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大中小159.第155章,信心(求訂閱)夜間模式→159.第155章,信心(求訂閱):,,,,,,,,,,
第155章,信心(求訂閱)
一九五九年九月,北大數學系辦公室內。
陳國華正在跟段學復等幾位教授聊天,黑板上的公式都已經寫滿了,但很快又擦掉了。
黑板下方的粉筆灰,都已經堆積了不少。
關于數學層面的一些問題,陳國華很喜歡跟北大數學系的老師進行討論。
不管是教授還是老師,跟他們討論的時候,總是能激發一些靈光。
比如陳國華最近就對代數李群、有限p群等領域十分感興趣,甚至還看過了不少段學復在這些方面的論文著作。
作為北大數學系主任,段學復在教書育人和學術研究上面,都是有著很大的貢獻的。
相比較而言,段學復對陳國華的作用,其實比華羅庚更強大一些。
因為后者是在學術研究層面有著更高的成就,可陳國華跟對方交流的過程中,并沒有碰撞出更多的靈感。
相反,可能是段學復本身就是助教老師出身,所以在教書育人這方面,更擅長引導學生。
所以陳國華就很喜歡跟段學復交流,也更能夠在這些方面完善一些學術論文。
“謝謝主任,今天就打擾您了,您多注意休息。”
結束了交流之后,陳國華趕緊起身告辭。
段學復在這個夏天才剛剛做過一個手術,身體其實也已經恢復好了,但仍然需要多注意休息。
因此陳國華不方便打擾對方太多的時間。
離開數學系主任辦公室之后,陳國華想著剛才的觀點論述,卻沒料到,自己把人給撞倒了。
“我說老陳,你就算是喜歡搞研究,也得看路吧?”
姚詩瓊揉了揉自己的胳膊,無奈地說道。
其實她自己也是沒看路,否則的話,怎么可能跟陳國華撞一起呢?
“老姚?你怎么在這兒?”
陳國華驚訝地看著對方,脫口而出地問道。
“這里是北大圖書館門口,我為什么不能在這里?”
“哦哦,不對啊,今天不是周三嗎?你不用上課?”
“現在都幾點了還上課?老陳伱是不是還沒回過神來呢?”
兩人進行了一番沒有營養的對話之后,陳國華就想離開了。
不過對方卻攔住了他,“聽說你給男同學們支了一招兒,讓他們可以挑選論文題目和參考書,然后可以很快寫論文,對吧?”
聽到對方的話,陳國華點點頭,這件事沒什么好隱瞞的,也隱瞞不了。
所以大大方方承認,沒有什么問題。
“那你也太厚此薄彼了吧?為什么男同學們可以自由挑選,我們女同學就什么都沒有?”
姚詩瓊頓時非常不滿地說道,陳國華聞言,道:
“我跟他們關系更好一些啊,而且你們女同學嘛,也可以自己寫論文啊,有什么不懂,在課堂上可以問我的啊”
“還有啊,下次見到我,記得喊我陳助教!”
“我偏不喊,就喊老陳。”姚詩瓊瞪了一眼,皺眉道:
“你自己還喊我老姚呢,我明明是一個女同志,都被你喊老了”
哈哈!
陳國華卻十分開心地大笑了起來。
還別說,姚詩瓊的年齡并不大,跟于沫離是同年。
只不過對方膚色有點黑,估計是從小在農村干活的原因吧,整個大一全年好不容易養白了不少,結果又因為七月份軍訓的關系,再次黑了回去。
也因此,大家都喊她老姚,一點都不違和。
“行了,我不跟你嘮了,你自己想寫論文的話,自己決定就好了,有問題就在課堂上問我。”
說罷,陳國華就溜之大吉了。
只不過,他還沒走出北大校門呢,就看到了閔乃大他們幾位中科院的教授。
對方幾人也看到了他,正所謂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閔乃大自然是冷哼一聲,扭頭轉身去了另一邊的方向。
陳國華愣了下,旋即失笑了起來,并沒有放在心上。
他們都已經是陌生人了,根本沒有必要在乎他們。
何況,他們還那么主動地不跟自己碰面,這不是害怕自己的表現嘛。
只是當他來到教研室的時候,卻還是碰到了夏培肅和王傳英兩人。
老徐也在跟他們兩人聊著天,看見陳國華進來了,當即便笑著招手,示意讓他過來。
“國華你來得正好,來來來,跟我們聊聊你的那個新項目。”
不僅僅是徐獻瑜、夏培肅和王傳英他們很好奇,連教研室里的徐翠薇、林建祥、吳文達和董鐵寶等幾位講師也都十分感興趣。
陳國華笑呵呵地找位置坐了下來,跟他們閑扯了起來。
相比吳幾康、閔乃大他們幾人,王傳英之前負責的高級程序語言項目,雖然也是被陳國華給搶走了。
但王傳英并沒有跟陳國華鬧得很不愉快,只是當下覺得難以接受,可在晶體管計算機出來之后,他就釋懷了。
然而,即便如此,他也跟夏培肅差不多,不得不被迫站隊。
“國華,你跟物理研究所二部他們那邊的合作,是真的全面集成式計算機項目嗎?”
等陳國華坐下來之后,王傳英便迫不及待地問了起來。
見前者搖頭,他又馬上追問:
“那到底是什么情況啊?怎么需要那么多研究員?而且我聽說最近有很多汽車從你們的北汽制造廠進進出出,都不知道運輸了多少設備”
“另外,項目不是才剛開始嘛,你怎么還跑回北大來了呢?”
陳國華聞言,平靜地一笑,一一給對方簡單說了一下。
“其實這就是一個相對簡單的項目,集成電路這個概念,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內地還是很新的一個概念,但在外國,人家卻已經研究出來了.”
項目的主要技術,陳國華肯定不會說出來的。
只不過,簡單閑聊一些關于理論層面的知識,這個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何況,去年十月份、十一月份的時候,陳國華就跟華羅庚等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的教授們提及過集成式計算機的事兒。
概念層面的點,現在已經變成了技術,然后就會通過項目變成現實。
夏培肅、王傳英、徐獻瑜等人聽了之后,全都吃驚不已。
只不過,此時上課鈴聲響起,董鐵寶等幾位青年老師不得不離開了。
他們很不舍得,卻沒辦法,還得要上課呢。
但是讓陳國華哭笑不得的是,他們居然在出去之后沒多久,就回來了。
因為他們直接給學生布置了學習任務和練習題。
完全就有一種,照搬之前陳國華的教學模式的感覺。
很顯然,回來聽陳國華這邊聊關于目前計算機最前沿的一些理論知識,更加重要一些。
“陳助教,你剛才說的潔凈室,這是為什么?”
林建祥忍不住開口詢問,陳國華聞言,道:
“大家都知道,國外有潔凈室,只不過國外的潔凈室并不是應用在芯片制造領域.”
“作為無塵車間,或者說潔凈室,其實它的定義和作用,大家都十分清楚.”
“而在芯片制造層面,潔凈室的存在可以說是創造性的解決了很多潛在的技術問題.”
他剛說完潔凈室,徐獻瑜也跟著詢問了幾個相關層面的問題。
但陳國華也只是簡單回答,并沒有涉及更深的技術層面或者其他。
對于董鐵寶他們來說,當然是聽得十分開心,畢竟漲了不少見識。
然而,對于王傳英和夏培肅兩人來說,就有一種隔靴搔癢的感覺,十分難受。
“國華,聽你剛才的意思,你這個項目是非常有信心的,對吧?”
“嗯!”
“那你們是怎么解決技術的問題呢?比如說你剛才提到的運算器、控制器等,你們要把幾毫米的晶體管放置在一枚小小的芯片上面,只怕做不到吧?”
陳國華聞言,白了對方一眼:
“王教授,您不會是忘記了吧,晶體管是可以縮小的啊縮小之后的晶體管,不就可以放置在芯片上面咯.”
“可是,咱們內地有這樣的技術嗎?”
涉及到了半導體層面的技術,這一點可就困難了。
津城半導體材料廠這邊生產的是可不是晶體管,而是單晶。
之前陳啟宏等中科院物理學研究所的專家們解決了晶體管的量產問題,卻又不得不宣布倒閉。
現如今,內地還真沒有幾家能夠生產晶體管的工廠了。
少部分晶體管工廠,那都是軍工企業,他們是自產自銷的,并沒有多余的晶體管拿出來賣。
如此便意味著陳國華需要自己來制造晶體管才行。
可按照陳國華的說法,項目需要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一月份結束之前完結。
整個項目需要解決的問題可不少呢,陳國華即便有那么多研究員幫忙,也真的可以解決這么多問題嗎?
“有沒有這樣的技術,做了不就知道了嗎?”
陳國華呵呵一笑,“看來王教授還是不太看好我這個項目啊,不過沒關系,反正我有信心就可以了.”
說罷,陳國華看向徐獻瑜道:
“徐教授,這兩天我們的同學都很想寫論文,所以我想老徐你能不能給他們一些幫助?”
后者詫異不已,“你想讓我怎么幫他們?”
“比如學校寢室的關燈時間,能不能往后推遲一個小時?還有就是我們教研室這邊能不能幫忙搜集一些目前國內外相關計算數學層面的學術論文?”
這兩點對薛晉權他們來說,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偏偏陳國華不方便直接出手,而且他也沒辦法直接跟校長說這件事。
只有老徐這位計算數學系主任,他去說,才是最合適的。
“先別說這些,我來問你,他們寫論文這件事,是不是你慫恿他們這么干的?他們到底想干嘛?想學你提前畢業嗎?”
徐獻瑜聞言,卻是沒有馬上答應下來,而是問責道。
陳國華呆滯了一下,旋即決定裝傻。
開什么玩笑?
他可不能承認這件事是他慫恿章濟川、薛晉權他們這么干的,否則的話,老徐接下來怕不是要用唾沫噴死他了。
盡管北大一個個學生能夠提前畢業,說明他們都很厲害,是好學生。
但這并不是一個好現象,因為這對其他學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這是不良的影響,肯定是不利于北大的管理呀。
再說了,提前畢業的話,到時候工作安排,也是一個問題。
畢竟大批量的學生提前畢業了,很多單位可能沒有提前得知消息,只怕到時候等通知的時候的,都來不及了。
更別說,陳國華就在北汽制造廠上班,他可能都已經影響了不少同學了吧?
“你最好不是這樣,否則的話,到時候出了什么事兒,我肯定不會幫你的。”
徐獻瑜警告了陳國華一句,后者嘿嘿裝傻笑著。
等老徐說他會去跟校領導反饋這件事,陳國華這才起身離開了。
等他一走,王傳英不由感慨道:
“現在這年頭,還是國華這樣的年輕人,更有闖勁兒啊真的是敢闖敢拼,真不怕失敗嗎?”
“呵呵,老王,你不看好他?”徐獻瑜呵呵地反問了一句。
“怎么看好?晶體管技術的體積尺寸縮小這個技術,你覺得可能嗎?人家國外都沒解決,你不會以為我們內地比人家還要厲害吧?”
夏培肅卻在這個時候突然開口道:
“我卻覺得有很大可能會是我們內地先解決這個技術問題,老王你沒發現嗎?剛才國華跟我們聊這些的時候,自信滿滿,跟他去年和我們聊晶體管計算機時,完全一致.”
“老夏,你也是鬼迷心竅了,晶體管縮小技術只是其中之一罷了,如何把晶體管放置在芯片上面,如何畫電路,如何讓這枚芯片真正運轉起來,這些才是大問題啊.”
眾人就針對這些技術問題,熱烈地討論了起來。
結果自然是誰也說服不了對方。
徐獻瑜好笑不已,這有什么好爭執的呢?
剛才陳國華在的時候,已經說得那么清楚了,而且人家都已經把項目給立了起來。
這可不是信心不信心的問題了,而是陳國華必須要研制出來。
從這一點來看,陳國華就比他們這些人要強太多了。
難怪中科院在過去這一年多,效率這么慢,相反,陳國華會走得這么快,不是沒有原因的。
北汽制造廠,一把手辦公室。
“國華,接下來你不會有什么其他項目了吧?”
“領導,怎么了?”
陳國華奇怪地問道。
他剛從北大回來,就被段云平給召喚過來了。
“還能是怎么了?”
段云平苦笑了一下,簡單解釋了一下情況。
那就是北汽制造廠的廠區不夠地方用了。
伴隨著整個新廠區的迅速擴大,去年還好說,現在已經完全把之前二期工程剩余的廠房也全部都用完了。
如果還要繼續擴建的話,要么是跟隔壁的工廠或合作商量一下,要么就是另外再建新的廠房了。
不提北汽制造廠今年建成的生產線,光是陳國華自己,便弄出來的安全帶加工車間、板簧加工車間、磁芯板生產車間、碳纖維材料生產車間、高級單反照相機生產車間等等,隊伍急劇擴大。
就這,還是把煙條棒等增雨三件套等部分產品給讓了出去。
否則的話,只會更多。
陳國華聞言,頓時錯愕不已。
好家伙,北汽制造廠那么大,居然就已經快要滿員的狀態了?
還好大部分技術都是自己的,要不然十月份之后,可就麻煩大了。
“領導,不急不急,如果我要申請項目,肯定會提前跟您說的。”
腦子里轉了一圈,陳國華對于北汽制造廠現在的情況,并不是很擔心。
但十月份之后,就不得不操心一下了。
“那就好,對了,下周就是全運會了,你要休息好,調整好自己的工作,別到時候匆匆忙忙,誤了事可不好!”
聽到段云平的話,陳國華頓時翻了個白眼。
不提這事兒還好,一提這件事,他就很想吐槽。
全運會啊,那可是有人民解放軍參加的運動會啊,他居然跟這些臥虎藏龍的牛人比賽?
他又不是專業競技運動員,即便他在之前跑出了十秒零九的好成績。
但是,跟這些專業運動員相比,肯定是比不過的啊。
算了,就像對方說的,重在參與嘛。
接下來幾天,陳國華都在安排工作,監督進度。
碳纖維的研發進度,直接就進入了瓶頸期。
之前八月底的時候,剛拿出來了110號碳纖維,現在直接是歇火了。
十天都過去了,結果他們一點進度都沒有。
要知道他們這個研究車間隊伍里可是有十三名大學生啊,還有三十名中專生和技術工人,他們都已經磨練了大半年,還是不太行的樣子。
反倒是十七號倉庫,晶體管研發車間這邊,在十一號下午,拿出來了一款僅僅只有一絲米的晶體管。
“測試過了嗎?”
陳國華看著跟頭發差不多粗細的晶體管,好奇地詢問道。
其實就在今年,內地這邊發布了《關于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廢除了重量單位的公絲和絲,并以米忽制規定了長度計量單位絲米。
也就是說,一毫米為十絲米,一絲米為十忽米,一忽米等于十位米這樣的計量標準。
而在國外,十九世紀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以頭發寬度約為一百微米為準,以一絲米、100微米作為機械加工測量單位。
所以,眼下車間內制造出來的這一絲米大小的晶體管,可不就是跟頭發絲差不多粗細嘛。
確實是非常小的晶體管了,技術突破到了這里,已經是非常牛逼的了。
“目前還沒進行測試,我們也是剛研制出來,您就剛巧進來了.”
二部研究員恭敬地說道。
旁邊的其他研究員,也都十分恭敬。
晶體管縮小技術是陳國華提供的,技術痛點難點,也都是陳國華幫助解決的。
甚至,改進之前那套老舊的技術設備,也是陳國華指揮馬云祿等人火速解決的。
否則的話,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就拿出了一百微米的晶體管成品了。
“那就先拿去測試,其他人繼續制造更多這樣的晶體管.”
陳國華看著眾人,立馬大聲催促道:
“我們需要跟時間賽跑,晶體管只是最容易突破的技術,它只是一個小小的障礙罷了”
“我需要你們擁有更加熟練的晶體管制造技術,而不是杵在原地看著我,看我沒用,我又不是人民幣,還能讓你們發財不成?”
眾人哈哈大笑,旋即分散開了,該干嘛干嘛去了。
然而,很快,陳國華就收到了一個壞消息。
第一個研制出來的晶體管,無法通過測試。
“改進一下測試機器,抓緊時間再制造第二枚、第三枚晶體管出來,今天說什么也要給我破了這個難關.”
聽到壞消息之后,陳國華并不覺得沮喪,這是意料中的事兒。
“根據目前的尺寸來查看,晶體管的大小已經完美符合我們的預期,所以我們不需要再給它放大了.”
“其他技術細節,都給我把控好,不能夠再出現問題.”
“成品率是非常重要的,你們在制造晶體管的過程中,都給我再反思一下,是不是什么步驟遺漏了?還是沒有做得更精細一些?”
為了研制出尺寸更小的晶體管,陳國華在這個車間里,也是直接上了潔凈室。
只不過,現如今的潔凈室,還只是相對簡單的封閉式無塵車間罷了。
并沒有做好更多的消毒措施,僅僅只是簡單的多一套無塵服罷了。
無塵服是從國二廠那邊訂購的,還從合作社那邊的工人家屬,招聘了十五人,協助清洗這些無塵服。
這些無塵服可是每天都需要清洗的,一旦今天清洗之后的無塵服,沒法完成干燥,那可就出大事兒了。
當然了,她們都會使用烘干機來進行烘干這些無塵服,并且還會進行最后一道消毒工序之后,才會放回無塵車間。
烘干機這東西就不用說了,很早之前就已經應用在紡織、造紙等領域。
時間過得飛快,臨近中午吃飯的時間,終于,在第十八枚晶體管通過測試之后,第二十枚、二十三和二十六枚也陸續通過了檢測。
“停,大家聽我說!”陳國華突然喊停,眾人放下手中的活,好奇地看著他。
“目前為止,我們只研制出了四枚合格的晶體管,這說明技術是沒有問題的,但生產的過程,出現了問題”
“這個成品率,無疑是不能夠進入生產線的,因為它不是合格且成熟的技術.”
“你們都是我們國內目前最頂尖的研究員、技術員,連你們都只能制造出這樣的產品,何況其他人呢?”
“現在已經到午飯時間了,你們分批次去吃飯,給我休息好,我們下午繼續.”
眾人都點點頭,沒人說不。
事實上,即便陳國華不說,現場也會有人提出來。
這樣的問題當然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在生產領域,更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
食堂,陳國華打了飯剛坐下來,周德龍、錢振鵬和李壽同他們就圍了過來。
坐他旁邊的王二虎和李大毛兩人,就準備離開,但被陳國華給喊停了。
“虎子,大毛,你們去哪里?坐著,跟我聊聊你們最近怎么樣?家里還有在這邊的生活都如何?”
他們倆個是之前八月中旬從金陵那邊過來的助理技術員,由他七姐的同學介紹的。
兩人只想在這邊待半年就回去,陳國華當然是不樂意的。
因此,只要有空,那就關心關心他們的生活。
兩人都有些羞澀,沒太敢放得開來聊天。
陳國華呵呵地跟他們聊關于拍婆子、娶媳婦的事兒,直接讓他們臊了個大紅臉。
當然,陳國華并沒有直接安排他們跟吳夢雨這些汽車設計員相親。
反正他們都是年輕人,住得很近,總歸會打交道的。
順其自然就好,實在不行,到時候陳國華直接安排就是了。
不管怎樣,反正他們都只能留在京城了,不可能讓他們再回去金陵那邊。
兩人吃飯吃得特別快,聊了沒一會兒,就逃之夭夭了。
等他們走后,周德龍、李壽同他們這才有機會跟陳國華說話。
“陳主任,你是很看好剛才那兩人嗎?”
“嗯,他們是從金陵那邊來的技術員,在光學領域上面很有天賦,是我重點培養的高級技術員,肯定是不能放他們離開我的科研所”
陳國華點點頭,直接說了出來。
他們都知道保密的重要性,自然不會跟王二虎和李大毛他們說這些事兒的。
何況,就算說了也沒關系,畢竟陳國華就是這么重視他們。
整個材料科研所,除了顧克錚、向叔寶和錢伯榮他們三人,其他人都是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
即便是馬云祿、曹同貴、關大偉和周德龍他們四個從一汽那邊挖過來的大學生,年齡上面也沒到三十呢。
所以,科研所都是年輕人,充滿了朝氣和活力。
“陳主任,咱們什么時候能夠重回配件研究車間啊?您之前跟我們說的數控機床,什么時候能夠出來呀?”
“我沒跟你們說過嗎?”
聽到李壽同的話,陳國華錯愕了一下,旋即啞然失笑道:
“數控機床這東西,肯定是需要編程控制器的呀,而這玩意兒是由運算器、控制器等元器件組成”
“所以你們現在的研發任務,就是完成這些工作,只要把運算器等元器件研發出來了,那么數控機床也就差不多了”
李壽同他們一聽,頓時驚愕不已。
好家伙,原來這就是數控機床啊。
“這豈不是說,給機床安裝一臺計算機?”
周德龍驚訝到脫口而出,陳國華聞言,沖對方豎起大拇指:
“對,沒錯,就是這樣,差不多就是給銑床、鉆床、磨床等機床安裝一臺計算機,到時候的話,就由計算機進行控制生產了”
“一些規格固定的零配件,比如我們之前改進的螺絲,這些零配件的粗加工工序,就可以用這樣的機床來完成加工了.”
“等到后期,我們的計算機水平提高了,即便是現在需要用到的五六級技工的技術,我們也可以通過計算機來控制生產了.”
聽到陳國華的話,周德龍、李壽同他們全都驚呆了。
原來計算機那么牛逼的嗎?
驚訝之余,他們也是面色潮紅了起來,因為他們干的這些事兒,確實是很偉大的事業。
“陳主任,這真的可以實現嗎?”李壽同驚嘆連連。
陳國華呵呵一笑,“晶體管計算機出來之前,中科院的那些教授也跟你們差不多,都不相信呢,現在已經出來了,你們覺得呢?”
“不要懷疑我們正在做的事兒,你們只需要知道我們都在做一件肯定能夠實現的工作,那就夠了。”
“技術這東西,在理論成型的時候,就表示它被人類征服的日子,不遠了”
說到這里,他就想起了后世的量子計算機。
也許在很多影視劇作品當中,量子計算機這東西,絕對很難實現。
然而事實上,卻是在未來不遠的時空里出現了。
就猶如當年的內地,很多老外來到京城、魔都、白云城、福田小漁村等地方,他們都不敢相信眼前宛如科幻電影里的繁華都市,居然會在現實當中看到一樣。
只要肯定相信,努力認真地去朝著這個方向奮斗,一切皆有可能。
吃過午飯,下午的晶體管研制工作依然繼續,只不過陳國華并沒有繼續參與了。
轉過天,當陳國華被告知,一百微米晶體管的整體制備工藝已經初步完成了之后,頓時也挺吃驚的。
“現在的成品率達到了多少?”
“我們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的兩個小時時間內,總共完成了七百五十枚晶體管的制造,目前合格的成品達到了五百六二枚,成品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五.”
聽到匯報之后,陳國華真的是驚訝壞了。
看得出來,這群研究人員當中,真的有能人啊。
雖說技術都是陳國華這邊拿出來的,但很明顯,在技術資料變成產品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難題。
昨天上午還只是百分之三四十左右的成品率,現在卻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五。
這意味著,只要繼續努力的話,那么距離達到百分之九十的合格生產線標準,已經不遠了。
“干的漂亮,繼續再接再厲,等完成任務目標之后,我跟領導申請,給你們所有人都加餐。”
“好的,謝謝陳主任!”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陳國華則繼續忙活自己的事兒。
按照目前的進度來說,年底之前完成芯片,拿出一臺千萬級別運算速度的計算機,完全沒有問題。
等到時候完成了這個任務之后,下一步就可以推進存儲器芯片了。
而陳國華忙了沒多久,段云平他們就過來了。
明天是十三號了,全國第一屆運動會的開幕式時間就是明天。
作為百米和兩百米的參賽選手,陳國華也得去參加開幕式,而且第一天下午就有百米比賽了。
老段他們過來,除了給他送運動服和鞋子等裝備之外,就是給他打打氣,同時想請他中午吃頓好的。
只因為陳國華最近看起來,好像又瘦了。
原本他是一米八零的身高,但在這一年多來,已經長高了一些,來到了一米八四。
年初的時候,應該是一百二十八斤的體重。
被段云平這么一說,他又跑去稱了一下,結果還真是輕了,只有一百二十三斤。
“我怎么會輕了呢?”
陳國華自己都懵逼了,滿臉不敢置信。
要知道,他在最近這段時間也是沒少吃肉的啊。
空間里面還有不少肉食呢,也有不少大米,他能給自己加餐。
特別是每次訓練結束之后,整個人都餓得不輕,所以不加餐肯定是不行的。
但他沒有想到,自己不僅僅沒有變胖,反而是變瘦了。
簡直是開玩笑嘛!
上輩子,他為了減肥,努力了不知道多久,才終于在玩路亞的時候,減肥成功。
要是這輩子的體質是怎么吃也不胖的話,那他絕對會幸福死的。
“大概是我現在還沒到囤積脂肪的年齡,所以才會這樣?”
“還是說,我最近的工作強度太大了,所以消耗了大量的卡路里?”
陳國華并不是很清楚到底是什么情況,因為人體的大腦,絕對是最神秘的地方,鬼知道它會消耗掉他身體里多少的能量哦。
反正最近這段時間,由于多了一個集成式計算機的項目,所以他每天用腦的時間變得更多了。
加上他還需要偶爾回北大上課,以及寫論文等,所以他每天的工作量自然是不小的。
傍晚,回到家的陳國華,很快就跟家里人聊起了全運會的事兒。
于沫離她們早就計算著日子呢,當然記得了。
十三號這一天是星期天,于沫離她們會跟著一起看他比賽,給他加油打氣的。
“大哥,你這次還能拿冠軍嗎?”
陳小敏又忍不住問道,眼里滿是期盼。
小家伙的腦袋被她大哥摸了一下,“很難啊,大哥只能說盡力咯,因為這一次還有解放軍要參加,他們都是最厲害的人,也是跑步最快的人.”
提起這些的時候,陳國華忍不住驚嘆。
盡管他并沒有見過這些從戰場上下來的尖兵,但他知道這群人絕對是最強的一群人。
能被挑選來參加全運會的人,實力怎么可能不強?
“大哥,你這樣可不行哦,你平時都是非常有自信的一個人,為什么這一次會這樣呢?”
老二看不下去了,忍不住開口說道。
她這么一說,于沫離、云婉裳她們也同樣發表了意見,鼓勵著陳國華。
“弟弟,你不會是累了吧?要不去看看醫生?”陳梨一開口,就被云婉裳呸呸呸了一下:
“哪有你這么說話的?國華你別聽你七姐的話,不過你要是感覺到不舒服,要不我們還是去看看醫生吧?”
“你前幾天不是還說你們單位有兩個兼職的北大學生住院了嘛?要不我們也去檢查一下?”
用腦過度這件事,云婉裳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陳國華聞言,已然是哭笑不得了。
只見全家人都已經緊張得不行了,特別是于沫離,眼眶都紅了起來。
搞得陳國華真的是不知道應該說什么才好。
“娘,七姐,你們都別擔心了,其實那天我就在醫院那邊,讓醫生給我把過脈了,沒有的事兒.”
他對自己的身體還是非常有信心的,而且也很惜命。
一家人聞言,這才稍微放心了一點。
就只是感慨了一下這次比賽可能會遭遇到部隊里的強大戰士,陳國華都沒想到會引起他七姐的歪解誤會,結果引起大家的擔憂和關心,真的是讓人哭笑不得,同時也挺暖心的。
有這么一群愛著自己的人,屬實是很開心的一件事兒。
“茉莉,往后你可得好好學醫,往后啊,他想撒謊都不行”
確認陳國華沒事兒之后,陳梨又把話題引向了于沫離這邊。
后者已經進入北大醫學院學了十多天的藥學,好幾門課程都是專業課,但思想品德教育等其他課程也不少。
“嗯嗯,七姐我知道了,我肯定會好好學的。”
于沫離認真地點頭,其實她又想過,要不換專業得了。
畢竟藥學跟醫學,其實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只不過后來想想,反正也差不多,她讀碩的時候再學醫就行了。
而且她現在也跟著季文梅教授學中醫了,雖然是打醬油居多,但平時也會看看書,認認穴位圖什么的。
甚至上周還去了一趟藥店,純粹就是看看中藥是怎么抓藥的。
陳國華聞言,只是笑了笑。
想要等到于沫離學出來啊,沒個七八年,幾乎是不可能的。
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行。
特別是中醫,必須得在這個行業里學習、實習十年以上才行。
另外,醫生可是越來越吃香的行業,年輕人反而不被人信任,也是挺苦逼的。
吃過晚飯,回到房間的時候,于沫離還是非常認真地再次跟陳國華確認了一遍,直到他無奈地表示明天帶她一起去看醫生,她這才相信了。
(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