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好萊塢的香瓜人小說>好萊塢的香瓜人最新章節列表 >好萊塢的香瓜人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好萊塢的香瓜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愚蠢的華納管理層
更新時間:2025-02-24  作者: 趙墨涵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都市頻道 | 娛樂明星 | 趙墨涵 | 明智屋小說 | 好萊塢的香瓜人 | 趙墨涵 | 好萊塢的香瓜人 
正文如下:
香瓜工作室的內部放映室,小吉伯特和諾蘭看完了這部精心制作的《第九區》。

“怎么樣?”諾蘭的眼神飽含期待,問小吉伯特的看法。

“相當好,”小吉伯特表示很滿意:“比起一開始的劇本,故事規模擴大了一個層次。主旨以及內核沒有變,但更吸引人了。”

聽到小吉伯特這樣說,諾蘭也就放心了:“太好了,主創的辛苦沒有白費,我們能帶來一個好故事。”

“安排宣發吧,我會說服迪士尼投入資源的。”小吉伯特說道。

在華納退出香瓜電影的投資和制作之后,迪士尼就成為了香瓜工作室出品的電影唯一發行方。

不論對迪士尼還是對香瓜工作室來說,工作流程上毫無疑問減少了很多麻煩。

目前華納影業和香瓜工作室之間的股份交換在緩慢的進行當中,回到小吉伯特自己手里的香瓜工作室股份已經多達16.8

之所以只有這么一點股份回流,和之前提到的華爾街有人想接手有關。

華爾街有人想入主香瓜工作室,成為股東之一。

但這是小吉伯特所不能接受的,他已經明確和華納做過溝通。一旦香瓜工作室的股份被轉賣給別人,他就不會放棄手里的華納股份。

甚至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他會扶持華納內部支持自己的人。

到時候,華納是不是華納,還是跟著小吉伯特姓,可就兩說了。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華納目前還在猶豫。一旦小吉伯特手里還有華納的股份,那談擺脫小吉伯特對華納的影響簡直癡人說夢。

除非華爾街能說服小吉伯特,接受現金購回股份。

但小吉伯特又不是傻子,他肯定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案。

而且華爾街和醫療復合體,以及那些老牌SB財團們才剛搞過人家,有什么資本去說服小吉伯特?

直到這個時候,華納才發現,這事情沒有自己想的那么簡單。

華爾街,老牌財團,醫療復合體們承諾的利益也沒有那么好拿。反而現在自己變成了好萊塢從業者茶余飯后的談資,而且口碑也不怎么好。

環球影業的老板,也是環球影業母公司康卡斯特的首席執行官布萊恩·羅伯茲公開銳評。

“我不知道華納的管理層在想什么?他們好不容易和好萊塢有史以來最偉大最具有才華的導演建立了合作關系。

現在,卻轉瞬之間把這一切都摧毀。

就為了那虛無縹緲的承諾,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

我實在不能理解,這不是一個企業經營者應該有的智商和思考方式。

還好小吉伯特是以一個電影藝術家的身份思考的,給華納制作了《黑暗騎士》,否則華納今年的業績會崩得很難看。”

翻譯成中國話就是:你華納為了那三瓜兩棗的,放棄了自己本來擁有的巨大利益,簡直是丟個西瓜,撿了個芝麻。

為什么布萊恩·羅伯茲會如此說,這和環球影業曾經與小吉伯特有一段姻緣有關系。

小吉伯特當初出道時候的作品,就是環球影業投資且發行的《鯊灘》。但后來環球影業內部管理混亂,導致沒能維持和小吉伯特的合作。

從此以后,小吉伯特轉投迪士尼和華納影業,并逐漸成長為世界級大導演。

環球影業幾次易手,在迪士尼和華納看著小吉伯特執導的《魔戒》系列大賺特賺的時候,環球影業到了康卡斯特手下。

那時候雖然小吉伯特已經離開環球影業十余年之久,但環球影業依然對小吉伯特戀戀不舍。

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原本你沒有在意屬于自己公司的一個小人物,他后來成長了,做出了非常非常偉大的成就。

環球影業就是那個最痛苦的,曾經有一個偉大的導演是他們的合作伙伴,他們沒有珍惜。

如果時間能夠重來的話,環球影業的高管們都想對小吉伯特大喊一聲:“不要離開,你要什么我們都支持你。”

如果非要加上一個期限的話,高管們會深情告白:“直到世界毀滅,宇宙盡頭,我們都和小吉伯特不離不棄。”

搞明白了這一點,就能知道為什么布萊恩·羅伯茲對華納的動作反應這么大。

不過也好,布萊恩·羅伯茲給環球影業的高管下命令了,去接觸小吉伯特。

既然華納要放手,那環球影業可以重新接手啊!

但目前為止小吉伯特并沒有回歸環球影業的意思,羅伯特·艾格那個紐約來的雜碎也把環球影業死死的擋在香瓜工作室的大門外。

其實想想這件事也蠻抽象的,看著華納管理層的操作,會讓你覺得這家公司是不是一群草臺班子。

但實際上這不是華納管理層第一次犯蠢,這管理層是祖傳的。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電影受到電視機這種新星娛樂方式的沖擊。加上反戰,嬉皮士,觀念解放等新文化元素的流行,于是有人提出電影已死了的口號。

那正好是好萊塢黃金年代結束的時期,各家電影公司都在想辦法。

也是從那個時候,商業片的概念逐漸的確立起來。暑期檔也是從那個時候,逐漸的被各個電影公司所重視。

而真正讓商業電影流行起來的是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以及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

因為這兩部影片的成功,讓觀眾重新回到電影院,這讓好萊塢一眾電影公司找到了方向。

于是電影公司紛紛向商業電影轉型,唯獨華納影業還抱著固有觀念。1973年籌拍第一部超人電影的時候,華納影業就想著朝黃金時代的影片發展。

那時候還是新人導演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毛遂自薦,想要執導《超人》,并且當面向華納講述了自己的電影制作計劃。

從現在來看,是一部很標準的商業片制作模式。

但在那個時代,卻不被華納管理層所接受,于是雙方不歡而散。華納也找了其他的電影導演,但沒人肯接手。

直到1975年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獲得了成功,思想滑坡好幾年的華納終于下定決心朝著商業片方向轉型。

而那個時候,因為連續投資制作電影失敗,華納已經到了一個很危險的邊緣。

可以說,是《超人》的成功救了華納一命,讓華納成功渡過了黃金時代結束后的衰退期。

這不是華納管理層第一次犯蠢,也不是最后一次。

小吉伯特記得,前世華納影業因為流媒體業務的時期,把諾蘭給逼走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