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不見,于朝生看著比從前不知道體面多少倍。
于拴住沒念過書,不知道該怎么形容。
衣裳雖然還是半舊的,但整個人的精氣神看著就很不一樣,腰桿子挺得很直,就像…就像是縣城里那些個秀才老爺似的。
于拴住絞盡腦汁,才想出這么一句話。
“拴住叔。”于朝生經過他身邊,打了聲招呼。
于拴住直愣愣的,“哎,哎,朝生吃飯沒有啊?”
“吃過了。”于朝生丟下這么一句,人已經跟在雞鴨后頭進了于家老宅的院子。
于拴住一直目送他進去,直到小王氏過來關了大門。
“爹,你看什么呢?”于拴住的女兒于小米在身后出聲。
于拴住抿唇,回身把柴火放進院子。
他想起剛才看到的于朝生的樣子,又看了看面容有些憔悴的女兒,在心里嘆了口氣。
當年兩家差點就定了娃娃親,之后于朝生成了混不吝,于拴住家就再也沒提什么親不親的事。
而于小米則是嫁到鎮上,給孫家點心鋪的東家做填房,那男人前頭妻子去了,留下一雙兒女,于小米過去直接就當娘,去年年底生了個女兒。
最重要的事,那孫祥比于拴住還要大兩歲!
可惜這是于小米自己愿意的,她不想過土里刨食的日子。
即便她每次回娘家都表現得像是在孫家過得很好,但于拴住清楚,后娘哪有那么好當的,更別提還是給兩個十多歲的孩子當后娘。
眼瞧著于朝生脫胎換骨,像是要立起來
了,于拴住心里怎么想怎么不是滋味。
……
……
幾十只雞鴨鵝稱了兩百多斤,于朝生給湊了個整,給了4兩2錢,然后又一人付了100文,請他們幫忙宰殺。
王有財說什么也不肯要那100文,也不許弟弟要,都是自家親戚,宰殺不過就是順手的事兒,要是還收錢,說出去不得被人戳脊梁骨。
于朝生卻不容他們拒絕,一碼歸一碼,他和潘盈盈做不出來這樣讓人白干活的事。
交代完事,付了錢,于朝生一陣風似的跑回了自家小院。
他感覺自己都被臭氣熏入味了,必須得馬上洗澡!
看到小叔沖進院子,正在外面打掃的于春兒和于秋兒面面相覷。
于秋兒:“小叔這是咋啦?”
于春兒:“不知道。”
估計是又在發瘋了吧,反正他時不時都要瘋一回,只有小嬸能治得住。
果不其然,沒一會兒于春兒就聽到了小嬸的聲音。
“于朝生,你又在發什么瘋!”
“啊啊啊!于朝生!我殺了你!”
于春兒:打是親,罵是愛,今天小叔和小嬸的感情也很好呢。
第二天一大早,于朝生在鎮上做生意的事情就傳遍了整個村子。
小王氏讓于春兒姐妹倆趕到于朝生那里看家,自己端了幾副豬下水去河邊清洗。
剛到河邊的大石板,幾個相熟的婦人就湊了上來。
“春兒她娘,這朝生是真改好了?”同小王氏關系最親近的翠苗嬸子第一個出聲,她們都是王家村的,平日里經常一起做活計,自然能直接開口。
小王氏彎了彎唇,面上不顯,語氣卻是輕快的,“什么改好不改好的?可不興胡咧咧啊,朝生什么時候不好過?”
翠苗嬸子“哎喲”一聲,抬手輕輕打了一下自己的嘴,“瞧我這張破嘴,是是是,朝生一直都好。”
她說著,順手從小王氏在木盆里撈出一副豬下水幫忙清洗,其他婦人也有樣學樣,跟著幫起忙來。
小王氏阻攔不住,也就不管了,反正是她們自己要幫忙的,她樂得松快。
翠苗嬸子旁邊的潘杏輕輕用胳膊拐了她一下,翠苗嬸子扭頭睨了她一眼,再次出聲,“這朝生的買賣做得挺大啊,昨兒那動靜我們可都聽得真真兒的,春兒她娘給我們講講唄。”
其他幾個婦人趕緊跟著出聲,“是啊是啊,講講唄,這還是咱桃源村第一個買賣人呢。”
小王氏翻了個白眼,“就那樣唄。”
她昨晚被于老二訓了一頓,都說財不露白,她就那么大剌剌說出去,萬一給老三兩口子惹來麻煩怎么辦。
見她不肯多說,潘杏眼珠子一轉,“王嬸子,我家凳子經常跟我說,他和朝生是最好的兄弟,我和盈盈還是族親呢,這朝生如今發達了,能不能帶帶我家凳子啊?”
村里人講話沒那么多彎彎繞繞,她是怎么想的,自然就怎么說,也不怕別人笑話,畢竟掙到手的錢才是真的。
小王氏心里嗤笑,這又是好兄弟又是族親的,怎么老三兩口子成親的時候隨禮才隨兩個雞蛋?隨兩個雞蛋就算了,還全家六口整整齊齊都來吃席,真當是吃大戶不成。
不說小王氏這邊婦人們如何表現,于老二在地里干活的時候也被圍住了。
男人們要直接多了,二話不說先幫他翻完地,然后才說起于朝生做買賣的事。
于老二不由得在心里再次把小王氏罵了一頓,這婆娘真是臭顯擺,老三那買賣分明才剛起步,他只能打著哈哈,說等于朝生回來必定幫他們問問。
故而于朝生和潘盈盈下午剛到家就被于老二堵在門口。
聽了于老二的抱怨,于朝生眼睛一亮,立即滿眼希冀的看向潘盈盈。
這都是上趕著來的打工人啊!快想想辦法解放我們的雙手!
潘盈盈沉吟半晌,她也不想被困在碼頭賣鹵味啊,生意太好怪她咯?
“二哥,這樣吧,碼頭的攤子交給你和二嫂,再從村里找五個手腳麻利愛干凈的嬸子幫忙清洗打下手,至于其他人,可以來我們這里進貨,自己挑著去周圍的村里賣。”潘盈盈頓了頓,“我和朝生每天負責鹵制,就不出攤了,因為過幾天我們想去縣城一趟,看看能不能把鹵味賣去縣城的酒樓。”
于老二不會做買賣,聽潘盈盈講得頭頭是道,加上于朝生不停給他使眼色,稀里糊涂就點了頭。
就是擔心潘家那邊有意見,這方子是人家老三媳婦的,應該是帶過來的陪嫁。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