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雞飛狗跳的京兆王府第395章雞飛狗跳的京兆王府←→::mayiwsk
夫妻倆回的是勸學里,路過司州署時拐了個彎,沒想到這么巧,外出巡察庶務的元志回來了。元志見到兒郎、兒媳,頃刻間疲憊全無,元茂和尉窈都有孝心,一起給長輩煮酪漿,一邊說說笑笑閑聊。
元志問:“你二兄尉景怎么樣了?還是不肯相看女郎?”
尉景自從游歷歸來,心仿佛落在了遙遠舊都,盡管潘淳娘剃發為尼,尉景仍隔著山水思念,想盡辦法拒絕家里給他安排的親事。
父親一提這件事,元茂忍不住笑,回道:“二兄這次換了招數,假稱道士給他算卦,說他……要么娶妻之前對方是寡婦,要么娶回來以后變寡婦。”
元志拍下腿“哈哈”笑:“要是你尉叔、陸姨信了他,下步又會說……要么娶進門之前剃光頭,要么成親以后變禿頭。”
元茂:“好主意,改天我和二兄說。”
尉窈輕戳夫君的腦袋,讓他別繼續胡說八道。
煮酪漿十分講究技藝,首先要選擇優良鐵釜,才能保證鐵釜快速燒熱,不易變黑。那什么是好的鐵釜?就是鑄釜時的鐵汁,必須是最初冶镕的,絕不能使用鐵汁渣鑄釜。
然后“治釜”。
元茂點燃干牛糞,尉窈把水加進釜里,水溫熱后,由尉窈看著火勢,元茂用捆扎的蒿草刷洗三遍釜,最后這次的水倒掉后,把釜內殘余的水烤干,用肥豬肉擦拭鐵釜的里面。
尉窈就喜歡聽肥豬肉“滋滋察察”的聲音。元茂擦拭完釜重新加水,再次用蒿草刷,倒掉水,烤干釜、換一塊肥豬肉擦釜,如此反復個幾次。
接下來就是調酪漿的酸甜咸口感,元茂知道父親喜歡酪漿里加炒熟的麥面,就先把口味調好,再倒進熱水里。
純正的酪漿香氣飄出來了,湯色干凈,氣味里一丁點鐵銹氣都沒有。
“阿父,嘗嘗,小心燙。”
元茂又獻功般給尉窈盛一小碗。
尉窈先把夫君額頭上的汗擦掉,接過碗沿邊舀半勺,夸贊:“好吃,真香。”
元志看兒子、兒媳如此恩愛,欣慰的同時涌起牽掛,心想:不知趙芷現在荊州還是南陽郡?天寒地凍,她可有熱的酪漿果腹暖身?
茍主簿聞著味,眉開眼笑而來,已然習慣別駕沒出息的相思樣,他問:“我讓人備了雙份年貨,侍郎、茂公子今晚去勸學里,還是回依仁里?”
這種事都是尉窈決定,她回:“我二人回勸學里。”
茍主簿朝外面抬下手,守衛立即明白,這就把依仁里的年貨送過去,等兩口酪漿下肚,凍透的身體有了暖意,他向元志稟述正事:“秘書省領了年節發放桃符的任務,他們的佐吏少,忙不過來,分給咱們州署一千對桃符,一千套糊燈籠的物什。屬下建議在郊野支粥棚,把寫字的事交給家境貧寒的儒生,糊燈籠的事交給老者與婦孺。”
元志“嗯”聲允許:“你看著辦吧。”
尉窈問:“秘書省官長交待此事時,有沒有說燈籠的吉祥語也交給州署寫?”
茍主簿笑:“這是小事,侍郎有什么想法?”
“四門小學已經建好,國子學的營繕卻沒有官員上書奏請,明年如果北方的災情持續,恐怕國子學館的修建更往后拖延。要想官員上書,先得讓他們感知民間的意愿,我的想法是……借書寫燈籠的吉祥語,由州署召集貴族子弟至國子學遺址共同完成,同時廣為宣揚此善舉,必能引發朝中名儒的注意,而后奏請督促。”
遷都后,大部分朝臣的子弟沒有名師教導,又沒有資格進四門小學,倘若國子學復建,對這些子弟來說,等于多了條求學路。至于重建太學,因為得利益者不固定于朝臣、世族,只能排在國子學之后。
臨近年底,州署各曹的事務真是多,元志與主簿還沒商議完尉窈的建議,就有數名佐吏來詢問雜務。
獄令史管賢稟報:“馮俊興在地牢撞墻自盡不成,救是不救?”
馮家輾轉關系求人,知廣陵王今回非殺馮俊興不可,只能放棄,馮俊興在地牢度日如年,怎么都等不來家人的探望,從前天起不吃不喝,想用絕食嚇唬獄吏,兩天過去,他見不起作用,于是改變招數撞墻。
元志:“看來撞得不要緊啊。”
抓捕馮俊興是尉窈的意思,她見君舅看過來,許她拿主意,才說:“如實告訴馮家吧,許馮家自請醫者去地牢,但要和馮家說清楚,馮俊興犯的是死罪,不可能輕判。也跟馮俊興如實說,免得他死前怨錯了人。”
元志吩咐管賢:“就這么辦!”
馮家已經放棄馮俊興,怎會多此一舉請醫去救,當晚,馮俊興心灰意冷死在了獄里。
今晚的京兆王府還不如馮家呢,一會兒元愉追著王妃打,一會兒他被王妃撕住頭發抓破臉,倆人換著嚷、比著嗓門罵,簡直雞飛狗跳。
原因還是元愉太寵妾室楊連蘿,不僅要免楊連蘿給正室行禮的規矩,還想把住處、衣食等,全按正室的等級來。
于寶妃的力氣還是比不上元愉,被搡坐在地,她又疼又臊,上氣不接下氣哭罵:“好,你既然鐵了心和狐貍精過,那我現在就進宮,你既然不要臉了,那就徹底別要!往后都別要!”
元愉臉上的血印橫七豎八,因太氣憤,都覺不出疼了,他聲音也變了調:“少拿皇后嚇唬我!娶你我倒了八輩子霉,什么臉面?早沒有了!你也不照照鏡子,看你有沒有正室的樣子……”
于寶妃不和他對罵,才走到正院門口,就見楊連蘿戰戰兢兢在她前頭揖禮,向她認錯:“王妃別生王的氣,一切是妾的不是……”
于寶妃更不會聽一個妾講話,上去就是一耳光,緊接著把楊連蘿踹到一邊,去馬廄牽了馬出府。
氣話總歸是氣話,這么晚了,她哪有本事進宮告狀,又不想讓父母擔憂,便去了大伯母家訴說委屈。夫妻間的矛盾,一旦有外人參與,小吵小鬧都能變成大吵大鬧,何況她的伯母穆夫人懷揣私心。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