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軍婚甜如蜜,重生軍嫂在八零賺翻了小說>軍婚甜如蜜,重生軍嫂在八零賺翻了最新章節列表 >軍婚甜如蜜,重生軍嫂在八零賺翻了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軍婚甜如蜜,重生軍嫂在八零賺翻了-第324章 鄰居的饋贈
正文如下:
第324章鄰居的饋贈第324章鄰居的饋贈:、、、、、、、、、、、、、、、、、、、、、、、、、:irrxs

陸云琛去了團里,而黃欣然休息過后,才把那劇本再度拿出來反復查看。

對于陸云琛看好的劇本,黃欣然也說不上來什么。

這時期的內陸電影嘛,大都是講述一個看似簡單,實則意味深長的故事。這劇本看上去也差不多,陸云琛選它,基準緣由是什么?

她想不明白,還是全心信任陸云琛。既然他選擇了這個劇本,那就用這個。等回頭,她就開始處理后續事宜。

但愿,這部電影能為她打開局面。不說賺不賺錢吧,只求能打開局面,能讓她順利進軍影視圈。

理想是好的,能不能成,就得看將來了。

等她將資料準備好,起身活動活動肩膀時,就聽見樓道里傳來了老媽劉招娣叫喳喳的動靜。

仔細一聽,原來是在和隔壁的鄰居打招呼。

那暢快地歡笑聲,傳得整個樓道都是。

見老媽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久久人都沒上來,黃欣然干脆走出了房門。探頭一看,這才發現是住在前面一棟小樓的鄰居在給大家分自家采摘的栗子和敢蘑菇之類的山貨。

劉招娣分到了一大袋,正興致勃勃地幫著鄰居裝袋,瞧那熱情的勁兒,可不比她自家的東西還熱情嘛?

許是她開門的動靜驚動了大家,鄰居抬頭看見她,忙向她招招手。

“陸太太,原來你也在家啊!快,來挑些你喜歡吃的帶回去。都是家里帶來的土貨,數量不少也不值錢,就是點心意。”

被人叫做陸太太,黃欣然還是新奇的體驗。貌似過去都沒有人這么稱呼她。

她應下,上千和這些鄰居認識一下,順便閑聊了一會兒。

這才發現,居住在這個地方的鄰居,居然都是些非富即貴的主兒。不過想想也正常,這套房子在二老借著單位獎勵交給她前,原本就價值不菲。不管是地段還是周圍措施配套,也比之前的家屬院強上太多太多。

更何況,這里又是剛建成不過一年的房子,就能搬進來住的家庭,確實都不一般。

她有心婉拒鄰居的好意,卻敵不過老媽見獵心喜的眼神,最終,還是扛著兩大袋土特產回了家。

算了,既然都拿回來了,回頭再帶些土特產還禮就是。

“真沒想到呀,不但有這么多板栗,居然還有松子……喲,這是什么?是山參嗎?應該……不是吧?”

興致勃勃的劉招娣翻找發現里面居然還夾雜著山參后,也傻住了。

黃欣然趕忙湊近查看,“應該是林下參,瞧著年份還不短……這還有猴頭菇,瞧著都是野生的,看來這次是欠下人情了。沒想到,鄰居連這么好的山貨都有!”

“那、那不會給你和云琛造成什么壞的影響吧?”

劉招娣忍不住揉了揉手,遲疑著:“你說,我現在拿回去成不成?萬一要是……”

“沒事兒,收了就收了吧。”

見老媽面色惶惶,黃欣然忙安慰她:“都是鄰居間的饋贈,不用分得那么仔細。這件事我來處理,媽,您就不用擔心了。”

“真的?”

見黃欣然點頭,劉招娣這才放下心來。

拍拍胸口:“還是我閨女有辦法。這可都是好東西呀,我瞧瞧……你說,我要是把這些你說的野山參郵寄給你爸,他用來補補身體。會不會好用些?”

黃志業的身體,上次回去時黃欣然還用靈力替他梳理過,段時間內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

:irrxs新書推薦:、、、、、、、、、、

第324章鄰居的饋贈第324章鄰居的饋贈:、、、、、、、、、、、、、、、、、、、、、、、、、:irrxs

不過,她并沒有告訴老媽的意思:“行呀,反正有不少呢。回頭留下一條,剩下的就交給你來處理吧。”

“好啊好啊,還用這猴頭菇也是好東西,我們那邊都沒見過。我也一并給他郵寄回去一些。這些板栗就留著自己吃。還用松子……”

她整理半天,想了想又起身:“嗯,我想想,也不知道你爸想不想要這些。要不,我給他打一個電話去?”

黃欣然自然不會阻止。

劉招娣就興致勃勃去打電話了。

這里的電話也是剛新裝的,劉招娣就是為了顯擺,故意給黃志業打電話。只是很可惜,打過去時,鈴聲響了很久都沒有人接。

看看時間,估摸著對方還在地里忙活兒,劉招娣只得強行按捺住興奮的心情,掛斷電話等晚些再打。

等劉招娣把板栗一半蒸一半炒,端上桌時,電話鈴聲響了起來。

“肯定是你爸打來的,我來接!”

劉招娣吃著香噴噴地糖炒板栗,去接電話,“喂!”

電話果然是黃志業打來的。他下工后回家才看到有未接來電,這才打過來。電話一接通,劉招娣就少不得一頓顯擺,夸贊著她吃的糖炒板栗有多香、多好吃。又絮絮叨叨說著這些日子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

事無巨細,都一股腦兒的往外吐。主打一個電話那頭的男人耐心十足的聽。

等她說暢快了,這才問起黃志業去了哪里,怎么那么慢才打電話來。

黃志業確實很忙。不過,他并非是單純的忙農活兒。

之前河堤上的石磨坊現在已經變成了附近數一數二的面條加工廠,里面不但幫周圍的鄉鄰加工面條,也兼備著做面粉生意。加工面粉、做面條、蝴蝶面、面塊等不一而足。

黃志業一開始也沒想著去做活兒,畢竟他家的農活就夠多了。

可耐不住一到農閑,他就閑不住。

看著能掙錢,干脆,就去了加工廠。一來二去,發現加工廠里更能掙錢,慢慢地,重心也逐漸從種地轉移到了加工廠那邊。

當然,這一切都基于他地里沒農活上。

黃志業自然就說起了他的苦惱,人手不夠,他忙得不行,分身乏術,不能加工廠和地里兩者兼顧。

黃欣然聽了許久,干脆給了老爸建議:山林地只種油菜、玉米和紅薯,水田就種水稻。要是還是種植不過來,就干脆把水田擴大來養魚,再隨便種一兩分地的時蔬,主打一個夠自己吃不用買。

其實要黃欣然說,那些地干脆都不種,或者拿給別人種植。老爸專心加工廠那邊更好。

只是她更明白,自己這話不說還好,一說,老爸肯定不樂意。

這才采取折中的辦法。

只等黃志業在加工廠那邊嘗夠了甜頭,這邊種地效益低,他自然就放棄了。

不怪黃欣然這么選擇,實在是,她老家都是丘陵地帶,土地種植純粹靠人力,機械很難達到地里。如果是三年自然災害那時,自然可以自給自足。可地里的產出,也僅僅夠自給自足,多余的沒有。

如何能創造經濟效益?

1秒:

:irrxs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