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主任,可算是見到你了。”
聽見動靜,陳國華回頭看了一眼,頓時詫異了一下。
門口那邊來了好幾人,戴希璋、趙忠堯、席德明他們三人赫然在其中。
這些人都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人,居然都湊一起了。
幾乎是一瞬間,陳國華的大腦就高速運轉了。
很明顯,不管他們是湊巧碰一起還是其他原因,只要是他們來了,那么必然不會有什么好事兒。
好在陳國華已經差不多結束午飯了。
因此,他在吃完飯之后,就把戴希璋他們帶回辦公室這邊,看看他們到底是什么事兒。
“陳主任,你不厚道啊,要不是我從老席他這邊得知,你們研究所拿出來了一款十分不錯的陰極射線管材料,我都不知道呢”
剛坐下來,戴希璋便幽怨地說道。
陳國華聞言,怪異地看了對方一眼,道:
“戴主任,伱應該知道,席組長是負責示波器項目,他們那邊應用的陰極射線管也算不上多么先進,你們九所不是搞航空發動機研究的嗎?要這個干嘛?”
“陳主任啊,我的陳大主任啊,您是不是忘記了,我們九所的全名是叫京城航空工藝與生產組織研究所”
戴希璋一聽,頓時忍不住糾正了起來。
換句話說,他們九所這邊,需要的是所有關于飛機上面的器材。
而飛機上,除了需要航空發動機之外,在駕駛艙也是需要顯示器的啊。
并且這些顯示器也不是隨便的顯示器,而席德明他們這邊的示波器里面的陰極射線管,其實也不是他們需要的。
奈何,戴希璋聽說了,陳國華他們這邊還有其他產品。
振華研究所目前還在研制數控機床這樣的項目,這個項目同樣需要陰極射線管。
而不同的機床,所需要的顯示器,自然是不一樣的。
對于飛機來說,他們當然是需要訂制不一樣的顯示器。
莫斯科那邊的飛機,幾乎都是機械按鍵,不會有什么顯示器。
而戴希璋他們之前就已經拿到了部分飛機設計方案,里面就需要使用到計算機。
比如氣壓顯示等,都是需要利用到這些元器件的。
“行吧,行吧,我知道了。”
聽罷戴希璋的解釋,陳國華無奈地攤攤手。
“我最近事情很多,只能夠顧得上我自己這邊,還真沒有辦法顧得上戴主任你們這邊了.”
說這句話,他什么主動跟戴希璋聯系過?
就算是去年研發的鈦合金材料,也是戴希璋剛巧碰到了京城鋼鐵廠,然后才厚著臉皮,搭上了這一波順風車罷了。
“陳主任,我就厚著一個臉皮,往后您這邊有什么新的技術發明,能不能讓我瞧一瞧?”
陳國華搖頭道:
“不行,有些技術還是需要保密的”
“不是,就我自己看,其他人不會知道的”
戴希璋趕忙解釋了一下,真是生怕陳國華誤會。
事實上,他確實是很想知道振華研究所的一些產品。
如果是他們九所能夠用得上的話,那么他們就不用再去鉆研了。
“到時候再說吧,我們最近也沒有什么突破。”
想了想,陳國華如是說道。
他們振華研究所又不是什么垃圾場,還能任由對方挑挑揀揀不成?
雖說現在講究互幫互助,但陳國華只能夠優先考慮自己這邊,而不是考慮其他單位。
多一個人知道,就多一份風險。
所以先忽悠過去再說。
見此,戴希璋只好嘆一口氣。
接下來他又關心了一下石佳怡、范志倫和沈智揚他們八人。
“哦,小石他們呀,戴主任你自己過去看看吧,我最近事情很忙,都沒顧得上他們.”
聽到陳國華的話,戴希璋的表情,更加幽怨了。
前者去年十二月就說過了,石佳怡他們來了振華研究所之后,陳國華肯定沒時間搭理他們的。
那個時候,戴希璋還想著,再怎么不搭理,也好歹一個月看一次吧?
畢竟他們就在振華研究所內,而且也成立了航空發動機試驗。
結果,陳國華還真不去看一眼啊?
真的有那么忙碌嗎?
帶著疑惑,戴希璋先告辭了。
等戴希璋一走,席德明這才開始說他的事兒。
后者說的事兒,也不是麻煩事兒。
就是來通知陳國華一聲,他們已經造出來了五臺不一樣的示波器,目前已經送去大西北那邊了。
“這么快?”
聽到這里,陳國華頓時驚訝了起來。
事實上,確實是有點快,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要知道,現在還沒到五月呢。
按照原定計劃,是在六月份之前,能夠研制出示波器就很不錯了。
上個月的時候,陳國華還去過物理研究所二部那邊,協助過他們完成探頭等元器件的研發工作。
現在臨近四月底,他們就完工了?
“不快了,呵呵,在陳主任你們幫忙解決了那些元器件之后,我們還是拖到了現在,已經很慢了”
席德明謙虛地說道。
一月份的時候,陳桂英等大部分從大西北回來的研究員,全部到位之后,才開始研制示波器。
到現在,已經過去差不多四個月的時間了。
加上振華研究所還幫忙解決了不少元器件和技術問題,確實是有點慢了。
“所以,大西北那邊,現在可以開始同步聚焦技術的研發項目了吧?”
陳國華沒有繼續糾結示波器的問題,而是追問了起來。
一旦同步聚焦技術完成之后,那么距離引爆混世魔王的時間,就更近了。
“還不行!”
此時,旁邊的趙忠堯卻道:
“電子倍增器還沒研制出來,而且點火中子源裝置也還沒研制出來,所以我今天過來就是想問一問陳主任你,能不能幫一幫忙?”
陳國華聞言,頓時苦笑地攤攤手道:
“趙教授,您也太瞧得起我了吧?那可是點火中子源裝置啊,我怎么可能會啊?”
“不,陳主任,我記得你之前不是完成了離子源的制造工藝嘛對你來說,應該不是什么問題才對.”
趙忠堯的話,頓時讓陳國華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點火中子源和離子源這完全就是兩碼事,完全風馬牛不相及好不好?
這玩意兒其實就是用于引發蘑菇蛋鏈式反應的中子源材料。
里面涉及到了放射性物質和元素周期表里的輕核元素,光是提取就成了很大的問題。
而離子源是什么?
離子源僅僅只是一種可以使中性原子或者分子電離,并從中引出離子束流的裝置。
兩種裝置根本就不在一個等階上。
并且,早在五九年的時候,王芳定他們就開始進行點火中子源的研制工作了。
在五七年的時候,莫斯科那邊基于國防新技術協定,王芳定他們一邊學習俄語,一邊學習錢先生定下來的‘裂變產物分析’課題。
只因為在引爆混世魔王的時候,很多測量都會用到這個裂變產物分析。
作為蘑菇蛋的關鍵部件之一,點火中子源一共有三條技術線路。
王芳定他們便是負責其中一條,也是原時空最成功的一條線路。
按照原時空的路徑,王芳定他們是五年之后,也就是在一九六四年的時候,才會完成所有點火中子源的研制任務。
現如今是一九六一年,距離他們完成該項目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可陳國華一個半路出家的人,跑去搞這個項目?
呵呵!
真不知道老趙他是怎么想的。
“趙教授,我確實研制出了離子源,也確實研制出了加速器,但是我對放射性物質的化學研究,不懂啊”
陳國華趕忙給趙忠堯解釋著說道。
他也不是不想幫忙,而是這玩意兒實在太危險了,說好的他只是打打輔助。
結果離子源、加速器、示波器、球形體的數學問題等等,陳國華全都上了。
再加上計算機的話,陳國華都已經是蘑菇蛋科研項目的主要功臣之一了。
偏偏,點火中子源這東西,還真不是陳國華拿手的。
工藝這個東西,人家王芳定他們是不缺的,畢竟都已經定下來三條技術線路了。
錢先生是有這方面的技術,并不缺乏制造工藝的呀。
關鍵的難點在于原材料和試驗。
現如今,王芳定他們是在一座簡易工棚里面進行試驗的,只因為這是最靈活,且可以很快把房屋建立起來的。
整個工棚內部的裝飾是這樣的:油漆天板墻壁、地面鋪橡皮、設置手套箱、安裝強通風機等。
而且眾所周知的一件事,其實居里夫人發現鐳的時候,就是在工棚里完成的,這是科學界的一段佳話。
跑去這樣的地方做試驗,那是相當困難的。
試想一下,三伏天的時候,穿三層防護工作服,戴上兩層橡皮手套,每天都是揮汗如雨;冬天的時候,天寒地凍,自來水管都被凍裂,還得進行試驗,非常艱苦。
反正陳國華不適合去搞這樣的研究。
陳國華唯一能夠幫得上忙的便是為他們提供比較有力的計算機或者數學計算了。
聽到陳國華的話,趙忠堯嘆了一口氣。
事實上,他也只是說說罷了,也沒敢奢望陳國華會真的去。
并且,陳國華真的過去的話,趙忠堯還要擔心被邱宗岳罵呢。
要知道,陳國華離開之后,振華研究所幾乎就等于廢掉了。
現如今,盡管蘑菇蛋科研任務很重要,但振華研究所同樣不可以放棄啊。
更何況,陳國華研發出來集成式計算機,并且將會在今年七月左右,會拿出性能更加優越的芯片。
到時候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能夠一舉突破五億,甚至十億也不是沒有可能。
基于此,邱宗岳等領導層也不可能讓陳國華離開振華研究所的。
另外,現如今的點火中子源裝置,其實已經多了不少研究員,研發速度已經加快了不少。
目前來說,鈾235這樣的原材料已經不缺了,現在就等著完成同步聚焦技術之后,再加上點火中子源等相關裝置,就可以進行最后一步了。
而趙忠堯之所以會跟陳國華提這件事,也是深知后者在科研項目上面的創新能力,希望陳國華可以在目前最困難的點火中子源裝置層面幫幫忙。
畢竟有陳國華幫忙的加速器、離子源、示波器等項目,研發速度都是突飛猛進的那一種。
偏偏點火中子源裝置是從前年就已經開始了,現在都過去快兩年了,還沒完成,大家伙都著急呢。
就有一種萬事俱備,就差一個打火機的那種迫切感覺。
席德明坐在一旁,沒有吱聲。
而此時的陳國華,解釋完之后,就沒有再說什么了。
隨后趙忠堯又聊了幾個技術問題,便跟席德明離開了。
目送他們離開之后,陳國華搖搖頭,他也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事關點火中子源裝置的事兒,上面比陳國華還要急。
在超級計算機的加持下,加上示波器等裝置都已經就位的情況下,會有更多專業的化學家、物理學家和數學家被派遣到這個項目當中,完成點火中子源裝置的研發任務。
并且,從目前來看,王芳定他們所在的這個技術項目,是最有可能突破的。
所以錢先生他們要是不傻的話,絕對會加派人手來幫助王芳定。
陳國華不會小覷天下英雄,他能夠做到的一點,那就是做好他自己的本職工作。
其他方面的話,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他能幫就幫。
幫不了的,他也很無奈啊。
下午,薛亞軍繼續了解振華研究所,而陳國華則是在前往實驗室的半路上,被戴希璋給攔住了。
后者跟石佳怡、邵福奇和范志倫他們聊過天,從春節過后,陳國華來過一次,直到現在都沒有再來過一次了。
屬實是有些過分了。
但又如何呢?
陳國華早已經說過了,他確實不會經常來航空發動機實驗室的。
但現如今戴希璋親自出面,陳國華多多少少也要給對方一點面子。
“陳主任啊,你好歹給我一個面子,什么時候給他們一個機會,考核一下他們目前的學習進度,畢竟從十二月份到現在,也已經過去快五個月的時間了.”
航空發動機實驗室內,戴希璋苦口婆心地說道。
盡管石佳怡他們現在是振華研究所的研究員,可不管怎么看,他們更像是九所的人一樣。
當然了,這可能是跟陳國華沒有經常來這里,導致他們沒有多少歸屬感。
也是因為現在戴希璋站一旁,為航空工業勞心勞力地付出,所以才會給陳國華這樣的錯覺。
“戴教授,不是我不樂意考核他們,而是您也知道,我現在很忙。”
陳國華攤了攤手,道:
“還有就是,即便他們考核通過了,我也沒有時間來安排他們接下來的研發工作啊”
“目前他們只有八個人,最適合的工作就是學習,其他的任務,交給他們的話,他們也干不了啊”
戴希璋當然深知這些,可終究還是不甘心。
“那也可以讓他們干一些設計方面的工作,或者有什么辦法可以讓他們加快學習的進度呢?”
聽到戴希璋的話,陳國華搖頭,道:
“戴教授,您可能不知道我們振華研究所的傳統,所有的技術資料,都是我來負責的.”
“所以關于發動機的設計或者說關于飛機的設計,其實我們是不缺的”
“對于我們振華研究所來說,其實最缺乏的反而是技術員、研發人員等”
“我們造飛機也好,或者造其他設備,在振華研究所這邊,都是由我來領頭,分配任務,解決技術問題,攻克難關”
戴希璋頓時大吃一驚,瞠目結舌道:
“難道這么多的科研產品,都是這樣研制出來的?”
好家伙!
按照陳國華的說法,那么振華研究所產出的大部分產品,都是他一個人占據絕大部分功勞啊。
太令人吃驚了!
盡管之前,戴希璋就跟陳國華接觸過好幾次,知道后者是一個學究天人的超級天才。
但他還是低估了陳國華的實力。
“也不完全是這樣,我就是引導作用,大部分工作還是由研究員來完成的。”
陳國華謙虛了一下,接著說道:
“戴教授,我對航空發動機這個項目是有我自己的規劃的,今年夏天,等我忙完幾個項目之后,也就是下半年,我就會啟動航空發動機這個項目.”
“到時候肯定需要跟戴教授的九所進行合作的,還希望到時候戴教授能夠鼎力相助。”
戴希璋聞言,頓時大喜。
他直接就點頭答應了下來,只不過未來他是否會后悔,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目前而言,陳國華是沒有心思和時間去顧及這些項目的。
時間飛逝,轉眼過去了兩天時間。
薛亞軍已經漸漸熟悉了振華研究所的工作節奏和風格,慢慢融入了進來。
對于一個剛入職的新人,薛亞軍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
最起碼他對振華研究所里面的很多規矩,還是不太懂的。
而且他是一個四十多歲快五十歲的人,要改掉以前的一些工作習慣,重新適應現在的工作環境,毫無疑問,也是一項挑戰。
但他必須盡快融入進來。
融入工作的最好辦法,那就是積極投入到工作當中,比如多跟侯思和溝通,做后者的思想工作。
畢竟馬上就是五一假期了,到時候侯思和需要回去跟劉馳靜見面。
那么到時候如何開展后續的工作,這一點十分重要。
此外,那就是抓捕到劉馳靜之后,后續的工作又如何更快地進行,抓到劉馳靜背后的大魚,更加關鍵。
并且還需要有備案:萬一劉馳靜沒出現,怎么辦?
做好萬全的準備工作,才能夠以不變應萬變。
陳國華并沒有參與這些,甚至他只知道結果,不想知道過程。
萬幸的是,趕在五一假期到來之前,林志武他們已經突破了技術限制,把成品率提升到了百分之八十二。
意味著,并不需要多少時間,振華研究所就可以提供足夠數量的芯片進行交貨了。
邱宗岳得知此事之后,甚是欣喜。
提出了讓林志武他們加班的要求,并且會給他們每人補償兩斤肥豬肉。
這是額外補償。
到時候五一假期會挪動到,他們完成任務之后進行調休。
對于這一點,陳國華只是把選擇權交給了林志武他們,他自己不幫他們選擇。
更,不會強迫他們。
然而,實際上,即便沒有兩斤肥豬肉的誘惑,林志武他們也會選擇加班的。
只因為最近發生的事兒,讓他們格外緊張。
深知芯片制造刻不容緩,林志武他們這些芯片工程師,自然是愿意主動加班的。
邱宗岳連連夸贊他們思想覺悟高,不像某些人,就只想著休假。
如此內涵陳國華,他當然是聽懂。
但他只是翻了個白眼,懶得解釋。
好不容易被邱宗岳逮著,讓對方說幾句,陳國華也不掉塊肉。
更何況,之前陳國華也沒少吐槽對方,所以兩人這算是有來有往。
其實兩人也已經不算上下級關系了,反而更像是忘年交。
陳國華的付出和努力,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身為直屬領導的邱宗岳,看得更加透徹。
再說了,于沫離的肚子已經很大了,五月底或者六月初就會臨盆分娩,陳國華想要休假,多陪陪她也是人之常情。
五一假期很快就到了,陳國華沒有再回去上班,打算趁著假期好好陪于沫離,或許會去逛一逛頤和園吧。
家里最近并沒有發生什么大事兒。
唯一算得上大事兒,便是他六姐陳桂英終于懷上了。
按照醫生的說法,應該是春節那段時間懷上的,現在已經有兩個多月了。
除了這件事之外,就沒有其他事兒了。
陳梨還是大齡單身女同志,至今還沒結束相親的旅程。
大家也算是看明白了,她就是愛玩。
之前,陳國華帶回來的單反相機,已經成為陳梨的專屬相機了。
她放假的時候,就會帶著單反相機,帶著陳小月、陳援朝他們這些半大小子、少女去附近拍照打卡。
由于她自己的工資是自己掌控,家里也不缺她那份工資。
所以她自然是有錢購買膠卷。
“國華,你跟我說的數碼相機,就是那種不需要膠卷的相機,什么時候才研制出來呀?”
四月最后一天的傍晚,家里的餐桌上,陳梨又開始了日常催問。
“七姐,哪有這么快啊?就算我們研發出來了,你們肯定也無法使用的.”
陳國華聞言,搖搖頭道。
“你都能夠跟我們說了,為什么不能給我們用?”
“涉密問題唄。”
此時,陳桂英突然開口回了一句,她妹妹陳梨頓時瞪大了眼睛:
“一個照相機而已,跟涉密有什么關系啊?”
“這是高科技產品,只會優先供應國防、公安、新聞媒體等相關單位,個人的話,肯定還需要再等一等.”
頓了頓,陳國華接著說道:
“我之所以說七姐你沒辦法使用,那是因為你肯定沒有計算機,如果沒有計算機的話,很多照片就無法進行處理.”
“到時候拍攝下來的照片,就只能夠在照相機的小屏幕里查看”
“而且最關鍵的是,受限技術原因,數碼相機估計也拍不了幾張照片。”
這肯定跟存儲器有很大關系了。
即便到時候數碼相機出來了,生產提供給到個人的照相機,內部的存儲器,并不會很大。
意味著,拍攝的照片就不會很多。
如此一來,其實還是使用膠卷相機會更好。
當然了,膠卷相機還需要采購膠卷,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現在還不確定未來會如何,只能夠說,走一步看一步。
等數碼相機出來的時候,外界的局勢可能會有所不同。
說不定,到時候可以出口數碼相機,賺外匯了呢?
聽到陳國華的話,陳梨頓時頹喪了起來。
是啊,計算機可是重中之重的電子產品,就算可以讓個人購買,家里的電路,未必能夠支撐得起呢。
轉過天,一家人去了頤和園閑逛。
有了除夕那次的經驗,一家人現在已經不會去人多的地方,只會選擇人少,甚至是沒人的地方。
至于說完全不出來閑逛,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事兒。
京城的治安環境本來就很不錯,所以沒必要因噎廢食。
五月的頤和園,環境很不錯,天氣也算涼爽,最適合出來游玩了。
能夠自己爬行,快要會走路的陳偉,來到這樣的環境,最是歡喜了。
在頤和園的一角,陳梨她們拿出一張布攤開來,鋪在地上。
一家子就坐在這地方曬太陽閑聊。
而陳偉這個小家伙,就在上面爬呀爬,開心壞了。
然后沒一會兒,陳偉這個小家伙,突然要噓噓了。
眼疾手快的云婉裳,當即抱起小家伙,直接在旁邊的小水溝里,讓小家伙自己噓噓。
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習慣養成的方式,讓孩子自己習慣這些。
不過,陳桂英看到這一幕,卻突然問了起來。
“國華,你上次說的紙尿褲,什么時候能夠收到呀?”
“六姐,這個要等白云城那邊把工廠建起來之后,才能夠開始生產.”
陳國華笑著說道:
“之前我就跟領導提過這件事,領導會幫我跟進這件事”
事實上,白云城那邊的紙尿褲工廠,已經在建立了起來。
但原材料的收集還是一個大問題。
當然了,南方那邊的亞熱帶氣候,資源是很豐富的。
加上他們那邊靠近東南亞,如果需要什么物資,也可以通過進口的方式運來白云城。
不過應該不太可能進口,因為進口會涉及到外匯,偏偏現在全國上下都缺外匯,怎么可能會進口這些原材料?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白云城這邊,自己來解決原材料的問題了。
眾所周知,紙尿褲的原材料包括無紡布、聚合物材料、粘合劑、膠帶、保護膜和彈性纖維材料等。
這些原材料都不是很大的問題,但目前的經濟鏈還沒構建起來,所以原材料的獲取,還需要探索一條新的路。
原本這應該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如果有京城這邊的領導關注,那么就不是什么大問題了。
“要什么紙尿褲啊?你看現在偉偉不是挺好的嘛?”
云婉裳一邊把陳偉抱起來放在地上,一邊笑呵呵地說道。
小家伙撒了一堆尿之后,馬上又開始爬了起來,咯咯的笑聲,傳遞到大家的耳中。
陳小敏還拍著手掌,讓小家伙爬向她這邊。
看著小家伙好奇地探索世界的樣子,陳國華笑了笑,沒有回應他母親的話。
就目前來說,紙尿褲還是有必要拿出來的。
只要技術過關,對小屁孩來說,就不是什么壞事。
反而還能夠節省大人很多事兒。
如果沒有紙尿褲的話,一兩個月的小寶寶根本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尿意。
之前陳偉這個孩子可沒少折騰家里的大人們。
按照陳國華的意思,到了八九個月左右的時間,也可以開始培養小家伙定時撒尿拉粑粑的習慣了。
五一假期,就在閑聊這些家事的過程中,悄然過去了。
陳國華最開心的事兒,假期沒人來打擾他,說明一切都正常。
假期過后,陳國華回到了工作崗位,繼續干活。
午飯時間,薛亞軍就來找陳國華匯報工作,主要是關于侯思和的事兒,以及大摸底的事兒。
昨天是五一假期,準確來說,在四月最后一天晚上,抓捕行動就已經開始了。
侯思和回到他老家之后,同樣是跟家里人吃過晚飯,然后這才去見劉馳靜。
抓捕劉馳靜的時候,沒有任何意外,沒有人受傷。
并且殷孟倫他們也很快從劉馳靜嘴里審問出了后面的大魚。
只不過,等他們開著船來到外海的時候,卻由于天黑,導致對方逃了不少人。
但第二天白天的時候,他們還是從海上打撈了好幾條大魚。
其中一條大魚居然是克列奧,這可是最新上任的某部門主管啊。
這條大魚被殷孟倫他們給上交了,目前是有關部門、外交部門等相關部門在跟進這件事。
所以,侯思和這次算是立了大功勞。
按照上面的意思,就是給侯大昌安排治療,但能否救回來,真不知道。
其實薛亞軍他們應該是第一時間給陳國華匯報這件事才對。
但后者在之前,就說過了,這件事就不用特別通知他了,直接跟上面匯報即可。
他只需要知道處理結果即可。
所以,對于上面的安排,陳國華也沒有什么意見。
除了侯思和的事兒,就是對振華研究所全員大摸底的事兒。
還別說,真有不少研究員的家里,都過的很慘。
類似林吉祥這樣家里沒了老娘,或者跟侯思和這樣家里老爹生了重病的,不在少數。
這樣的情況,并不能說明什么。
但肯定需要重點關注,特別是家里住在京城周邊地區的研究員。
相反,那些老家在南方或者其他地方的研究員,被收買的可能性比較低。
主要還是這個時代的通訊,極不發達。
如果那些人想要收買那些老家在深山老林的農村地區的研究員,光是信任二字就難以解決了。
畢竟研究員需要聯系老家那邊,只能夠通過信件或者電報的方式。
這,無疑增加了很大的風險。
也因此,大摸底之后,陳國華、薛亞軍他們對這些研究員的情況,就掌握得更加清楚了。
只要對這類研究員稍加注意,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就可以順藤摸瓜了。
只不過,世間事,不可能一切事情都會按照計劃來發展。
對于陳國華來說,有了薛亞軍這位二把手之后,他確實是松了很多。
對于這兩件事,陳國華只需要做到知情即可,其他的事兒,他可以不用再操心了。
“老薛,你真是幫了我的大忙,以后這些方面的事兒,就完全交給你來處理了,我就徹底撒手不管了。”
聽罷之后,陳國華便笑著說道。
薛亞軍聞言,謙虛了一下,旋即表示自己肯定會做好本職工作的。
他早已經擺正了自己的位置,角色轉換也很快。
于是,接下來一段時間,陳國華可就輕松多了。
卸下了這些繁瑣的事兒之后,陳國華穿梭在各個實驗室的時間就多了不少。
導致這些實驗室的科研成果,幾乎是接二連三地出現。
制造芯片的臨時實驗室,已經連續交付了好幾家外資公司的芯片,林志武他們還在努力,準備把剩下的芯片,快速交付。
砷化鎵鋁半導體激光器、準分子激光器這兩大技術也相繼突破了。
都是激光器,技術是有很大關聯的,之所以是先后突破,那是因為兩大實驗室都是跟設備研發實驗室一起合作完成的,雙方之間經常有交流。
“你們把這臺砷化鎵鋁半導體激光器帶回去你們實驗室,抓緊時間吃透光纖通信的其他輔助設備的技術.”
陳國華如是吩咐道。
光纖通信實驗室有不少研究員,畢竟他們這個實驗室,需要完成的任務不少。
眼前這一臺砷化鎵鋁半導體激光器,只不過是制備光纖通信的其中一臺設備罷了。
還有很多技術等他們去突破呢。
等他們離開之后,陳國華這才看向光刻機實驗室的一眾研發人員,道:
“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改進光源技術.”
之前,陳國華他們研制出來的光刻機,所使用的光源是汞燈。
這玩意兒可以產生波長為400納米的藍光和360納米的不可見紫外線,這是初代光刻機的光源。
現如今,陳國華他們需要研制的便是二代光源了。
首先,從發光方式來說,就不是之前的什么汞燈了,而是激光。
既然是激光,那么就需要不同的激光器了。
“來來來,老章,你們還記得我之前給你們提到過的深紫外準分子激光器吧?”
陳國華拍了拍手掌,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但,沒等章濟川他們回應,陳國華又繼續說道:
“先不提深紫外準分子激光器如何制備,我們來說一說準分子激光這一項技術吧”
剛把準分子激光器研發出來,這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但是大家都聽得十分認真。
畢竟陳國華絕對不會無的放矢,這么說,肯定有他的道理。
原時空的歷史上,準分子激光是一九七零年的時候,在莫斯科物理研究所發明的。
這玩意兒就是使用電子束激發氙氣二聚體,產生的準分子激光波長為172nm。
然后在七五年的時候,北美海軍研究實驗室、諾思羅普研究和技術中心和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等多家機構利用電子束激發惰性氣體鹵化物。
直到一九七九年,西德朗松珂利才生產出第一臺商業使用的準分子激光器。
現如今這個時空,陳國華他們在研發的過程中,就直接嘗試了十種能夠產生準分子激光的氣體。
但已經成功的,目前僅有兩種,還剩下八種氣體的研發工作,并不會結束,而是需要進一步研發。
換句話說,他們目前已經掌握了兩種可以產生準分子激光的氣體。
“你們覺得這樣的準分子激光器,它能有什么作用呢?”
看著眾人,陳國華先是復盤了一下準分子激光器的技術,接著又拋出了一個問題。
章濟川當即便舉手應道:
“主任,我知道,這可以應用在光刻機上面,除此之外,我覺得在光學鏡片這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不錯,說對了一點,還有嗎?”
陳國華面露贊許的目光,但卻更加期待其他研究員的回答。
光刻機就不用說了,畢竟這臺準分子激光器就是為他們光刻機實驗室制造研發的。
光學鏡片的這個作用,也是章濟川取巧了,畢竟之前陳國華就給大家科普過關于光刻機的應用了。
伴隨著陳國華的提問,眾多研究員們,苦思冥想。
也有人回答了陳國華的問題,有對有錯,倒是讓陳國華有些哭笑不得。
這些研究員的知識面,還是太窄了呀。
(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