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加油啊,武醫生小說>加油啊,武醫生最新章節列表 >加油啊,武醫生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加油啊,武醫生-第四百一十三章 王者之疾
更新時間:2025-01-19  作者: 桃月白雪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都市頻道 | 都市生活 | 桃月白雪 | 明智屋小說 | 加油啊 | 武醫生 | 桃月白雪 | 加油啊 | 武醫生 
正文如下:
:shukuge第四百一十三章王者之疾第四百一十三章王者之疾桃月白雪

后面又有幾個糖尿病的,不過都沒有前面這個重,再開藥就無所謂增減適配了。

同類型患者,看起來速度就快了。

這三十個患者,最多的就是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這是一個六十一歲的男性患者。

肥胖(115kg/170cm左右),肚子大,有胸悶,氣短,稍微活動就喘。

血壓壓差小,低壓高,有時還反酸水。

不等摸脈,光是望聞問,武小富就基本確定患者跑不了高血壓。

切脈之后,患者表現脈沉。

中醫辯病就是氣不足,氣流通不暢—有心肌肥大;火氣上頭之癥。

基本沒差了。

心肌肥厚這塊,中醫辨證不需拍片即可知曉。

該患者身體肥胖、喘、脈沉,說明患者氣沉在里,正值秋季,應時之脈為浮,說明此患者氣不足屬虛癥,氣血難以在身體流轉,需要心臟加壓供應,像長期鍛煉身體,自然會出現心肌肥厚。

而體內氣轉不動還有一個肥胖的影響,油脂太多,身體帶不動啊。

還有就是現在家族遺傳的多,疾病的家族遺傳,是由于同一家族的同一秉性決定的,這種其實也是可以后天糾正的。

比如說該患者人講理不講情,性子犟,肥胖,想不遺傳家族的疾病,就要學會“離經叛道”。

家族人都胖,就要努力變瘦;家族人脾氣都暴躁,就要專門修自己脾氣好。

有句話不是說了嘛,“離經叛道”之人,必然不遺傳家族之疾病,此為“不孝(肖)”。

和患者交代清楚,武小富開始開處方,在治療高血壓上,武小富也覺得有效的中醫治療是要優于西醫的。

當然了,也得注意一些,比如說,忌酒肉。

筆鋒流轉,竹茹15陳皮3甘草3茯苓15車前草15芒硝6(沖)黃連3……

中醫最大的缺點可能就是見效慢。

就像是這個患者,第一個療程就得十五劑,再觀成效。

很多急病,中醫就算是下猛藥也不一定能夠及時將病情扭轉,還得考慮下猛藥患者能不能受得了,所以,面對這種患者很考驗中醫醫生的能力。

這個患者是帶著自己孩子一起來的,他十八歲的兒子,號就排在患者的身后。

從這里也能看出來,現在的高血壓是真的有遺傳傾向,不然的話,十八歲啊,怎么的都不應該血壓升高的。

遺傳的也不僅是血壓,還有體重。

同樣的肥胖,父親二百多斤,孩子竟然也二百斤左右。

18歲的小山,感覺到頭痛、頭脹已經月余了,還伴有左腿感覺無力,飽腹后還會出現左腳疼痛。

平時小山也測血壓,收縮壓平時都差不多145mmHg,食用油炸食品后收縮壓可達150mmHg。

本來小山也不在意,現在標準不是一百四么,超出五個十個的,應該問題不大。

所以這次小山也不是來看高血壓的,而是來看其他的。

年滿十八周以后,小山考了駕照,在村子里開了出租車,接送來旅游的游客,這左腿左腳的疼痛乏力,很影響他工作。

小山可不會覺得左下肢的癥狀會和血壓有關系,也沒聽說過啊。

別說是小山了,就連小南和小北也沒覺得左下肢的癥狀能和高血壓有什么聯系。

“你得控制血壓了,你左腿乏力和左腳疼痛,就是血壓高的原因。”

武小富開口說道,讓小山等人一陣驚訝,“左腿和左腳的問題,也和血壓有關系?不能吧,沒聽說過啊。”

其他人也是盯著武小富,他們也沒聽說過啊,這是什么情況。

武小富聞言笑了笑,“你是在飽腹后出現這些癥狀的,用中醫的角度說,叫做‘飲入于胃,游溢精氣’。

脾胃將人食用之五谷雜糧,通過運化吸收,進一步加工營養,加工之后再運往各處——而飽腹后出現的疼痛,就是產生了排異反應,嗯,可以看成是加工不合格。

如果運往腳的營養吸收閾值是5,而運來的營養為4.5,不符合吸收標準,便會堆積,排異,變態反應,這就是腳痛的緣由。

而加工不合格的原因是脾胃運化失調,人并不是先天的運化失調,五臟疾病多為情志所傷,故而運化失調的原因其實是思慮過多耗傷脾胃。

人啊,思慮多,行動便少,便有‘謹小慎微’一說,你的性格怕就是這樣吧?”

神了啊!

小山看向武小富,滿眼的驚駭,要是邊苗村的人,知道他的性格也不奇怪,可武小富是外來人啊,他可是聽說了,武小富昨天才來。

他這等小人物,武小富總不至于聽說,所以,這真的算出來,不,看出來的?

醫生現在都這樣了嗎?

如此神奇的嗎?

頭上下一個勁兒點著,雖然武小富說了一大堆,其中不乏有他聽不懂的地方,嗯,是大部分他其實都不怎么懂。

但是小山覺得,武小富說得多,肯定有道理,不理解,但是他覺得好厲害。

心中更是覺得,就是這樣,他的病就是這樣,左下肢的疼痛就是和高血壓有關系,沒跑了。

“所以,其實小山只要把血壓降下來,這些病癥就都沒了?”

謝遙開口問道,武小富點頭稱是,只是聽到這話,小山的父母有些擔心,“武醫生,小山才是十八歲啊,能不能不吃藥啊。總不能吃一輩子吧。”

這是正常的擔心,在人們的印象中,吃降壓藥,一吃就是一輩子,老了還好,年輕就這樣,多少讓人有些無法接受。

“我可以先給他開些中藥,讓他先吃著,把血壓降下來,但是主要還得減肥,鍛煉身體,然后房事方面也得節制,這樣的話,后續就不用一直吃藥了。”

聽到武小富的話,小山又喜又羞,喜的是武小富說不用一直吃藥,羞的是武小富說他房事不用節制。

小山也不至于房事是什么都不知道,手機有的,各種知識都鉆進過他的腦子里,他和媳婦兒確實是有點頻繁,又被武小富給看出來了。

尤其是后面不少人還笑,豈有此理。

村里不讀書的,都結婚早,別說是十八歲已經成年了。

小山這也成家一年多了,在村里實屬平常。

有的孩子都有了,至于說不到法定年齡,那都不是問題,結婚證也沒有,怕什么法定年齡,完事兒需要給孩子上戶口了,再補就是了。

“高血壓是我們人類獨有的絕技。”

獨有的?

聽到武小富的話,眾人都是一愣,也就是說,其他動物都不得高血壓?

“嗯,因為除了人以外,就再難有完全直立生存的物種了,多種研究都發現直立生存是產生血壓的根本原因。

其目的就是為了確保心臟供血能夠直通大腦,防止大腦缺血缺氧。

所以高血壓并發癥之一頭暈、頭痛,其實也需要分先后順序。

并不是高血壓產生的頭暈頭痛并發癥,而是先頭暈、頭痛,心臟需要加壓向上供血,以防止腦缺血或血栓。

故而頭暈頭痛在前,高血壓在后,高血壓是人體的動態調整,所以對著高血壓治療無異于舍本求末,治標不治本。

中醫治本的意義就在這里,不一味的調控血壓,而是追究血壓升高的根本原因,去除其病根。”

眾人聞言忽然覺得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真的是比西醫好啊,要知道真要是能通過中藥調控,達到后期不用一輩子吃藥的目的,他們可是求之不得的。

村里也有不少吃高血壓藥控制血壓的,聽到這話,都是央求武小富給開中藥調理。

此時的武小富也是心中感慨,哪怕是他知道中醫在這方面有奇效,但也不能說讓中醫調理取代西醫治療。

無他,華國的高血壓群體太龐大了,而中醫調理血壓,可不是說一次就能搞定的,治本是最難的,怎么都得四五個療程。

其實很看中醫的基本功的,而培養一個合格的中醫,可不是幾年就可以的。

那么龐大的高血壓群體,哪是這么點中醫能調控過來的,更何況,很多時候,血壓是需要及時穩定的。

就像武小富他們外科,要手術了,面對血壓高的,想要做手術,就需要及時將患者血壓降下來,而西藥明顯的在這方面更有效。

所以,這是時代的需要,而不是患者群體的需要。

想要從根本上杜絕這個問題,其實也不在醫生這里,而是在百姓這里,只要是有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肥胖、吸煙、喝酒、熬夜,別說是高血壓了,其實大部分基礎病都能避免的。

別說人張少帥吃喝嫖賭抽都能活到多大多大,人張少帥真有什么問題,直接就有最頂尖的醫生幫忙看病,這是其他人所不能有的條件。

轉眼間已經一半的病人看過來了。

這些患者里面,除了高血壓、糖尿病的,還有一些腸胃不好的,村里人吃飯沒有那么規律,尤其是最近游客多起來了,他們都想多賺些錢,有些甚至都哪頓飯直接不吃了。

這么長久下來,腸胃基本都不會太好。

再加上村里老人居多,一些便秘的問題就更嚴重了,不過,這些也好調理,武小富給他們開些中藥,以后再注意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就好了。

“武主任,我是腰疼,還有小腿也疼,您幫我看看吧,這都已經影響我走路了,這就算了,工作也受影響,我是做烤串的,現在站都不好站,特別影響我工作。”

這是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看年齡和謝遙差不多。

“武主任,這是我發小,叫李軍,在村口開烤串攤子的,他知道您來了,要出診,就趕忙過來看看。”

武小富聞言點了點頭,看了看患者的小腿,關節處有一些小疙瘩,像是痛風石,心中有數,又讓李軍伸手上來,開始摸脈。

“痛風”這個詞最開始是在南北朝時期的醫學典籍里出現的,因為其疼痛來得快就像是一陣風,所以才有了“通風”這個名字。

一些古書醫書里又將其稱為“痛痹”。

明朝虞摶所著的《醫學正傳》就有提及說,“夫古之所謂痛痹者,即今之痛風也。諸方書又謂之白虎歷節風,以其走痛于四肢骨節,如虎咬之狀,而以其名名之耳。”

這段話和李軍所描述的癥狀很相符,疼痛出現在小腿部位,李軍的通風癥狀應該也有一段時間了,當然了,也沒有拖到什么病入膏肓的時候,只是腿部出現了癥狀,不過,也不算是輕了,畢竟都出現痛風石了。

除了華國之外,世界其它的地方也有關于痛風的記載,而且也都比較早,比如西元前2640年,埃及人就已經發現有痛風引至大拇趾關節病變。

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稱痛風為“不能步行的病”,并指出說痛風是“富者的關節炎”,而風濕則是“貧者的關節炎”。

為啥拉底要這么說呢?那當然是有原因的。

古代痛風經常出現在一些達官貴人的身上,啥是達官貴人?

舉一些得過通風的達官貴人的例子就知道,比如說元世祖忽必烈、圣羅馬皇帝查爾斯五世、西班牙菲利普二世……瞅瞅,這可都是正經八百的爺呀!

所以那時候,痛風也有個極其牛叉的名號“王者之疾”、“帝王病”

相比于這些,所謂的“富貴病”其實就顯得很普通了。

而之所以這么說,也是因為在古代,普通人家真的是沒有發現得這種病的,只有有權有勢的上流社會人士才有機會患上痛風。

此外,還有人認為痛風的發作是可以預防癱瘓和中風等更嚴重的疾病,就像是發燒是身體開始對抗疾病的預兆一樣,出現通風之后,就可以提前干預,以防出現癱瘓和中風這些大病。

以至于后來痛風竟然還一度被認為是社會地位的象征。

嗯,想想都抽象,仔細想想,估計那會的問候語說不定就是“祝您全家痛風!”

其實想想就能發現,古代發現比較早的病,基本都是達官貴人得的病,因為這些達官貴人都惜命,只要有不舒服就會請醫生看病,無論啥病都能被第一時間發現,然后發動力量,開始進行診治。

不然的話,通風這種病,哪至于被發現那么早,又不當下要命,普通老百姓得了這種病,恐怕都不會正眼瞧它一眼,自家買點止疼的藥,就挺過去了,真要都是普通人得的,怕是非得現代醫療去發現。←→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