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大中小163.第158章,他好像什么都不會呀夜間模式→163.第158章,他好像什么都不會呀:,,,,,,,,,,
第158章,他好像什么都不會呀
此話頓時讓陳國華翻了個白眼,“滾蛋!”
其他同學卻全都哈哈大笑了起來,看到老陳吃癟,這可真不容易啊。
估計也就是章濟川、薛晉權他們能做到這樣了。
就在這個時候,陳恭祿、云婉裳、胡萍姑和陳梨他們也回來了。
看到家里烏泱泱的一大群人,可把陳恭祿他們給嚇壞了,還以為家里出了什么事兒呢。
得知是北大學生之后,這才松了一口氣。
“伯父再見,伯母再見,大嫂再見,姐姐再見”
薛晉權他們一個個都沖陳恭祿他們喊了一聲,這才轉身離開了。
聽他們胡亂的稱呼,搞得陳國華一陣頭大。
搞錯了吧?
明明他是老師啊,伯父伯母?
算了,不跟這些小屁孩一般見識了。
除了他們這些人來過之外,呂進雄、張逢時等人都沒有來,估計是因為身份的關系吧。
王樹迎他們就更不可能來這兒了,而夏培肅和徐獻瑜兩人都沒有來,反倒是讓陳國華有些驚訝。
但轉念一想也很正常,他們不生氣就已經算好了,怎么可能還會來看他?
畢竟陳國華可是計劃著要把薛晉權他們五十位學生給拐帶走的。
接下來幾天,陳國華都待在家里,哪里都沒有去。
婚期的臨近,家里就需要簡單裝扮一下了,陳國華這幾天都是在忙這些事兒。
其實也就是采購一些剪紙、紅燭、桌椅等等,還有就是定一下婚禮當天的宴席。
到時候是從國營飯店那邊請廚師過來幫忙做飯,食材這些,就是自備了。
大概就是這樣了。
一切從簡,因為沒辦法大搞,也沒有哪個條件來大搞。
而這一天傍晚,李壽同、馬云祿、錢振鵬他們卻是跑過來翠胡同這邊,跟他匯報了一個壞消息。
材料科研所現在由中科院的閔乃大、吳幾康、陳啟宏、祝永年等人接管了。
“為什么?”
陳國華頓時皺眉不已,沒弄懂上面的人,這是在干嗎?
就中科院計算機所的那些人,有一個算一個,根本沒幾人是全身心搞科研的人。
權力、搶功勞等,倒是一把好手。
不可否認,吳幾康、夏培肅和王傳英他們或許在科研層面的實力還算不錯,但也不如他們在搞權力這些方面有天賦啊。
如果他們把搞權力這些方面的心思,多放一些在科研上面,那么他們還算是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
另外,現如今的材料科研所,不管是纖維研究車間,還是晶圓制造車間,這些都是高新技術。
簡單的部分,已經被陳國華優先給完成了,剩下的部分,都是非常難啃的硬骨頭。
比如碳纖維材料,109和110這兩個信號的碳纖維,還算是容易一些,越是往后面,反而就更難了。
因為限制他們繼續向前的可不僅僅只是技術層面的原因,還有材料的因素。
比如109號碳纖維,這玩意兒的原材料可是黏膠纖維啊。
如果沒有制造出黏膠纖維,怎么可能制造得出如此優良的碳纖維呢?
這就是技術層面的降維打擊了。
現在陳國華不再擔任材料科研所的主任職位了,反倒是由閔乃大、吳幾康、陳啟宏他們來接手,呵呵,有好戲看了。
“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啊,反正今天上午宣布的任命”
馬云祿幾人都急得不行,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團團轉:
“材料科研所也不再是北汽制造廠旗下了,而是歸屬到中科院旗下了,但由于整個科研所人太多了,所以暫時還不會搬走”
搬走?
中科院那么多研究所,怎么可能還能放得下一個材料科研所啊?
何況,這個材料科研所又不是只有小貓小狗十幾人,而是好幾百號人呢。
“段書記他們幾位領導都氣瘋了,特別是段書記,看到資料的時候,都沒站穩”
聽到李壽同的話,陳國華默然。
老段為了這個材料科研所,投入了多少精力和時間,他當然是非常清楚的。
要說這個材料科研所被人搶走,誰最傷心,段云平說第三,沒人敢說第二。
因為第一是陳國華。
不過,陳國華雖然也很傷心,但目前他沒有絲毫的辦法。
前幾天,薛晉權他們來看他,他不傷心嗎?
這五十名北大學生,可是他辛辛苦苦培養的光刻機層面的人才,絕對是未來的火種。
現如今,就因為這件事,徹底沒了。
可是陳國華根本不敢在他們面前露出這樣的情緒,否則的話,還不知道薛晉權他們會鬧出多大的事兒呢。
在這個時候,把事情鬧大,除了讓人笑話,讓敵人開心,對整件事,沒有絲毫的幫助和益處。
因此,即便他再傷心都好,就像現在,他也只能強忍著。
“好了,這件事我知道了。”
沉默了許久,陳國華開口道:
“我不方便回去,你們替我給大家捎句話,該配合就配合,不能夠消極怠工。”
“如果未來我有一天能夠重新回去,肯定會繼續帶領大家攻克更多的科研難題”
“反之,大家也不要因為我,耽誤了自己的前程,而且這個材料科研所由誰領導,其實重要性并不大”
后面的話,陳國華說不下去了。
由閔乃大他們這群人來帶領的話,陳國華敢保證,只怕不出半年,就會民怨四起。
要知道,華居佐、裴益民他們這些人,可都是去年剛畢業的年輕人,最多也就是二十歲左右。
很年輕,對功勞肯定是非常渴望的。
以前跟著陳國華,還能經常有科研成果,現在跟著閔乃大他們,可能一兩個月沒有科研成果,他們還能憋得住。
但時間一長呢?
所以,陳國華即便不說,馬云祿、李壽同他們也應該能夠想到這些。
更何況,團隊當中,還有裴益民這樣的刺頭。
沒有了陳國華的壓制,這些刺頭們,絕對會釋放天性的。
一旦壓制不住這些年輕人,閔乃大他們灰頭土臉地離開科研所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陳國華沒跟馬云祿、李壽同他們說得很透徹,簡單幾句,便讓他們先回去了。
反正目前肯定是不可以消極怠工的,要不然,少不了苦頭吃。
望著他們離開的背影,陳國華嘆了一口氣:真是多事之秋啊。
轉眼又是第二天,其他都一切正常,唯獨北汽制造廠這邊,就不太好了。
閔乃大他們是了兩天時間,這才終于把科研所給徹底掌控下來了。
辦公室里,祝永年正在翻閱著陳國華之前留下來的運算器改進技術資料。
物理研究所二部的幾名研究員,此時還在等著他的回應。
只因為目前遇到了一個技術問題,而祝永年作為晶體管計算機的運算器元器件項目的領導者,原本對于現在陳國華提出來的集成式計算機的運算器是嗤之以鼻的。
畢竟祝永年認為,短時間內來說,不太可能完成集成式計算機的研發工作。
前幾天,在閔乃大等人的爭取下,也征得了王樹迎他們二部的首肯,于是這才接手了材料科研所。
只不過,現在接手之后,祝永年才發現,陳國華的設計方案是非常牛逼的,但技術層面的細節,卻讓人毛骨悚然。
把一百微米的晶體管放在巴掌大小的晶圓芯片上面,這怎么可能呢?
一百微米的晶體管,已經被制造了出來,這一點祝永年十分確定,因為他看過了。
并且,目前北汽制造廠已經在投建生產線了,其他軍工企業也都預定了訂單。
前面一段時間,就因為這個一百微米晶體管的事兒,上面沒少討論呢。
畢竟按照陳國華的意思,那就是生產出來之后,賣給外國人賺外匯。
上面的領導們都為了這件事吵翻天了,大家的意見都各不相同。
在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這邊,特別是祝永年看來,把晶體管賣給外國人,那就是資敵的愚蠢行為。
計算機可是未來‘發展規劃’的四項經濟措施之一,而晶體管便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這么重要的科研技術,怎么可能拿出去給外國呢?
以外國人的先進設備和技術實力,只要有了一百微米的晶體管,豈不是很快就可以批量生產了?
“祝組長,請問您是否可以解答我們的問題了?”
時間已經過去了好一會兒,二部的研究員有些忍不住了。
祝永年聞言,不耐煩地揮手道:“我這不是正在看嘛,你們先去做其他研究吧,等下我再來找你們.”
二部的幾位研究員沒辦法,只好無奈地轉身出去了。
一邊走,一邊還不忘小聲嘀咕了一句:真是磨嘰,不懂就不懂嘛,還說什么讓我們等?人家以前陳主任在的時候,那可是立馬回答,都不帶一秒鐘的猶豫.
辦公室內坐著的祝永年聞言,頓時氣得臉色發青:混蛋!
另一邊,吳幾康也是被懟得啞口無言,除了無能狂怒,也不知道能干嘛了。
事實上,一開始他接手這個所謂的芯片制造研究車間,聽聞是研究掃描電子顯微鏡的,他還有些詫異呢。
盡管他不是專業搞光學研究的,但作為記憶磁芯材料的研究專家,觸類旁通之下,這個所謂掃描電子顯微鏡,還不是手到擒來?
結果,當他看到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組成名字時,頓時就有了一種不祥預感。
因為他看到了計算機主機只是作為其中的一個部件罷了。
還有什么探測器、監控器等等之類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搞什么天文研究呢。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那些第一次看到科幻電影的清朝人一樣,只覺得三觀炸裂。
材料科研所有一臺晶體管計算機,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兒。
然而這臺計算機的主機,總不能是當做掃描電子顯微鏡的一部分吧?
真要是這么搞的話,還怎么進行科研?
可聶景忠、王寶柱他們都說過了,當時陳主任就是這么說的。
又是陳主任!!!
吳幾康無奈,只好沉下心來,查閱之前陳國華留下來的那些技術,說什么也要掌控這個芯片制造車間。
傍晚,裴益民、齊北、馬云祿等十幾人再次來到翠胡同找陳國華。
后者正在看書呢,倒是真的十分悠閑。
“陳主任,我們來看伱了.”
他們十多人,買了大梨過來,進門就開始喊了起來。
九月份是大梨成熟的季節,這個時候,市面上都有不少梨子賣。
前幾天,陳國華還特意去外面買了不少大梨。
嗯,他是特意在外面換了衣服,把頭發什么的都換了一下,直接去鴿子市那邊買的。
經歷過這一次的事兒之后,他變得謹慎多了。
“來就來,還帶什么梨子啊?等下帶回去”
陳國華呵呵笑著起身迎接他們,還不忘客套一句。
裴益民他們坐下來之后,就開始有模有樣地說起了今天的事兒。
今天是月底了,是閔乃大他們接手材料科研所的第四天了。
“陳主任,沒有你的話,我們真不習慣,你都不知道,今天那個閔教授啊,明明什么都不懂,還要裝很懂的樣子.”
“碳纖維材料是一種新材料,連我們都搞不清楚的事兒,他還說很簡單,然后今天我們真遇到一個技術問題了,問他的時候,他還在支吾著說,還沒看完您的技術資料呢”
“就這?”
齊北的吐槽,得到了大家的共鳴,就連馬云祿也忍不住說起了祝永年教授。
李愛民也吐槽起那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陳啟宏專家,說他也是真的不懂晶體管技術。
“陳主任,不是說之前這位陳啟宏專家是我們內地首次研發出晶體管的專家之一嗎?他怎么好像什么都不會啊?”
“除了給我們科普一些基礎知識外,更深入的一些技術,他就完全回答不上來了”
陳國華聞言,呵呵一笑:
“關于這個問題,你要問我他們咯,我哪里知道這些啊?”
還能是什么原因?
現如今,材料科研所都已經拿出一百微米的晶體管了,再繼續研制的話,那就是幾十微米的晶體管技術了。
幾十微米的晶體管,在六十年代絕對是非常炸裂的高科技,一般人還真的不行。
“不過這樣也好,估計他們也很快知難而退了吧?”
裴益民等人十分樂觀地說道:
“到時候陳主任你就可以重新回來了,如果你不回來的話,今年年底之前,我們肯定沒辦法制造出一千萬每秒運算速度的計算機了.”
“對啊,還有我們的碳纖維也是,唉,沒有陳主任在,我們怕是難咯”
陳國華頓時笑罵道:
“你們少給我戴高帽,沒事兒就趕緊給我滾蛋”
“主任,不留我們吃頓飯啊?”
“你們十幾人啊,想把我吃窮嗎?”
笑鬧之后,他們趕緊撒腿就跑,至于說那些梨子,他們根本沒拿走。
畢竟陳國華一個人,還真搞不掂他們這么多人。
客廳里的陳恭祿他們,看見這一幕,都笑了出來。
不管陳國華是否有工作,只要他每天都能保持現在這樣的好心情,大家也就放心了。
“大哥,大哥,我回來了.”
外面玩耍回來的陳小敏,隔著老遠就呼喊了起來。
自從前幾天羅峰他們這些人陸陸續續來過翠胡同之后,之前關于陳國華是特務的謠言,也不翼而飛。
所以,陳小敏她還能出去跟那些小伙伴們玩耍。
只是,她的小伙伴們少了好幾人。
因為那幾人說過她大哥是特務,所以她不跟這些小朋友玩耍了。
“回來就回來了,喊那么大聲干嘛?”
陳國華摸了摸小家伙的小腦袋,卻見她嘻嘻地開口:
“大哥,剛才我們在外面看到了好多好漂亮的汽車啊,一排排地從我們這里經過,還有摩托車”
“這有什么大驚小怪的?”
“聽說他們是什么領導人?哦,對了,是赫魯什么夫,哎呀,我忘記了,反正就是來我們國家訪問的”
聽到這里,陳國華心中頓時了然,今天已經是月底了,北方那些人也該來了。
從五月份一直聊關于長波發射站主導權的事兒,以及內地想要造核潛艇這件事,希望可以得到北方的支持。
結果不言而喻嘛,雙方都不肯退讓。
現如今是赫魯這家伙來了,而且這混蛋還是剛去了北美,吃了癟之后才突然想要來內地的。
根據媒體的匯報,赫魯這家伙去北美那邊,提出了兩個特殊的要求。
一個是去參觀迪士尼樂園,另一個則是跟瑪麗蓮夢露共進晚餐。
北美那些盎格魯后代當然很討厭這位赫魯,因為這家伙極為粗鄙,經常在媒體面前表示要把盎格魯后代按在地上摩擦。
所以,當他提出這兩個要求的時候,盎格魯后代們拒絕了第一個要求。
至于第二個要求,卻也是沒有讓赫魯得逞,而是舉辦了一場幾百人的晚宴。
反正搞得赫魯很沒面子,十分狼狽地離開了北美。
這家伙沒在北美占到便宜,當然是希望在內地這邊,能夠占到便宜了。
文津街,一場歡迎晚宴正在舉辦。
燈紅酒綠是沒有的,但籌光交錯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并且不只是白酒,葡萄酒、汽水等也是少不了的。
吃吃喝喝的晚宴,可不是交談的時候,只能說是互相試探吧。
“我的老朋友,我可是聽說了,你們最近的高科技搞得有聲有色嘛,一百微米的晶體管都被你們研制出來了?”
酒還沒過三巡,赫魯就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起來。
伍先生聞言,溫和一笑,“赫魯同志過獎了呀,我們這就是小打小鬧,可比不得你們呀”
趁著這個時機,伍先生直接開始哭窮。
“我們的秋收已經結束了,但今年糧食收成很一般啊,我們希望赫魯同志能夠看在我們同屬盟友關系的份上,幫助我們發展一下現代的農業技術,比如拖拉機技術.”
秋收已經結束了,但南方那邊的水稻是還沒有結束的。
南方一般都是兩季水稻,秋季的水稻收割時間是在十月中下旬到十一月份左右。
現如今是九月底,馬上就是國慶節了。
因此這個時間點來說,北方的春小麥幾乎是已經完全收割了。
但由于北方今年初春的干旱問題,加上糧食種子都被吃了不少,也因此導致耽誤了春耕。
不管是什么年代,春耕斷然不能夠耽誤的。
也因此,糧食減產是必然的。
伍先生不說此事,人家赫魯也是知道此事的。
沒辦法啊,內地那么多北方工程師,人家會不知道這些情況嗎?
畢竟現如今內地跟北方的關系,算不上是蜜月了,但也還是好朋友嘛。
所以含糊一下帶過,主要目的還是對方的農業科技。
其實北方那邊的現代農業科技是挺爛的,但再爛也沒有內地那么困難啊。
能搞點什么拖拉機技術或者什么其他技術,也是挺不錯的。
赫魯聞言,笑著提及了去年的蔬菜大棚和農用地膜的技術,夸贊他們內地這邊當真是人才濟濟。
并且還提出了想要見見這位發明者,因為他聽說了,這位發明者還只是一位十八歲的年輕人。
伍先生聞言,微笑著說好,只不過他需要跟上面匯報申請一下。
“為什么?”赫魯頓時大吃一驚,一個十八歲年輕人罷了,他還見不了了不成?
想到他在北美那邊吃的閉門羹,來到小弟這里,居然還要繼續吃閉門羹?
霎時間,赫魯的心情便十分不美了。
都不等伍先生回應,接著說道:
“既然不方便,那就算了。”
他當成了是伍先生對他的不尊重,以及長波發射站主導權的不滿,因此他現在直接回敬了回去。
伍先生見狀,也不好再說些什么了。
只能是找機會,等下再提這件事了。
轉過天,會談正式開始,但談了許久,還是無法達成共識。
雙方的點,太糾結了,互相都不可能妥協,于是便僵硬住了。
國慶節前夜,翠胡同,陳家。
今晚的陳家,來了不少客人。
最近陳家的大門都被客人給踩踏到掉了一層色了。
只因為最近陳國華的事兒,客人是真的絡繹不絕,每天都有人過來。
而今晚來的人,卻不是來看陳國華的了,而是老陳的戰友。
“哎喲,你們來就來嘛,怎么還帶肉和酒了呢?還有生?你們這是多瞧不起我啊?”
陳恭祿滿面笑容,眼睛瞇成了一條線,嘴巴上的那兩排大黃牙,都掉了好幾顆,看著就很有喜感。
他的老戰友們從全國各地而來,按理說今天不應該來找陳恭祿的,畢竟明天就是國慶節了,還能擅自離隊?
當然不是了,他們這些都不是來參加國慶閱兵的,而是來看閱兵式的。
準確來說,是被邀請來的,所以行程的安排上,相對自由了很多。
否則的話,給他們十萬個膽兒,他們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來陳恭祿家的。
十幾個老兵聚一起,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陪酒的陳國華,一直都沒怎么說話,就聽著他們在吹牛逼了。
“老陳,我是真羨慕你啊,你說說你啊,都快六十歲了,還這么能喝.”
“國華是吧?你今年才十八歲啊,就從北大畢業了?你是怎么做到的?跟你娘親一樣,腦子好使”
“后天結婚是吧?大紅包我都準備好了,就等你這杯喜酒了”
一群老不修的,還好沒罵娘吐臟話,要不然今晚這團聚估計更熱鬧。
估計是陳國華在,又是初次見面,為了維護形象,所以沒有說臟話吧。
不管如何,陳國華就只是一直陪著喝酒便對了。
家里存著的酒也有不少,加上這些老兵,幾乎都自備酒水了,所以完全夠喝。
之所以要自備酒水,這很正常,因為糧食和豬肉的份額都下調了。
在統購統銷的政策下,誰家也沒有余糧啊。
如果只是一兩個戰友過來,那絕對沒問題,空手來就行了。
可是十幾個戰友一起來,到時候喝得不爽,那才是遺憾呢。
一群人吃吃喝喝,直到十點才結束。
好在他們住的招待所就在城里,而不是城外,倒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轉過天,國慶節,全國都放假。
幾乎全國上下都是一片紅色的歡慶氣氛。
其實從前幾天開始,京城的各大主要街道上,就已經插上了鮮艷的紅旗。
裹上紅裝的京城,看著就更加喜慶了。
大清晨的京城,伴隨著黎明的到來,在整齊一致的腳步聲中,儀仗隊踏步而來。
陳國華和于沫離他們站在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臺前,莊嚴肅穆地看著這些儀仗隊。
等待的群眾,幾乎都是激動、喜悅的心情注視著升旗的這一刻。
只因為今天是十周年國慶日的清晨,這一天的升旗儀式,格外的不同。
為了不留遺憾,陳國華自然帶著美少女、三小只她們一起過來了。
連他七姐也在,胡萍姑也都跟著來了。
只有老陳和云婉裳他們老兩口,年紀大了,走不動,熬不住,所以沒來。
排了幾個小時的隊伍,等待了許久,才終于等到了黎明。
在眾多人的注視下,國旗緩緩升起,響亮的歌聲也跟著響起,大家都跟著哼唱了起來。
看著這一幕,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直到國旗升到頂,熱鬧散場,陳國華心中的激動,也久久不曾散去。
“國華哥,我有些理解了你那句話的含義:長在國旗下,生在春風里”
于沫離輕柔的話語,把陳國華拉回了現實。
“大嫂我不理解,這話是什么意思啊?”
搗蛋鬼陳小敏來了一句,頓時收獲了她大哥的一記摸頭殺。
“大哥,不許你再摸我的頭了.”
“前兩天不是還讓我摸嗎?”
“前兩天是因為我可憐可憐你,可是我沒想到你得寸進尺,哼,我以后再也不理你了”
小家伙哼哧哼哧地跑前面去了,于沫離莞爾一笑,跟著追了上去。
只有陳國華翻了個白眼:小伎倆!
回到家里吃過早餐,然后大家又帶著小馬扎,繼續前往長安街這邊,準備看閱兵式。
半個月前,陳國華還在做夢,自己有沒有可能被邀請到天安門城樓那邊看閱兵式。
結果沒有想到,現在連做夢的資格都沒有了。
那些寫舉報信的人,真是害人不淺吶!
特么的!
排著隊的陳國華,一邊跟于沫離她們閑聊,一邊想著這件事,一邊還看向四周。
閱兵式要十點才開始,但實際上,剛才他們回來吃早餐的時候,附近幾條街,就已經為熱情的觀眾,給圍得水泄不通了。
眾所周知,這可是十周年國慶閱兵儀式啊,搞得十分隆重。
南池子大街這邊,整條街都被封鎖了,因為這邊有不少部隊在這邊等候閱兵呢。
“好熱啊!”
剛到九點,太陽當空照,秋老虎再次襲來,頓時讓陳小梅兩個小家伙忍不住喊了起來。
陳國華變戲法似的,從斜挎包里掏出了兩把扇子。
“哇,大哥你居然帶扇子了,真是太好了”
不僅兩個小家伙驚喜連連,便是于沫離和陳小月她們也都十分吃驚。
“弟弟你到底帶了多少東西啊?不沉的嗎?”
旁邊的陳梨也忍不住驚訝地問道,胡萍姑和陳援朝母子倆也都投來了好奇的目光。
周邊其他排隊的眾人,也都投來了羨慕嫉妒的目光。
十月的清晨,原本是有些涼快的,但九點這個時間,就已經不那么涼快了。
因此,準備不充分的人,現在可就慘了。
“不多啊,我力氣還是挺大的,沒關系。”陳國華呵呵一笑,心說只要你們不檢查,那就不會知道我這個包里面裝了啥。
別說扇子,即便是大肉包、饅頭、烤鴨等等,他都能拿出來。
只因為這些東西都是他從空間里面拿出來的。
有了扇子,稍微減輕了一下秋老虎的癥狀。
而所謂心靜自然涼這句鬼話,是不能夠相信的。
因為現在四周都是人,風都吹不過來,除了被頭頂的大太陽吃烤炙烤之外,哪里還有其他變涼快的辦法呢?
只能祈禱閱兵式快點開始,然后早點結束。
時間慢慢走,在大家千呼萬喚的期盼中,閱兵式真的開始了。
跨坐在她大哥肩膀上的小家伙,興奮到手舞足蹈。
“大哥,有大車,哇,手掌好!”
聽著小家伙的吶喊聲,陳國華的視線,越過前面烏漆嘛黑人頭,也依稀看到了一個人頭飄過。
雖說是有點恐怖片的感覺,可實情就是如此,因為人太多了。
長安街兩旁,烏泱泱的一大片人,幾乎是看不到邊。
整齊劃一的部隊,一隊隊喊著口號,走過了天安門。
對于陳國華來說,這樣的閱兵儀式,肯定是看不到很震撼的閱兵隊伍了。
只能是感受一下現場的氣氛了。
如果像后世那樣,有電視直播,那就爽了。
只可惜,現如今的內地,電視機都沒多少臺,更別說什么電視直播了。
國慶閱兵結束之后,大家回到家里,還是討論這件事。
十周年國慶呀,太熱鬧了。
而閱兵式過去之后,對于陳國華和于沫離兩人來說,就要準備明天的婚禮了。
下午的時候,于沫離就跟她父母回家去準備了。
而廚師他也帶著幫廚來到了翠胡同這邊,開始準備食材。
為了明天的婚宴,部分食材是需要提前準備的,不可能是等到明天才準備。
由于考慮到賓客的時間,所以婚宴是中午而不是晚上。
其實按照正常來說,或者按照以前的慣例,那都是傍晚舉辦婚禮拜堂成親,晚上的宴席。
但結婚這件事,哪有那么多講究呢?
自然是怎么方便怎么來。
提前一天開始準備食材,就不怕第二天的婚宴會出現什么意外。
轉眼第二天,十月二號,農歷九月初一。
從去年十二月二十六號訂婚,到現在十月二號,都過去十個多月了。
然而即便是擺酒了,陳國華和于沫離兩人卻沒辦法去領證。
只因為陳國華目前也才十八周歲了,于沫離也才十七周歲。
兩人都沒有到法定結婚年齡,真的跑去街道辦事處去登記的話,肯定要被趕出來了。
當然了,他們兩人也不會去登記,因為胡萍姑就在街道辦工作,對《婚姻登記辦法》再熟悉不過了。
這是一九五五年頒布實施的婚姻登記辦法,關于婚姻登記工作也從各區民政科轉移到了街道辦辦事處。
到了五九年的今天,婚姻登記已經有了成熟的體系,自然不會有什么大問題了。
一大早,陳國華就開始洗漱了。
就換上干凈清爽的中山服便可以了,頭發嘛,是昨天下午去理發店剃了干凈的寸頭。
這個時代,也沒有所謂的發型,反正好看就行了。
“老陳,你今天可真帥!”
七點多,羅峰、王學國、馬秉裕等人就已經到了。
今天是國慶節,全國都是兩天假,而王學國不一樣,他直接請了一周的假期。
因為他想參加陳國華的婚禮,對于遠在哈工大的王學國來說,只能是請假了。
馮悅和梅麗華兩人還在魔都。
她們倆倒是想請假來著,學校沒批假,也沒有火車票,逃課都逃不了。
最后只能是前天下午拍了電報過來,說明情況,同時祝福陳國華和于沫離兩人。
就因為這件事,羅峰他們幾人還在私底下打趣陳國華:你結婚的消息,不知道讓多少少女傷心難過呢。
“我當然知道我很帥啊,你們都很有眼光。”
陳國華臭屁了一下,被胡先勛一腳踢了過來,羅峰他們也跟著撲了上來。
打鬧過后,吳禮義、錢振鵬、李壽同他們幾人也都到了。
沒錯,今天的接親隊伍可不算小,來了十多人,他們全都有自行車。
在這個時代,能騎著十多輛自行車來接親,這排面已經足夠了。
只可惜,半個月前,陳國華被人陷害了,導致現在都沒有了配車,真的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走走,出發了!”
人齊之后,大家伙全都出發去接親了。
到了于沫離家里,她那邊也來了不少新娘團成員,幾乎都是她的高中和大學同學。
雙方都是年輕人,聚一起可就好玩多了。
而且都是大學生,因此玩詩歌背誦等活兒,那是真的不少。
還有快問快答、成語接龍等,幾乎都是他們這些大學生才能玩得起,其他人可真的玩不起。
畢竟換做是農村的接親,誰敢這么玩?
現在的農村,大部分都是文盲居多。
別說什么掃盲教育,那玩意兒只能夠持續一陣子,最后很多人也就是知道如何寫自己的名字,僅此而已。
甚至有些人,到了幾年之后,連自己的名字都忘記怎么寫了呢。
文盲到這樣的程度,玩成語接龍?
這不是開玩笑嘛!
很快,通關之后,陳國華他們也終于接到了新娘子。
一群年輕男女,騎著自行車,在大街上逛了一圈,這才回到翠胡同。
而此時的翠胡同,已經變得十分熱鬧了。
原本準備了二十桌的酒宴,現在看來,根本就不夠坐啊。
陳恭祿和于世勛趕緊去找鄰居幫忙,借凳子、碗筷,還有就是去國營飯店買飯菜。
沒辦法,來的客人有點超乎預料。
王樹迎、熊玉坤、呂進雄和張逢時等領導都來了,羅峰他們幾個家長也都在。
還有就是段云平、薛亞軍等北汽制造廠的領導。
北大那邊的薛晉權他們幾十人,全都來了,不過他們一看這場面,直接放下賀禮給門口收禮的陳梨、三小只她們,然后就溜了。
不溜不行啊,人太多了。
他們六七十人呢,咋可能坐得下?
除了他們這一群人,還有裴益民、馬云祿、王寶柱等材料科研所的研究員、技術員,也都在看見這么多人之后,同樣丟下賀禮就逃了。
熱熱鬧鬧的婚宴,對于陳國華和于沫離兩人來說,只是感受到它很熱鬧,但高興的同時也是非常累。
忙忙碌碌的一整天,最后都忘記了是怎么睡著的。
就在婚宴過后,一場關于糧食危機的事兒撲面而來,并且瞬間引起了整個京城的議論。
ps:凌晨的這一章,遇到審核了,還好終于通過了。
(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