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窮作品:《》
看似自己的地位穩固,有些事情好像是水到渠成一般,可是真的要是會出現一些不滿的聲音,這也是在預料之內。
有些許反對的聲音,這也不用特別上綱上線,只要這些人不是位高權重就好,只要沒有引起更大的輿論就能接受。
不過這類事情該注意的時候肯定還是需要注意,放任不管自然也是不現實。
在蔣和朱忠離開后,朱允笑著看向道衍,“你說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現在詔書已經頒布,如今大勢已定,這些人這么做有什么好處?”
道衍回答說道,“殿下,這些人想來也心里明白。如此做法,無非就是逞口舌之利罷了,無非就是想著出口心中惡氣。”
朱允非常認可這個說法,“我想來也是如此,這些人一影響不了朝政,二影響不了百姓,估計也就是惡心一下我罷了,這些人還真是能瞎想。”
這就是癩蛤蟆趴腳面,真的也就是只剩下惡心人這么一回事了,其他的也沒什么影響。
隨即朱允安排說道,“這些事情你去盯著禮部、刑部等衙門,讓他們多少要做些事情,士子就該好好的讀書、求取功名,這時候就不該妄議國政。”
朱允的態度顯然是非常堅決的,現在的大明不會允許一些讀書人結黨,更不會允許這些沒有步入仕途的讀書人抱作一團去表述自己的政治理念。
想要對朝政有什么影響也不要緊,自然有的是機會。先金榜題名再說,步入官場后自然有的是機會,而不是現在在這里空談。
道衍自然領旨,他也不認為這么做有什么問題,這個政策本來就是皇帝定下來的,太孫只是在延續著這個政策罷了。
雖然自己在野的時候也是滿腔抱負,可是那個時候的道衍也不至于和一些朋友們對于朝廷的政策經常各種解讀,或者是進行一些抨擊等等。
士子有士子該做的事情,有些事情自然也就不要多摻和了,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
朱允轉頭對張福生說道,“讓禮部的人安排一下,后天陛下去孝陵,五軍都督府和錦衣衛提前去把事情給安排好。”
道衍等人欲言又止,想了想還是什么都不要說比較好。他們勸不住朱允,更加勸不住老朱,那就不要多說什么了,免得徒增煩惱。
郁新這個戶部尚書來到了文華殿,朱允開門見山,“今年的稅也收完了,仔細核對好,然后該調撥的就調撥。”
郁新謹慎的回答說道,“殿下,現如今朝廷并無大事,國庫雖有些許盈余。只是如今大運河疏浚的事情也要提及,花費必然不會少。”
朱允自然也心里清楚,就說道,“這個事情我也知道,今年秋冬就要開始將物資、糧草準備好,明年就要開始動工。”
朱允隨即揉著眉心,無奈的說道,“這事情也不容易,工部那邊也該拿出方案了。南北兩端同時疏浚,這個事情不會簡單。”
同時開工的難度和負擔確實不會小,可是以大明現在的國力,還不至于引起太大的麻煩。
朱允也非常的清楚,現階段做的就是比較簡單、容易的河段疏浚,施工難度不算大,等到了山東等地方,那才是有難度的疏浚。
看向郁新,朱允說道,“這么說起來的話,朝廷以后好些年都是要準備好銀錢、糧草了,這部分不準動,這些絕對不能耽擱。”
郁新松了口氣,連忙說道,“殿下英明,臣以為大運河疏浚曠日持久,確實該提前準備好銀錢才好。”
現在就直接開工等等沒什么問題,調集一些糧草、人馬等等,這也都是沒什么問題的,這件事情在大家看來都是該做的事情。
只是最為重要的是疏浚大運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絕對不是那種心血來潮就行的,這件事情一旦開始就必須要執行到底。
所以提前留下來一些預算,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國庫的收入也就是那么些,目前來看上下的漲跌不會太多。
疏浚運河的開銷肯定不會少,那么自然也就意味著需要從其他的一些地方縮減一些開支了。
朱允仔細想了想,說道,“船隊的事情也是要準備,今年是肯定趕不上了。明年一定要及時出海,船隊在外頭說不定還能帶些銀錢、珠寶回來。”
聽到朱允這么說,郁新也連忙說道,“殿下所言極是,國庫只能靠賦稅,這都是有定數。若是海貿能賺到銀錢,許多事情也不會耽誤。”
朱允點頭,隨即說道,“明年選定了陵址,不急著征派民夫,也無需立刻開始營建,等幾年沒了大事的時候再做這樁事情。”
郁新看了看朱允,隨即說道,“殿下仁善,臣萬分佩服!”
皇帝登基了就立刻開始修建陵墓,這是一個在很多人看來天經地義的事情了,甚至可以說這就是滿朝文武也挑不出來理的事情。
甚至有些大臣還會無比支持,這倒不一定就是在忙著拍馬屁等等,這只是單純的覺得這是符合禮儀,這是一種制度。
別看朱允年輕,可是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忽然間出事等等。這也就意味著一登基就修陵寢,絕對也就是不會耽擱的,這是有備無患。
可是現在朱允選擇將陵寢的事情給放一放,選擇先疏浚運河,這顯然也就是非常的以國事為重。
不過朱允提醒說道,“我父王那邊也是要注意,該準備的要準備,該翻建的也是要翻建,這些絕對不能耽擱了。”
郁新自然也明白,連忙保證說道,“回殿下,先太子殿下陵寢必然是要翻建,絕不會誤了事。只是陛下那里,也不能耽擱了。”
朱允在某些程度上來說還真的是有些不孝的孫子,此前就抽調了一批在孝陵修陵的工匠、民夫,這對孝陵的修建還是有些影響。
尤其是考慮到老朱的年齡,在這些事情上自然更加不敢耽擱了,該忙的時候肯定還是要忙。
朱允仔細想了想,說道,“我覺得孝陵那邊肯定是該有人還得是有人,只是用不著太多的人。有些事情就慢慢來,這樣也就行了。”
既然朱允都這么說了,郁新自然是松了口氣,這顯然也就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要不然一系列的大工程會對國庫有不小的影響。
財政就那么點,一下子要是開工三座帝陵的修建等等,這實在是有些累,也確實有些承擔不起,尤其是考慮到還要疏浚大運河,那就是更大的負擔。
不只是銀錢之類的根本拿不出來,也是因為征調民夫等等必然是非常吃力的,那也會有不小的壓力。
郁新也繼續說道,“殿下,臣以為這些事情還是需要和工部尚書商議。這些時候有太多大事要做,役夫和工匠必然是有些缺口。”
不是說有些缺口,而是說缺口確實比較大,這一切都意味著現在要仔細的去規劃好,絕對不是想做一些事情,就不顧一切的去做,還是要量力而行才好。
朱允自然也能夠理解,說道,“嚴震直確實是該給我說清楚才好,這些事情得提前安排才對。他這個人吶,做事就是太仔細。”
做事仔細自然是一個好事情,可是如果是太仔細了,那么有些時候就是完美主義者、吹毛求疵,那也有可能會影響一些效率了。
仔細想想看,朱允也覺得頭疼,明年開始朝廷需要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現在的朝廷收入根本就不夠用啊。
朱允的陵寢就裝模作樣的開工,派幾個人在那邊動土,這也就算是符合禮儀了,暫時沒必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這樣可以降低負擔。
老朱的孝陵自然也就不用說了,肯定是需要派出一定的人去修建,只是規模比起前些年要下降,還是不著急,愿意相信他老人家可以更加長壽。
東陵那邊將太子陵改為帝陵,不過好在東陵的整體規模不大,所以有條不紊的去翻建也不需要太過著急。
這還真的是省了不少事情,也確實是集中了一定的資源去做更加重要的事情,現在也確實只能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在優先級比較高的大工程當中了。
等到郁新離開,朱允對夏原吉說道,“去仔細的查查賬,朝廷的銀錢總是不夠,我心里頭就不踏實。”
夏原吉就連忙說道,“殿下,朝廷財賦是有些不足。只是明年若是開始疏浚運河,該是不用擔憂。就算是有突發之事,也能抽出些銀錢。”
聽到夏原吉這么說,朱允就懷疑了,“這么說來,郁新這是給我打埋伏了!不過這樣也好,總不能處處都算到極致。”
確實不能處處都是算到了極致,要不然的話必然會有麻煩。還是需要留點應急的,因為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出現一些突發情況。
想想看也郁悶,大明開國三十年了,相比起以前確實要富裕不少。可是也會時常感覺到錢不夠用,時常會因為銀錢的事情擱置一些計劃。
道衍這時候就開口說道,“殿下,若是實在缺錢,臣以為現在倒是可以多印一些寶鈔。”
“不可!”夏原吉急了,連忙說道,“寶鈔好不容易才讓百姓認可些,這時候若是多印,只怕前功盡棄了。”
道衍有些不太理解了,“夏學士,現如今寶鈔起碼是在江南能行得通、百姓也認了。這時候若是用寶鈔,倒也能省不少事。”
朱允笑著說道,“朝廷現在缺錢,說到底還是以前印的寶鈔太多,這是在還舊賬。舊賬還沒還清,再去借新債,百姓知道又如何去想?”
道衍也瞬間明白了,隨即也稍微的有些尷尬。對于銀錢、財政的事情,他自然也是有所涉獵,但是遠不如夏原吉這樣專業。
夏原吉也連忙說道,“臣以為至少還要三到五年,方能收入此前朝廷多印的寶鈔。如今也只是在江南等地寶鈔能同樣,這還遠遠不夠。”
此前的三十年,至少有二十七年在多印寶鈔,這實際上也就是在榨取百姓的錢財,也引起不少百姓怨聲載道。
而現在只有三年的時間,還真的不足以還完以前的虧空,還真的不足以讓全天下的百姓重新認識、接受寶鈔,有些人甚至還是有些不太相信。
真要是現在繼續多印寶鈔,確實可以一口氣榨出來不少銀錢、資源,不過寶鈔的信用等等基本上就算是徹底廢了,那就真的是前功盡棄了。
還是繼續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吧,這幾年稍微苦一點也沒什么關系,民間的資源就想對豐富,這也算是‘藏富于民’。
不過對于朱允來說,這顯然也是遠遠不夠的,他還需要繼續努力。
節流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可是開源同樣不能耽誤,爭取賺到更多的錢,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了。單純的節省,也是治標不治本的事情。
該努力的時候繼續努力,想辦法從根本上解決一些問題顯然是更加重要的事情,大明說到底還是底子不夠扎實,還是會存在缺錢的現象。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其實朱允早就算是開始當家了,也早就知道朝廷的一些財政情況了,也一直都不會覺得特別樂觀等等。
只是想想現在的一些情況,更加覺得頭疼而已,只會是更加的有壓力和負擔罷了,他肩膀上的擔子顯然是不輕的。
除了需要填一些老朱此前挖的坑,也是該給子孫后代打下一下堅實的基礎,這些顯然也都不是那么隨隨便便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還沒有當皇帝呢,現在就有這么多的負擔和壓力,當了皇帝之后肯定會更加的頭疼。
誰讓這是朱允自己的一些選擇呢,所以也沒什可抱怨的,還是接受這樣的責任和壓力,他也樂在其中。
不斷的召見大臣、不斷的商議一些事情,不只是現在看起來比較忙,接下來的朱允勢必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繼續忙下去,根本閑不下來。
學文屋(2023)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