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零年七月底的時候,莫斯科。
負責相關信息傳遞和整理、交換生等事務的羅科索夫,他最擔心的事兒,還是發生了。
原因是之前搶劫ibm公司那批五十微米晶體管,任務失敗這件事,被赫魯知道了。
并且赫魯還從其他渠道打聽了一些信息,得知了現如今莫斯科在半導體行業處在一個怎樣的落后地位之后,赫魯破防了。
所以,他當即就把羅科索夫等下屬給喊到書記辦公室,把這群下屬給狠狠訓斥了一頓。
實際情況就是,西門子公司那邊,優先得到了五十微米晶體管。
然后第一時間就拿出了性能最佳的芯片。
西德這個地方嘛,大家懂的都懂。
可以說是很多地方都可以從這邊很快獲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畢竟誰讓他們當初戰敗了呢。
也因此,西門子公司根本沒能守得住秘密。
而這個消息自然很快就被赫魯知道了,相關研究員查看過技術資料之后。
很快就可以確認,這種芯片,一旦應用在計算機層面上,那么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可以超越千萬次達到兩千萬,甚至是三千萬次的層面。
而僅僅只是坐擁百萬級別運算速度計算機的莫斯科,面對這樣的技術落差,赫魯豈能不破防?
特別是在一百微米晶體管技術也沒有突破,以及五十微米晶體管技術沒有盜取、搶劫到等多種手段盡皆失利的情況下,赫魯的怒氣值儼然達到了爆發的臨界值。
羅科索夫等人都被罵了狗血淋頭,卻也沒人敢吱聲。
只因為這件事,大家也不想發生,但偏偏不盡如人意啊。
執行任務的時候,總會有馬失前蹄的時候,所以習慣就好。
但大家沒想到這樣的事兒,會集中到了一起。
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如今莫斯科只能夠暗暗咬牙切齒,然后提議通過正常渠道進行購買華潤公司的晶體管產品了。
這個提議,居然沒有被赫魯否決。
甚至,很快就通過了。
畢竟,如果再不追趕的話,莫斯科就會被甩出去一大截了。
除了拿出錢財來采購華潤公司的晶體管之外,肯定還需要輔助其他手段的。
總不能就這么干巴巴地給人家華潤公司送錢吧?
送錢還不要緊,這錢,還不能夠讓華潤公司察覺到,是他們莫斯科想要采購的。
于是,他們就在倫敦這邊偽造了一個身份,一個出身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艾格西。
然后利用這位艾格西博士的身份,成立了一家艾格西半導體實驗室。
通過這么多層的虛假身份疊加,以及,又是前往港島這樣的地方來找華潤公司采購,應該是萬無一失了吧?
嗯,這就是羅科索夫的計劃。
赫魯也自然是同意了這個計劃。
雖說給華潤公司送錢這件事,讓他非常不滿,但也沒有辦法啊。
一九六零年的莫斯科,其實他們在半導體行業的發展,確實是走了歪路。
在二十年代的時候,莫斯科就已經利用硅材料建立了類似三極管的系統。
三十年代的時候,有物理學家認為,半導體才是電子技術的未來,并且還提出了幾十年后集成電路的理論基礎阻擋層這個概念。
到了五十年代,莫斯科科學院院士阿夫迪夫率先實現了電子管小型化,性能遠遠超越北美,并且還能量產。
在當時,北美這邊同類的電子管產品,還在實驗室里。
也因為有了這個技術突破,所以莫斯科率先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
使用的就是電子管電路,并且相關計算也是電子管計算機算的。
伴隨著這場巨大的勝利,到了一九五六年的時候,莫斯科已經將鍺基晶體管用在軍事和工業上了。
并且很多超級計算機也是領先北美,整個電子工業的規模十分龐大,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多個半導體研究所。
在當時,僅列別捷夫物理研究所和無線電工程電子學研究所,諾貝爾獎得主就超過六名。
所以在一九五六年之前,莫斯科的半導體水平,絕對是遠超全球其他國家的。
眾所周知,不管是鍺基芯片還是硅基芯片,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前者對于莫斯科來說,那就是技術成熟、好加工、成本低且便于使用。
并且莫斯科高層,比如赫魯也都認為電子管經久耐用,并且抗干擾性強。
而晶體管雖然小巧先進,但故障率高、抗干擾差。
所以,莫斯科其實是一直優先集中力量發展電子管,而忽視了晶體管。
但是,伴隨著一百微米晶體管和五十微米晶體管的相繼面世,赫魯也坐不住了呀。
盡管莫斯科可以保障自己在電子管層面的技術領先優勢,但晶體管也不能夠完全無視啊。
更何況,西門子公司都有已經能夠拿出可以實現兩千萬次運算速度的超級計算機芯片了。
在這樣的背景,如果莫斯科還能安安穩穩地坐著不動,任由人家紐約、京城、西德、東京等地方發展晶體管技術的話。
那么很有可能被甩開一大截的就是莫斯科了。
要知道,現在的莫斯科,在計算機領域上,依然還是只是百萬級別的運算速度,跟人家北美已經出現了差距。
可在一九五六年之前,莫斯科可是全球領先地位啊。
咋地,突然間,就改朝換代了呢?
所以,一九六零年八月初,華潤公司總經理辦公室里面,柳冠中就看到了兩位自稱來自倫敦艾格西半導體實驗室的代表。
想要跟他們華潤公司采購一批五十微米晶體管和一百微米晶體管,希望價格可以優惠一點。
“很抱歉,兩位先生,我們華潤公司的晶體管無法給到你們優惠,所有客戶都是一樣的”
柳冠中聽完之后,表情依然笑呵呵地說著。
但,心里已經泛起了嘀咕。
只因為眼前這里兩位倫敦來的客人,實在是一點都不倫敦。
盡管他們的英文是倫敦腔,但跟莫斯科打過很多次交道的柳冠中,還是一下子就聽出來了。
加上對方身上的那股子莫斯科味道,實在是太濃烈了。
不同民族之間的辦事風格,是有很大差異的。
比如東京那邊的人,就很容易前倨后恭或者前恭后倨,在狼和狗之間反復橫跳。
而莫斯科人嘛,外表冷若冰霜,面無表情的時候,很容易讓人感到害怕。
人家倫敦可是紳士風格啊,這一點,在港島待的時間長了,柳冠中對這個還是很有感觸的。
盡管柳冠中也很不喜歡倫敦人,但對于這類人的性格特點,他還是很清楚的。
艾格西半導體實驗室的兩位代表,得知柳冠中不會降價之后,表情變了變。
來之前,他們就已經知道了這些規矩。
現在果然是沒有優惠,可一想到需要支付五百萬美金給到華潤公司,兩人頓時跟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雖然如此,但他們還是得依照命令行事。
京城這邊,很快就又收到了信息。
在短短的一天時間之內,華潤公司又賣出去了三千零十萬美金的五十微米和一百微米晶體管。
邱宗岳、陳國華等人可都高興壞了。
特別是邱宗岳,他更是手舞足蹈。
然后就跟上面匯報了這個好消息。
要知道,前后不到半個月,總收入便超過了六千五百萬美金。
絕對是史無前例的好消息呀。
所以,當他們得知這個消息之后,也笑了出來:
“哦,又賣出去了這么多?看來我們這個小陳同志還是很厲害的啊,不僅搞科研很不錯,連做生意都是一把好手啊”
可不咋地,如果不是陳國華研制出來了五十微米晶體管。
加上陳國華之前提出來的五百美元一枚晶體管和一萬枚起售這兩點建議,那么按照其他人的建議的話,內地怎么可能會在這么短時間內收入這么多美金?
現在京城這邊需要很多錢,陳國華這一次可謂是幫了大忙。
其實,內地現在的大部分糧食、豬肉等,都存放到了京城火車站附近的普通倉庫或冷凍倉庫里面。
這些糧食、豬肉等,到了倉庫之后,到達了一定數量之后,就會被火車運走。
但這些農產品并不值錢,相比近百億人民幣的高昂債務來說,這得需要多少頭大肥豬才能夠還清啊?
一頭大肥豬的豬肉率在百分之七十六到百分之八十左右,按照平均每一頭大肥豬能夠產出兩百五十斤豬肉來計算,單價五毛錢的豬肉,一頭大肥豬可以賣出一百二十五元。
所以一頭大肥豬僅僅只是一百二十五元,想要賣出一億元的話,就需要八十萬頭大肥豬。
呵呵,全國上下去哪里找八十萬頭大肥豬啊?
又不是二零二三年,那個時候,全年下來,全國出欄的大肥豬有七點三七億頭。
現在可是一九六零年,太難了。
即便真的有八十萬頭大肥豬,也僅僅只是一億元罷了,只是八十六分之一。
最重要的是,必須是合格的大肥肉才行,否則的話,人家還不樂意要呢。
所以,如果想要還債的話。
那么就只能夠把目光投向大西北地區的稀有金屬礦產上面。
盡管稀有金屬礦的附加值也很低,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最為重要的是,開采難度極大。
比如冬天的時候,那可是零下四十度的氣溫啊,極為惡劣的自然環境。
在這樣的嚴寒環境中,生存都是一件困難的事兒,更何況還需要開采礦場?
難度直接拉滿了。
“是啊,小陳確實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
邱宗岳也跟著附和說道。
或許在他看來,陳國華就只是一個孩子。
可陳國華要是聽到這句話的話,恐怕會忍不住說:其實我現在也是當父親的人了,不是孩子了!
振華研究所,今天全體研究員都站在實驗室門口前的空地,站在樹蔭下,目光熱切地看著臨時搭建的小站臺上的幾位領導。
今天是上面給振華研究所的研究員們頒發榮譽勛章。
這可是集體一等功勛章啊,非常高的榮譽了。
其實,邱宗岳跟領導申請過了,要不頒發特等功功勛章?
只不過,很快就被否決了。
理由也很簡單,如果這一次頒發了這樣的勛章,下一次呢?
畢竟現在可是和平年代,特等功勛章就不能夠隨意頒發了,需要慎重再慎重。
最好是開會討論。
但是,振華研究所這家機構還是很特殊的,能藏著就藏著吧。
該給的榮譽,肯定是要給的,后勤保障工作也要做好。
至于說其他的事兒,呵呵還是等度過眼前這個難關再說吧。
因此在功勛章制作好之后,上面領導親自過來,給振華研究所的研究員進行頒發勛章了。
不過,在這個過程自然是免不了勉勵一番眾人。
很快,趙志賢、蔡云麗、林志武、李傳璋等人便瞠目結舌了起來。
因為他們都聽到五十微米晶體管的銷售總額。
好家伙,那可是好幾千萬美金啊!
薛晉權、章濟川、萬慶萱、姚詩瓊等北大學生同樣是瞠目結舌,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旋即,大家都爆發出了熱烈的歡呼聲和掌聲,為這個巨大的好消息感到發自內心的高興。
今年二月份的時候,陳國華親自帶領趙志賢、林志武等人全力研發五十微米晶體管。
那個時候的陳國華,時間還算很多,所以很快就突破了這個技術。
但當時的趙志賢他們都沒有想到,一枚小小的晶體管,居然可以賣出去這么高的價格。
科技產品的附加值,果然是無與倫比的。
畢竟他們這些大學生也都知道,為什么他們研究所的大肥豬會沒有多少,因為那些大肥豬運到火車站附近的倉庫去了。
這些大肥豬都要運往莫斯科,無法留在京城。
而大肥豬是沒有多少附加值的,所以拿大肥豬去還債,終究還是差了很多。
眾人興奮之余,也不由更加期待,未來振華研究所會有怎樣翻天覆地的改變。
畢竟,他們可是聽陳國華不止一次地說過,振華研究所自負盈虧。
現在研究所都賺了這么多錢,那還不得趕緊搞更多的裝備?
可他們哪里知道啊,陳國華只是要了五百萬人民幣罷了。
錢再多,也只是紙幣,沒啥用。
還是需要變成資源才行。
可現如今那么困難,陳國華自然不好那么多外匯來采購進口設備啊。
絕大部分時候,陳國華都是通過跟京城鋼鐵廠、107工廠、985工廠等兄弟單位進行合作,然后拿到自己想要的一些設備原材料。
簡單榮譽勛章的頒獎儀式,不多時便結束了。
結束之后,大家還在實驗室安檢門這邊的時候,還是興高采烈地議論著剛才的事兒。
到了下午,也就是馬云祿他們剛吃過午飯沒多久。
就從窗外看到了外面來了不少汽車。
陳國華正看著這些汽車,讓馬明偉他們搬運的時候,都小心一點。
“主任,這些都是什么物資呀?”
殷孟倫站在一旁,沒有前去幫忙搬運,倒是好奇地問了起來。
他手底下那么多人,當然不需要他親自動手了,即便他人高馬大,可那些士兵也同樣不差多少,一個個都是大力士。
幫忙搬運物資,就當是訓練的一部分了。
其實,陳國華不是很喜歡跟殷孟倫站一起。
因為后者特別高,兩米的大個子,加上體格也不小,站一旁的時候,就顯得他嬌小很多。
要知道,他自己本身也有一米八四呢,在北方人當中,也不算矮了。
可對比兩米的大個子,那就差了一大截。
“這是計算機的零部件,還有就是部分光學儀器設備等,反正都是非常貴重的物品,必須輕拿輕放,不能夠出現任何一點傾斜”
陳國華說了一下,就看到閆守春這小子差點手抖,還好他自己用大腿頂住了,要不然肯定要倒了。
殷孟倫和陳國華都趕緊上前,后者還想說老閆幾句,結果看到對方的手掌溢出了血,又把話給咽了回去。
穩住設備之后,陳國華這才讓閆守春去找小高包扎一下,要不然的話,傷口感染了可不好。
振華研究所的醫務室,過兩天就會增加兩人了,一位是真正的醫生,另外一位則是實習醫生。
到時候的話,醫務室就有兩位實習醫生和一位正式醫生了。
只要醫務人員都就位之后,那么振華研究所的后勤保障工作,才算是全面閉合了。
當然了,伴隨著研究所人員的增加,三位醫務人員,估計也是不夠用的。
相比其他單位,振華研究所出現事故的概率也不低。
加上保衛科就有一百多人出頭,他們在訓練的時候,也容易出現皮外傷之類的小傷小痛。
因此,這也算是迫在眉睫的事兒。
一個大型空曠的實驗室內,他指揮著保衛科人員把設備放下來之后,就開始親自動手安裝計算機了。
這是晶體管計算機,是他去年研發出來的計算機。
以前是沒錢,陳國華想要跟兄弟單位下訂,那都很難讓他們幫忙制造。
現在有錢了,以107工廠他們對陳國華的重視程度,只要一張口,立馬就安排生產了。
所以,一臺晶體管計算機的所有零部件,都很快生產出來了。
要搞集成式計算機的研發工作,當然是少不了計算機的。
旁的不說了,光是掃描電子顯微鏡,就需要一臺主機了。
在透鏡已經研發出來的情況下,加上材料科研所也研制出了一小部分跟振華研究所沒重合的元器件,陳國華當然要準備對掃描電子顯微鏡下手了。
材料科研所研制出來的零部件,是陳國華讓985工廠的徐燕謀幫忙采購的。
陳國華自己并不想跟材料科研所有接觸,就只能夠想到利用這個辦法了。
“老陳,我們真的能夠實現掃描電子顯微鏡這一臺設備嗎?”
幫忙一起組裝的陸子敬,期待著詢問道。
旁邊還有章濟川、趙菊生、萬福森和石志慶他們四位超學神,也同樣目光熱切、期盼地看著陳國華。
去年,他們五人都是被陳國華分配到了光學材料研究車間里面,和聶景忠、王寶柱他們一起研制掃描電子顯微鏡的。
所以他們都十分清楚掃描電子顯微鏡的技術難度。
“為什么不能?”
陳國華自信一笑,接著說道:
“我們現在已經有了鏡筒、樣品室、開關機按鈕、計算機主機等等,現在就還差兩個探測器和一個監控器罷了,很難嗎?”
聽到他的話,章濟川給了他一個白眼,道:
“老陳,你要知道,我們從二月份就開始了,現在都八月份了,半年時間都過去了,就只是拿出來了一個鏡筒而已”
石志慶也跟著附和道:
“對啊,老陳,你可不要盲目自信啊,樣品室、開關機按鈕這些,可都是人家材料科研所的功勞.”
陸子敬和趙菊生兩人沒忍住,直接笑了笑出,萬福森直接說道:
“老石,伱是不是忘記了,材料科研所還是老陳支棱起來的呢,你看看,去年九月份之后,老陳沒帶著他們一起玩了,直接就被他們給玩完了”
這話卻也沒有讓石志慶尷尬,而是繼續道:
“我知道你們在笑什么,但我想說的是,老陳厲害歸厲害,可他終究沒有那么多時間啊,他也只是一個人”
是啊,他終究只是一個人。
眾人霎時間都沉默了。
因為陳國華分配更多的時間在掃描電子顯微鏡實驗室里面的話,那么其他實驗室得到的時間,就會減少。
并不是說其他實驗室離不開陳國華,而是離開之后,項目進度會嚴重拖累。
畢竟材料科研所,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何況,之前更容易攻關的五十微米晶體管等項目,都已經被拿下來了。
最近這小半年時間里,離子源和離子加速器等項目,以及透鏡等項目,費的時間越來越長。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來了,陳國華越來越忙了,項目的難度系數也越來越高了。
因此,石志慶的擔憂,并非不是沒有道理的。
陳國華見他們都這副樣子,頓時也都無語了。
“我就沒見過你們這樣的,論打擊自己志氣,你們絕對是這個!”
只見他豎起了大拇指,接著又繼續說道:
“合著,我以前經常跟你們說的話,全都拋一邊去了吧?趕緊干活吧,一天到晚,就知道胡說八道.”
噗嗤!
他們五人突然又笑了,陳國華卻蒙圈了。
下一刻,章濟川直接樂呵呵地沖陸子敬他們四人挑眉說道:
“我就說老陳心態穩得很,你們非是不信,還要測試一下?現在信了吧?”
趙菊生他們四人頓時點點頭,只有陳國華郁悶不已。
合著他們都在演戲呢,就只是因為他們五人之間,對于陳國華的心態問題有爭議,所以就聯合起來打賭,給陳國華演了一場戲?
可真是閑得蛋疼!
“行了,你們打今兒起,每天都在實驗室多待兩個小時,我會跟保衛科說一聲的”
無語之余,陳國華淡淡吩咐道。
一時間,章濟川他們五人直接傻眼了,好家伙,老陳你不能夠這樣區別對待啊。
說話間,計算機已經差不多組裝好了。
趕緊接通電源,先試一試。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陳國華往掃描電子顯微鏡跑的次數,明顯多了不少。
只因為這里有一臺計算機。
既然有了計算機,那么他就很想有電腦了。
迫切想要擁有一臺電腦的心情,是章濟川他們這些人所不能夠理解的。
所以,他得趕緊把掃描電子顯微鏡給研制出來。
只要搞掂了它,那么光刻機最大的鏡頭組件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解決了鏡頭組件之后,光刻機就剩下最大的另外一個難題了:光源組件!
首先光刻機的核心組件包括光源、鏡頭、雙工作臺、浸沒系統等關鍵子系統。
前面兩者是關鍵中的關鍵,缺一不可。
后面的工作臺、浸沒系統等,都不算是很關鍵,只因為現在還沒涉及到一百納米尺寸以下的技術。
所以,目前對工作臺和浸沒系統等子系統的話,并不需要耗費陳國華太多的時間。
除了這些核心組件之外呢,光刻機的配套設備,包括光刻膠、光掩模版、涂膠顯影設備等。
陳國華聽說過材料科研所那邊造出來的光刻膠,質量不行。
除了這些之外,其他都還勉勉強強。
所以,陳國華肯定不會從材料科研所那邊采購這些配套設備的。
反正他現在有這么多研究員,加上章濟川他們也還沒那么快開學,肯定要可勁兒地讓他們忙碌起來才行。
時間在他經常泡在實驗室和辦公室之間,慢慢流逝。
這一天,邱宗岳又過來找他了。
催稿!
鹿喬山已經有些等不及了,因為時間已經快要步入八月中旬了。
距離九月初報告會的時間,已經沒剩下多少了。
要知道,論文發表之后,還需要時間發酵,加上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速度,那絕對是慢很多的。
所以,自然是越早發表越好。
聽到邱宗岳的話,陳國華當即便說道:
“領導,我目前就寫出來了三篇,但第三篇論文還有一點點收尾工作,可能要明天才能給您。”
邱宗岳聞言,直接伸手道:
“也別等了,你直接先把那兩篇已經寫好的論文給我,人家小鹿已經等了很久”
“我之前就跟你說過了,現在論文這件事更重要一些,你好像沒聽進去啊”
陳國華攤了攤手,委屈道:
“領導您這可是冤枉我了啊,我怎么可能沒有聽進去呢?我這不是已經寫了兩篇論文了嘛?”
“我只不過是想到時候三篇論文一起交上去而已,沒想到老鹿這么沒耐心”
對此,邱宗岳懶得跟他扯皮,拿著論文就離開了。
文津街這邊,邱宗岳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把論文交給了鹿喬山。
后者在他辦公室都等了蠻久的了。
要不是陳國華目前所在的單位是保密的,鹿喬山絕對會親自過去振華研究所那邊催稿的。
至于說他為什么沒有去翠胡同那邊,當然是因為陳國華最近回家的時候都已經很晚了。
每天又很早出門,所以鹿喬山根本碰不上。
其實對于這件事,于沫離她們都很有意見,畢竟小家伙一天到晚都很少見得到他父親呢。
可是,干科研工作就是這樣啊,忙起來的時候,都恨不得睡在實驗室了。
再說了現在外面是什么情況,大家都心知肚明。
還是陳恭祿和云婉裳體貼陳國華,所以幫著后者說了不少好話,讓于沫離不要生氣。
于沫離心中當然有氣,但也只是一會兒,過后就沒有了。
她也不是完全因為陳國華在家待的時間短,而是心疼他的身體。
自己的男人,她自己不心疼,難道讓別人心疼嗎?
雖說陳國華今年是十九歲,身體年輕得很,可也架不住每天那么大的工作量啊。
反正于沫離自己每天看著他在書房里計算的那些草稿紙,都十分頭暈眼呢。
那些符號,并不是她能夠看得懂的。
廢話,那可是龐加萊猜想的證明論文,于沫離也還是一個北大藥學系的大一學生,能夠看得懂的話。
少說也是幾何學專業的博士生,并且還得是在龐加萊猜想這門課程里,有很深研究的博士才行。
鹿喬山拿著兩篇論文回中科院數學研究所去了,他直接找華羅庚他們幫忙審閱,然后就直接發表了。
反正陳國華寫的是英文論文,不需要翻譯了。
就在他拿著這些論文來到中科院的時候,振華研究所這邊,中性質譜儀實驗室,再次給陳國華傳來了好消息。
最近的好消息十分集中,也讓陳國華高興不已。
畢竟如此一來的話,那么他們很快就可以完成離子注入設備的研制工作了。
一旦離子注入設備研發出來之后,那么就可以開始搞半成品芯片了。
到了這個時候,是否還需要研制幾微米或者一微米晶體管,已經顯得無關大局了。
“好好好,你們真不錯,今天中午加餐!”
陳國華興奮地看著眾人,繼續說道:
“你們大家都再努力一把,今年年底,我親自給你們請功,到時候所有人的工資都再提升一個等級.”
霎時間,實驗室內的眾人,頓時掌聲轟鳴了起來。
不管是趙志賢還是李傳璋,以及其他研究員,全都興奮不已。
之前,離子加速器研制出來之后,趙志賢他們這個第二組也都被分配到了第三組。
三組是專門研制中性質譜儀這臺設備的。
所以現在兩個小組接二連三地實現技術突破,他們當然非常高興了。
只不過,有人高興,就有人不開心。
一組的林志武作為副組長,最近一兩個月都焦慮了很多。
特別是前段時間,陳國華跑來一組的時間,明顯減少了。
只因為多了一個掃描電子顯微鏡實驗室,里面多了一臺計算機,便讓陳國華經常跑這里去了。
特別是在中性質譜儀也已經完成了研制任務的情況下,林志武就更加不開心了。
可他再不開心也沒有辦法,只能夠服從陳國華的安排。
振華研究所跟其他科研單位不同,團隊合作更加重要,個人能力方面十分突出的,反倒是只有陳國華一人。
即便是超學神的薛晉權、章濟川他們十人,同樣也跟陳國華差了很多。
基于這樣的情況下,林志武這樣的普通研究員,除了服從命令,也沒有什么其他選擇了。
類似材料科研所這樣的單位,遇到問題了,大家一起討論,結果還很難討論出來。
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想要拿出科研成果的時間,明顯更加漫長。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
要知道,原時空的歷史上,即便是北美這樣的地方,那也是需要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拿出了如此優越的光刻機、離子注入設備等配套設施。
可能離子源這樣的設備,對于北美來說,問題不大。
但光刻機里面的兩大核心部件,光源和鏡頭組件,就絕對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了。
鏡頭組件是光學層面的系統技術,涉及面十分廣泛。
而光源這東西就更不用說了。
原時空的歷史上,阿斯麥公司成立的時候,他們一開始使用的光刻光源是汞蒸氣燈。
這東西是通過將電通過含有汞的燈泡來產生光的。
也即是說,電流加熱汞,直到它變成一種等離子體,發出各種波長的光。
然后利用干涉濾光片選擇所需要的波長。
可是這種光源的光刻機,也僅僅可以支持一微米,也就是一千納米的芯片制造工藝罷了。
而陳國華所需要的是一微米以下,大幾百納米或者是小幾百納米的工藝。
眾所周知,一個指甲蓋大小的芯片內,裝下的晶體管越多,那么其性能自然是更加優越的。
而現如今的ibm公司也好,西門子公司也罷,甚至是仙童半導體公司,他們目前能夠實現的芯片技術。
僅僅只是能夠在芯片里面內置十幾二十,或者是幾十枚晶體管而已。
這樣的芯片,性能也不是不行,但距離陳國華想要達到每秒上億次運算速度的計算機,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可不是說,有了一千萬每秒運算速度的計算機,就可以利用芯片疊加的技術,把計算機的功能調高到上億次。
要知道,這樣的疊加,對計算機其他元器件的負荷是非常重的。
而且晶體管本身的缺點是故障率高和抗干擾差,這兩點問題想要解決掉的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呢。
去年,更準確來說,前年冬天陳國華前往哈工大出差的時候,當時就是要解決晶體管的這兩大問題。
當時面臨的便是晶體管壽命短和不穩定這兩個問題,其實就是故障率高和抗干擾差。
后來是利用隔離阻塞振蕩器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現在呢?
晶體管都要安裝到芯片里面了,難道也還利用這樣的技術嗎?
明顯是不能夠的,技術需要更新迭代,否則的話,對計算機小型化和性能的提高,沒有任何的幫助。
“好了,大家接下來稍微休息一下,下午的話,就全部去一組實驗室,協助一組完成接下來的工作.”
陳國華抬手,制止了還在議論的趙志賢、李傳璋等人。
午飯的時候,他們這兩組研究員優先吃飯。
自然,陳國華也是跟著他們一起的。
但他剛坐下來沒多久,邱宗岳就又再次出現了。
“國華,你是不是忘記你昨天答應我什么了?”
“領導,催稿也不是這么催的吧?您不是催稿,您這是催我的命啊.”
聽到領導的話,陳國華苦笑了一下:
“我下午才有時間,到時候再收個尾吧。”
“對了,領導您來得正好,我們今天已經完成了中性質譜儀的研制工作,嘿嘿,距離芯片又近了一步.”
邱宗岳聞言,頓時大喜不已。
這個陳國華還真是福星啊,接二連三地又實現了技術突破,拿出來了新的科研成果。
“所以,你們今天中午又加餐了?我說呢,剛才走進來的時候,就聞到了香味”
“那領導您要不要來一份?”
“不用不用,我都已經吃過了.”
說完催稿的事兒之后,邱宗岳就離開了。
只不過,臨近下午下班的時候,他又再次來到了振華研究所這邊。
陳國華看到領導的時候,還是嚇了一跳。
不至于吧?
“領導,這是論文,您趕緊拿走吧,我真是怕了您.”
“別介啊,走吧,跟我去一趟,有件事領導想找你合計合計。”
聽到邱宗岳的話,陳國華頓時迷糊了起來。
好家伙,領導要找他合計事兒?
那肯定不是小事兒唄?
既然邱宗岳都在等著他了。
所以,即便現在快下班了。
他也只能夠前往衙門辦公室那邊。
陳國華和邱宗岳兩人坐著汽車,一前一后地走進了辦公室。
只不過警衛員讓陳國華他們再等一等。
站在院子里,陳國華才注意到。
有好幾位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員從辦公室里面出來了。
(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