

就這,他們還死不承認。

真是讓人火大!

可是火大也沒有辦法,他都被邊緣化了,能參加會議就很不錯了。

加上他參加了兩個項目,高級程序語言的設計這個項目,他是已經設計好了,但計算機都還沒出來他暫時也沒辦法進行編程。

無法試驗。

另外一個這是夏培肅領導的電路設計等,但這個項目的進度已經完成了,而且還不是他一個人完成的。

所以他現在是沒有什么話語權。

然而很快,陳國華就發現了不對勁,忍不住開口小聲跟夏培肅詢問道:

“教授,他們剛才說不按照我的那個程序來設計了?”

后者有些沉默,此事確實沒有告訴他。

其實之前陳國華跟王傳英打賭的時候,其他幾位教授就很不滿了。

后來更是直接跟閔乃大這個組長提議,取消了陳國華設計的方案。

理由也很簡單,太過精簡前衛了,不適合晶體管計算機,甚至可能無法承載。

所以這事兒就這么不了了之了。

然而卻沒有告訴過陳國華。

見夏教授沉默,陳國華心中委屈不已,合著就自己一個人不知道?

“閔組長,我想請問一下,為什么要取消我的程序語言設計方案?是我的方案有什么問題嗎?”

正在匯報關于磁心板設計和制造等技術情況的吳幾康,被陳國華打斷之后,不由面色一沉,道:

“陳國華同志,你是對我有什么意見么?”

大會上,被人打斷發言,換做是誰,都不會有好脾氣。

“吳教授,我不是對您有什么意見,我只是想問一下,為什么我的程序設計方案被否了?能告訴我一個理由嘛么?”

陳國華壓抑著憤怒,保持冷靜地說道。

但,這語氣,還是充滿了攻擊性。

華羅庚和閔乃大兩位領導,正準備開口的時候,吳幾康已經先一步回答了陳國華的問題。

“還能是什么原因?伱自己設計的方案,盡管我們的研究發現,根本不可能完成語言編程,所以就沒有必要添加你的設計方案了,這個理由夠么?”

此話一出,華羅庚和閔乃大兩人都無語扶額了。

老吳也真的是,至于這么沖動么?

這些話,私底下說,不行么?

要知道,現在跟他對話的可是一位只有十八歲的年輕人。

即便陳國華再成熟穩重,再老氣橫秋,他也是一名十八歲的年輕人啊。

年輕人的特點,那就是沖動易怒。

看來,今天這場會議,肯定要拖延了。

陳國華聞言,怒火沖天,卻是沒有發泄出來。

“吳教授,您是負責磁芯板設計和制造的專家,我記得您之前提出來的記憶磁芯,存儲容量高達十萬字節”

“而我的程序語言設計方案,攏共也是兩萬字節罷了,怎么可能做不到您剛才說的無法完成編程這件事呢?”

十萬字節存儲器的磁芯板,存儲兩萬字節的編程語言,這完全沒有問題啊。

“呵,你記錯了,我們設計的只是三萬字節的存儲器磁芯板而已,并且目前這個技術難度很大.”

吳幾康聞言,冷笑著說道:

“陳同志你自己不怎么經常回來中科院,可能不太清楚,或者記不住了.”

“之前三四月份的時候,那一版記憶磁芯的方案僅僅只是一萬字節的而已,根本無法承受得住你所謂的兩萬字節的程序語言設計方案”

“三萬字節的記憶磁芯設計方案,目前還在技術研發當中,我剛才正在匯報呢,就被你給打斷了”

對方的這些話,頓時讓陳國華無語了。

剛才吳幾康明顯還沒匯報到這里,然后就被他打斷了。

他沒有想到,之前他提出來的很多方案,居然全都被否了。

難怪說今天的這場進度報告會,讓他聽起來怎么那么難受。

合著大家伙的方案都更改了呢。

強壓著怒火的陳國華,再次詢問道:

“那為什么不按照我之前提出的設計方案呢?我記得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就有跟大家提及過關于存儲器的容量技術問題.”

“不管是十萬字節,還是百萬字節的技術方案,其實都是可以通過磁芯板作為基礎,完成存儲器的制造.”

吳幾康直接回懟道,“你說的輕巧,技術要是真那么簡單的話,我們這些人還用得著坐在這里嘛?”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他所帶領的團隊,根本無法完成記憶磁芯的技術研發工作。

目前他能完成的就只有一萬字節的記憶磁芯,升級到三萬字節或者是十萬字節等磁芯板技術的話,就十分困難了。

技術層面,無法突破!

整個晶體管計算機,任何一個層面的技術無法得到保證,那么其他零配件方面就會被拖慢。

陳國華聽到這里,明顯錯愕了一下,“不對吧?記憶磁芯的技術,有這么難么?”

吳幾康臉色一僵,冷哼一聲,轉過臉去,沒有再吱聲。

這個時候,華羅庚卻突然笑著問道:

“小陳,我記得你之前不是來找我要過記憶磁芯嘛,當時我沒答應你,你好像想要自己設計制造來著,現在怎么樣了?”

“華院士,您可能沒聽說,我是四月最后一天才把技術拿出來的,現在由我們團隊制造研發,不過我們沒有任何設備,所以只能從零開始,先把設備制造出來再說.”

“好,年輕人勇氣可嘉,加油!”

華羅庚豎起大拇指,和稀泥之后,就趕緊重復了一遍會議紀律,同時提醒陳國華,不要再隨便開口打斷別人講話。

“另外,等下會議結束之后,你跟吳教授道歉一下吧,好了,會議繼續。”

會議室內,大家面面相覷,沒想到華羅庚居然偏袒陳國華。

輕飄飄地一句道歉,這事兒就這么過去了?

而陳國華此時,一肚子火氣,也是沒地方撒。

真是氣炸了!

什么豬隊友啊!

原本他還做著今年就可以實現晶體管計算機的美夢呢,今年能研發出來,那么內地跟外國的計算機水平技術,就不會落后太多。

畢竟外國也只是在去年才把晶體管計算機給造出來罷了。

但沒想到,拖后腿的居然是自己人?

簡直了!

而且,就這,他還拿這些人沒辦法!

生氣也沒有用,就算他今天大鬧會議室,同樣沒有什么好的結果。

甚至,除了他自己被趕出會議室,甚至是被趕出整個晶體管計算機研發項目之外,對于這件事,沒有任何的幫助。

再說了,陳國華也不是這般沖動的人。

“我不生氣!我不生氣!”

座位上,閉目養神的陳國華,默念清心咒。

跟這些人生氣,其實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想辦法解決,才是成年人應該做的事兒,而不是在這里無能狂怒,甚至大發雷霆。

過了一小會兒,他睜開眼睛,拿起紙和筆,開始寫寫畫畫了起來。

至于會議上面的內容,他已經不想聽下去了。

按照現在這樣的研發進度,陳國華覺得,能在九月份之前,完成晶體管計算機的研發工作,就已經燒高香了。

現在都五月份了,進度只是到了百分之六十幾的樣子。

并且,剛才就聽了吳幾康等人的技術匯報,全都是聲稱技術難題的。

即便是閔乃大在講述哈工大那邊關于晶體管技術的研發進度工作,也是同樣遭遇了滑鐵盧。

哈工大那邊那么多人,陳國華可是在一月份的時候,出差過一次啊。

那時候,他還送去了技術方案。

陳國華堅信,后續的話,華羅庚和閔乃大肯定沒少跟哈工大那邊進行技術討論。

結果,就這?

晶體管計算機的靈魂,那就是晶體管,這玩意兒可不能缺少。

所以,越是往下聽,他就覺得內心愈發寒冷。

技術難度一降再降,整個團隊都沒有了當初的那股一往無前的活力和勇氣。

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或許,這就是從零到一的技術難度吧,難度系數堪稱超越十八級地獄

操蛋!

會議室的其他教授,看到陳國華寫寫畫畫,大家也有些好奇,但還是顧著自己的事兒。

就算知道陳國華在寫什么,那又如何呢?

除了滿足一下好奇心之外,好像也沒有什么幫助或用處。

夏培肅滿心復雜,老半天都沒回過神來。

他這個學生,也太莽了吧?

不好教啊!

其實也不是他這個當老師的不愿意幫助陳國華,而是作為項目負責人之一,他需要負責的事兒很多。

這次陳國華能破例前來參加會議,還是他努力爭取的結果呢。

現在看來,下次會議,只怕他也無法參加了。

很快,會議結束了。

閔乃大也沒有讓陳國華發言的意思,結束之后,大家都起身離開了。

陳國華還在繼續寫寫畫畫,似乎沒有發現會議結束的事兒。

直到夏培肅起身喊他,他這才回過神來。

“好的,教授。”

他點點頭,沒說二話,收拾起資料之后,就起身離開了。

結果,他回到辦公室內自己的工位面前,卻發現了不對的地方。

誰踏馬翻過自己的辦公桌了?

“老蔡,剛才是不是有人來我辦公桌這邊了?”

旁邊工位上的蔡尚思聞言,茫然抬頭,“我不知道啊,我剛才去蹲坑了,反正我回來的時候,是沒有察覺到有人去過你工位的,怎么了?”

蔡尚思他們這些研究員,一個個都是忙著自己的事兒,很大概率也不會關注周邊的事兒。

專注,才是一個合格研究員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科學素養。

“我的數學論文,不見了,誰拿走去看了?”陳國華已經翻找了一遍,剛才就放在辦公桌這邊的。

畢竟這兒可是中科院,他也不認為有人會來拿他的論文。

何況之前他一直都是這么干的,也沒丟失過什么東西。

“什么東西不見了?”

這個時候,剛從廁所回來的夏培肅,關心地問了一句。

得知是陳國華的數學論文不見了,他不由嘴角抽搐,心里很是難受。

“我還以為你最近寫的是計算方面的論文呢,沒想到你居然是寫關于復變函數方面的論文?”

復變函數這方面的研究,這不就是華羅庚最拿手的強項嘛?

之前,華羅庚還編寫過一篇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函數論的論文。

現在陳國華寫的就是關于這方面的研究論文,可他明明讀的是夏培肅的碩士研究生啊。

老夏目前搞的科研,更多是計算機層面的,數學層面的理論研究,反而不多。

何況,他帶陳國華的時候,說的就是關于計算機層面的研究嘛。

畢竟陳國華在計算機方面的天賦非常好,特別是之前提出了不少關于晶體管計算機方面的技術。

盡管這些技術理論在目前來說,還沒完全實現,但方向是沒有錯的啊。

“教授,現在不是關注這些的時候,而是我的論文不見了。”

陳國華聞言,不由十分無語地說道。

其實,要讓他重新編寫論文,也不是什么大事兒。

關鍵是手寫五萬多字的論文,他不得耗費好幾天時間呀?

手寫啊!

不是敲擊鍵盤,何況就算是敲鍵盤,五萬多字也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呢。

另外,這件事要是不能妥善解決的話,以后他哪里還敢隨便把論文放在辦公室啊?

草率了!

下次直接放柜子里的時候,順便直接扔到空間戒指里面去。

這樣的話,誰也別想偷他的論文。

“那就先問一問小孫他們,實在不行的話,找保衛科的人幫忙吧。”

夏培肅只好給出這樣的建議了。

陳國華無奈,等孫宗鵬他們也回來之后,全都挨個問了一遍。

得知的結論,大家都不知道。

通過詢問他們的時候,陳國華也觀察過他們幾人的表情。

確認他們并沒有撒謊之后,陳國華也是無奈。

不會真的要讓自己再重新手抄一遍論文吧?

那踏馬的就真是操蛋了。

“好吧,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我就去找保衛科的人來幫忙了.”

聽到陳國華這么說,孫宗鵬、魯小石、商崇新等人也都十分無所謂地聳聳肩。

甚至蔡尚思還表示支持,畢竟辦公室里從來沒有丟失過任何東西,出了這樣的事兒,絕對是必須要嚴查到底的。

見眾人都這么支持,陳國華只好起身離開了辦公室。

等他出去之后,夏培肅卻突然站了起來:

“你們要是誰拿了國華的論文,就趕緊交出來,或者知道是誰拿了,也幫忙指認一下.”

“現在還是內部的事兒,一旦鬧到保衛科那邊去,這件事就非同小可了.”

保衛科在這個時代,相當于派出所,甚至其權力還要更勝一籌。

然而,面對夏培肅的警告,大家卻還是無動于衷。

所以,要么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件事,要么他們覺得天衣無縫,可以蒙混過關了。

冷哼一聲的夏培肅,沒有再吭聲,而是坐下來忙自己的事兒了。

門口外邊,陳國華很快找來了保衛科的賈懷仁、袁可嘉兩人。

辦公室內,他跟賈懷仁和袁可嘉兩位保衛科職員詳述了大概情況。

后兩者就開始展開調查了。

隨后,蔡尚思他們幾人都被帶去保衛科問話了,只不過很快就回來了。

保衛科還是有點手段的,只不過現在這個手段,讓陳國華失望不已。

看來,想要解決這件事,只怕需要一定時間。

甚至可能無法解決。

畢竟中科院這個單位可不算小,而且到處都是秘密場所,即便是保衛科,也不是想進去就進去的。

首先排除了辦公室內部人員的問題,那么只能是辦公室外的人了。

但可以確認一點,那就是拿走陳國華那篇數學論文的人應該還在中科院。

或者說,此人本身就是中科院內部的人。

賈懷仁和袁可嘉兩人十分重視此事,因此抓緊時間排查。

這個過程中,華羅庚也知道了此事,免不了過問兩句。

“五萬字的數學論文?還是關于復變函數方向的?”

很快,華羅庚關注的重點也變成了論文本身,而不是論文被盜本身的案件。

辦公室門口,陳國華正在工位上寫寫畫畫,他這一次,說什么也要搞一搞磁芯板的研發工作。

并且這一次,他還有一個更大的計劃。

因此,即便現在論文被偷了,他也不急著重新抄寫,而是等待保衛科的結果。

他需要時間來準備技術資料,以便他開展自己的計劃。

“小陳,你出來一下。”

突然,一道聲音傳了過來。

陳國華抬頭一看,嚯,是華院士。

不過對方在剛才的會議上并沒有幫他,額,也算是幫了吧。

反正他現在對華羅庚院士的印象,不算很好。

明明去年發起晶體管計算機項目之前,華羅庚跟他聊得好好的,也確認了眾多技術。

結果現在的發展,卻是不如人意。

雖說這里面有人算不如天算等意外事件,也還算在可控范圍之內,但陳國華就覺得很憋屈。

為什么要跟技術難度,妥協呢?

所以,在陳國華的心里,在剛才會議上,華羅庚也被他劃歸到了‘豬隊友’的邊緣。

本來是神隊友的,現在都快變成豬隊友了。

可見他是有多么生氣。

跟著對方來到辦公室外面,陳國華表面乖巧,沒有任何的生氣。

華羅庚本來還想寬慰陳國華幾句,結果卻見他沒有把剛才會議上的事兒,放心上。

想到平日里陳國華表現出來的成熟穩重,華羅庚此時也是十分滿意。

“對了,你好像還沒跟吳教授道歉吧?”

“華院士,您也覺得我做錯了么?”

“你在會議上打斷別人說話,如此不禮貌的行為,還叫沒做錯?”

“不是,華院士,我當時不就道歉了么?而且這件事本來也不是我的錯.”

陳國華還想狡辯來著,但華羅庚已經揮斷了。

他來找陳國華可不是聊這件事的,更不是來跟后者進行辯論對錯的問題。

所以這個話題暫且擱置不論,華羅庚問起了多復變函數上面的一些問題。

陳國華自然是對答如流。

因為對方那本《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函數論》的論文,他早已經研究透徹了。

并且他還研究過相關的其他論文,比如龐加萊、哈托格斯等人關于多復變全純函數等方面的研究。

以及復空間和施泰因流行等理論。

兩人交流了好一會兒,時間過去了半個多小時都沒有發現。

華羅庚是驚喜,他沒想到陳國華在數學方面的研究也這么深。

因為他好像聽說過,這小子除了中中科之外,還在北汽制造廠那邊連著搞了好幾個大項目。

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怎么能充沛到這樣的份上啊?

要知道,他華羅庚本身也是天才,可他年輕的時候,也沒有陳國華那么牛逼。

畢竟后者不僅僅在數學上面有天賦,還橫跨了計算機領域、機械領域等,最關鍵的是,在幾個月前,陳國華還只是一名北大本科生啊。

又要搞學習,完成工作,還要搞科研,關鍵是他還能在數學方面有這么深的研究,小伙子前途無量啊。

對于陳國華來說,華羅庚愿意跟他交流,他當然是非常開心的啊。

不過想要因此讓他把對方劃歸到神隊友這邊,那是不可能的事兒。

除非對方能多跟他交流幾次,甚至是收他為學生。

算了,不收學生也沒關系,就這樣交流吧。

反正夏培肅這位老師,也沒能幫到他多少。

人嘛,都是利益動物。

本來陳國華還覺得讀夏培肅教授的碩士研究生,多多少少能學到一點東西。

再不濟也能幫到他一點。

結果,還真的就是一點,再多都沒有了。

難搞咯。

“很好,你在數學方面的研究是非常不錯的,等論文找到之后,完善一下交給我,我來幫你把把關。”

華羅庚滿意地笑著點頭:

“如果可能的話,你還是把它翻譯成英文,對了,英文論文格式,你知道的吧?”

“華院士,我不想發表在外國的期刊上,我只想發表在國內的期刊上面.”

陳國華聞言,并沒有回答對的話,而是直接說出了他自己的想法。

很明顯啊,五九年這個時間節點,他還把論文丟給外國期刊,這特喵的不是找罪受嘛?

國內期刊就很不錯了。

要不是他還想跟華院士等這樣的數學教授多多交流,他甚至都不想發表什么論文呢。

就好像于敏教授一樣,人家并沒有出過國,很多研究也都是在北大、中科院等同行的交流之下,然后逐步完善的。

所以,不需要把論文發表在外國期刊上面,照樣能成事。

最關鍵的是,未來西伯利亞冷風過境的時候,要多安全就有多安全。

畢竟有沒有出過國,這可是其中一條最為關鍵的點呢。

“為什么?”

華羅庚聞言,頓時皺眉不滿地說道。

也不是他崇洋媚外,而是搞科研的嘛,肯定不能夠閉門造車。

把論文發表出去,特別是在國外,未來跟外國數學家進行交流,也是一大助力啊。

關鍵是陳國華也才十八歲,非常年輕。

換句話說,他的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可不像其他人,有這樣天賦的人,都已經三四十歲了,早就過了那個黃金年齡段。

“沒有為什么,我就是單純不想。”

陳國華搖搖頭,并沒有給出解釋。

“行吧,我尊重你的選擇,不過我還是希望你再好好考慮一下,不要因為這些外部原因,影響了你自己的前途。”

說完,華羅庚又聊了幾句,然后離開了。

很明顯,他自己也意識到了陳國華不愿意把論文發表在國外期刊的原因。

當然是跟現在的時代背景有很大的關系。

但是,陳國華本來應該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甚至發揮出他自己的數學天賦。

現在卻是被時代背景給壓制住了,不得不說,這是一件十分讓人遺憾的事兒。

目送華羅庚院士的離開,陳國華微微搖頭。

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毫無疑問,他現在的選擇,無疑是最適合他,也是最符合當前實際情況的。

下午,他回到了北汽制造廠。

賈懷仁他們還沒破案,不知道是誰偷走了論文。

陳國華不可能一直等著,他的事兒可多著呢。

一把手辦公室,陳國華找段云平要條子。

“你要干嘛?”

“我給咱們配件研發小組的記憶磁芯項目找幾個兼職研究員,沒有工資的話,人家肯干啊?”

“兼職?你從哪里找人來?”

段云平聞言,一邊詢問一邊拿起電話搖人了。

“北大啊,我的那幫同學,也只有他們才有可能幫到我了。”

“你真的能把他們拉過來?”

此話一出,老段可高興壞了。

陳國華咧嘴一笑,“不一定,但肯定需要提供便捷的條件才行啊.”

他向北汽制造廠這邊申請了一輛汽車,讓保衛科的人幫忙當司機,然后每天接送成時若他們上下學。

同時,還幫他們安排了在北汽制造廠內部的寢室,到時候他們就直接住在工廠里面就好了。

不拼一把,肯定是不行了。

既然吳幾康他們說,記憶磁芯,準確來說,磁芯板的技術難度很高。

那沒關系,他親自組隊,說什么也要在對方完成三萬字節的磁芯板之前,把十萬字節的磁芯板給弄出來才行。

而能夠幫助他實現彎道超車的就只有北大計算數學一班的那些同學了。

但這一切的背后,離不開段云平的支持。

否則的他,單純靠他一張嘴,就算說破天,成時若他們也不可能冒著被老師責罵的風險,跑來跟他艱苦創業吧?

段云平連說三個好字,也絲毫不提什么開會不開會的事兒了。

只要陳國華真的可以把北大學生給拉來北汽這邊兼職,段云平絕對會好好拱著這批學生的。

“十一倉庫已經清空停用了,正好可以重新收拾一下.”

他已經開始計劃了,然后再次拿起電話。

不多時,范新河、羅樹江和劉長佑三人先后進來了。

范新河是人事科的科長,有兼職人員來進入北汽,那肯定要找他啊。

只不過,兼職這事兒,工廠內也沒有這樣的先例。

不算是正式職工,但又區別于編外的臨時工,這可把范新河給為難住了。

但段云平親自拍板,以前沒有,現在有了。

于是,范新河只能領命去干活了。

羅樹江的工作也不輕松,除了需要安排汽車和司機之外,還需要規劃路線和工作時間等等。

(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