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下去,那你的修為是?你洛家的其他長老、家主,垂暮的長者修為又是?”
弦華老神在在的督促,他的視線停留在老人的表情上,而余光卻注意著手中燃燒紫焰的古燈,沒有熄滅或者扭曲的跡象,足以證明此人所說的話語,十有八九都是真的。
“我亦是一名武夫,真一境巔峰,距離神橋還有一段不遠的距離。”
“如果踏上神橋的話,基本離道君境就不遠了,在家族內,除我和老五以外的所有長老,都是真一中、后期的境界。”
洛非幽幽嘆息:“家主是神橋中期,幾位宗族內資歷最老,修為最強的老人,是神橋巔峰,也稱作半步道君,可惜福緣薄了一些,未能突破萬蛻,與先祖共榮。”
聞言,姜漠、華弦皆有思索,外界的半步道君境,成長在靈炁更為濃郁、法則更加齊全的環境中,實力比起本土的道君,只怕不弱,甚至還要強一些。
而這樣的洛家,放在當前的世界,可成一方隱世宗門了,但在大業帝朝里面,僅僅是十二郡里面的蒼武郡的四大家族之一,如果其他郡的封侯拜將家族,都是這個水平的話,加起來的半步道君數量,極有可能過百!
這還不包括所謂的四大君王、國師、皇帝,以及其他更古老者的存在。
如果洛非所說為真,五千年的帝朝霸業不朽,那它們的底蘊和勢力加起來,比整個天淵之內的所有教派還要夸張,也不是沒有可能。
反正,弦華、姜漠兩人可不認為,大業帝朝萬蛻境的武者,或者是仙府境的道君,僅僅是媲美本土道君、御主的層次,這有可能是強出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距離,十分夸張!
在他們短短沉思的半秒里,洛非接著毫無保留地說著他的閱歷和生平見識。
“一郡小則疆土兩萬里,大則五萬里,我們的蒼武郡算是中規中矩吧,四大家族里面,其他的家族強者,水平和我們相近,但拉不開很大的差距。”
“四位君王和皇帝都是萬蛻境的武者,具體的修為深淺,無人得知,可他們爭斗已久,每次都是互有勝負,但他們都沒辦法單獨和國師以及國師籠絡的百官勢力分庭抗禮,據聞在一百多年前,先帝未駕崩的時候,國師就已經是萬蛻巔峰的境界了,這么多年過去,有可能突破瓶頸,一舉沖到無瑕境。”
“那你見過所謂的國師么?”弦華對其盤問。
老人張口欲言,似又想到了什么,稍作停頓,最后才艱難得搖了搖頭,作出匪夷所思的答案。
明明只有‘見過’‘沒見過’兩個選項,洛非卻說:“我不知道。”
此言一出,不僅是姜漠、弦華頓時起了興趣,瞧見有意思的苗頭,就連跟隨老人潛入天淵的幾位準王級強者,也露出錯愕之色。
“國師神通無雙,我有可能與家主一起參見過他,但也有可能這段記憶被抹去了。”
“很多入京朝拜皇帝的人,都記得皇帝和四大君王的真容,惟獨記不起和國師有關的記憶,甚至連半點容貌的信息都沒有。”
“很多帝朝的重大事宜,國師必然是在場的,或許記憶不受影響的,只有百官,一眾將軍、元帥,和四大君王、皇帝吧,像我們這些層次低一些的存在,自然就會被特意針對,將相關的記憶空白化。”
聞言,弦華眼眸閃爍著一絲耐人尋味的光芒,他輕輕地笑了,當著洛非的面,指著姜漠,詢問比較。
“那就不談國師了,你說你見過皇帝,那你如今又見我的這位小友,你的眼界也不低了,大概會有個預估的標準,說說二者孰強孰弱?”
同一時刻,洛家的幾位高手和那些青年才俊,都紛紛集中精神,豎起耳朵,感到莫大的緊張,期待那一份令人幾乎窒息的答案出現。
“我修為一般,如井底之蛙窺天,不敢妄言二者的強弱,不過,非讓我選的,還是這位道友,隱隱更勝一籌。”
洛非微微拱手,神情謹慎。
他說的這番話不是為了討好,乞求活命的機會,而是單純的分享他的猜測。
至于準不準,那就不好說了,畢竟,皇帝和眼前的道君都遠遠在他的修為之上,他只能像文盲答卷拋骰子一樣二選一。
然而,他的表態卻給此行的所有家族成員,帶來莫大的震撼,那本土的道君,居然疑似比皇帝還要強大?!
哪怕他們再怎么不相信,也找不到任何反駁的理由,相比于他們的眼界,洛非長老的眼界更勝百倍。
回過神來,眾人只感覺一陣后怕和迷茫,落在這種強者的手里,他們真的能走出這座陰森的牢獄,再見天日嗎?
得知答案的弦華,心底也稍微踏實了一些,姜漠如果比皇帝還要強的話,再給一段時間成長,將來天淵與外界接軌的時候,未必不能抗衡那些來自各地的強敵。
“我很好奇的是,你這樣說,你是否還對你皇帝忠誠?直接點,你們洛家對皇帝的忠誠,是否動搖了?”
洛非沉默數息,才吐出一口濁氣,頗有幾分無奈道:
“個人對皇帝的忠誠,家族對皇帝的忠誠,都不過是為了家族延續,繁衍生息,保證長盛不衰罷了。”
答案已不言而喻,弦華也沒有繼續為難他挑破最后一層的遮羞布,接著追問更想知道的秘密。
“皇帝具有掌控力的三郡里面,飛仙郡是什么來歷?如今那里的局勢又是怎么樣的?”
“飛仙郡么?”
“唔容我想想。”
洛非作出沉思之狀,很快就開口道:
“那里的事情,我也不是很清楚,大業十二郡,帝郡居中,蒼武郡在南之極,而飛仙郡在北之極,中間還有其他郡的地盤,二者之間相距十數萬里,只是隱約聽說過一些。”
“在初代皇帝仙逝后,帝業延續的第623年,出現嚴重的內亂,被指定繼承皇位的少帝,還未登基,就被暗殺,死于京都,自那時起,帝朝境內的五大君王,先后揭竿而起,兩王自立,三王去往帝郡,爭奪皇位。”
“也就是那個風雨飄搖的節點,一位自天淵走出的修士,見途徑的疆域戰火四起,妖魔作亂,一劍劈碎沉淪的山河,直抵最近一郡的王府,與統治那里的羽王,達成一番不為人知的協議。”
“而后的六十年里,羽王被此人扶持成帝,他的戰功最為耀眼,斬三王于幽冥,囚一王于天外,橫掃羽帝登基的所有阻礙,后被追封為‘飛仙天尊’,得賜一塊封地。”
“羽帝登基的第二年,將墜日郡、寒月郡兩大疆域的一半疆土,劃為新的飛仙郡,位列中四郡,享帝朝帝運庇佑,加持。”
“此后,更有飛仙天尊的神像,鑄造在十二郡內,享億萬香火,其鼎盛時,影響力幾乎不弱于帝朝二代皇帝——鎮世羽皇。”
洛非說得很是唏噓,表情難掩敬畏之情:
“在大業帝朝已知的歷史里面,這是第一位走出天淵的強者,是一位真正的絕世道君,但在帝朝之外的其他勢力,是否有天深淵之內的生靈走出,那我等就不清楚了。”
“也就是因為他的存在,導致后世的皇帝,都認為有能力能從天淵里面走出的修士,都是強者里面的強者,值得拉攏。”
“這樣的傳統持續到帝朝兩千八百年,有第二位修士出現,被帝朝的第五代皇帝,燭日戰皇注意到,并第一時間給予優待,又因那時戰事緊張,皇帝甚至親臨那塊邊境之地,欲與那人談話。”
“結果.皇帝很失望,那是一位連道君修為都遠遠不到的修士,只是因為某種他自己都無法理解的原因,機緣巧合之下,被傳送至外界,與飛仙天尊差太多了。”
“在那之后,兩千兩百多年,出現過零零散散幾位天淵人族吧,但毫無例外,都是較為弱小的修士。”
“皇帝們也有猜疑,從天淵出來的生靈,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很明顯,飛仙天尊是前者。”
“不過,飛仙天尊存世的時間很短,僅僅只有兩百年,就仙逝了,沒有留下后代、宗門勢力,那一郡后來被羽皇接管,到了第三代皇帝的統治時代,飛仙天尊的神像還矗立在十二郡之內,籠絡著龐大的香火之力,到了第三代皇帝晚年的時候,十二郡的神像全被拆除,只因皇帝要吸納帝朝氣運和子明的香火,沖擊更高的境界,以此延壽。”
“武夫的壽命,竟只有道君的三分之一?”
弦華感到意外,外界的武道強者,居然和他們本土的道君,御主差不多。
“對。”
“基本都是600800的區間,初代始皇最強,因而突破八百年的極限,不過也是止步在812歲的高齡。”
洛非說到這里,雙手一攤:“飛仙郡后來,歷代都是皇帝派兵駐守的區域,有傳言道,那一疆域內,還藏著飛仙天尊當年留下的重寶,贈予有緣人。”
“重寶?何物?”
姜漠和弦華已基本斷定,當年的飛仙道君,確實走出去過一趟,也就是后來的飛仙天尊,二者坐化和出現的時間,完全吻合得上。
“信仰身。”洛非吐露這三個字的時候,面帶敬畏之色。
“那是飛仙天尊集十二郡香火之力,鍛煉出來的一具與本體等同的信仰身,無比恐怖,不過一直沒有出現過,哪怕歷史上該郡曾經因內亂淪陷過,被數位君王聯手從皇帝的手上搶走,爆發一場激烈的戰爭,血流萬里,死傷無數,飛仙天尊的信仰身,也始終不曾出世過。”
“那你們為何篤信祂的存在?”姜漠笑問。
“因為那是二代羽皇臨終的遺言,就有提到這一信仰身的存在,望帝朝的青年才俊前去飛仙郡,一搏仙緣,但具體的繼承儀式沒有,我們都知道祂存在,就是無法得到祂的認可。”
“可能那具信仰身,本就不是為帝朝的子民準備的,只是我們的一廂情愿罷了,否則,四千多年來,不會一點音訊都沒有,世人如飛蛾撲火一般前赴后繼,卻沒有任何意義。”
弦華沉默不語,飛仙教所修的信仰身,是極為純粹的力量身,沒有副作用,也不會誕生靈智,毫不夸張的說,就是將自我煉制成了一件隨時可以使用的武器。
而且這樣的武器,是可以共用的!
理論上飛仙教每一代的御主坐化后,他們所遺留的信仰身,都能被后輩操控。
然而,一直以來都沒有動用的原因,就是基本每一代的御主都會比前人,稍勝一些,最差也是齊驅的水平,加上沒有外敵的威脅,沉睡在飛仙禁地的多座信仰身吃滿灰塵三四千年,一直都沒有使用的機會。
眼下聽到這則訊息,弦華心底的擔憂,稍微放緩了一些。
如果飛仙祖師的信仰身真的存在,那在未來界壁消失的時候,又會多出立足的底氣。
“按理說,飛仙天尊對你們帝朝有平定動亂,結束分裂的滔天之功,羽皇也為他鑄神像立于各地,難不成他的子嗣都為了沖擊更高的境界,而罔顧恩惠了么?”
“不是這樣的,閣下有所誤解。”
洛非作出新的解釋,道:
“若是羽皇的后人,必然不會拆掉飛仙天尊的神像,但我朝的始皇有過遺訓,即除了他指定的第二位少帝,往后的所有皇帝繼承,需在一眾親王、百官,王侯將相的家族里面篩選。”
“總的來說,大業崇武,武力擁有至高無上的話語權,為防止皇族一脈不思進取,山河淪陷,始皇特設這道遺訓,理論上只要是大業的子民,都有資格競選皇帝之位,前提是拳頭夠硬。”
“不過,這五千年來,兜兜轉轉,皇位始終還是在皇族一脈之間流傳,要么是皇帝的直系血脈,要么就是君王的后代,基本不會落到宰相、國師、百官、將軍、元帥這些人所在的家族之內。”
“皇朝歷積了很多資源,供皇族一脈的弟子修煉,他們從一開始就站在高位,擁有最好的老師,最好的法器,最好的功法,三洲十二郡各地的天才們,是競爭不過他們的.”
“能對抗皇族的,只有王族。在羽皇仙逝的一年里,國事由各地的君王和國師代理,第二年,羽皇的后代,在繼位大選的決賽,輸給了第三代皇帝。”
“而第三代皇帝的親子,也沒能延續他父親的傳奇,被另一位來自邊境的君王之子擊敗。”
“傳承的方式,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從未更改,因為沒有哪一代的皇帝可以長生不老,他們死后,后輩不賢,仍坐帝位的話,只會讓帝朝衰敗。”:mayiwsk←→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