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明:我才是皇太孫小說>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最新章節列表 >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明:我才是皇太孫-第九十三章 不一樣的生辰
正文如下:
第九十三章不一樣的生辰第九十三章不一樣的生辰←→:

老朱和朱允熥的一唱一和讓人看到了不一樣的氛圍,也看出來了皇太孫接觸大權的權限越來越多。

晉王朱棡終于回藩了,他被皇帝委以重任。可是與此同時,皇帝也開始了對藩王的進一步限制,這也是從縮減藩王供用開始。

朱允熥非常的忙碌,在召見文武官員商量一系列的大事。

四川行都司的籌建也提上日程了,治建昌衛、領衛五、所八、長官司四,屬于右軍都督府。由都司瞿能統領,總攬西陲軍事,協助蜀王朱椿實行禮賢教化。

沐春也帶著第一批十萬遷民趕回云南,承襲爵位的沐春需要繼續坐鎮云南,發展云南。

農歷十一月初九,這也就是朱允熥的十四周歲生日了,這可是大事情。

一大早的,朱允熥就早早的起床。他到底是儲君,雖然還不至于在華蓋殿接受宮廷執事們賀拜,或者是百官賀壽,但是也不能馬虎。

這是他被立為皇太孫后的第一個生辰,意義有些不太一樣。

朱允熥跑去了華蓋殿,老朱開開心心的坐在龍椅上。太孫的生日,也是皇帝開心的時刻。

朱允熥規規矩矩叩頭后,說道,“祖父,一會兒讓我外祖母入宮。”

“應該如此。”老朱笑著起身,說道,“朝廷命婦也該來給你賀壽,應該的。”

朱允熥攙扶著老朱,說道,“也不一樣,都說兒子的生日,也是母親的受難日。我娘為了生我沒了性命,這些恩典哪能忘了。”

老朱越發心軟,連忙勸道,“這事不怨你,這也是命數。”

朱允熥笑了笑,說道,“我想著上完朝之后,先去奉先殿一趟。”

孝順的孩子誰都喜歡,可是老朱有些時候就是擔心自家這個寶貝孫兒太孝順了。懂事的讓人心疼,估計到了生辰的時候,別人都是歡歡喜喜,唯獨這孩子就想著他苦命的娘。

朱允熥繼續說道,“再一個也是這時候了,我還沒有回老家祭過祖,這也不太好。以前我爹在的時候還時常回去祭祖,我也該回去一趟了。”

老朱還沒有登基的時候,就在老家為其父母和兄嫂修建陵寢,這也就是明皇陵。而在盱眙修建的是明祖陵,那是為老朱的祖父等人修建的衣冠冢。

孝順的老朱在明皇陵的營建過程中,先后三次前往謁陵,并一再命太子及諸王前往鳳陽祀陵。

祭拜祖墓,這也是為人子孫者應該做的事情。

老朱摸著朱允熥的頭,說道,“那好,記得冬至的時候趕回來就行。”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朱允熥這個皇太孫回去謁陵,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回去的時候,記得替咱看看汪干娘。”老朱開始仔細交代,說道,“你雖然是太孫了,也該記得當年義惠侯對咱家的恩德。去上柱香,咱得記得這些恩情。”

事情就是如此,劉繼祖當年可能沒想過只是給了塊土地讓朱家人可以入土能夠得到什么回報。但是對于老朱來說,讓父母、兄長能夠入土為安,就是天大的恩德。

封了劉繼祖為義惠侯不說,還讓劉繼祖的子孫負責祭祀皇陵,這也算是有了鐵飯碗。

汪干娘當年準備了一些禮物,讓她兒子帶著老朱去求皇覺寺收留,這個恩情老朱也不敢忘。所以汪干娘的兒子汪文為皇陵世襲署令。

朱允熥自然明白這個道理,當年要不是劉繼祖仁慈,老朱家的先人真的沒辦法入土為安。

至于說什么隨便找個地埋了,這就是在開玩笑了。地主家的地,豈能埋了外人?要是沒有自己的土地,先人過世都沒處埋葬!

老朱繼續說道,“去看看信國公,他是咱老兄弟了。”

在朱允熥點頭的時候,老朱還在吩咐,“先讓常升回去,他本事沒多少,可是用著放心。讓他先掌留守司,到時候伱再帶著藍玉、徐輝祖。”

朱允熥開玩笑說道,“祖父,我又不是去打仗。”

“這不是小事!”老朱嚴肅說道,“你姐姐們要跟著回去也行,只是得讓你小姑跟著一道。中都皇城雖說停了,你們住些天也不打緊。”

老朱在登基稱帝的時候,一度想過以鳳陽為都,皇城都修建了一個雛形了。

朱允熥跟著老朱一起去上朝,簡單的接受了百官的賀拜,這就差不多了。

雖然是生辰,雖然是被立為皇太孫后的第一個生日,但是也不算是成年或者整數,再加上此前老朱的壽辰都沒有大操大辦,所以朱允熥的生日也算是從簡。

最多的就是儀式,讓百官賀拜。

常藍氏早早的就入宮了,到了東宮后就問道,“太孫殿下呢?”

“說是下朝后就去了奉先殿。”朱有容有些擔心的說道,“他心思一向很深,以前還不知曉這些事。他遇到了事就去奉先殿,總是祭拜娘。”

常藍氏心里一酸,說道,“這事怪不得他,他娘要是知道這些,心里也是高興。”

“還不是以前外頭人多嘴!”朱有齡義憤填膺的說道,“外頭都說他命硬,這些時日沒人敢說了,說不定私下里還有人多嘴!”

安慶公主就在旁說道,“再有人多嘴,別管什么身份,往死里打!前些天父皇還說了,允熥心思重,就是外頭有人多嘴的緣故!這好好的生辰,偏偏就是允熥先想著他娘。”

東宮這邊有些人心思不安寧,老朱也時不時的讓人去奉先殿外打探情況。

而朱允熥也沒讓很多人太擔心,只是安靜的奉香、祭拜,一個人在奉先殿里嘮嘮叨叨說了些話,這才恢復了陽光開朗的樣子。

甩著衣袖毫無皇家儀態的樣子,就這么到了東宮,“長壽面呢?快些給我面,吃了還要升殿!”

安慶公主就笑著回應,“你就該先升殿,好些人都等著呢!”

“讓他們再等等也不要緊,反正都等了一會兒。”朱允熥就笑著說道,“小姑,今天就不牢你動手了,讓外祖母給我下碗面。”

常藍氏一聽,立刻開心的說道,“那老身僭越了。”

東宮已經開了小灶,很多人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朱允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說道,“小姑,過些天我要回老家,祖父的意思是得你跟著。正好姐姐們也跟著一道回去,你回頭問問其他姑姑,要是有愿意回去的也一道回去。”

安慶公主立刻說道,“你真要是這話說出去了,她們不想回去也都要跟著回去。我跟著就行,要不再叫著你大姑好了。”

“那也行。”朱允熥笑著說道,“外祖母,一會兒我肯定是要讓二舅先回鳳陽。你回頭問一下三舅,他是想要在老家的留守司,還是在京里。”

鳳陽留守司也算是位高權重,中都留守司隸屬中軍都督府,下轄八衛一所。作為能夠防護明皇陵的機構,非親近勛貴不可用。

常藍氏連忙說道,“老身哪里懂這些,老三也不成器怕是不懂這些。殿下,還是按照你心意來決斷就是。”

朱允熥想了想,說道,“那要不這樣,二舅現在肯定不會讓他離京,他只能跟著我。三舅的話,過完年讓他四處去練練兵,累累軍功不說,要是以后有戰事,看看能不能讓他也上陣。要是拼出來一個爵位,那最好不過了。”

常藍氏立刻笑著說道,“殿下,不用為老三操心,他不差了。”

常森身上沒爵位,但是他的出身到底在那,他的起點就是無數人一輩子都達不到的終點。

朱允熥笑著說道,“我們常家二公,這自然是風光。要是再有一個侯爵,那就好了。以后二舅還有大用,三舅要是身上有個爵位,對我也好。”

常藍氏就立刻嚴肅說道,“回頭老身就讓他去藍玉那學學打仗,老三不懂帶兵,但是粗通武藝。真要是上了戰場,哪里戰事緊急就讓他去沖陣,指定不差。”

朱允熥立刻說道,“用不著如此!”

“就該如此!”常藍氏嚴肅說道,“他是殿下三舅,自家人就該如此!就是死了,那也是死得其所!”

不是常藍氏心狠,而是將門出身的,多半也都是有這樣的覺悟。

尤其是在常藍氏看來,常家的香火當然重要。可是最要緊的就是常家的人,就該去做最苦、最累、最兇險的事情,這樣才能護佑皇太孫,這才是常家人的命!

安慶公主笑著說道,“下回哪里有叛亂,讓涼國公帶著三哥一道出去就是。涼國公功大,讓些給三哥就是。到時候允熥幫忙謀劃一些,軍功肯定是有的。”

常藍氏連忙說道,“那哪能如此,這也不合法度。”

“怎么就不合法度了?”安慶公主就笑著說道,“允熥只要掌了五軍都督府,很多的事情就好說了。”

朱允熥懷疑的看著安慶公主,“小姑,肯定又是祖父說了什么對不?”

“說了,讓我催著你長進點,不要總是想著規矩、本分!”安慶公主笑著打趣說道,“五城兵馬司可不夠,你祖父就盼著你快些把五軍都督府弄好。他說了,皇帝沒兵權可不行,你得抓緊才好!”

朱允熥瞬間頭疼,“總是催我掌五軍都督府,這叫個什么事!”

常藍氏等人心花怒放,太孫不是一般的受寵、不是一般的受重用啊。

只是她們也鬧不明白,怎么他就不急著接掌天下兵馬大權呢?

(本章完)←→相鄰閱讀: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都市小說,88讀書網轉載收集大明:我才是皇太孫。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