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老李家的錦鯉童養媳小說>老李家的錦鯉童養媳最新章節列表 >老李家的錦鯉童養媳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老李家的錦鯉童養媳-第173章 他們能聞聞香味就不錯了
更新時間:2024-05-29  作者: 漁眠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漁眠 | 明智屋小說 | 老李家的錦鯉童養媳 | 陳小滿 | 李初元 | 漁眠 | 老李家的錦鯉童養媳 
正文如下:
第173章他們能聞聞香味就不錯了第173章他們能聞聞香味就不錯了→:李初元邊吃栗子糕,邊把劉先生年后回來的事說了。

老李頭和周大丫都大大松了口氣。

周大丫盤算著讓兩個兒媳回一趟娘家,把糕點也送給她們娘家的爹娘嘗嘗。

老李頭很舍不得:“不過年不過節的,送什么糕點啊!”

“你不是要買田地嗎,讓兩親家幫忙打聽打聽。”

老李頭雙眼放出燦爛的光。

劉先生年后還來,他就不用把錢省給李初元讀書了。

買田地不是說買就能買的。

一般人家不到絕境,是萬萬不肯賣田地的。

得找人打聽,再跟賣家商量。

“都回去,大丫你也回去!讓舅哥們幫忙打聽。”M.biQuge.biZ

周大丫道:“我得幫你釀酒,找人帶個口信給我哥就成了。”

晚飯吃完,等老木匠離開,周大丫就把這事兒說了。

楊慧蓮和張桂蘭高興得合不攏嘴。

她們好幾個月沒回娘家了,還怪想的。

又能帶些糕點回去,多好的事。

不過楊慧蓮有身子,張桂蘭又帶個孩子,總不能讓她們兩自己回去。

送兩人回家的重擔就落在了李大寶的身上。

第二天一早,李大寶帶著糕點和兩人一塊兒出發了。

陳小滿中午放學回來,周大丫和老李頭在廚房,李初元跑去幫忙燒火。

她跑到已經釀好的酒壇子跟前。

“半仙爺爺,我要怎么做呀?”

張半仙道:“取些靈水滴進去。”

“這樣就可以讓酒好喝嗎?”

陳小滿疑惑。

半仙爺爺教給她釀酒的法子后,就讓她留意家里人少的時候,他要將酒的品質提高。

趁著大嫂二嫂都走了,她就跑過來了。

“靈水里的靈氣會激發酒曲的活性,釀的酒純度更高,口感自是更好。”

張半仙解釋著。

說完,又道:“用靈水釀酒是最好的,只是靈水有限,釀給那些凡人喝實屬浪費。”

能舍得讓小滿拿些出來加進酒里,也是因著最近靈湖變大了一倍,靈水比以前增加了一倍不止。

陳小滿按著張半仙的說法,打開酒壇子上的封泥,往里滴了五六滴靈水。

正要繼續,就聽張半仙心疼道:“夠了夠了。”

“這么一大壇酒才六滴靈水啊?”

“他們能聞聞香味就不錯了。”

張半仙哼哼唧唧的。

他的靈水就是在修仙界,那也是極其珍貴的。

陳小滿決定聽半仙爺爺的。

老李家買了五個十斤裝的酒壇子,放在屬于李初元那個房間里。

因著李初元的房間沒住人,酒壇子就放在他的床板上。

陳小滿要爬上去,站在床板上才行。

好在酒壇子不高,不然她連封泥都夠不著。

這些天下來,已經裝滿了三個酒壇子。

陳小滿一一滴完,讓張半仙把泥封好。

做完這些,她扒拉著床板,兩只小短腿在半空劃拉著落到地上。

仰頭看向三個酒壇子,她又問張半仙:“半仙爺爺,要多久才能賣酒呀?”

“三天吧。”

“這么快?”

“你加的是我福地里的靈水!”

張半仙很不滿。

她一點都不知道靈水的珍貴啊!

“對哦,靈水澆草藥也能讓草藥長得很快,那我喝靈水,能很快長大嗎?”

“不能。”

陳小滿很惋惜。

張半仙沒忍住:“若是讓人年紀變大,靈水就該叫毒水了。”

“能長大多好呀。”

為什么要叫毒水呢?

“修仙界的人真奇怪。”

張半仙被噎住,半晌才道:“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

“那還要很久呢。”

橋也要修很久。

張半仙決定不理這丫頭了。

晚上,楊慧蓮和張桂蘭就回來了。

等老木匠一走,張桂蘭就道:“我爹說鄰縣有個地主要賣三百畝良田。”

一聽三百畝,老李家人齊齊抽了口涼氣。

他們哪兒買得起!

陳小滿卻毫無所覺,還脆生生問道:“多少錢呀?”

“若是水田,一畝少說二十兩,三百畝要六千兩銀子。”

張桂蘭說完,自己都覺得不該說。

陳小滿卻在掰手指頭:“一天賺一兩,一年能賺三百六十五兩……”

“十年是三千六百五十兩。”

李初元替她算出來。

“那多久能賺出來?”

“不到二十年。”

“要這么久?!”

陳小滿驚呼。

為什么什么事都要很久呢。

“二十年可賺不來六千兩。”老李頭嘀咕。

“初元哥哥算了,不到二十年。”

陳小滿反駁。

老李頭搖搖頭:“咱們家可沒法一天掙一兩。”

“就是縣城的鋪子也沒這么掙錢吧?”

他們手頭的錢一多半都是賣菜譜賺到的,可菜譜這種能走運一次碰上,還能碰上兩次三次嗎?

而李大寶累死累活做魚丸生意,一天也就掙個一兩百個大錢。

“就算一天能掙到一兩,人家要賣水田也不會等咱二十年。”

李大寶也潑冷水。

李二寶卻好奇起來:“那家人為什么要賣這么多水田?”

“聽說主家花銷大,要賣水田補缺口。”

張桂蘭道:“我爹也是聽別人說的,是真是假的不知道。”

“臨縣太遠了,咱買了也沒用,還是打聽打聽附近的田地吧。”

他們是淮安縣的人,祖祖輩輩都會在青石村生活。

臨縣可不近,買下來沒人打理,要么被人侵占,要么荒了。

這就是把銀錢丟進水里不起泡。

“最近十里八鄉都沒賣田地的。”

張桂蘭也有些失望。

周大丫道:“咱不著急。”

陳小滿問周大丫:“娘,我們手頭的錢能買多少水田呀?”

“三十來畝還是能買到的。”

“若是上等的良田,不一定能買到。”老李頭搖搖頭。

田和田是不同的。

自然價格也不同。

“才三十畝嗎?”

陳小滿失落了。

比三百畝少很多呀。

老李頭道:“三十畝不少了,咱們家攏共也才十四畝水田。”

陳小滿驚了。

“別家有三百畝水田賣呢,咱們家才十四畝呀?”

“人家是地主,田地多是正常的。咱家十四畝水田,在青石村算多的。”

說起家產,老李頭還是得意的。

他祖輩是單傳下來的,田地沒人分,全到他手里了。

那些兄弟多的人家,到年紀了會分家,田地越分越少。

這也是他家比別家好過的緣由。

也是因著田地多,他才能供初元讀書。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言情小說,轉載收集老李家的錦鯉童養媳。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