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福運醫妃旺夫命,王爺越寵江山越穩小說>福運醫妃旺夫命,王爺越寵江山越穩最新章節列表 >福運醫妃旺夫命,王爺越寵江山越穩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福運醫妃旺夫命,王爺越寵江山越穩-第349章 登基大典和皇后事真多
正文如下:
第349章登基大典和皇后事真多第349章登基大典和皇后事真多←→最新網址:sjwx.info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

正月初一,凌王攜凌王妃在幽州天壇祭祀之時,前廢太子之妻張朝英,攜子凌志,女凌婉。

以平民之姿,向凌王夫妻行跪拜大禮。

凌王念其在長安亂中保全一雙兒女不易,特賜張朝英莊園一座,凌志凌婉亦未從皇室除名,依舊是皇室宗族的子弟。

張朝英這一拜,讓天下等著看皇室爭權的士族,全部偃旗息鼓。

大勢已去,凌王已大權獨攬,遷都已成定局。

一些擁有兵權的各州牧,則在看到謝大將軍的選擇,以及幽州兵力的強盛之時,便知他們就算造反,也難成氣候。

雖然依舊有很多人心不甘,準備徐徐圖之,遷都之事不可違,但想讓天下行幽州律那樣的苛政,是絕不可能的!

可惜了,認定幽州律是苛政虎律的,都是受益于舊律的權貴人士,他們的意見凌王一點也不在乎。

沈冬素曾向凌墨蕭說,全面實施幽州律,無異于扒天下權貴一層皮,就一個田稅的攤丁入畝制,便會讓無數人反對。

凌墨蕭很霸道地道,別說是扒一層皮,就算是扒筋削骨,也無法阻止他推行新政!

他有這樣的底氣,是因為幽州城這幾年的囤集,國庫豐盈,兵權在握,且有自己的官員班底。

不像一些才登基的皇帝,處處受肘掣,甚至還會被士族權貴欺負。

正月底,除了留守的官員,六部官員大半到達幽州,凌墨蕭沒再推遲,正式準備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擇在二月初六,普天同慶,同時向全天下頒發幽州律,權貴最關心的田稅問題,一捶定音,任他們怎么反對都無濟于事。

士族權貴不再享有免稅制,大夏境內的山、海、湖、礦,盡歸朝廷所有,私人不再有土地私有權。

另外就是,上繳所有丹書鐵卷,無人有特權,真正做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當然,沈冬素很清楚,階級特權這東西,短時間內不可能消除,這需要上位者很長時間的嚴格執行。

還有全民生活環境、教育程度的提高,更多平民百姓有受教育的機會。

國家實力的強盛,君主權力的集中等等方面,才能將那些當習慣了人上人的權貴,徹底打壓下來。

登基大典自不必多說,辦的極為隆重。此時龍鳳胎已經兩歲多,走路很穩,也懂事,教他們行禮步驟,到是一步也沒錯。

一家四口跟穿親子裝一樣,穿上吉服。凌墨蕭和大寶的是以墨色為主,紅為輔,繡著九條金龍。

大夏皇帝的皇袍偏秦、漢式,還沒有以明黃為主,更顯莊重霸氣。

沈冬素和小寶的宮裝則是以大紅為主,墨色為輔,繡著金色的鳳凰。

頭上的鳳冠沈冬素特讓禮部官員做輕一點,按原來的規格,最少也有二十斤重,她要戴著行一天的禮,脖子都能壓斷了。

小寶的頭飾是她親自設計的,以金為底,鑲著紅寶石的皇冠。小孩子戴更方便,也更顯貴氣。

百官行禮之后,禮部誦念登基禮詞,凌墨蕭接過龍紋玉璽,沈冬素接過鳳印,同時宣布封皇長子凌皓為太子,皇長女凌婧為長公主。

同時宣布天下推行幽州律,再則就是皇朝接下來的重點,那就是皇帝要御駕親征高麗。

不給百官出言反對的機會,凌墨蕭又說了一件讓他們覺得不可思議的事,那就是廢除皇帝特有的三年一屆的選秀。

他直接說,天下未定,外敵當道,他才掌江山,要將精力放在穩固江山社稷上面。

另外,已有儲君,皇后年輕,也不需要別的女子來綿延子嗣。

一聽皇上不選秀,百官們的反對之聲,比反對他御駕親征還要強烈。

沈冬素心中好笑,看來想把女兒送到后宮的人挺多的。

也是,之前太子和吳王還活著,凌墨蕭只是一個親王,北境就有無數士族將女兒送到幽州。

后來打贏了北疆,連太后都插一手,送長安的貴女來幽州。

如今大局已定,凌墨蕭為帝,且這后宮三宮六院只有她一個皇后,這些人怎么可能不心急?

皇帝不選秀,他們的女兒就沒機會,若讓女兒白等幾年,又怕錯過花期,難覓良緣。

若不等,又怕皇帝一時興起,又要選秀,自家就沒機會了。

干脆這個時候竭力反對,讓皇帝改變心意。見皇上不松口,那些官員又來求沈冬素。

甚至拿正妻的大度之語游說她,好像她不給凌墨蕭選妃,就不是賢后,是千古罪人一樣。

沈冬素才不接這個話茬呢!直接說一切聽從陛下吩咐。

然后凌墨蕭又吩咐了一個讓百官更激動的事,那就是他遠征高麗之時,由皇后監國。

雖然歷來有太子或皇帝年幼,太后垂簾聽政的事。但沒道理皇上正值壯年,就給皇后這么大的權力啊!

后宮不得干政,這是祖訓!

整個二月,從登基大典之后,正式開始每日早朝,不過凌墨蕭將早朝時間給改了。

說是念百官初來幽州,不適應幽州的天氣,將長安時百官寅時到宮門,卯時正開始早朝的規矩。

改為卯時半開宮門,也就是早上八點。在長安上早朝,官員凌晨三點就要出門,五點要等在宮門外。

反正沈冬素一直想不通,為什么有這么不合理的上班時間!特別是大冬天,天都沒亮呢。

她堅持讓凌墨蕭改早朝時間的原因是,等凌墨蕭去高麗,就由她和大寶每天參加早朝,她才不想這么早從被窩中爬起來呢!

呃,不對,是大寶,孩子正在長身體呢,哪能凌晨三點就從被窩中拽起來!睡不好會長不高的。

改早朝時間的問題,只有一些老御史反對,說這樣會讓官員養出惰性。

但被更多的官員反駁回去,看來大家都不想早起,特別是幽州的冬天又長又冷。

然后就是,整個二月,每天早朝時,先議完正事,等百官上報環節,便是各種反對新政的事。

他們好像分工合作一樣,一幫人極力反對,陛下不選秀之事。

一幫人極力反對皇后監國,又一幫人反對幽州律的實施,人家還不是全面反對,而是死扣某一條,大書特書。

更有反對女官的,反對男女同學院讀書的,反對取消有功名人士免稅免賦的,再有反對皇上給幽州本土官員,特別是那批凌王屬官封官太高。

這一點,很明顯是針對莫修謹。知曉莫修謹才能的人,是怕他是皇后宗親的身份。不知曉他才能的人,則揪著他有瘋病一條不放。

在長安亂中能以殺震之,但現在朝堂之上,皇帝就不能靠殺治國。

凌墨蕭被吵的頭痛不已,還得一件件處理這些事。

沈冬素還沒監國呢,也沒落得清閑,那些命婦接二連三地進宮拜訪,每次來都帶著自家漂亮的閨女,打的什么算盤連小寶都知道。

“那個姐姐想當父皇的側妃對不對?”

沈冬素看著女兒天真又好奇的小臉,很無奈地道:“不是的,她們只是想來看看咱家有多漂亮。”

還有人另辟蹊徑,跑去拜訪沈家人,半是恐嚇半是請求,想讓沈爺爺和沈父來勸皇后,不能干涉啦,要給皇帝納妃啦之類的。

當然也少不了貴婦來找蔣氏,那段時間蔣氏可張狂了,皇后之母的派頭擺的十足。

但她只見了一回客,仲陽便讓嬤嬤守好門,不許她外出。同時對外稱病,不能見客。

幸好二姨母來了,能治住蔣氏。萬一她真在外人面前說點什么,還真攔不住她。

沈爺爺和沈父煩不勝煩,是真心想回光州。但莫修謹跟他們聊過之后,他們明白,現在就算回光州,也逃不掉這些煩心事。

便聽莫修謹的,直接鎖了莊園的大門,同樣對外稱病,除了至親誰也不見。

至于彈劾莫修謹官職太高的折子,莫修謹自己是想辭官,去萬書閣,龐先生遠在高麗,由他來管理萬書閣正合適。

結果這一點被凌墨蕭和沈冬素聯手駁回,莫修謹必須在朝堂上,等冬素監國的時候,他就是冬素最大的依仗。

各退一步,凌墨蕭給莫修謹調到六部之外,新設立的司農部任職。不在六部要職上面,而是管糧種、糧倉、糧草以及各地的農科。

這是完全干實事的職位,這才沒人彈劾了。

但對于選秀一事,無論是誰上折子,皇上都不松口。

甚至有人想將太皇太后請出來,以孝壓制。結果不知怎么回事,之前還往皇上后宮塞人的太皇太后,這次竟然不愿意出面。

太皇太后可是親眼看過長安亂的人,她現在只想安心養老,新帝后宮的事,她才不給這些權貴百官當槍使呢!

人是不可能那么輕易改變的,就像蔣氏,兒女都勸著,她也很難改。讓太皇太后改變的原因,是廢后從中勸解調和。

選秀之事實在鬧的太大太煩人,沈冬素在莫修謹的建議下,模棱兩可地對貴婦們說。

這一次選秀是因為皇上要親征,所以才取消的。至于三年后的情況,屆時再說。

這話傳出去,就變成皇后說三年后再選秀。如此一來,大家還能接受。

只有凌墨蕭不甘心,什么時候皇帝要不要納妃,還得聽百官的?

沈冬素笑道:“反正三年后你再找個理由,不選就行了。”

“他們現在反對的厲害,是還沒見識到本宮的手段,覺得我這個農女皇后好話說。”

“等我監國的時候,讓他們見識一下我的手段,保管沒人敢再提。”

“萬事開頭難,你才登基,百廢待新,別為這種小事耽誤時間,影響心情。”

沈冬素對于麻煩事,總能抓住重點,只要重心不偏,別的外因都不算啥。

對于選秀納妃一事,她只要確定凌墨蕭的心意,是不動搖的。至于旁的,她才沒精力多管呢!

估計有不少貴婦在背后議論,怕自家漂亮女兒被皇后娘娘針對啦,不許貴女進宮啦,胡亂給貴女指親啦等等。

讓她們失望了,皇后娘娘要做的事太多,才沒精力去針對她們口中的漂亮姑娘。

有些事她會讓一步,但有些她是一步也不讓。

主張取消女官制的,皇上直接一句,女官隸屬皇后,不歸六部管轄。

一應俸祿、官職、差使等等,都歸皇后所管,并不影響朝政大局,沒理由取消。

接著幽州本土官員就嘲諷說,人家女官又不上朝,又向戶部要俸祿,關你們啥事?

莫不是你們嫉妒女官的才能?擔心被她們搶了位置?最新網址:sjwx.info←→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