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胡同,客廳里的氣氛十分歡快。
于沫離、陳梨、陳小月她們都在追著陳國華,想要揍他。
其實,原本大家也不是那么想要揍他的。
結果他又說了一句,直接引起了大家的‘公憤’,不揍也不行了。
只因為陳國華說了,君子動口不動手,他長這么高大帥氣,又那么聰明,你們捆一起也是打不贏我的。
于是,一場家庭大戰,就這么發生了。
笑鬧過后,大家這才重新坐回來,然后繼續聊起了工資的事兒。
之前,陳國華已經是振華研究所主任,拿的是二級研究員的工資,每月兩百七十八塊五毛錢。
現在又疊加了一個北大三級教授,工資是每月兩百四十一塊五毛錢。
好家伙,光是這兩份工資加起來,就剛好是五百二十塊錢。
妥妥的高薪人士啊!
就這,還沒計算陳國華編寫論文的稿費收入呢。
“那大哥,你以后還會寫論文么?”
陳小敏拿著筆記本和鉛筆,開始計算了起來。
她是五八年九月份讀學前班,去年九月份讀一年級,今年九月份,也就是這個月,她開始讀二年級了。
這個年紀,已經開始學乘法口訣表了。
但對于三位數的加減法,她還是需要拿紙和筆來進行計算的。
讓她心算的話,還是有些難為了她。
“有時間就寫,沒時間就不行。”
摸了摸小家伙的腦袋,陳國華笑呵呵地說道。
跟家里人聊天,是他每天最開心的事兒了。
平時工作忙,陪伴家人的時間也不多。
萬幸他是每天都住在家里,每天都可以看得到家里人,除了中午那頓飯之外,平時都是跟大家一起吃飯的。
就這一點,已經比很多人要強很多了。
畢竟很多人要么是賺不到錢,要么是賺到錢卻是家人不在身邊。
像陳國華這樣的話,有什么開心的事兒,都能夠第一時間跟家人分享。
就這一點,陳國華就知足了。
時間流逝,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事兒還沒到,陳國華已經解決了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研發工作。
整個振華研究所都陷入了狂歡之中。
攻克了掃描電子顯微鏡之后,光刻機最難的部分就僅剩下光源的問題了。
就在陳國華繼續帶著團隊解決干涉濾光片問題的時候,秦元勛再次來訪。
這一次,不僅僅是他自己,還有鄧稼先這位大佬。
好家伙,陳國華看到對方之后,人都傻了。
“陳教授,恭喜恭喜啊,沒想到你這么年輕,就攻克了龐加萊猜想這個數學難題.”
鄧稼先十分熱情,笑容滿面地跟陳國華打招呼。
“我這是不請自來,多有打擾,還請陳主任不要怪罪”
一會兒是教授,一會兒是主任,聽著讓人迷糊。
但陳國華卻是聽出來了。
當即也熱情滿面地跟對方客套了幾句。
都是為了科研項目,沒有什么打擾不打擾的。
而且鄧稼先此人估計更加忙碌。
要知道,對方現在可是二部九院院長,位高權重,事務更加繁忙。
對方此行的目的很簡單,還是跟陳國華討論關于之前的那個蘑菇蛋球形體的方案問題,以及鋯和鋯合金材料的技術問題。
清楚對方的來意之后,陳國華只能夠再重述了一遍。
一番討論之后,直接浪費了陳國華的一個小時的時間。
因為現在沒有數學模型,跟對方講述起來的時候,就有點讓人崩潰。
老鄧頭絕對是物理學層面的大牛,可在數學層面,終究是差了一些。
所以,陳國華需要解釋得更加詳細。
即便旁邊的秦元勛也幫忙解釋了一下,可還是需要老鄧頭能夠了解才行的。
自從他當上了第九研究院理論部主任之后,職位一路升遷,意味著他的事務繁多,反倒是沒那么經常搞研究了。
簡單來說,他本身專注的是高能物理層面的理論研究,數學方面的研究幾乎是沒有的。
加上秦元勛也在今年年初加入了二部,成為了老鄧頭下屬的數學研究員,專門負責數學、計算機等層面的工作。
換句話說,所有關于數學、運算等方面的研究,都是由秦元勛來負責解決的。
而老鄧頭除了搞蘑菇蛋裝置設計之外,還需要進行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這是基礎中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
加上協同管理層面的事務,讓他哪里有時間去專注數學研究啊?
可不得需要陳國華和秦元勛時間來解釋清楚啊。
不解釋清楚還不行,因為對方是領頭羊,他都弄不懂的話,絕對是不行的。
如果不能夠對蘑菇蛋的物理過程進行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到時候造出來的蘑菇蛋,說不定是一顆啞蛋呢。
要知道,當年在廣島長崎和小倉這三個地方,是分別投遞了一枚蘑菇蛋的。
結果呢,在小倉這一枚蘑菇蛋,沒爆炸。
因禍得福的東京得到了一枚蘑菇蛋,后來聽說是交給了莫斯科。
然后莫斯科是在四九年引爆了他們國家的第一枚蘑菇蛋。
當時的那位杜魯門聽到消息之后,都被驚呆了,連連自語:這是真的嗎?這是真的嗎?
眾所周知,蘑菇蛋本來就是北美的專利,也是他們終結二戰的終極手段。
這樣的大殺器,肯定是不希望別人也有。
偏偏,人家莫斯科很快就造出來了。
所以,不管是老鄧頭,還是陳國華都不想造出來的是啞蛋。
給老鄧頭解釋完之后,陳國華更加迫切想要拿出計算機了,趕緊安排建模。
到時候把數學模型拿出來之后,直接給大家開個會,所有參與這個項目的人,都能夠很快很直觀地知道這玩意兒到底是什么。
于是,等老鄧頭他們離開之后,陳國華轉身就投入到了光刻機的研發當中。
至于林志武他們那個幾微米晶體管實驗室,直接被陳國華給停止了。
“伱們都先暫停這個研究吧,我交給你們一個任務,去搞電視機的研究,技術資料在這里”
陳國華想了想,還是先不要賺錢了,把上億次運算速度的計算機造出來再說其他。
林志武、趙志賢、李傳璋他們都有些傻眼,好好的,怎么就不研發晶體管了呢?
只不過,陳國華沒有解釋這些。
他的命令,不管聽懂還是聽不懂,都要執行。
再說了陳國華也沒必要對他們解釋,解釋了他們也不會明白。
于是,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里,陳國華帶領團隊,先后突破了光源這個光刻機核心部件。
還有光刻膠、薄膜沉積、刻蝕、拋光、清洗和檢測等配套設備。
連國慶那兩天假期,陳國華也只是休息了半天,然后就鉆入實驗室,繼續搞研究了。
到了十月底的時候,潔凈室這邊,關于芯片制造的所有準備,都已經完成了。
在芯片制造之前,陳國華還收到了一個好消息。
“小林,小趙,你們研制出了顯示器,這就非常好”
看著林志武、趙志賢和李傳璋他們等人,四十八人,沒日沒夜地研究顯示器,一個多月的時間,終于是拿出了成品。
經過檢測之后,確實比之前的黑白電視顯示器,要好太多了。
只因為,陳國華拿出來的顯示器技術資料,是原時空歷史上,七十年代北美那邊的個人電腦的那一種款式。
不是陳國華不想拿出來更好的顯示器技術,而是他現在根本沒時間去搞這個。
先將就著用吧。
等他搞定了芯片之后,再騰出手來研究其他。
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
“好了,今天給你們加餐!”
頓了頓,陳國華繼續說道:
“你們也知道,我最近在全力以赴搞光刻機等相關設備的研發工作,就是為了盡快拿出芯片,搞定我們的集成式計算機項目.”
“很快就是十一月了,到十二月的時候,我就會抽時間,專門給你們申請提升工資待遇,所以希望你們繼續努力保持.”
“按照我的預計,估計就是這幾天,我們就能夠把芯片給研發出來了”
“所以,接下來幾天的時間,你們也不能夠放松,按照我的計劃,幾微米晶體管項目,還會繼續無限期延期.”
“可能你們也猜到了,幾微米晶體管項目對我們振華研究所來說,其實就是賺錢的項目,但我們現在不是很需要這些.”
“而芯片更加重要,至于為什么重要,以后你們會知道的”
“好了,把技術資料拿下去之后,好好看看,等我拿出芯片之后,再跟你們細說這些.”
林志武他們聞言,雖然還是不明白,芯片到底有什么重要性,但他們還是接過技術資料,然后離開了。
而陳國華則是扭頭鉆進了潔凈室。
整個潔凈室內,已經擠滿了研究員,他們都是振華研究所的精英。
蔣卻民、趙孟引、束星北、桂質廷等人,更是其中的中流砥柱。
當然了,還沒畢業的薛晉權、章濟川、陸子敬、董建昌他們十位超學神今天也都在這里。
至于其他北大學生,陳國華沒讓他們來。
畢竟今天又不是周末,他們還得在學校上課呢。
薛晉權他們是超學神,腦子更聰明一些,學校里的那些知識,他們早就學會了。
與其待在學校,還不如待在實驗室呢。
不管是他們自己本人,還是徐獻瑜這位教研室主任,都是十分贊同這一點的。
所以,今天首次進行芯片制造,章濟川他們也都在。
除了他們十人之外,顧小鳳和姚詩瓊兩位女同志也同樣在這里。
畢竟她們也同樣是超學神,學習效率很高。
可以說,他們十二人都被陳國華給預定了,等他們畢業之后,肯定會想辦法讓他們留在振華研究所的。
“今天是我們振華研究所成立以來最重要的一次制造工作了,我們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今天這一刻.”
“多余的話,我就不多說了,大家準備好了沒有?”
聽到陳國華的話,蔣卻民、束星北、薛晉權、章濟川等人全都大聲喊了一句,表示沒有問題。
于是,伴隨著陳國華的一聲令下,芯片制造從這一刻開始。
“小蔣,備用電源已經啟動了對吧?”
蔣卻民一個激靈,連忙表示道:
“報告主任,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眾所周知的一件事,那就是光刻機是一個耗電大戶。
以目前京城略微堪憂的供電系統,陳國華即便早已經跟邱宗岳打過招呼,讓后者親自去供電局那邊確認清楚情況。
還是覺得不夠,仍然啟動了振華研究所的備用電源。
在北汽制造廠的時候,陳國華就經歷了幾次停電,所以對這個停電的事兒,一直耿耿于懷。
每次停電,都讓他感覺回到了上輩子小時候。
那個時候,每次在家里吃晚飯的時候,總能隔三差五地停電。
特別是暑假的時候,因為暑假是用電高峰期,加上洪澇災害等影響。
所以,停電的次數,直接飆升了。
除了家里,還有就是上學的時候,特別是晚自習的時候,同樣十分經常出現這樣的狀況。
要知道,陳國華可是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就已經需要晚自習了。
初中、高中和大學,這些年的上學經歷,除了周末和假期,晚上幾乎都是晚自習。
所以對于晚自習的事兒,十分熟悉。
只要是晚自習停電了,那絕對是最爽的事兒了。
學生時代不懂得珍惜學習的機會,出來社會之后,才知道,在學校的那些年,是自己唯一能夠改變自己的最好也是最容易的機會了。
結果卻沒有好好珍惜,只是讀了普通的本科。
盡管大學的時候,努力了一把,從學校那邊努力爭取了專八的考試。
但,也僅僅只是讓簡歷上面多了一行字,僅此而已。
對于找到更好的工作,幫助并不大。
只因為人家需要的是九八五的名牌大學,而不是雜牌學校。
是的,一些企業就是這么吊,二幺幺都是雜牌軍,只瞧得上九八五里面的名牌。
可是,人家確實有這樣的資格啊。
所以,錯過了這樣的機會,起步就比人家晚了。
上輩子的陳國華,還不知道讀碩和讀博的重要性,否則的話,一切早已不同。
想想以前因為停電而興奮,后來工作時知道停電卻恐懼的時候,不由苦笑。
天道有輪回啊!
搖搖頭,陳國華丟失這些想法,接下來又確認了其他準備工作。
芯片的制造工作,這才正式開始了。
首次制備的芯片,當然不可能只是一個晶圓的芯片,而是十個晶圓。
只因為光刻機開機一次不容易,消耗那么多電量,就只為了一個晶圓的芯片,那就不太值當了。
從上午開始,離子注入設備、光刻機相關配套設備全部啟動,一切都運轉正常。
看著塊兒狀的鑄錠被切成晶圓,接著進入第二道工序,那就是在晶圓的正面雕刻晶體管。
其實,光是晶圓切割,陳國華就準備了三種辦法。
一種是劃片機的切割辦法,另一種則是刀片切割。
這兩種辦法都是先切割,然后再減薄。
辦法有點笨,也很耗費時間。
此外,刀片切割是指用金剛石刀片切割晶圓,這種方法容易產生摩擦熱和碎屑并因此損壞晶圓。
第三種辦法,那就是等離子切割了。
等離子切割采用等離子刻蝕的原理,因此即使劃片線間距非常小,這種技術同樣能適用。
對陳國華來說,性價比最高的還是等離子切割的辦法。
畢竟他早已經準備好了相關設備,畢竟離子刻蝕這技術,他也已經攻克了。
一切進展都還算順利,卻在九點的時候,光刻機啟動沒多久,供電所的外部電源,直接在冒煙之后,停了。
后勤部門這邊的兩位電工師傅,第一時間去查看了。
葛守志作為后勤主管,更是第一時間打電話聯系供電所那邊。
好家伙,昨天還信誓旦旦地保證,現在卻打臉了。
很快,供電所的人過來了,他們看著振華研究所的兩位電工師傅正在檢修,也是納悶不已。
昨天還好好的,咋地現在就出事了呢?
邱宗岳也剛好過來,結果卻發現來了不少人,當即便緊張了起來。
“小葛,出了什么事兒嗎?不會是芯片沒造出來吧?”
早幾天之前,陳國華就跟邱宗岳做了工作匯報,知道了近是芯片制造的重要日子。
因此,邱宗岳在忙完了自己最重要且緊急的工作之后,便急匆匆趕過來了。
只因為陳國華早就說過了,芯片這東西,至關重要!
現在看到研究所內有這么多人,當然是緊張萬分啊。
葛守志聞言,馬上恭敬地說道:
“領導,是這樣的,剛才我們研究所的電線著了火光,所以我們第一時間來檢修了”
此話一出,邱宗岳頓時更加緊張了。
“那國華呢?他怎么沒出來看一看?沒電了的話,還能繼續制造不成?”
“領導我們啟動了備用電源,所以實驗室那邊沒有受到影響。”
邱宗岳這才松了一口氣,然后催促著供電所跟電工師傅趕緊解決這個電力供應的問題。
同時,他也在思考一件事兒,或許應該要考慮一下,直接給振華研究所再單獨接一條電線了。
就是從發電廠那邊,單獨接線過來,這個發電廠只供應振華研究所,不供應其他單位。
可這樣的話,那就有點難搞了。
主要是現在京城這邊的發電,幾乎都是燒煤,其他的話,就很少了。
什么太陽能、風能等發電,暫時是沒有的。
還在實驗室的圖紙上面呢,距離落地,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而水電廠的話,那就更不用說了。
京城的河道確實有不少,但落差并不大啊。
再說了,這邊可是北方啊,河道里面也沒有那么多水啊。
就在邱宗岳他們在外面忙碌的時候,實驗室這邊,陳國華已經拿到了第一枚切割出來的芯片。
現在使用的是先切割再封裝的辦法。
也就是將每個芯片,從晶圓中切割出來,然后放入模具中,接著進行密封。
最后一步,就是要把這些已經具有最終形態的芯片送去做最后的缺陷測試。
進入最終測試的全部芯片,都是成品的半導體芯片。
現在,陳國華手里的這枚芯片,就是剛完成密封的芯片了,還沒進行封裝測試呢。
“主任,給我來做測試吧。”
薛晉權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畢竟這可是第一枚芯片啊。
盡管只是實驗室產品,但也是振華研究所這一年來的努力啊。
從二月份到現在,幾乎是一年的時間了。
“行了,我就是想看一看而已,拿去吧。”
陳國華沒好氣地瞪了薛晉權一眼,后者嘿嘿直笑,穿著防護服的他,拿著芯片就放入了測試設備里面。
這個測試是需要設定不同的條件,例如電壓、溫度和濕度等進行電氣、功能和速度測試。
測試的結果,可以用來發現缺陷、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伴隨著最后一道測試的完成,芯片終于是順利通過了。
這意味著,這枚芯片,就是實驗室內第一枚成功制造出來的芯片了。
大家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沒有很激動,但也面露微笑。
因為薛晉權的歡呼聲和陳國華的笑容,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大家再接再厲,今天我們說什么也要把這一批次的芯片,全部制造出來。”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剩余的九張晶圓率先完成了制備工作。
但后續只能夠等了。
因為現在已經是中午飯的時間了,大家都很餓了。
萬幸的是,大家第一次制備出來的芯片,都十分成功。
當陳國華來到實驗室門口,正準備脫掉防護服的時候,門口外邊的邱宗岳已經等了許久。
“國華,怎么樣?我聽到你們剛才的歡呼聲了,是不是制造出來了?”
“領導,您來了怎么不進來呀?”
陳國華驚訝了一下,旋即說道:
“嗯,第一張晶圓的全部芯片已經通過了檢測,全部合格”
“我們實驗室的研究員,都是精英,大家都十分認真努力,所以第一次制備就一次成功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兆頭.”
邱宗岳聞言,頓時欣喜不已。
頓時喃喃自語地說道:
“制造出來了就好,制造出來了就好,哈哈!”
不怪他如此失態,只因為陳國華給他灌輸了太多太多次了,就是說這個芯片很重要很重要。
加上陳國華為此付出了九個多月的時間,還有幾百號全職和兼職大學生來研究,以及眾多的設備等等。
這些都是成本啊。
導致他的心態才會如此失衡,患得患失。
見領導這般模樣,陳國華微微一笑。
臉上雖然有些疲憊,但是,這一切都是值當的。
食堂里,邱宗岳認真地聽著陳國華的工作匯報,聽罷之后,不由有些失望
“所以,計算機拿出來還得要等半個月左右?”
陳國華點點頭,道:
“沒錯,就目前來說,我們是已經制備出來了芯片,但后續還需要制造存儲器芯片,還有更新控制器等其他元器件”
“領導,您也知道,去年研制出來的晶體管計算機,差不多有三個書柜那么大,而現在的集成式計算機,它最多就只有一個十個飯盒左右.”
邱宗岳聞言,頓時更加激動地說道:
“真的能夠研制出來嗎?十個飯盒這么小的話,豈不是說搬運都會十分方便?”
“這是肯定的!”陳國華點點,接著說道:
“毫無疑問,未來的計算機,它還可以更小,這就是我之前跟領導您說過的.”
“現在我們制造出來的芯片,里面目前僅僅只有兩千枚晶體管,并不算很多,但領導,如果是十萬枚,或者是一億枚晶體管呢?”
聽著陳國華的話,邱宗岳的臉色更加激動紅潤了。
甚至,身體也微微顫抖了起來。
只因為,陳國華今年年初給他吹的牛,現在真的要實現了。
“還得是國華你啊,閔教授他們,唉,真不行!”
豁然間,邱宗岳提起了材料科研所的閔乃大、吳幾康、祝永年等人。
臉上滿是失望之色。
在八月底九月初的時候,閔乃大他們就跟物理研究所二部的王樹迎匯報過他們當時制備的芯片。
先不說他們當時的芯片測試,直接導致了二部報廢了幾臺計算機,就算是芯片內的晶體管,也僅僅只能夠放入十五枚罷了。
內置十五枚晶體管和內置兩千枚晶體管,這完全就是兩碼事兒。
即便邱宗岳是一個外行人,但聽著陳國華做過好幾個月的工作匯報了,他又豈能不清楚這中間的差距?
技術代差啊!
所以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領導,說他們干嘛?有點掃興啊,呵呵!”
陳國華說的是掃興,可臉上笑呵呵的,分明就不是掃興,而是高興。
雖說現在閔乃大他們并不在旁邊,沒辦法讓他打臉。
但裝杯的最高境界,那就是砂仁豬心。
而且還不是當著他們的面砂仁豬心,而是從其他人口中得知的。
赤裸裸的無視!
“對對對,不說他們.”
邱宗岳也是呵呵一笑,結果,他下一刻,卻又突然說道:
“國華,既然你現在已經研制出了芯片,那材料科研所也沒必要存在了,太浪費國家的資金了.”
“這樣吧,你們振華研究所把他們收編了,怎么樣?”
聽到領導的話,陳國華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道:
“領導,您知道那邊是多少人么?您讓我收編了他們?到時候還不是把我們振華研究所搞得烏煙瘴氣?”
“想要收編他們,那肯定是不.唔,我想想哈,領導您先等我一下。”
豁然間,陳國華想到了什么,突然間剎住了車。
只因為他想到了很多。
那就是振華研究所在接下來的研究方向這個問題。
毫無疑問,接下來肯定還需要繼續深入研究光刻機等相關芯片制造的工藝,比如把現在大幾百納米晶體管研究到小幾百納米的尺寸。
只有尺寸變小,才能夠在芯片內部制備更多的晶體管。
除了尺寸變小之外,還需要考慮芯片內部的工藝技術。
還有就是芯片的封裝技術。
陳國華最想要實現的還是晶圓級封裝,也就是說,直接對仍在晶圓上的芯片進行封裝。
意味著,晶圓上的芯片直接進行一次性地封裝,接著再把所有已成型的芯片從晶圓上切割出來。
把切割和封裝調轉過來,意味著晶圓級封裝可以有更低的生產成本。
以及化學氣相沉積設備等等,這些研究方向,都是十分重要的。
這些都是振華研究所在接下來所需要進行的研究工作。
但,同時,肯定還需要增加其他方向。
最最最重要的是,陳國華想要保留更多的火種。
西伯利亞冷風過境的時候,陳國華能夠確保自己沒事兒,但整個振華研究所,他就無法確定了。
六零年即將成為過去。
換句話說,陳國華接下來也僅僅只有不到七十二個月的時間了。
想要盡可能地保住更多的研究員,那么就需要陳國華盡可能地帶領大家搞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就是要達到蘑菇蛋的那種高度。
而那種高度,單憑計算機,根本無法實現。
可是航空,或者說航天層面的話,陳國華根本不夠格。
也不是他不夠格,而是手底下這群研究員,還差了一些。
如果研究所內過半都是章濟川、薛晉權他們這一類超學神存在,再加上其他的話,那么就很有可能了。
既然如此,陳國華就只能夠從其他方面入手。
比如,搞芯片經濟!
之前幾微米晶體管項目,被陳國華叫停了,現在可以重啟了。
直接通過制備出內置幾百個晶體管的芯片,以超高的價格賣給外國佬。
呵呵,估計他們會更加絕望。
因為晶體管進入了幾微米這個層次,沒有七八年的時間,幾乎不可能實現。
意味著,陳國華還有五六年左右的紅利期。
把握住這一點,完成可以掙回來更多的錢。
而這些錢,就是護身符。
可以護住整個振華研究所。
但如果真的要制備這么多芯片的話,建立晶圓廠、芯片制造廠等,將會是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所以,說來說去,還是人才!
偏偏現在眼前就有一批現成的人才。
那就是材料科研所的那些人,這些之前可都是陳國華帶出來的人。
不提吳忠明、齊北、裴益民和顧崇杰等在碳纖維研究車間的十三位大學生,光是劉永芬和聶景忠他們八人、顧毓珍、蘇元復、陶延橋他們十一人,就足以讓陳國華心動了。
加上去年九月份,高級單反照相機研制出來之后,公安、國防等單位給陳國華勻來了二十名大學生。
這些都是技術骨干啊,陳國華豈能夠無視?
越是經營振華研究所,他就更加清楚,大學生的重要性。
相比較中專生和高中生,大學生,特別是剛畢業沒多久的大學生,可塑性更強。
就說說今年三月中旬,從全國各地過來振華研究所的一百五十位大學生。
也就是蔣卻民、趙孟引、郭浩然、束星北、桂質廷他們這些人,自從他們加入振華研究所之后,光刻機的研制工作才能夠得以開展,并且進度神速。
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自律能力,都不是高中生或者中專生能夠比擬的。
所以,陳國華對大學生的重視程度,遠在高中生和中專生之上很多。
剛才邱宗岳說要把材料科研所交給他們振華研究所的時候,陳國華確實是想到了麻煩兩個字。
不僅僅是因為閔乃大他們這幾人,更是因為還有顧克錚這位定時炸彈。
去年九月份之后,陳國華從材料科學院離開,當時一度還慶幸過。
畢竟當初他把顧克錚放在材料科研所,也是挺冒險的舉動。
所以,對于現在的陳國華來說,除了那些大學生,其他人的價值,都要大打折扣。
不過,要是就這么肢解了材料科研所,又有些可惜。
因此陳國華必須要好好思考一番才行。
見他還在想事兒,邱宗岳也沒有打擾他。
不過,飯都快吃完了,再不說事兒的話,那他可要離開了。
被打斷思緒的陳國華,這才說道:
“領導,不好意思啊,我建議是先不要動材料科研所,這幾天讓我考慮考慮,到時候我再跟您細說。”
“好,沒問題,肯定給你留著。”
邱宗岳聞言,微笑著說道。
現如今,陳國華在他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了。
所以,一些旁枝末節,根本無需在意。
看著邱宗岳離開的背影,陳國華收回了目光,但也沒有繼續想這件事了。
其他都是虛假的,把芯片制造出來之后,然后再把計算機的其他元器件給升級一下,那也就成了。
下午,陳國華他們一群人,再接再厲,終于把十張晶圓的芯片全都制備了出來。
不過測試的工作,只能夠等待明天進行了。
傍晚,翠胡同,于沫離看到他一臉疲憊地回到家,不由心疼地上前。
“國華哥,你怎么了?怎么那么累的樣子啊?”
陳國華聞言,愣了一下,旋即狐疑地說道:
“我看起來很累嗎?沒有啊!”
他自己是察覺不出來的,可于沫離當然能夠看得出來了。
在車上的時候,閆守春也好,龍康侯也罷,兩人都是悶葫蘆,半天都憋不出一個屁。
所以他們自然不會說什么。
“還不累呢,你自己照照鏡子去,眼圈都出來了。”
于沫離又好氣又心疼地拍了他一下,旋即對懷里的兒子說道:
“偉偉你看看,你爸爸撒謊了,你以后可不能學他呀”
小家伙才幾個月大,哪里懂這些啊?
只知道沖他媽媽微笑,小臉蛋的笑容,十分治愈。
“好了,我知道了,我可沒撒謊,我是真沒注意到。”
陳國華也不生氣,媳婦心疼自己,他開心都還來不及呢。
當即從她懷里接過了孩子,在小家伙的臉蛋上親了一口,逗得小家伙咯咯直樂呵。
這個時候,陳小月她們過來了,然后神秘兮兮地在她們大哥的耳邊說了一句:
“大哥,大嫂好像又懷孕了,今天中午的時候,我看到她又嘔吐了”
聽到這句話,陳國華頓時驚訝地看向于沫離,道:
“茉莉,你真的懷上了?”
此時此刻的于沫離,俏臉微紅,道:
“應該是吧?”
什么叫應該?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應該是,那是什么意思?
當即,陳國華抱著孩子,仔細地詢問她,并且問她有沒有跟她老師季文梅號脈?
說起來,季文梅都快成為于沫離的個人醫生了。
有什么頭疼腦熱的時候,在學習醫術的時候,順道問她老師。
季文梅直接就給她號脈了,還順帶教她如何給自己號脈。
反正就挺有意思的。
但按理說,如果于沫離有懷上寶寶的話,季文梅不可能號不出來的呀。
從七月中旬,于沫離生下陳偉之后,到現在也快四個月了。
這期間,除了坐月子以及陳國華去白云城的那段時間,其他時間,兩口子可沒少交作業啊。
“茉莉,你說一說,什么叫應該是?”
陳國華翻了個白眼,于沫離也同樣回了他一個:
“我也不知道啊,最近這段時間.”
她解釋了一下,因為最近這段時間,她都在努力地學習號脈和針灸這兩項技術。
而季文梅教授,每次都剛好有人在問診或者有其他學生在。
因此,都是于沫離跟著季文梅一起給其他人號脈,由后者現場教學,具體是如何把握,如何查看什么叫滑脈,什么叫喜脈等等。
這些都是相對淺顯的號脈技術,但需要號更多的脈,更多的練習,慢慢掌握才行。
也因此,于沫離沒機會讓季文梅給她進行號脈。
她自己嘛,也沒有太在意。
主要是陳國華最近這段時間很忙,她自己又何嘗不是呢?
畢竟已經快十一月份了,這個學期都要過去一半,學習不能停,還要學中醫,又得奶孩子,也是很辛苦的。
(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