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小說>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節列表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103 小國的戰略威懾力,提前準備好等榜一大哥上門
更新時間:2025-07-23  作者: 葫蘆村人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都市頻道 | 都市生活 | 葫蘆村人 | 明智屋小說 | 1978 | 我考上了哈工大 | 葫蘆村人 | 1978 | 我考上了哈工大 
正文如下:
103小國的戰略威懾力,提前準備好等榜一大哥上門_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_都市小說_螞蟻文學

103小國的戰略威懾力,提前準備好等榜一大哥上門

103小國的戰略威懾力,提前準備好等榜一大哥上門←→:

很快,謝威就回過神來。

任何事情遇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

原本不斷震驚,是對時代了解太少。

只能在電視新聞見到、萬人敬仰的大佬,一個個活生生出現在眼前,換成誰,短時間都不會太適應。

謝威現在已經逐漸適應了。

“主要想跟你聊聊關于射程在300公里甚至500公里以上的超遠程火箭炮。”

饒是有心理準備,謝威也被方鵬舉說出的內容沖擊到了。

射程300公里,甚至500公里!

超遠程火箭炮。

難不成,對方真正想搞的這種基礎射程,再帶2700公里以上誤差的那種火箭炮?

“方主任,咱還是換個地方說吧。”

宿舍不適合談這。

不知道為什么任老會讓方鵬舉找自己談超遠程火箭炮,或許任老認識的那個“謝威”曾經也提出過相關想法。

可謝威不能忽視。

到學校后,謝威沒有搞過任何跟火箭炮相關的技術,也沒提過相關話題。

唯一的解釋就是曾經的謝威。

“好。”

兩人很快就到了方鵬舉辦公室。

“我大學是炮兵工程相關專業,了解到喀秋莎后我就在想,如果能擁有300到500公里甚至以上射程的火箭炮,在敵人集結時進行遠程覆蓋式的飽和打擊……”

饒是已經知道,謝威在聽了對方詳細想法后,依然半天回不過神來。

超遠程火箭炮不是幾十年后一步步搞起來的?

在幾十年后,世界只有兩種火箭炮:中國火箭炮,其他火箭炮。

國內超遠程火箭炮發展到喪心病狂的程度:射程300公里,誤差2700公里甚至更多。

精度方面比大多數國家的戰術導彈還高,可以控制在10米范圍。

價格卻比導彈便宜不知道多少。

可用于精確打擊。

也適合遠程洗地。

“從這想法提出來后,我就被無數人認為是瘋子……”

說到最后,方鵬舉一臉苦澀的笑容。

在五十年代戰術導彈尚未發展起來時,就提出這種想法的,絕對是瘋子!

時代的瘋子!

“這種射程其實很尷尬。根據我的了解,火箭炮最大的威力在于短時間提供兇猛火力,對目標區域進行飽和式覆蓋打擊……陸戰部隊師級單位進攻縱深大約在30公里……”

謝威故意留下了破綻。

一戰時期,師級部隊進攻縱深為24公里。

二戰時期,進攻縱深擴大到1218公里。

經過幾十年發展,到了現在,全世界師級部隊的進攻縱深達到了3060公里。

部隊在戰場上的進攻縱深,是由支援火炮射程、部隊機動裝備等決定的。

等進入21世紀初期,技術飛快發展,大量戰術導彈跟性能更先進的武裝直升機投入現役,合成旅開始取代傳統陸軍編制。

師級部隊進攻縱深就已經擴大大了70120公里,任務縱深提升到700公里,戰略縱深更是超過1000公里……

相對造價高昂的導彈,火箭炮在精度提升、戰斗部爆炸范圍更廣后,才開始有市場。

方鵬舉提前了半個世紀想要搞這么遠射程的火箭炮。

技術儲備不足。

配套跟不上。

甚至部隊的發展都達不到。

合成部隊尚未出現,集團軍的進攻縱深也用不上如此遠射程的火箭炮啊。

“目前是這樣。隨著技術發展,高科技裝備不斷投入戰爭,未來戰爭勢態肯定會發生巨大變化的……導彈成本太高,沒法從遠程覆蓋敵人炮兵陣地。”

方鵬舉反駁著謝威。

謝威能聯想到部隊需求跟自己討論火箭炮的用途,讓方鵬舉很是意外。

沒有因為謝威年輕就輕視他,而是有理有據地辯解。

“方主任,您的想法沒錯。您可能忽視了一個關鍵問題:在未來戰場上,還會是單純的陸軍跟陸軍交鋒嗎?”

“不會!我研究過,抗美援朝時戰爭勢態跟二戰就有些不一樣了。靠近海邊,甚至海陸空三軍聯合作戰,不過海空軍跟炮兵部隊一樣,是用于戰斗支援的……”

方鵬舉搖頭。

一臉疑惑地看著謝威,不知道謝威想表達什么。

“如果,我是說如果!戰機發展到一定程度,地面雷達無法探測到。您覺得這種狀況下戰爭還怎么打?還有,假如交戰一方可以釋放鋪天蓋地的無人機……”

“不可能吧!”

方鵬舉瞬間瞪大了眼睛。

雷達無法探測到的戰機?

鋪天蓋地的無人機?

謝威以為這是科幻呢!

“地面防空火力呢?一方有,另外一方難道就沒有?還有,你說雷達探測不出來的戰機……”

方鵬舉難以接受。

他的思想,還是受到了時代的限制。

謝威只能默默地嘆氣。

美帝專門用于踹門的F117A隱身攻擊機,還有兩年就會首飛,4年后服役,88年才會向世界公開。

真正讓全世界意識到隱身戰機為代表的高科技裝備對戰爭勢態產生的巨大改變的是91年的海灣戰爭。

也正是那場戰爭,讓一直覺得火力不足、瘋狂發展炮兵的PLA徹底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懼癌,瘋狂地爆科技。

到最后,發現怎么都追不上美帝在幾十年前公布的技術,無數國防科技工作者那難受啊。

結果呢?

美帝的一些數據不是造假就是吹牛逼。

造假最典型的航母、潛艇用特種鋼材:美帝為了展示其強大的科研實力,八十年代向全世界公布了特種鋼材參數。國內專家看到驚嘆不已,隨后幾十大以繼日,連休息都不敢有,怕被美帝甩開太多。

好不容易,一幫專家追趕到80時面臨退休,自責不已。

結果爆出美帝特種鋼材廠從80年代就開始造假,幾十年后使用的潛艇、航母用特種鋼,都沒有達到這參數。

材料性能落后于華夏……

吹牛逼最典型的是F22升力系數。

美帝公布的F22升力系數為2.07。

啥概念?

讓一塊磚頭擁有2.07的升力系數,磚頭能飛出超音速!

國內戰機設計師們為難了:發動機比人家差多了,動力系統無法滿足才導致升力系數達不到。

國內設計的戰機無法達到這樣的升力系數,肯定是發動機不行!

畢竟,國內戰機心臟病的問題,花費了半個多世紀才得到解決。

發動機不行,只能在氣動布局上下苦功。

于是乎,藍星最強氣動外形布局設計的“升力體邊條翼鴨式布局”誕生了。

嗯,升力系數勉強達2.2。

等更強發動機搞成功,才能再提升升力系數了。

在一幫航空大佬還不敢松口氣,準備繼續往上搞升力系數時,美帝軍方公布了在電子設備、隱身設計、隱身涂料等逐漸落后于時代的F22真實升力系數后。

一幫國內專家又傻眼了:1.7!

這一切,謝威都沒法跟方鵬舉解釋。

別說這時代的人,就是在謝威那時代,經過幾十年被洗腦,從普通小老百姓到高層都認為國內落后國外太多,自己在發展,人家也在發展。

突然一夜間,很多技術都超過國際,謝威那時代都令人難以接受。

依然認為是美帝學了華夏韜光養晦、好東西壓箱底的習慣,在科研領域,沒有人敢松一口氣……

“方主任,咱們換一種假設。”

謝威知道方鵬舉難以理解。

準備換一種他能理解的說法。

“開戰前,地面偵察部隊提前找到敵人防空陣地,第一時間利用遠程導彈精確打掉對方防空陣地;沒了防空火力,就派空中轟炸展開對重要目標的轟炸;把通訊指揮系統癱瘓后,最后再派地面裝甲部隊在重炮部隊掩護下推進,遇到難纏的敵人,直接呼叫空中支援……”

謝威說的,是海灣戰爭的打法。

目前世界軍事發展依然受二戰影響,龐大的鋼鐵洪流跟大炮兵才是主流。

蘇聯,更是把鋼鐵洪流發展到了極致。

再等兩年,“西方81”軍事演習當著全世界公開,上萬輛坦克在數千架戰機跟不計其數的重炮支援下席卷一切,整個西方都顫抖。

而美帝深知搞不過蘇聯,隨后啟動了“星球大戰計劃”,通過PPT來把蘇聯引入新的賽道,最終經濟不平衡、電子基礎落后的蘇聯把自己玩死了。

“這不可能吧?如此戰爭得多少錢?一場打下來,國庫都得空!”

聽完謝威的話,方鵬舉眼睛瞪圓,嘴唇略張。

滿臉不可思議地看著謝威,口中喃喃地說著。

謝威嘆了口氣。

怪不得方鵬舉。

大炮一響,都黃金萬兩了。

他描述的那種高科技戰爭,不僅貴,還貴得離譜。

連有錢后裝備了82個合成旅的PLA,在演習的時候,最高級別也就是旅級。

太貴了!

一個遠火營,一次齊射得上億!

所以,到了幾十年后,大國之間也就打打嘴皮官司,不會真的動手:太耗錢了!

雙方國庫打空都分不出勝負的。

誰愿意打仗?

“這么說來,超遠射程的火箭炮對于部隊來說如同雞肋?”

方鵬舉的語氣中有著深深的無力感。

他一直覺得射程幾百公里的火箭炮有著很大前途。

特別是在高科技裝備越來越多出現在部隊的情況。

“也不能這樣說。對于遠程有戰略洲際導彈跟彈道導彈、近程有龐大炮兵、中近程有空軍支援的軍隊,裝備與否不重要;對于國土面積不大、軍隊不強,卻又有錢的國家來說,這東西可以當戰略武器來威懾周邊的敵人,他們自己是開發不出來的,導彈又買不到……”

“啊?”

方鵬舉傻眼了。

這么先進的火箭炮,搞出來不是為了自己國防建設添磚加瓦,反而賣出去?

上級會同意?

不能鞏固國防,還研究來干什么?

“一開始沒必要搞射程那么遠的。咱們基礎不行,先試試120到180公里射程的遠程火箭炮。不過呢,彈頭威力得加大才行……精度不行,就得靠著戰斗部的爆炸威力覆蓋更大區域。這問題好解決,采用集束彈頭,讓火箭炮在到達目標上空后把子彈頭拋出去……”

榜一大哥還有幾年才來。

到時候,如果有一款專門為他們打造,射程120180公里,威力巨大、傻瓜式操作的遠程火箭炮,榜一大哥不會拒絕購買吧?

兩駝戰爭也即將打響。

到了相持階段,雙方就靠著互相發射導彈表示戰爭還在持續。

導彈多貴啊!

幾萬刀一枚的火箭炮不更有性價比?

至于即將展開的對猴子反擊戰,超遠程火箭炮,太浪費了,猴子的軍隊,不配來消耗PLA的先進彈藥。

“往外出口,上級不會允許不說,學校也不會給經費吧?”

方鵬舉看似不經意地說出,卻讓謝威心中苦笑不已。

這才是對方找自己的真實目的吧!

要錢!

可謝威沒法拒絕。

“前期校企辦提供不了多少經費……”

“火箭彈風洞實驗已經做了,就剩下全尺寸模型;整個系統,有不少設計工作需要補充,前期需要的經費不多……”

“我明天跟校長他們商量一下吧。”

謝威沒有直接給出答復。

任老讓方鵬舉找自己,應該不是為了自己提供項目。

射程300公里以上的火箭炮,終究不是導彈。

而《中導條約》要等到87年才會簽署,肯定也不是為了規避這條約的,或許,是任老看好這種火箭炮的前景?

或是任老希望有這方面的技術儲備?

清楚校企辦手里掌握著項目自主權,還能為項目提供經費。

現在搞超遠程火箭炮,配套跟不上不說,技術儲備也不足。

一旦開始搞,需要的經費不會是小數目。

“好的,今晚上把你耽擱得太晚,實在不好意思。”

已經凌晨一點,方鵬舉滿臉歉意。

“不礙事,平時晚上也都差不多兩點才睡。”

謝威笑著回答。

方鵬舉嘴唇動了動,想要說什么,最后還是放棄了。

謝威回到宿舍時,宿舍一個人都沒有。

大家仿佛都已經習慣了這種有些自虐式的學習。

過程很艱苦。

當有了明顯進步后的那種心情愉悅,是言語無法形容的。

在這段時間,謝威慢慢理解為什么在幾十年后物質供應充足、科技日漸發達的時代,絕大部分活得都不快樂;而這年頭吃不飽,冬天連換洗衣服都沒有幾套,每天累死累活,大家卻樂呵呵的,勁頭十足。

尤其宿舍這幫家伙,從開學到現在不曾休息過一天,沒人叫苦叫累,連姚鑫偉都沒有提過。

謝威也都受到宿舍同學影響,平時沒有周末的概念。

從王征回來后,謝威會經常買東西去杜國旺家蹭飯,平時給謝柔送飯都輪不到他。

去看謝柔,那丫頭每次反而嫌棄謝威打擾了她學習。

有了專業老師講解,謝柔進步很快,也不愿意讓謝威幫他講題。

“姚鑫偉這小子雖然不少方面不咋樣,人還是不錯。或許可以考慮讓他先跟著方鵬舉的團隊搞火箭炮?”

想著姚鑫偉家里要求他學火箭相關專業,這小子卻想著去弄計算機。

遠程火箭炮的控制系統、雷達系統、制導系統等對計算機要求也不低,謝威覺得,完全可以讓姚鑫偉先跟著方鵬舉的項目團隊去打基礎。

以此感謝生活委員姚鑫偉同志每天幫自己從地下室鍋爐房里打熱水。

“火箭炮?班長,我之前就說了想學計算機啊!”

第二天早上,在零下二十度的寒風中穿著單衣跑一通,渾身酸爽得不行后,謝威回到宿舍恰好遇到提著所有人暖水瓶打水回來的姚鑫偉。

謝威剛提出來,就遭到了姚鑫偉的拒絕。

火箭炮加個炮,不還是火箭么!

“六哥,要不讓老五去計算機項目,我去火箭炮那邊?”

馮珂開口了。

雖然火箭炮不是他感興趣的火箭,至少,也跟火箭沾邊,比計算機吸引人啊。

“你們呢?還有沒有想要調整的?”

謝威問宿舍其他三人。

張敬研要去金屬材料所。

唐龍搞化學現在想調整都沒了可能。

李創新進了無線電項目,現在跟著莫靈羽等人搞收音機呢。

馮珂要從計算機調整到火箭炮。

姚鑫偉去計算機。

“六哥,我想去戰機項目,我覺得,戰機更符合我對自己的預期。”

李創新忐忑地看著謝威,小心提出了要求。

參與無線電項目后,李創新感覺沒有想象的那么吸引自己。

學校沒有公開戰機相關技術項目。

年后將恢復航空航天相關專業招生的事,稍微關注學校新聞的人都知道。

“行,到時候我幫大家調整,目前還是得該干啥干啥。”

謝威點頭表示知道。

實驗班的眾人,項目會不斷根據興趣而調整。

尤其現在隨著項目增加,班上幾乎全員參與到了實驗項目,嚴重影響到了基礎課的日常教學工作。

無奈之下學校做出了調整:每天上午跟下午第一節課實驗班同學在教室學習基礎課程,下午三點上完課后,再到各個實驗室。

這就意味著實驗班比其他專業的同學少了很多自習跟自由活動的時間。

謝威沒有急著去上課,先找了李瑞。

“火箭炮?謝威,方鵬舉是個瘋子!有那錢搞射程那種射程的火箭炮,搞個精度更高,打得更準的導彈不行嗎?”

李瑞本來準備去陪任副部長。

1200萬經費還沒到手呢。

別到時候任副部長把經費砍一部分,就不美麗了。

聽到謝威來問方鵬舉那火箭炮項目的事,李校長急了。

“導彈是導彈,火箭炮是火箭炮。這種射程的戰術導彈,造價不便宜!而且火箭炮是為了火力覆蓋、飽和式打擊……”

李瑞的態度讓謝威意外。

老家伙不應該是軍事項目就喜歡么?

“謝威啊,那樣射程的火箭炮,根本沒有太大用。火箭炮覆蓋有限,還不如派出一個轟炸機中隊丟的炸彈多……”

李瑞急忙反駁。

在他看來,300公里射程的火箭炮,完全是浪費錢。

“開發出來用于出口呢?”

謝威不想聽李瑞說的理由。

認為方鵬舉是瘋子的人,說出理由不會有絲毫新鮮。

“啊?”

李瑞愣住了。

出口?

想都不曾想過。

也不敢想。

“可能嗎?之前對外的裝備援助都是無償的啊!”

李瑞喃喃地說道,“而且這東西太先進了,不在軍事援助范疇內。”

軍事援助的,都是常規的坦克、戰機、火炮等武器裝備,不包括火箭炮跟導彈這樣的先進裝備。

“你忘記九月總設計師視察112廠的談話了?”

謝威提醒李瑞。

9月,總設計師專程考察了東北經濟,在視察112廠時,曾憂心忡忡地說:“軍工行業想要真正的發展,只靠一家的力量是不夠的,要集百家之所長。但是要怎么集呢?那就必須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而這些技術又要大量的外匯。我們只是搞對外無償軍事援助,外匯流失很嚴重呀!”

那之后,總師更是多次到訪航空工業部門,聽取各級匯報,最后得出結論:“要先進技術,也要先進人才,這些都需要外匯支撐。不當軍火商是不行了。”

上級是否已經出臺政策,停止無償對外裝備援助,謝威不知道。

他卻清楚,79年向埃及出口50架殲6跟相關零配件,是新中國第一筆對外裝備出口,合同總價1.67億刀。

在新中國成立后,對外無償軍事援助雖然沒有確切的數據統計,僅僅戰機就無償援助了上千架。

那是多少錢?

當然也不能只考慮經濟效益,還得考慮國際局勢。

西南邊境外的的猴子,得到超過200億刀的裝備援助。結果,轉過來就用援助的武器打援助他的爹。

自衛反擊戰,還有一個多月就打響了。

“上面沒出臺任何出口相關的政策啊!你別整天瞎琢磨行不?”

李瑞是真的急了。

謝威這小子,想一出是一出啊。

“現在沒有技術,要搞出來得不少時間!目前,都改革開放了……”

謝威再一次提醒李瑞目光得放長遠一些。

現在沒有政策,以后呢?

“你小子這是啥意思?你要支持方鵬舉搞這東西,用你校企辦的錢支持就是了,你都不準學校領導插手你校企辦的事情了,這會兒給我說有用?”

李瑞終于明白了事情的不對勁。

謝威不想讓校企辦出錢!

“什么叫我的校企辦?”

謝威不樂意了。

“部里1200萬還沒到手,別看這筆錢很多,學校得擴建,實驗室設備得更新,部里相關研發項目得加快……”

李瑞也不跟謝威爭論,轉而哭窮。

給錢?

是沒可能的。

原本上級撥的經費,他還打算給謝威分一些。

奈何,謝威在關鍵時候逼著他承諾學校領導不得對校企辦的財務插手。

李校長哪能忍這口氣?

“當然,如果校企辦愿意支持方鵬舉的超遠程火箭炮項目,除了經費,人力物力學校不會少的。”

怕謝威暴走,李瑞覺得,人力物力還是可以給一部分。

“任副部長讓方鵬舉找我的。”

老家伙跟自己耍無奈?

直接丟王炸去炸他。

“真的?”

果然,李瑞被謝威丟出來的王炸給炸懵了,“任副部長可不會管這些事。當年他還為這項目批評過方鵬舉。”

“當年是基礎配套跟不上,目前有了實現的基礎。方主任說理論設計工作差不多了……也不是一上來就搞射程那么遠的。弄個120180公里的,找到客戶后,再搞射程更遠的……”

謝威突然發現,跟李瑞接觸多了,自己說項目進度時,也開始滿嘴跑火車了。

方鵬舉可沒說理論設計差不多了。

“謝威啊,學校花錢的地方多,錢又少,要不商量一下……”

不等李瑞說完,謝威就已經出了辦公室門。

“這年輕人,啥態度!這動不動就走人了,以后可咋搞!”

李校長很頭痛。

“或許,是因為火箭炮使用的是火箭相關技術,部里怕學校把經費都給砸到戰機技術開發上?”

想到這一點,李瑞突然覺得這火箭炮項目或許不是表面上那么簡單的。

國家有射程500公里以上的彈道導彈。

甚至射程更遠的戰略洲際導彈也有了。

貌似就沒有射程幾十公里到500公里的導彈……

“謝威,學校給了人,可不會給人力支持啊!”

以為自己想明白了的李校長,對著門外大聲地嚷著。

聽到這話,謝威走得更快。

果然不能跟李瑞那老家伙多講道理,講不通的。

“方主任,您可以組織人員準備搞項目了。”

從李瑞辦公室出來,謝威直接到了動力實驗室。

“啊?校長能同意?”

方鵬舉滿臉意外地看著謝威,仿佛無法相信。

“同意了。目前要搞火箭炮,困難不少。哪怕只是100多公里射程,也不能再使用液體燃料作為推進劑……還有,要在這么遠的距離上保證精度……”

謝威把自己的想法全部給方鵬舉說了一遍。

一開始,方鵬舉只是聽著。

到后來,感覺謝威說的自己快記不住了,急忙拿起筆,飛快記下來。

“這些都是校長的擔憂。如果沒有合適的解決方案,可能經費就得出問題。”

謝威沒說是自己提出來的。

李瑞怕是根本就不知道搞這樣的火箭炮有哪些困難。

方鵬舉也不會傻得去問對方,拿出解決方案去找李瑞詢問,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通知完方鵬舉,謝威也沒多停留,直接回教室上課了。

留下滿臉疑惑的方鵬舉獨自在辦公室思索。

“校長怎么突然就同意了呢?難道是老師打了招呼?”

想法剛浮現在腦海,方主任就急忙搖頭,“不可能!老師從來都不會走后門的!”

老師是什么性格,方鵬舉很清楚。

對國防有巨大作用的技術,部里資源會優先保障、供應;沒什么用、還擠占經費跟人力物力,即使找了關系,任副部長都會直接叫停。

所以,讓一直都反對這個項目的校長同意的,終究是謝威。

可謝威如何讓李瑞同意的?

一時間,方鵬舉陷入了沉思。

想好一陣都想不明白。

無奈之下,方鵬舉直接去找了任副部長,希望老師能給自己解惑。

“哦?”

聽完方鵬舉介紹后,任副部長心中暗道一聲:果然,這小子這些年就沒閑著!

一時間,任副部長想起當年在蓉城人民公園時,才十多歲的謝威說出的那番話:遠程用導彈精確打擊敵人指揮部跟通訊系統,中近程結合使用火箭炮在短時間內完全覆蓋敵人陣地才是王道!

聽到謝威提出火箭彈需要使用固體燃料、彈頭使用集束炸彈等擴大打擊威力,任副部長更加確定,謝威是為了進一步增加對機動性更強、威力更大的導彈相關技術的配套而支持這個項目。

年輕人的想法,果然是不一樣的。

“既然如此,你先把這些年的理論研究成果跟設計方案整理出來……”

“老師,我早就整理好了。論證工作也結束了,可以直接組織細分設計跟樣品生產了……部里能不能給點人力上的支持?”

方鵬舉明知道老師不會因為關系親近特殊對待。

依然他希望在學校支持后,部里能給點支持。

“部里人手緊張,哪里有人給你!學校本就承擔培養人才的工作,部里還指望著學校多提供一些人才。明年學校會恢復航空航天的招生。這次給學校的經費,有一部分就是用于學校建設……”

任副部長的態度明確表示,部里不會支持方鵬舉的項目。

“需要人,就自己想辦法。實在想不到就去問問謝威。”

得到老師的指點,雖然不明白為什么缺人也找謝威,方鵬舉依然毫不猶豫給地去實驗班準備找謝威。

等了幾十年,終于有了機會實現心中的理想。

哪里還能再無所謂?

謝威不忙時都會去上課。

雖然大部分以前學過或通過自學學習了,學校給實驗班配備的豪華師資陣容的老師們講課過程,會給謝威提供更多思路,同時也了解這個時代的技術基礎。

是一種享受。

方鵬舉出現在實驗班時,正是梁紅斌的物理課。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學校目前項目側重點在集成電路方向,梁紅斌這段時間的課,幾乎都更偏向結構力學。

倒是給謝威補了不少基礎。

以前謝威可沒有學多少結構力學。

“方主任,您這是?”

方鵬舉在門外向謝威招手,謝威本不打算理他,可對方不管不顧地直接打斷梁紅斌的上課,提出找謝威有重要事情。

“你沒找校長要人?”

謝威聽完后,心中暗罵李瑞那老家伙一點道義都不講。

他根本就不知道,方鵬舉一心專研技術,其他什么都不管不顧,根本就沒去找過李瑞。

“校長不會給的。動力室的人都有各自的課題……老師讓我來找你……”

又把老師搬出來了。

“學校人手緊張,你就想辦法找部隊要人……”

“部隊也不會給。之前我找了很多次,部隊對這樣的火箭炮沒有任何興趣。”

看來,方鵬舉要搞的項目那是一點都不受待見啊。

賣軍火是肯定賺錢的。

尤其可以給小國當戰略武器的,不受國際禁運限制的火箭炮,市場潛力更大。

一旦打開了市場銷路,未來幾十年,都能持續地賣下去。

“有熟悉的火箭炮生產廠么?學校沒有生產工廠,搞出來得找生產廠生產。現在那些火箭炮生產廠缺項目,缺經費,讓他們支援技術研發人員,以后生產交給他們……”

方鵬舉頓時大喜。

感謝連連地離開了。

中午,吃了午飯后,謝威沒有休息,就跑到于國峰的辦公室。

“我以為你小子忘記了計算機這邊的項目呢!”

于國峰開著謝威的玩笑。

好長時間沒看到謝威,于主任心中還是有些不爽的。

“過氟烷基化物配方跟工藝都已經完善了,我這邊走不開,得麻煩您去一趟14廠。”

謝威說明了來意。

芯片必須盡快搞出來。

他支持方鵬舉的超遠程火箭炮,并不只是因為任副部長。

火箭炮的控制系統、雷達系統、制導系統等等,對于先進的高性能芯片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搞出來了?安排人去不行嗎?”

于國峰皺起了眉頭,“目前我手頭的工作比較多。”

“安排人去不行,14廠關系還沒劃撥到學校……雖然我們的芯片沒法跟世界上最先進的比,在國內屬于先進,需求很大……”

謝威也不隱瞞。

只要14廠的生產質量提升上去,能提供高端芯片,盈利將會坐著火箭往上飆升。

指不定到時候出現變故。

“這確實是問題。現在上面愿意把這家廠交給學校,就因為盈利不多,升級生產線需要的經費不少……”

謝威一說,于國峰就明白了。

國家缺錢。

需要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沒有項目,自然也就沒了經費。

各地都想快速發展起來,光靠著國家財政撥款肯定是不夠的。

能大規模創造利益的工廠,任何單位都不會放手。

“目前很多項目對高性能芯片的需求都迫切。只有搞出來,才能根據現有芯片的測試進行后續的設計。學校好些個項目都在等芯片。”

“行,我把手頭工作安排一下,先去那邊一趟。”

想了想,于國峰決定放下手頭的工作去那邊一趟。

計算機系主要任務是軟件設計跟開發,硬件由電子工程負責。

謝威明確給于國峰說過,專業計算器的項目只給相關團隊練手,下一步,以這款芯片為基礎開發微型計算機。

微型計算機所需要配套的各種軟件,將會非常龐大。

作為計算機系主任的于國峰早就被謝威畫的餅給吊起了胃口。

有了高性能芯片才能展開更多相關研究,學校計算機技術才會快速發展。

“那就麻煩您了。一定得給覃副總說,搞出來了也先不要公布出去。”

“你很有信心啊?”

于國峰問謝威。

對于謝威的能力,他已經見識到了。

可這么短時間就解決困擾整個集成電路生產的巨大難題……

“不是信心問題,一旦成功,結合14廠的技術團隊……”

“你在打14廠技術研發人員的主意?”

于國峰瞪大眼睛看著謝威,“我怎么感覺你比李校長還陰險?去14廠之前,你是不是就在打這主意?”

“沒有!”

謝威急忙否認。

一開始,他只是想跟14廠合作。

他很清楚,14廠基礎不差。

要想打他們技術人員的主意,沒有太大機會。

滬市儀表局肯定不愿意放手。

“李校長去部里把這廠要過來,他回來不說,我也不清楚。”

不管謝威如何解釋,于國峰根本不信。

李瑞是雁過拔毛。

謝威比李瑞更過分:大雁沒往這邊飛,他主動跑到人家飛行路徑上去拔毛。

“別催,不出意外最多半個月,第一批芯片就能搞出來了。”

晚上,謝威照常買了一斤多豬頭肉到杜國旺家蹭飯時,杜國旺催促謝威盡快把芯片搞出來。

謝柔依然蜷在炕桌上學習,連話都不愿意跟謝威多說幾句。

謝威多問幾句,小丫頭都極其不耐煩。

無奈之下,謝威只能跑到廚房給王征打下手。

杜國旺跟梁紅玲夫妻兩工資級別都高,加起來一個月五百出頭,可謝柔的糧油關系沒有轉過來,沒有配額,家里沒少買高價糧食。

還好,李瑞、梁紅斌等人工資都高,一群人經常到這邊打牙祭。

順便把工作也給討論了。

這不,謝威剛進廚房,杜國旺就開口催促謝威提供芯片。

“不對啊,學校搞數控系統跟PLC的理論設計有這么快?”

“都幾個月了!有你提供的方案,初步設計工作已經完成。需要生產樣品進行測試,才知道如何改進。”

杜國旺沒好氣地說道。

謝威是典型的管殺不管埋。

“你之前不是說光刻膠的問題解決了?我看你小子整天待在化學實驗室里,怕是忘記了其他項目。我給你說,別整天想著怎么賺錢……”

杜國旺不滿地說道。

“王哥,你又說啥了?”

“用得著他說?你跟校長爭校企辦的主導權,學校領導有幾個不知道的?這下好了,部里1200萬經費,那老家伙不要臉,一分錢都不給咱們……”

敢情杜主任是因為這個而不爽呢。

“那經費一部分是用于學校擴建,上級已經同意年后就恢復航空航天系相關專業的招生工作。”

謝威解釋著。:mayiwsk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