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明:我才是皇太孫小說>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最新章節列表 >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明:我才是皇太孫-第七十八章 移風易俗不易
正文如下:
心里起了殺心,可是表面上的朱允熥還是不動聲色。

讓人送來《大明律》,朱允熥直接開始翻書。

七出三不去。

七出很多人都知道,可是三不去也是對女方的一種保障。

也就是為公婆守孝三年的不可逐出家門、前貧賤后富貴不可去、以及娘家沒人了不可去。

雖然大明和很多封建王朝一樣,自然是有所偏袒男方,可是相對來說也是在保護無過錯方。

比如說如果訂婚的男女雙方,如果有一方犯下嚴重罪行,或者和別的女性以及男性有不正當男女關系,另一方有權利退婚,男方有錯,女方不必退回彩禮,女方有錯,就要退回男方的彩禮。

至于女性在古代就是任人擺布,這一定程度上是事實。

可是就算是大明,離婚這樣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

朱允熥不動聲色,看完《大明律》后繼續在學習。還是翻看老朱已經批閱的奏章,進行摘要。

時間差不多了,朱允熥開口說道,“你去祖父那里說一聲,就說我今天有些忙,不過去吃飯了。”

張福生趕緊領命,雖然知道這是一個苦差事,但是也只能過去稟告皇帝。

不要說自從朱允熥被冊立為皇太孫了,就算是當初姐弟三個搬去柔儀宮,朱有容和朱有齡就開心了很多,不用謹小慎微的。

現在的東宮更是她們在管理,雖然有些時候也會手忙腳亂,也會有一些失誤的時候。但是沒有人說她們什么,朱允熥就算是知道了也只是一笑置之。

看到朱允熥回來,朱有齡非常意外,“小弟,你不去和皇祖父用膳?”

“嫌遠,我就懶得過去。”朱允熥隨意的開口說道,“今天在忙些什么?”

朱有齡立刻苦口婆心的勸道,“小弟,雖然你被冊立為太孫,只是也該孝順一些,豈能因為遠一些就不去皇祖父那?”

看來自家姐姐還是沒辦法放松一些,不過考慮到她們從小長大的環境,以及現在的一些社會環境,對于一些玩笑話也很難消化。

“不逗伱了,就是想著好些天也沒和大姐、二姐用膳,就回來了。”朱允熥不開玩笑,說道,“咱們姐弟三個吃飯。”

朱有齡面色一喜,不過嘴里還是抱怨,“和我們一道用膳有什么好?你又能吃、還挑嘴,你不在這我和大姐還能多吃兩口!”

朱允熥也是嘿嘿一笑不說話,他現在確實很難陪著兩個胞姐一起吃飯。

晚飯基本上是和老朱一起吃,不只是在被冊立為太孫之后,先前都已經是這個樣子。

午飯基本上也都是在文華殿那邊,自然是有人送過去。

朱允熥好奇問道,“二姐,這幾天在忙些什么?”

朱有齡神秘兮兮的說道,“有薇想要裹足,今天來找我們商議。”

朱標五子四女,長子朱雄英八歲的時候沒了。現在在世的是四子四女,朱有惠是三女,比朱允熥小兩歲,朱有薇才八歲,是小女兒,這兩個也是庶出女兒。

朱允熥立刻說道,“裹什么足?天足最好,我姐姐妹妹不許裹足。”

裹足比較興起是在南宋,元代的纏足繼續向纖小的方向發展。

不過現在的大明也有不少女子不裹足,而且現在的裹足更多的是修飾足型,還不是追求畸形的三寸金蓮審美。

朱有齡就有些得意的說道,“我就沒有裹足,怕疼。父親在的時候也疼我,哭鬧幾回就好。”

朱允熥立刻說道,“是該如此,都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裹足像什么話!你去和呂氏說一聲,三妹、四妹不許裹足,她裹足是她的事,不許我姐妹裹足。”

其實現在已經有些詩書傳家的大戶人家更接受裹足的風氣,他們也是這些審美的推動者。

“下回出宮的時候說一聲,就說我厭棄裹足。再說一聲,以后想要嫁入皇家必須是天足。”朱允熥繼續開口,嚴肅的說道,“這些歪風邪氣得殺一殺,盡是些喪良心的齷齪事。”

下令禁止裹足,這看似是最直接有效的做法。

可是有些事情,真的不是下令禁止就可以改變的,更多的還是要引導,要去改變風氣。

朱有齡就有些慶幸的說道,“那還好,勛貴人家的多半都是將門人家,好多以前也不是高門大戶,沒那些風氣。”

這也是實話,很多開國勛貴也是出身微末,以前為了活命,是個人都要去努力的干活,哪有什么心思去附庸風雅。

和兩個姐姐在一起,朱允熥自然也可以放松下來,不用時刻保持著緊張。

在和老朱一起吃飯的時候,有時候一句話說的不好還要吵起來,有時候也會掂量一下自己的話會惹惱他,還是非常收斂,也會有一定的謹慎。

至于其他人,朱允熥幾乎是沒有幾乎和其他人一起吃飯,他要是在場就是其他人都要觀察他的臉色了。

“明天你們叫兩個姑姑到東宮。”朱允熥吃著飯,也不遵循一些大戶人家的食不言寢不語,“和小姑說說話。”

朱有容心思多一點,問道,“小姑?小姑怎么了?”

自家嫡親小姑是唯一一個下嫁平民出身的公主,這不只是宗室知道的,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這件事情。

這讓很多人起了攀龍附鳳的心思,外頭也有很多人在傳歐陽倫是文采斐然、貌比潘安,要不然怎么可能成為駙馬呢!

要說歷史上大明朝的公主,大多數都是金枝玉葉、錦衣玉食,可是也有一些婚姻不幸的。

甚至到了明朝中后期,發生了騙婚明世宗朱厚熜之妹永淳公主的例子。

朱允熥也不多隱瞞,說道,“你們探探小姑的口風,看看她和駙馬如何,看看她和駙馬家族關系如何。”

新媳婦回娘家叫“返厝”,古稱“歸寧”,這也是很早之前就有的習俗。

可是很多人非要編排到自家小姑安慶公主身上,說她嫌婆家寒酸,仗著自己是馬皇后最小的女兒,硬是不回婆家,非要在宮中與父母一道過大年。

結果被老朱和馬皇后罵了一頓才回夫家,結果大年初二立刻跑回皇宮。

這就是編排了,大明朝的公主就算是嫁出去,也都是住在公主府,很少有和夫家住在一起的。

朱有容連忙問道,“小弟,可是小姑父犯事了?”

“不只是他,他的家奴、他的親族,都少不了要被罰。”朱允熥就嘆了口氣說道,“這些年朝廷懲處了不少文武官員,勛貴也沒少被收拾。但是這個宗室外戚,很少有被罰的。”

朱有容和朱有齡覺得不對,靖江王不就是被軟禁在老家鳳陽后才沒了么,怎么叫沒被罰?

朱允熥簡單說道,“整頓吏治不是簡單的事情,現在王侯將相、宗室外戚侵占民田的事情不勝枚舉。只是很多時候網開一面,但是那些人做的太過了。”

朱有容就有些擔心起來了,“小弟,那可是小姑啊?是父親嫡親妹妹!”

“所以才讓你們去探探小姑的口風,我才好做好處置。”朱允熥笑了笑,說道,“這個事情也棘手,鬧得不好宗室罵、天下人也會不滿。”

親親相隱,這種宗法倫理和家族制度的延伸和解讀從春秋戰國就開始了。

可是朱允熥不能當做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因為這是朱家的天下,有些事情他就應該去做。

朱有容小聲說道,“真要是得罪人,你就不插手好了,皇祖父自有決斷。”

這也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看似最為穩妥。

朱有齡也立刻說道,“就是!你現在都沒有觀政,這事輪不到你來處置!”

朱允熥就笑著說道,“理是這么個理,最后估計也是祖父下旨處置。只是我知道了這些事情,也不能當沒聽到、沒看到。這不是就指望兩位姐姐幫忙,先去探探口風,我才好安排。”

朱有容和朱有齡連忙點頭,這是大事,她們當然需要認真起來。

整頓吏治、打壓勛貴,這些事情朱允熥本來就打算要做。

在他原本的計劃里,是從藍玉這里開始殺雞儆猴。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他沒有想到這個歐陽倫的膽子實在太大。

看來歷史上作為大明朝唯一一個被正法的駙馬爺,這也不是沒原因的。他不是等到了老朱年老體衰才肆無忌憚起來,而是膽子越來越大、越來越出格!

朱允熥在頭疼的時候,老朱也在頭疼。

送到朱允熥跟前的奏報,老朱肯定也會拿到手。甚至任何送到朱允熥手里的東西,老朱不管是事前還是事后都要清楚知道。

看著錦衣衛查的的一條條罪證,老朱忍不住的火大。

對兒子他下不了狠手,可是對女婿就不會心慈手軟了。

“允熥啊允熥!”老朱有些疲憊的閉上眼睛,“老天爺怎么對你就這般嚴苛?”

不怪老朱這么感慨,因為他確實覺得自己孫兒的運氣實在是太差了。從出生的時候開始,到現在被立為皇太孫,好像都沒有順利過。

雖然已經做好了為自家孫兒背鍋的心理準備,不過老朱還是在期待著朱允熥接下來的表現,看看他選出來的接班人怎么處理這件事!

(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