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明:我才是皇太孫小說>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最新章節列表 >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明:我才是皇太孫-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王的左膀右臂
正文如下:
第一百四十六章燕王的左膀右臂第一百四十六章燕王的左膀右臂←→:

開平王府現在一片熱鬧的景象,朱允熥的到來可以說是讓常藍氏的體面達到了頂點。

自然很多人想要過來說話,只是他們很難有這樣的機會。

朱允熥也是要給一些人面子,他不可能認識所有人,但是可以讓常升或者藍玉代為介紹。

當介紹到平安的時候,朱允熥愣了一下,“這是自家長輩了。”

平安立刻跪下,連忙說道,“臣不敢攀附皇親。”

“什么敢不敢的!”朱允熥笑著說道,“你是祖父養子,你父親也是隨我外祖父征戰,怎么就不能是自家長輩了!”

話雖然是這么說,可是平安不敢真的當回事。主要就是皇帝的養子不少,可是真的要是將這個身份當回事,或者時不時的拿出來炫耀,那就是取禍之道了。

朱允熥就問道,“你現在是在哪?”

平安規矩回答說道,“先父任濟寧衛指揮僉事,臣早年承襲父職,后屢任密云指揮使,右軍都督僉事。”

這也是一個官二代,雖然現在身居高位,不過更多的還是出身因素。打仗的經歷沒多少,也沒有這樣的一些機會。歷史上的他表現亮眼,那也是靖難之役。

“回殿下,這人現在不到而立之年。”平安連忙說道,“朱能與張玉之子張輔,都是少年英豪。”

平安就立刻回答說道,“燕山左護衛指揮僉事張玉作戰驍勇,又足智多謀。他本是蒙元樞密院知院,洪武十八年歸附大明。捕魚兒海之戰因功被授為濟南衛副千戶,后升任安慶衛指揮僉事。去年隨軍出塞征戰,攻至黑松林。”

說到底燕王朱棣坐鎮北平,手里的兵馬實在有限,哪怕是有些時候出塞作戰,也都是朝廷配備兵馬。張玉等人的調動,那就是正常的調令而已。

看看,張玉現在也只是無名小卒之一而已。其實也就是這兩年,張玉才屢立戰功被朱棣賞識。

朱允熥一聽頓時來勁,看著藍玉,“你可記得這個人?”

藍玉立刻搖頭,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殿下,臣手下的千戶、副千戶太多了。”

有些事情就是這樣,現在朱允熥想要調兵遣將就是一句話的事情了。

不要說朱棣手底下的一些中高級將領了,就算是朱樉、朱棡面對這樣的調令,他們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文的道衍,武的張玉、朱能,現在都要來京城了。留給四叔的就是丘福,他現在也只是燕山中護衛千戶。

不管怎么說,這些人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還是有本事的。

朱允熥就記下來了,說道,“好,那我就見識見識。既然是少年英雄,想來和我也算是投契。調過來吧,若是真有真才實學,我有大用。”

平安非常開心,因為他看起來是得到了賞識,他舉薦的人殿下直接就調過來了。

朱允熥問道,“哦?這人現在如何?”

至于張玉、朱能等人,他們可能也會非常的開心,張玉本來就是降將,才剛剛被燕王賞識。朱能父子可能是久在燕王麾下,但是在哪里能有更好的發展,他應該心里有數。

朱允熥笑著問道,“說來北平也是邊關重鎮,有不少能征善戰的將帥,你可有認識的?”

現在還有一票開國勛貴鎮守邊塞呢,張玉等人實際上也就是無名小卒,算是中高級將領。

不過這也沒什么關系,朱允熥早就準備對朱能、張玉等人下手的,哪怕明知道四叔現在沒有任何的機會,可是不將一些人弄過來,不只是心里不放心,也是擔心埋沒了他們的本事。

明明是來參加外祖母的壽宴,這一下子挖了四叔手底下的左右手了。

其實就算是將朱能、張玉給調回來,也不會影響北邊的一些事情。

在閑聊之間,常森跑來說道,“殿下,外頭有一個天界寺的高僧求見。”

平安又說道,“要說臣在北平的時候,覺得軍中最為悍勇的就是燕山護衛副千戶朱能。前些年燕王將乃兒不花招降,朱能父子都是悍將。”

朱允熥問道,“天界寺的高僧?來為我外祖母祈福?”

常森連忙說道,“說是殿下此前考校過的,法號道衍。”

朱允熥立刻笑著說道,“差點忘了這個人了,讓他進來吧。”

道衍這人也奇怪,來到應天府這段時間,實際上朱允熥也就見過一次。要說多么賞識談不上,放他回北平肯定是不可能,這人不能為我所用的話,就只能放在眼皮子底下了。

道衍上前,先是拜見朱允熥,然后自然是向常藍氏行禮。

朱允熥笑著打趣問道,“大和尚,怎么不去和那些大儒、相士高談闊論,跑來這里?”

道衍此前推薦的袁珙依然只是一個布衣,朱允熥沒有召見這個相士,哪怕道衍將人吹噓的神乎其神,但是朱允熥對于一個相士不是特別感興趣。

道衍就笑著回答說道,“殿下,臣雖是出家人,只是六根不凈,要在這紅塵當中走一遭。”

“走一遭?”朱允熥不無打趣的說道,“你怕是覺得自己一身本事要是埋沒了,心里不甘吧?要不干脆就還俗得了,穿著個僧衣,行事還不像個和尚,實在礙眼。”

道衍就連忙說道,“回殿下,臣并無還俗之意。”

朱允熥就皺眉說道,“你要搞清楚,我是皇儲,雖說偶爾也召見高僧,只是若你時常出沒在我身邊,天下人如何看?現在陛下所做之事伱也該心里清楚,一身僧衣合適嗎?”

皇帝如今在限制一些宗教的發展,這一點道衍當然清楚。雖然談不上是什么‘法難’,不過想要像有些朝代那樣肆無忌憚的發展,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道衍就回答說道,“殿下若是召見,臣可著朝服,平時居于寺廟、著僧衣。”

朱允熥就樂了起來,“隨你吧,我也懶得說。只要踏踏實實的辦事,那就能行。”

道衍看著朱允熥,認真問道,“殿下,為何看重臣?”

朱允熥眼里的笑意不減,“大和尚,莫要高看自己。看重你,那你說說為何看重你?”

道衍更加嚴肅了,說道,“臣前些年和燕王殿下相交莫逆,臣本以為殿下只是不放心燕王殿下。如今閑居天界寺兩年,此前也曾被殿下召見一次。其余僧侶,殿下怕是不記得。”

看著這個三角眼的和尚,朱允熥就笑著說道,“孤能相人,大和尚可信?”

雖然皇太孫還是笑盈盈的,可是道衍忽然間覺得這一次的皇太孫不一樣了。

上次在天界寺,殿下看著客氣、疏遠,也是有些考校。而這一次不一樣,道衍覺得自己要是說錯話,很有可能就再難有機會閑居在天界寺了。

藍玉都已經在左右打量了,一想到場合不合適,就沒打算拔刀。不過他盯著道衍,一旦殿下發話,他立刻捶翻這個老和尚拖走。

道衍低眉順目,說道,“臣信!”

朱允熥的笑容給人如沐春風一般,“信就行,這樣吧,過兩天去文華殿聽差。”

隨即朱允熥指了指道衍,“三舅,帶他去給我外祖父誦經。這和尚,也算是有些修行。”

道衍不明所以,總覺得皇太孫對他有惡意。明明是來求一個一展才華的機會,殿下是給機會了,看似也不滿意他和尚的身份。

可是呢,現在怎么忽然間又讓他去做和尚該做的事情了?

道衍就算是心里有些疑惑,不過這個時候也只能起身,被常森帶著去給常遇春祈福誦經。

道衍這個不速之客離開之后,氣氛也恢復到了正常。

藍玉小心翼翼問道,“殿下,那和尚有何特殊之處?”

“和你沒關系。”朱允熥說道,“倒是張玉、朱能這些人回來了,你給我好好的歷練歷練。要是有真本事,就給我好好的練練。”

藍玉立刻信心滿滿的說道,“臣明白!”

想想看,所謂的靖難時期的一系列關鍵人物都出現了,一個個熟悉的人名現在也是和朱允熥的聯系越來越多了,想想看還是挺有意思的。

朱允熥在常升、藍玉的陪伴下在和勛貴們吃喝,常藍氏則是在徐妙錦以及朱有容等人的陪伴下招待著女眷。

忽然間有圣旨傳來,常藍氏立刻帶著滿府上下去接旨。

老朱還是非常給面子的,不只是因為看在常遇春的面子上。現在最多的還是看在朱允熥的面子上,所以特意在這個時候進行賞賜。

皇帝能夠記住臣子的生辰本來就不算多,封賞的話更少了。

常藍氏看著自家小外孫,格外的開心。她自然也清楚,如果不是小外孫的緣故,她不可能現在得到這些封賞。也說明小外孫是真的得到了陛下的寵愛,這才會讓陛下無時無刻不想著彰顯太孫的特殊之處。

給常藍氏過壽,這也是朱允熥應該做的事情,看起來也是皆大歡喜的。

不過千里之外的燕王朱棣可能沒有想到常藍氏的生辰,會讓他的班底幾乎被徹底挖空。

只是這也沒什么關系,反正他也沒有機會去做什么,所以這些人都被挖空,也沒有什么實際損失。繼續開開心心的當好燕王,需要的時候率軍出塞去打韃子,他開心著呢!

(本章完)←→相鄰閱讀: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都市小說,88讀書網轉載收集大明:我才是皇太孫。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