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帝師是個坑小說>帝師是個坑最新章節列表 >帝師是個坑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帝師是個坑-第1213章 臺州風雨
更新時間:2024-05-28  作者: 菲碩莫薯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菲碩莫薯 | 明智屋小說 | 帝師是個坑 | 楚擎 | 斐絡琳 | 菲碩莫薯 | 帝師是個坑 
正文如下:
第1213章臺州風雨第1213章臺州風雨←→最新網址:qishuta

臺州城,大道通衢之城。

東南官道,兩日路程,直入廣懷道。

東直官道,一日半的路程,直入尚云道。

東北官道,三日路程,直入羅云道。

臺州知州姓祝,祝明遠,坐鎮臺州治理軍民事務。

臺州城的位置極為重要,如果是邊關的話,臺州就算是望原城。

不過這么說也不準確,因為望原城距離邊關城墻很近,距離北關最近的城墻也就半日路程罷了,而臺州城通三道,三條官道九條岔路,人少不必說,如果是人多,比如幾千幾萬軍伍,想要出三道,必經臺州城。

看似四通八達,實際上這臺州城就是軍伍重鎮,城內沒太多軍卒,可軍備六處,四處折沖府與兩處屯兵衛,就在東南兩側十里處。

說的再直白點,如果東海叛亂,或者瀛賊打了過來,那么必須打下臺州城才可以繼續行軍。

昌朝建朝時,皇帝分封開國功臣,很多勞苦功高各種型號王爺勛貴之類的,都分到了鳥不拉屎的東海三道,美其名曰為朝廷把守邊疆,但是長眼睛都看出來了,就是讓這群人游離在核心權利圈外圍,越遠越好,當年可沒什么律法要求貴族武裝不能超過多少人,就這些勛貴們,誰手里沒個幾千上萬乃至數萬號人,水淺王八多,東海皆大哥。

當年開國皇帝想的也挺好,給那些比較能打的,小弟比較多的,都扔東海去,就依這群大哥們的脾氣,肯定得給腦漿子都打出來。

事實上的確如此,這群大哥們到了地方后,先干本地佬,再互相干,一邊干,一邊消耗著相互之間的實力。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朝廷督建了臺州城,并且派遣重兵駐守。

等于是給東海畫了個半圈,那邊是海,這邊是臺州城,你們打生打死都可以,但是千萬別過臺州城,趕過來,臺州城的重兵就磕你們。

要么說就皇帝這個行業,論生猛,肯定是開國皇帝最生猛。

昌朝開國皇帝那就和養蠱似的,不是兵強馬壯嗎,不是恃功自傲嗎,都去東海,靠拳頭說話,誰贏了誰就是東海大哥。

那時候也有不少謀士建議皇帝,拉攏一批,打壓一批,如何如何的。

皇帝根本不聽,拉攏不用了,打壓吧,不用壓,就打。

謀士就很懵,打誰?

皇帝說了,誰贏了打誰。

過了沒幾年,東海真正的大哥終于角逐出來了,然后被皇帝一頓揍,自此之后東海再次變成了一盤散沙,從根本上削弱了這些類似于“諸侯”的各方勢力。

各種型號的勛貴,傳承了幾代,逐級遞減,封地少了,待遇也沒了,最后就變成了世家。

在這個過程中,臺州城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屯兵,集結兵力,作為一道防線,說是防止海上之敵深入昌朝腹地,其實防的就是東海那些勛貴們。

不過到了后期,和瀛島那邊的溝通逐漸變多,海盜也越來越猖獗,臺州城的位置就更加重要了。

海戰和陸戰不同,陸戰的話,有個什么風吹草動,朝廷能提前知道,海戰可不是,真要是出了一群二五仔領路黨,瀛賊坐船直接登陸,根本給不了朝廷太多的反應時間。

那么坐鎮臺州的祝明遠是個武將出身也就好理解了。

今年剛好五十,為官三年,為將卻是三十載。

祝明遠剛出道的時候趕上了好時候,昌朝以前尚武成風,尊重武人與軍卒,那時候推舉為官,要是懂韜略兵法的,是有加分的。

祝明遠也正好是趕上了推舉武將的末期,出道就成了校尉,在各處軍營中摸爬滾打三十年,太上皇登基后,將他調到了臺州當知州,雖無兵符,卻可在戰時號令六處兵備。

祝明遠長的不像武將,像文臣,不但消瘦,還留著長須,此時正坐在知州府正堂之中。

陪伴在側的是羅云道舟師蛟營副將溫雅。

溫雅也不像武將,面白無須,不到三十歲,像個文弱書生,唇紅齒白,要不是穿著甲胄,誰也不會認為這是個武將。

一般舟師將領都黑,曬的,但是溫雅就和天生曬不黑似的,要是被提及了身份,會讓人誤會這就是個天天坐在班房里的閑散將領,不出門。

“這千騎營大統領,前軍都督,是帶著兵符來的。”

呷了口茶,祝明遠望著溫雅,淡淡的說道:“可持了兵符,你舟師,卻只有蛟、鯤二營軍卒調動,更莫要說,二營應有六千軍卒,你卻只帶來了一千四百人,就不怕那楚都督,要了你的腦袋?”

溫雅微微一笑,走上前,客客氣氣的給祝明遠添了新茶:“就是因楚都督持了兵符,上官們才允末將帶了一千余人,若是沒這兵符,便是半個人,都不調來。”

“下馬威?”

“下馬威。”

祝明遠瞳孔微縮:“不怕失了腦袋?”

“這是東海。”

“東海,也是昌朝境內。”

溫雅坐下后,依舊是波瀾不驚的模樣:“是昌朝境內,卻是昌朝境內的東海。”

“還有半日,至多一日,楚都督便會至臺州,本官,照實說?”

“照實說,說海盜猖獗,舟師駐守海岸防線,無法調動過多兵力。”

“你不怕死?”

“怕。”

“既是怕,為何還敢帶著一千余軍伍來此?”

“末將覺著,楚都督,應比末將還要怕。”

祝明遠哈哈大笑,只是這笑容,并不爽朗,帶著幾分冷意。

笑聲止住,祝明遠放下茶盞:“不,你怕,不是不怕,而是覺得,楚都督,不敢動你舟師人馬,有恃無恐。”

溫雅沒開口,卻算是默認。

“你我心知肚明,所謂齊王叛亂,子虛烏有,就是為了這千騎營大統領帶著兵符而來,而你舟師,卻知調動了千余人。”

祝明遠緊緊盯著溫雅,聲音愈發冷淡:“你說你不怕死,你的上官不怕死,可死在這位千騎營大統領手中的人,也不怕死,如今,早已成了荒墳枯骨。”

溫雅還是那副波瀾不驚的模樣:“這是東海,不是京城。”

“你應該怕的,你們舟師,也應該怕。”

“大人怕了?”

“怕,自然是怕,只是不怕那楚都督。”

“那是怕天子?”

“你可否聽說過楚文盛這三個字?”

溫雅皺了皺眉:“工部左侍郎,不,工部右侍郎楚文盛楚大人,千騎營大統領楚擎之父?”

“不錯,待楚都督來了后,若是你僥幸不死,回舟師大營后,告知你的上官,本官,知曉他們不怕天子,不怕朝廷,更不怕楚都督,可他們應該懼怕楚文盛,念及本官與舟師這三年來的交情,若是他們想害楚都督,定要提前告知本官一聲,本官,也好及時帶著家小乘船逃離,免得,滿門死無全尸!”最新網址:qishuta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