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老李家的錦鯉童養媳小說>老李家的錦鯉童養媳最新章節列表 >老李家的錦鯉童養媳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老李家的錦鯉童養媳-第604章 公布
更新時間:2024-05-30  作者: 漁眠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漁眠 | 明智屋小說 | 老李家的錦鯉童養媳 | 陳小滿 | 李初元 | 漁眠 | 老李家的錦鯉童養媳 
正文如下:
第604章公布第604章公布:、、、、、、、、、、、、、、、、、、、、、、、、、最新網址:irrxs

不知何時,京城的城墻上都貼滿了各級官員的貪污數目。

百姓們瞧見那些告示時,徹底沸騰了。

上到閣老,下到縣令,竟然個個都貪!

“百萬兩賑災銀子,經過層層剝削,真正用于賑災的竟然只有幾千兩?”

“我們交的賦稅竟然比原本該交的賦稅多了五成!全被那些狗官貪了!”

“光是蔡相,就貪了六十多萬兩白銀!”

“吏部尚書貪墨二十萬兩!”

“戶部尚書也是二十多萬兩!”

“我們拼盡全力才能交賦稅,他們卻拿著我們的血汗錢吃香的喝辣的。”

“狗官都該砍頭!”

一樁樁,一件件,觸目驚心。

這兩年,沉重的賦稅壓得老百姓喘不過氣。

不少人為了茍活,賣田地,賣房屋,掏空家底才勉強交上。

亂起來的郡縣倒還好,百姓能逃過賦稅。

可沒亂起來的地方去慘了。

湊不出來的人家甚至借利息錢去交稅。

他們本就苦苦支撐,極為煎熬,如今瞧見這些官員如此貪污,如何能不憤怒?

各處的消息通過酒樓傳遞回淮安縣。

“我們的告示貼出去后,除了京城和環京一帶外,其余地方全反了。”

李二寶喜笑顏開。

這么好的消息,實在讓人振奮。

“沒想到當年在福軒莊挖出來的那兩箱賬冊在這時候起了大作用。”

李大寶也感慨。

當日他們生怕這些東西被發現,讓全家陷入危險。

誰知道有朝一日會主動挖出來,抄寫多份告知天下。

“這些年百姓太苦了,看到這些賬冊憤慨也正常。”

李初元絲毫不意外。

所有的一切都有跡可循。

“如今我們是名正言順討伐,有民意支持了。”

李二寶把好消息盡數告知:“不少地方的百姓都盼望初元能盡快攻入京城。”

“整個大越都是亂的,就算攻入京城,也無法穩定大局。”

李初元并不著急。

李家兩兄弟當然是聽初元的。

“你們不覺得事情太順了嗎?”

陳小滿皺著眉頭,發出疑問。

李初元神情一頓。

李大寶笑道:“順利還不好嗎?”

“大越朝統治這么多年,應該有底蘊,不可能如此簡單就潰敗。”

陳小滿覺得不對勁。

“初元哥哥剿滅定遠將軍十二萬大軍后,大越朝除了一些不痛不癢的舉措外,并未有實質動作。”

“比如派兵攻打過來。”

李二寶搖搖頭:“小滿你有所不知,整個大越到處都是起義軍,朝廷根本顧不過來。定遠將軍領過來的二十萬大軍,盡數折損在這兒,朝廷哪兒還有余力攻打我們?”

從各地傳來的消息看,大越朝真是風雨飄搖啊。

照這個情況下去,就算他們不主動攻打,他們也撐不了幾年。

“二寶消息靈通,要是有什么異樣,他肯定能提早得知。”

李大寶寬慰小滿,

陳小滿想想也是。

“大概是我想多了。”

也許皇帝根本顧不上他們。

畢竟皇帝之前就放棄了江南郡,也許他不看重江南郡,而是更關注京城附近的安危。

陳小滿這般想著。

心底卻隱隱不安。

李初元思索起來:“小心謹慎總是沒錯的,大越朝肯定不可能毫無還手之力,我們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最新網址:irrxs新書推薦:、、、、、、、、、、

第604章公布第604章公布:、、、、、、、、、、、、、、、、、、、、、、、、、最新網址:irrxs

吃完早飯,將自己的戰馬牽出來。

陳小滿卻跑出來攔住他。

“我跟你一塊兒去礦山。”

“我不是去礦山,上回投降的士兵兵器不夠,我要去多招募一些鐵匠。”

如今他們已經有十七萬士兵。

礦山早就住不下。

這些士兵被打散后重新組合,舊兵帶新兵,漸漸將新兵同化。

只是盔甲和兵器還缺不少。

礦山上的鐵匠人數不夠,打造兵器的速度過慢。

剛剛小滿提醒后,他心中有種急迫感。

萬萬不能再這么等待下去。

必須加快進度,以防止朝廷的反撲。

陳小滿一聽就有了主意:“我們以前開的那些學校就有鐵匠班,可以招不少人。”

“我也是這般想的,先從興陸縣開始招收,你跟我一同去游玩嗎?”

李初元笑著邀請。

最近沒了戰事,小滿天天在家炮制藥材,早就待膩了。

就算李初元不邀請她,她也要跟著去玩。

因為帶小滿,李初元不便騎馬。

他們趕著馬車,往興陸縣而去。

馬車一路行駛,沒有遇到什么阻攔。

自從起事后,縣城有李家軍巡邏,街上根本沒有人敢惹事。

與以前相比,治安竟然更好了。

縣城總有些管理的事需要解決,與他們一同長大的青石村學校的小伙伴們派上了用場。

雖然沒當過官,可他們有當官的人吶。

大家到王鈺面前上半個月的課,也就把里面的門道都摸透了。

一路走來,不少人跟他們打招呼。

“李先生去何處?”

“四處轉轉。”

李初元頷首應道。

“轉轉好啊,咱們縣城的日子過得好,大家都感謝李先生吶。”

“李先生今年要收賦稅嗎?”

“一家多少交一點,給縣衙忙活的人開一些俸祿。”

老百姓最關心的就是俸祿。

一聽到要交稅,不少人都停下來詢問:“要交多少?”

“一畝田地交十斤糧食。”

這是王鈺之前算好的。

按照整個縣城耕種的田地算,一畝田地十斤糧食足夠縣衙眾人三年的開銷。

除開必要開銷,多余部分可以當作救濟糧存起來。

“按田地算?不是按照男丁人口算?”

百姓驚呼。

車子里的陳小滿撩開簾子,笑瞇瞇對他們道:“按照田地算才好,那些田地多的大戶多繳稅,田地少的窮苦人家可以少繳稅。”

這是她的主意。

大家聽得心潮澎湃。

哪怕是跟金國議和之前,他們每年每個男丁要交一石糧食,還有五斤麻。

若家里有十個男丁,算下來就要交十石糧食。

要是按照家里田地算,他們大多一戶也就十幾二十畝田地,最多交兩石糧食。

比以前的稅收少了八成!

天大的好事啊!

“我以前就覺得繳稅的方式不公平,那些有上千畝田地的大戶,家里男丁少,比我們只有幾十畝田地的窮人交的稅還少,找誰說理去。”

“現在好了,按照田地算糧食,咱們日子好過多了。”

“一畝田地能收兩千多斤糧食,交的稅連零頭都不到。”

“哎喲,我們的好日子來了!”

最新網址:irrxs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