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小說>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最新章節列表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第202章,意外
正文如下:
便又聽對方繼續說道:

“那好,反正現在是一月份了,他們應該只需要準備論文就可以了,那么我可以抽調三十人嗎?”

“不可能!”

面對陳國華的獅子大開口,褚圣麟想都沒有,直接拒絕了。

好家伙,一下子就抽調將近一半的大學生。

物理系又不是計算數學系咯,這能一樣嗎?

雖說是大四學生,可那也是學校的學生啊,這三十人要是去了振華研究所,只怕是肉包子打狗了吧?

到了七月份,其他單位來要人的時候,結果卻發現只剩下四十多人了,豈不是要找他褚圣麟的麻煩?

“不是,褚主任,您不會認為我借調走了,就不還回來了吧?”

陳國華頓時委屈不已地說道。

可是褚圣麟卻十分警惕,死活不同意。

最后,兩人一番拉扯之后,這才同意被陳國華抽調走十二人。

雖說人數不多,但勉強也夠用了。

“對了,褚主任,為了讓您相信我肯定不會拐帶這些學生留在振華研究所,要不您到我們所里瞧一瞧?”

聽到陳國華的話,褚圣麟頓時又好笑又好氣地說道:

“陳教授,你這算盤,我隔著二里地都聽出來了,合著你不僅想要我的學生,還想打我的主意對吧?”

此時的陳國華,表面上笑呵呵地否定了此事,簡直是污蔑、誹謗!

可在他內心,卻是這樣的反應:雖說褚主任您很聰明,但我堅決不承認!

對于褚圣麟這位大佬,盡管對方是物理系主任,更多是教書育人。

但是,對方也在物理研究領域上面有很大的貢獻。

最重要的是,對方的研究,跟陳國華目前要做的高性能電子直線加速器完美契合。

比如對方研究的X射線晶體結構、粒子物理和宇宙線等,都是與之相關的研究工作啊。

只要陳國華把對方帶過來振華研究所,他就不愁對方不心動。

要知道,這可是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啊。

是現實領域的應用,對方這個年齡段的老人,絕對是很希望和十分迫切的。

十分鐘之后,陳國華樂呵呵地坐上汽車,離開了北大。

褚圣麟已經答應了,明天就會帶著十二位大四學生過來振華研究所這邊。

反正大家都很近,也就是幾步路的樣子。

除了北大之外,陳國華又去跑了其他地方。

終于在三天之后,一個規模超過兩百名研究員的科研團隊,正式成立了。

這群人就只針對一件事,那就是研發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

至于說正負電子對撞機,還有自由激光等這些,那都是后續的事兒。

沒有拿出高性能電子直線加速器之前,說什么對撞機都是吹牛逼。

項目成立之后,陳國華的大部分工作就投入在了其中。

褚圣麟作為物理系主任,也是X射線方面的專家,就負責這些層面的研發工作了。

趙志賢他們跟原子所二部的蔡三多、喻德淵和周志宏他們五人便是研發團隊的主體。

只因為他們都有加速器的研發經驗,最忙碌的也是他們。

華居佐、吳禮義、李壽同、石新圃和錢振鵬他們這些大學生,只能夠是打下手了。

說是打下手,但由于他們是有設備研發經驗的,因此他們的工作也不輕松。

還剩下的其他大學生和準大學生,也不是打醬油,而是需要學習和記錄實驗數據等輔助工作。

兩百人,各司其職,按部就班。

陳國華對他們的要求,那就是本月內,一定要完成這個工作。

還好,現在陳國華時間的還算寬裕,所以他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待在醫用加速器這個項目里面。

軟件編程這個項目,現在就是練習居多,反倒是需要陳國華的時間,不多。

其他實驗室的項目也才剛剛啟動,目前還在技術資料的學習當中,同樣不怎么依賴陳國華。

時間很快又過去了幾天。

在醫用加速器項目進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大半個月前,大西北這邊。

十二月的大西北,西伯利亞冷風刮得十分起勁兒。

蘑菇蛋項目組里面,陳桂英被喊到辦公室里面。

“陳桂英同志,經過上面決定,現在調派你回京城,參與其他設備項目的研制工作”

聽到辦公室主任的話,陳桂英呆了呆,然后緩緩搖頭道:

“領導,我不想離開大西北,我只想待在這里.”

其實很多人聽到可以離開大西北的時候,絕對是欣喜過望的表情。

剛才的陳桂英,也閃過一絲心動,但她還是拒絕了。

老陳家的家訓就是振興中華,這是她父親陳恭祿對他們八兄妹的期盼。

現在算是沒有戰爭的和平年代,但并不代表就一定是和平。

沒有蘑菇蛋的話,必然沒有話語權,現在就連油管五常都沒有京城的位置,談何其他?

因此,即便陳桂英臉上已經干裂開了很多道傷口,膚色也十分黝黑,甚至,她的腳還凍傷過,但她還是選擇了拒絕。

大西北的環境,確實很不好。

可其實陳桂英她平時都在實驗室內,比起其他人好太多了。

要不是上面發放的潤濕霜這樣的物資,她給了危裕民,她自己的臉也不至于干裂得那么厲害。

只因為她男人危裕民每天都需要外出實驗,更加困難。

“陳桂英同志,這是上面的通知,不是跟你商量,明白嗎?”

辦公室主任搖搖頭,根本懶得跟對方多嘴。

“那我男人呢?”

沉默半晌之后,陳桂英只好如是問道。

“危裕民同志也一樣,會跟你一起返回京城.”

“領導,我能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見陳桂英一副倔強的模樣,辦公室主任只好簡單地跟對方解釋了一下。

其實就是超級計算機的出現,已經極大地緩解了蘑菇蛋項目的研發難度。

就在半個月前,大西北這邊也收到了兩臺從京城運過來的千萬級別運算速度的計算機。

這兩臺計算機抵達之后,很快就受到了眾多科研人員的喜歡。

不少數學家們都開心到原地蹦起。

只因為計算機的性能非常好,很多重復計算的數據,都不需要他們冒著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氣,一遍又一遍地計算了。

僅需要在計算機內輸入想要計算的數據,很快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通過很多輪的測試,他們都知道計算機計算出來的結果,是完全正確的。

也因此,大量的數學家們,就可以騰出手來了。

比如,原定需要二十人來輔助計算的團隊,現在可以砍掉一半的人手。

多余出來的十人,加上其他小項目,這里頭的人數就不少了。

這些人繼續留在大西北這邊,反而沒什么作用。

還不如回到京城,研制其他輔助設備呢。

比如點火中子源、示波器、電子倍增器等等,這些設備都是早已經列在計劃里面,卻因為沒有足夠的人手,結果根本無法進行研制。

大西北這邊的條件本身就很一般,研制這樣的設備,肯定不能夠在大西北這邊研發啊。

不說其他了,光是電這種能源,大西北就奇缺無比。

無法供應足夠的電,如何完成更多的試驗?

其實,如果不是有必要的話,都根本不需要跑來大西北這邊研發。

直接是在京城那邊全部研制好了相關設備、設計方案等之后,再來大西北這邊開發鈾礦,提煉鈾礦,再將鈾238提煉到鈾235.

接著就是搞來爆炸學、原子核學等等,接著研制出其他輔助設備,然后才能夠進入最后一步。

引爆!

現在大西北不需要那么多人手了,所以科研項目的領導層,開會過后,就確定了返回京城的人員名單。

這些名單可不是隨便安排的,而是按照各自的專業技能,加上各自的情況,然后才確定下來的。

陳桂英和危裕民兩人,就剛好在名單之上。

聽罷辦公室主任的話,陳桂英點點頭。

她當然知道計算機的事兒,聽說是京城那邊研發出來的,但具體是誰,她就不知道了。

集成式計算機這個項目,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身處大西北這邊,陳桂英也是消息閉塞。

如果上面的領導不說,還真沒人知道是陳國華研制出了集成式計算機。

既然定下來了這件事,陳桂英也沒有再說什么了。

她在下班之后去找危裕民,后者也剛巧得知了這個消息,看來是同一時間通知的。

整個項目組內,幾家歡喜幾家愁。

有些人還是想要回京城,而不是繼續待在大西北這邊。

其中有位叫劉金秀的女研究員,由于她沒有被通知到,要繼續留在大西北這邊。

所以第二天她就去告領導了。

劉金秀跟陳鳳英是同一個項目小組里面的研究員,整個項目小組,目前除了劉金秀之外,還有另外三人也留了下來。

不過其他三人并沒有什么想法,就只有劉金秀氣不過。

辦公室主任本來還想著給劉金秀做做思想工作呢,結果后者直接撒潑打滾,哭得撕心裂肺。

反正鬧得還蠻大的,直接驚動了保衛科。

但即便是保衛科的人來了,劉金秀也依然鬧個不停。

“為什么陳鳳英她們就可以回京城?我就不可以回魔都?我不服氣!”

陳鳳英知道此事之后,便找到辦公室主任,想著自己留下來,讓劉金秀回去。

后者哭笑不得。

有些人的思想覺悟好到爆炸,有些人就跟個二傻子似的。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真的是太大了。

對于陳鳳英的請求,辦公室主任當然不會同意了。

別說上面已經定好的事兒不能夠更改,就算不是,陳鳳英也該回京城了。

畢竟陳鳳英她娘家就在京城,而不是金陵。

只是陳鳳英可能還不知道罷了。

進入大西北工作之后,很多消息都切斷了,沒辦法再跟外界聯系。

外界的消息也傳遞不到大西北這邊。

于是,陳鳳英和危裕民兩人,在被通知返回京城之后的一周,收拾妥當,便跟著大部隊一起離開了大西北。

回城的路,十分艱難。

需要乘坐普通的馬車,從項目部前往附近的中轉站,這一路就要停停走走,花了兩天時間。

抵達中轉站之后,休整一夜,第二天再乘坐汽車前往附近城市的火車站,又是一天過去了。

當天夜晚,這才坐上火車。

火車還不是直達京城的,而是需要在長安轉乘另外一趟車次才行。

等陳鳳英和危裕民兩口子抵達京城火車站的時候,已經是一月份了。

元旦新年是在火車上度過的,他們都沒有什么感覺。

抵達京城之后,他們兩口子就跟著大部隊一起,被分批次分別安置在了物理研究所二部、原子所、九院等部門。

剛分配好房間之后沒多久,也就是第二天清晨,邱宗岳便親自登門了。

“陳鳳英同志,危裕民同志,你們辛苦了”

簡單地跟陳鳳英和危裕民兩人寒暄兩句之后,邱宗岳便笑著說道:

“走吧,我帶二位去見一個人。”

懵逼的陳鳳英和危裕民兩人,就這么迷糊地坐上了邱宗岳的汽車。

由于邱宗岳一直沒透露是什么事兒,他們也沒敢問。

畢竟對方是領導,而且還是蠻大的領導,兩口子也是第一次見,但對方可是由他們的領導帶過來的,自然不會是什么外人壞人。

這天的清晨,陳國華還在睡夢中呢,就被人喊醒了。

門口外邊,是閆守春那焦急的聲音。

“陳主任,快醒一醒!”

屋里,陳國華一骨碌就爬起來了。

于沫離也迷迷糊糊地醒來了,陳偉這個小家伙直接哭了起來。

也不知道是不是外面的閆守春把他嚇著了還是怎么回事。

簡單套了一件衣服的陳國華,就走了出來。

“主任,單位那邊打來電話,說是發生爆炸了,讓您過去看看。”

此時的陳國華一聽,頓時都清醒了不少。

其實門口的大風也很冷,剛才開門的瞬間,他就已經清醒了大半。

“那你去準備車子,我穿好衣服,馬上就來。”

吩咐了一句之后,陳國華轉身回屋,把厚衣服都穿上。

同時還不忘跟于沫離簡單解釋了一下。

“把手表帶上,注意安全。”

聽到于沫離的話,陳國華點點頭,拿起手表就往外跑。

出來外面的時候,其實天色還不是很亮,手里的手表分明才六點多,差不多到七點的樣子。

“都回去睡覺,看什么呢?”

看到陳小月她們已經站在月亮門這邊,衣服都沒穿幾件,冷颼颼的樣子,陳國華頓時呵斥道。

只是,他剛說完,自己也出門去了。

速度是真的快!

門口這邊,閆守春的汽車,已經準備好了,龍康侯就在站在門口。

等陳國華上車之后,龍康侯也跟著上了副駕駛。

當越野車來到振華研究所的時候,馬明偉等人已經來到了單位這邊。

附近有幾個居民站在路邊,還有巡邏隊的隊員,也在振華研究所門口。

“哪里發生爆炸了?”

下車之后,陳國華冷著一張臉,表情十分嚴肅。

他還以為是發生了什么重大的安全事故,所以十分擔憂。

盡管現在凌晨這個時間點,整個振華研究所是沒有研究員在工作的。

只有保衛科留守站崗的人員,其他人是不會在這邊的。

“主任,是這樣的”

通過馬明偉的敘述,陳國華這才知道具體情況。

原來是食堂后廚這邊的灶臺,發生了煤氣瓶爆炸的事故,整個食堂后廚位置,都是一片狼藉。

他們能夠看到的是煤氣瓶爆裂開來,其他的都還好。

煤氣瓶爆炸?

陳國華聽完之后,跟著來到了食堂后廚,保衛科的人已經簡單收拾了部分東西,但還是能夠看出來,灶臺這邊已經被破壞了不少。

看得出來,這個爆炸威力還是蠻大的。

只不過,現在還不清楚具體的爆炸原因是什么。

“把這些碎片都收集起來,還有把剩下的這些煤氣瓶全都檢查一遍,看看有沒有漏氣等情況”

交代了一下情況之后,陳國華便走出了食堂。

發生這樣的事兒,早已經引起了他的警惕。

這樣的事情,要么是人為,要么意外。

按照今天這樣的情況,陳國華更偏向于意外發生。

畢竟它除了造成后廚的灶臺部分損失之外,就是弄亂弄壞了部分碗筷、蔬菜等,其他的并沒有什么了。

連人員傷亡都沒有。

坐在辦公室里,陳國華看著被收集起來的碎片,陷入了沉思當中。

在一九五二年的時候,京城規劃委員會就提出了城市煤氣問題希望公用局在五年計劃中考慮的建議。

五五年的時候,首批從事城市規劃的莫斯科專家便來到了京城,其中便有一位是煤氣專家,專門負責培訓城市煤氣專業工程技術干部。

一九五八年的時候,京城煤氣熱力公司成立了,負責京城的城市煤氣供應和管理。

在這個時代,煤氣瓶的出現,推廣難度是非常大的。

不過,由于煤氣瓶比較少,所以也只是供應大會堂、大使館、大學食堂等單位,以及部分居住在前面地區的老百姓。

陳家自然也是使用了煤氣瓶,畢竟胡萍姑就在街道辦工作,這是她的工作之一。

盡管五八年的時候,京城煤氣熱力公司就已經成立了,制造出來的煤氣瓶也不多。

但供應部分地區還是沒有問題的。

然而前門這邊的很多老百姓,還是很害怕煤氣瓶的,認為它就是‘炸彈’。

事實上,他們的想法沒毛病。

在后世,中東地區就有人很喜歡采購煤氣罐當炸彈使用。

雖說精準度很差,但性價比極高,殺傷力巨大,所以采購之后,主打就是全方位火力覆蓋了。

既然是害怕,那么推廣難度就比較大了。

胡萍姑作為街道辦的職員,那肯定要做好榜樣啊。

因此,家里在六零年的時候,就用上了煤氣罐。

還別說,學會使用之后,比使用蜂窩煤這些,好多了。

加上煤氣罐還不會像蜂窩煤這樣限制供應,所以家里燒菜做飯都是用煤氣罐。

甚至,燒開水、洗澡水等,都是用煤氣罐。

振華研究所的食堂,也是使用煤氣罐的。

食堂一分為二,但后廚就只有一個,因為后廚足夠大。

并且食堂就在兩邊,后廚在中間,如此方便管理。

“閃爆?”

盯著碎片發達了一會兒,陳國華也清醒了過來。

他能夠想到的解釋,比如是閃爆這一點了。

也只有閃爆這個意外,才能夠解釋目前的情況。

顧名思義,閃爆其實就是當易燃氣體在一個空氣不流通的空間里,聚集到一定濃度之后,一旦遇到明火或者電火花就會立刻燃燒膨脹發生爆炸。

食堂后廚這樣的地方,每到晚上之后,必然是關好門窗的,所以空氣不流通這個條件達成了。

易燃氣體的話,就只能夠是煤氣瓶里面的氣體了。

現在是冬天,靜電產生的可能性會非常大。

可陳國華卻覺得有點十分不可思議,煤氣罐這樣的東西,它那么堅硬,技術也是莫斯科那邊傳過來的,不太可能會發生泄露啊。

而且后廚那么大的空間,如果是煤氣罐泄露的話,整個后廚必然都會被破壞掉了。

所以,如果是廚師操作不當,導致煤氣瓶發生泄露。

那么泄露的氣體,是在什么樣的密閉空間里,然后又是哪里來的靜電或者明火呢?

要知道,后廚這個地方,在凌晨五六點這個時間,可沒有任何人進出啊。

“馬科長!”

突然,陳國華站了起來,外面的保衛科職員,很快就把馬明偉給喊了進來。

“主任,您是有什么發現嗎?”

“把昨天值班的所有保衛科職員都喊來我辦公室,我需要跟他們聊聊天。”

頓了頓,陳國華又吩咐道:

“還有,你安排其他保衛科職員,由伱和殷連長兩人盯著他們,給我把后廚再地毯式地搜一遍,任何蛛絲馬跡都不能夠放過!”

“收到,我馬上就去安排!”

雖說馬明偉不知道陳國華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但他只能夠服從安排。

按照陳國華的吩咐,那么必然是有所發現才對。

很快,昨晚值守崗位的二十五名保衛科職員,全都進來了辦公室。

這會兒的陳國華,看著他們這些人,開始了仔細詢問。

第一,就是昨天晚上有沒有什么可疑事情的發生。

第二,今天凌晨后廚發生爆炸之后,大家各自的位置是在哪里。

第三,在后廚搜查過程中,有沒有發現任何可疑或者覺得奇怪的地方。

第四,最近的保衛科或者研究員有沒有人請過假或者非工作時間進去過后廚?

此時的陳國華,已經不是那么堅定自己最初的判斷了。

他之前還認為是意外多一些,但是現在,他反倒是覺得,有人故意,或者說,那個人不小心制造了意外。

否則的話,剛才陳國華想到的那兩點,就無法解釋。

易燃氣體是在什么樣的小空間內聚集起來的?明火或者靜電是怎么來的?

就是這兩點,才是導致爆炸產生的重要元兇。

而就目前的情況來說,陳國華認為是那個人不小心導致的意外爆炸。

至于這個人是誰,有什么目的,陳國華現在也不知道。

但是他此時此刻,十分惱怒。

自從大半年前,出了鄭桂萍這件事之后,振華研究所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平靜當中。

然鵝,現在才過去多長時間啊?

就有老鼠迫不及待地想要出來活動了?

在陳國華看來,除了老鼠之外,沒有其他人會弄出這樣的事兒了。

畢竟,如果是炊事員導致這樣的事兒,那么反倒是是損失更大。

畢竟煤氣罐泄露嘛,這才是很可怕的點。

炊事員都是接受過煤氣罐的規范使用培訓的,一般也不會犯下這樣的錯,因為每天都會有好幾道反復檢查。

振華研究所的辦事兒規矩之一,那就是簡單的事兒重復做。

不管是任何事兒,都是需要重復多幾遍的。

并且是有不同人員交叉進行檢查才行。

只有這樣,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就會降低很多很多。

畢竟在振華研究所,特別是實驗室內,有不少實驗的危險性是非常高的。

一旦發生意外,后果不堪設想。

偏偏這次的爆炸,范圍控制得很小,盡管看起來像是意外,但這恰恰暴露了老鼠的存在。

老鼠潛藏在振華研究所,肯定是不想被人發現的。

如果要搞事兒,那么也不會是這個時間點來搞事兒。

但,半小時之后,陳國華詢問完這二十五名保衛科之后,大腦反思了好幾遍,仍然是沒有找到任何頭緒。

要么就是他的懷疑出現了問題,要么就是這只老鼠,藏得非常非常深,斷不是陳秋鳳和鄭桂萍這樣的普通老鼠可比。

如此一來,想要抓住這個老鼠,難度系數可就非常大了。

除此之外,那就是整個振華研究所,到底還有沒有其他老鼠,這個仍舊是未知數。

“看來我只能夠加快速度了.”

讓二十五名保衛科職員出去之后,陳國華自語著說道。

破案這種事,終究不是他所擅長的事兒。

但搞科研,卻是他最拿手的。

陳國華的想法,自然是給整個振華研究所安裝上監控攝像頭,直接讓整個研究所都處在監控之下。

一旦形成這樣的保護,那么老鼠想要破壞的話,就只能先去破壞掉電源,同時切斷備用電源了。

只有這樣,老鼠才能夠順利行動。

不過,到時候的話,陳國華可能不會讓人那么快就解決電源和備用電源的問題。

說來說去,還是技術突破的問題。

要給振華研究所安裝上這么多攝像頭,這個倒是簡單,問題是攝像頭不是那么好生產的。

監控攝像頭還需要小型化和輕便化的技術改進,同時還需要有足夠大的存儲器。

否則的話,即便這些攝像頭把視頻記錄下來,計算機也無法存儲啊。

眾所周知,文字所占據的內存空間很少,但是視頻內容的話,那就不是那么簡單了。

除了這兩點之外,還有就是應用程序的開發。

畢竟想要在計算機內播放視頻,把監控攝像頭記錄下來的信號轉化成為視頻的話,還需要很多技術手段。

這是一個十分浩大的工程量。

“主任,您先吃點飯吧,我們從外面買了早餐。”

門口,閆守春拿了早餐進來,是兩個大饅頭,以及裝了豆漿的飯盒。

“謝謝,我把糧票給你吧。”

陳國華道謝一句,把糧票給了對方。

就在閆守春推搡著的時候,馬明偉和殷孟倫兩人走了進來。

從他們兩人的表情,陳國華就知道,應該是沒有什么收獲的。

不過,他們匯報的過程中,陳國華還是敏銳地察覺到了什么。

“等一下,馬科長你剛才說灶臺下方的這些碎片,很亂,能不能詳細說一說?”

關于這個問題,陳國華剛才也不是沒有詢問那二十五位保衛科職員。

但他們并沒有想起來。

畢竟爆炸過后的現場,亂是很正常的。

馬明偉當即便把他自己觀察到的實際情況說了出來。

“你們當時有沒有拍下照片?”

見馬明偉搖頭,陳國華頓時嘆了一口氣。

還是沒什么用,看來這件事只能夠讓有關部門的童敬之來調查了。

“馬科長,殷連長,關于這件事,你們就不要對外宣傳了,讓兄弟們也不要宣傳這件事”

頓了頓,陳國華繼續說道:

“還有就是等會兒研究員和后勤人員上班之后,由你們來告知他們這件事,務必再強調一遍安全問題。”

對于安全這件事,他已經說了很多遍。

所以他等會兒就不說了,讓馬明偉他們來辦。

而他自己則是準備著等會兒上班之后,去找有關部門。

在陳國華吃完早餐之后沒多久,大家也陸陸續續來上班了。

眾人都很快知道了關于食堂后廚發生的爆炸事件,也被馬明偉他們強調的安全一事兒給弄得有些七上八下的。

主要是因為閃爆這件事,威力大小還在其次,關鍵是無法預測,十分突然。

換句話說,可能忽然間就有了爆炸的產生,就算沒傷著任何人,那也是非常嚇人的。

關于這個安全事件,都引起了大家的重視。

后廚的幾位炊事員,他們此時站在后廚的煤氣罐旁邊,都有些害怕了起來。

站在一旁觀察的陳國華,好笑地看著馬明偉演示。

煤氣罐根本沒有什么好怕的,只要注意一下安全保護,不要遇著明火,基本上沒有什么大問題。

爆炸是不存在的,即便是煤氣罐被點燃了,想要撲滅它,辦法也有不少。

所以,經過不怕死的馬明偉,這么一番演示之后,大家也都消除了心中恐懼。

振華研究所這樣的單位,肯定是備有滅火材料的,而且都是實驗室自備的。

滅火材料是從外面采購進來的,然后研究員自己制造出來的。

現在是每個實驗室、閱覽室、后廚等地方,都能夠見到這種滅火材料器具的身影。

平時是見到了,也不會覺得有什么。

可是現在嘛,大家都十分重視了,并且把這件事放心上。

上班之后沒多久,陳國華正準備出門,邱宗岳就帶著他六姐和六姐夫登門了。

“國華,先別忙了,來來來,我給你帶了兩人過來”

邱宗岳健步如飛地走進辦公室,聲音爽朗地說道。

剛站起來的陳國華,很快就看到了陳桂英和危裕民兩人,他還沒開口說話呢,陳桂英卻是激動地脫口而出:

“大哥!”

然后,陳桂英快步上前,緊緊抓住陳國華的胳膊:

“大哥,你真的還活著啊,大哥你知道嗎?這么些年.”

危裕民也挺吃驚的,只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了,因為陳國振早已經為國捐軀了。

這可是鐵的事實,沒道理國家會對他們隱瞞這件事。

眼前這位跟陳國振很像的人,也太年輕了。

所以,危裕民很快反應過來,眼前這個人并不是他們大哥陳國振。

事實上,這會兒的陳國華也有些尷尬,還有些意外。

他是見過他六姐的照片,當然認識眼前這個人就是他六姐。

甚至,連他六姐夫危裕民的照片,他也是見過的。

“六姐,我不是大哥,我是國華。”

“你是國華?”

聽到陳國華的話,陳桂英頓時愣在了原地。

十多分鐘之后,陳桂英的情緒這才穩定了下來。

剛才姐弟相認之后,免不了一番熱鬧。

情緒最激動的反倒是陳桂英。

畢竟她跟危裕民前往大西北,除了要繼承她大哥他們的遺志之外,本身也是逃避現實。

盡管現在已經物是人非,但回來京城之后,還能見到陳國華,那也是很值得慶幸的一件事兒。

“國華,那你現在可以回家嗎?我們回家看看?”

平緩了心情之后,陳桂英覺得還是要回家一趟,只有跟她父母確認過,這件事才算徹底確定下來。

“六姐,現在可能還不行,爹娘他們都上班了,中午也不回家吃飯,等晚上吧,晚上我帶你們一起回去。”

聽到陳國華的話,陳桂英這才點點頭。

便是這個時候,危裕民這才突然詢問了起來:

“國華,你現在是出來工作了么?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當年爹娘說你離開的時候是四歲,現在應該是十九二十歲左右吧?”

按理說,這個年齡,如果不是在讀大學的話,那么就是工作。

老陳家的八個孩子,除了二哥五哥和三姐他們三不愛讀書之外,其他幾個孩子,讀書成績都挺厲害的。

危裕民也聽陳桂英不止一次提起過,她那個八弟從小就很聰明伶俐。

那么按理說,陳國華應該是在讀大學才對。

即便是出來工作了,可旁邊的邱宗岳以及眼前的辦公室,加上陳國華身上的氣勢,無不說明了一點:陳國華的職位并不低。

才十九二十歲左右的年齡,出來工作之后應該也沒有幾年,怎么可能會那么快就爬到了這樣的高位?

“六姐夫,我今年已經二十歲了。”

陳國華溫和一笑,呵呵說道:

“我知道您想問什么,我情況比較特殊,還是讓領導來告訴你們吧。”

邱宗岳聞言,也沒有在意這些,而是樂呵呵地說了一下陳國華的情況。

等危裕民和陳桂英兩人聽完之后,瞬間便目瞪口呆了起來。

十八歲就從北大畢業了?集成式計算機是陳國華主導發明的?并且還證明了龐加萊猜想?

拿到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還有一枚一等功勛章?

這話,聽著怎么就那么不可思議呢?

要知道,危裕民和陳桂英兩人就在大西北那邊工作,干的也是科研工作,他們怎么能不知道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含金量呢?

全國上下,就目前為止,僅僅只是華羅庚、吳文俊和錢學森三人拿到過這個獎項。

連鄧稼先、王金昌、彭恒武、趙忠堯等人都沒有拿到過。

更不要說,陳國華不僅僅拿到了一等獎,還拿到了一等功勛章。

這可是部隊里才有的一等勛章啊。

一般來說,能夠拿到這樣獎章的,墳頭草都老高了。

比如陳家三兄弟和兩姐妹,他們分別拿到了一等功勛章和二等功,都是由家屬代領。

“領導,您說的這些,都是真的?”

陳桂英反應過來之后,急忙看向邱宗岳,期盼地求證道。

后者笑著點頭,道:

“這當然是真的,你們都是科研人員,所以知道這些信息無所謂,不過你們父母可不知道大部分訊息,所以該保密的,你們還要保密”

除了國家一等獎等等,老陳家是不知道陳國華在振華研究所上班,更不知道陳國華主導了集成式計算機的項目等等。

不過,在北大當教授這件事,全家人都知道。

危裕民和陳桂英兩人,是花了大半個小時,這才消化了這些信息。

然后他們便暫時先返回他們自己的單位上班,等晚上再由陳國華去接他們回家。

陳國華在送他們回到單位之后,隨后便去了有關部門找童敬之。

(本章完)

友情連接:

小說相關推薦:、、、、、、、

《》是海螺的曹阿蠻傾才力獻的一部情節蕩氣回腸,扣人心弦的佳作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