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1990怒火旗兵小說>1990怒火旗兵最新章節列表 >1990怒火旗兵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1990怒火旗兵-第11章 換帖姊弟
更新時間:2024-02-05  作者: 萌俊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都市頻道 | 都市生活 | 萌俊 | 明智屋小說 | 1990怒火旗兵 | 萌俊 | 1990怒火旗兵 
正文如下:
“阿文,十萬港幣的抽傭收好。”

三天后。

九龍城,滿記甜品,一張桌子旁。

周明華在桌角提起一個紙袋,推到張子文面前,從紙袋摩擦桌面的聲音便能聽出數目不少。

張子文低頭一看,一疊疊港幣立成兩沓,也不點數目,笑著收下:“周叔,注意安全啊。”

“放心吧,點了八個兄弟,車、船、人都安排好了。”周明華捏著支煙,瞇起眼睛道:“短則三五天,長則一周就能回來。”

“一路順風。”

“借你吉言。”

周明華擺擺手,熄滅香煙,轉身離開茶餐廳。

張子文望著周明華坐上一輛的士車離開,心里估算道:“要安排車、船、要招募人手,兩百萬港幣花紅看起來多,但其實賺頭不大啊。”

“八個人不知道怎么分,但總之,每個人頂多幾十萬。”

幾十萬在港島不算小錢,但往大的講,也不夠買一套房,不夠請明星拍一部戲,更不夠風風光光活一輩子。

當然,有錢賺要有命花,招募人手,安排車船,乃至購買情報、裝備都是必須的開銷,省不得。

“周叔他們說到底還是打工仔,包身工,市場行情就這樣,人命不賣值千金,拿出來賣真賣不上價,唉。”張子文稍作感慨,忽然覺得殺手的工作太低級了。

出來混的人,怎么樣也不能混成殺手。

至于周叔等人怎么混到這一步,以他們的關系不好多問,等有合適的機會再多嘴兩句。

中午。

尖沙咀公寓。

劉嘉琳提著一套西裝進門,放在沙發上,褪掉西裝的袋子,來到張子文面前對著比劃道:“阿文,試一試衣服合不合身?”

“琳姐。”

張子文正在練習拼裝手槍,見到劉嘉琳過來連忙將東西收好,站起身笑道:“師傅上門量身定制的西裝,怎么可能不合身?”

“總是要試的。”

劉嘉琳比劃一番把衣服交到他手上:“一整套去房間換上。”

“好。”

張子文收人家東西總覺得不好意思,但想到已經是義姐弟,拒絕又太過客氣。

轉身拿起衣服走進房間換好,出來身上已是一副標準的英式三件套。

“劉師傅的手藝真不錯。”

劉嘉琳望著面前不到二十,長相清秀,一米七余的年輕人頻頻點頭。

人靠衣裝馬靠鞍。

張子文做的士佬的時候,一眼看上就是偷渡來的窮鬼,臉上窮酸藏不住。

寧波移民的紅幫裁縫西裝一上身,翩翩公子,英俊瀟灑的氣質就出來了。

“皮鞋再試一試。”

“坐一下。”

“蹲一下。”

“別拘束,活動活動手臂,要不然臂圍小了怎么辦?”

劉嘉琳出言指導著。

剛回來的梁朝瑋見到這幅場景,臉上洋溢出笑容,點點頭道:“阿文,我推薦你到TVB培訓班吧?”

“算了。”

“朝瑋哥,我干不來拍戲,唱歌。”張子文出言婉拒。

如果剛重生那段時間,有機會得到梁朝瑋的推薦,他無論如何也要去試試,可現在卻覺得當明星也就表面風光。

確實賺得到錢不假,但能不能賺到尊嚴,乃至尊重有待商榷。

他有能力在時代浪潮中搏一搏,為什么要浪費時間在拍電影上?

“好吧。”

“可惜了,生的那么靚。”梁朝瑋笑瞇瞇的夸了一句。

張子文慚愧道:“還行吧。”

他長的有點出眾,但距離頂級帥哥(起點讀者)還差一截,屬于衣服搭好很顯氣質的那種年輕人。

這段時間劉嘉琳、梁朝瑋的安全性已經不成問題,保鏢也已經撤走,但劉嘉琳并沒有急于恢復開工,每個月還定時要去看心理醫生。

綁架、槍擊、險遭侵犯。

這些對一個年輕女性的沖擊力是很大的,需要時間來撫平,而梁朝瑋也沒有急著再去拍戲,每天就陪劉嘉琳逛街,吃飯。

看得出劉嘉琳在外邊有點神經兮兮,已經對社交產生畏懼,就連以前喜歡跟好友搓麻將的牌癮都沒了。

這種情況下梁朝瑋反而更開心還有一個張子文跟劉嘉琳說說話。

畢竟劉嘉琳對張子文那種發自家人般的關愛,跟其它情緒有極明顯差別。

再加上張子文是一個識分寸,懂事理的后生仔。

梁朝瑋對張子文只剩下欣賞,以及愛屋及烏的關心,嚴格來講,他也還未與劉嘉琳結婚。

劉嘉琳收不收義弟,怎么對待義弟都不關他事。

“好了,紅幫裁縫的手藝就是靚,以前第一家紅幫裁縫鋪開張,整個港島一衣難求,排隊都要排三年。”劉嘉琳滿臉喜色的笑道:“現在港島有連鎖店,有錢就不用等。”

“下午再拿衣服到衣服封個線,明天就穿這套去天后廟酬神。”

紅幫裁縫最早起源上滬,是國內第一家西裝店,二戰前就為上滬的鬼佬制衣。是國內最講究、最老道的裁縫,尤其以寧波師傅為代表。

港島經濟能發展起來,在人力,物力,文化上很多都是承接上滬逃港的中小資產階級底蘊。否則,光憑港島早年的十幾萬人口,怎么可能把經濟發展到這步?

不談最需要積累的影視圈,文學圈,光是啟動紡織業,建筑業的人員,資金都是一個天大窟窿。

鬼佬港府不可能出這筆錢。

自然而然,港島風貌習俗就會受到上滬、粵省、閩人的影響,在五六十年代的港島,可是號稱“小上滬”呢。

隔天,清晨。

油麻地,廟街,天后古廟。

廟門一開,早已守候在門外的劉嘉琳,梁朝瑋,張子文三人便被道姑迎入大殿,燒了柱頭香。

三人在天后座下都是規規矩矩的跪拜,誠心誠意的求保佑。

劉嘉琳燒完香后,再捐九萬九的功德錢。

最后,一行人在廟祝的引領下來到一間香堂,香堂內,梁頂上懸掛著一柱柱盤香,青煙了了,幽暗肅穆的堂內,莊嚴凝重。

劉嘉琳將一封名帖雙手遞給廟祝,跪在軟墊朝神像重重磕頭:“信女劉嘉琳,感謝天后娘娘保佑,脫得虎口,幸免于難。”

“今庚午年,庚辰月,乙丑日,愿與救命恩人張子文結成換帖姊弟,今生今世,視如血親。”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