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清穿之一世夙愿小說>清穿之一世夙愿最新章節列表 >清穿之一世夙愿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清穿之一世夙愿-第91章:痛貶恩師
更新時間:2024-12-19  作者: 蘇墨菀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蘇墨菀 | 清穿之一世夙愿 | 清穿 | 帝王 | 寵妃 | 虐戀 | 蘇墨菀 | 清穿之一世夙愿 
正文如下:
:yingsx←→:

“他們諫書說要革他的職,哀家知道翁同龢一直是你的師傅,你們感情深厚也是自然。哀家也一直頗為信任他,賞識他的學識,因此讓他當過先帝的師傅,又從你入宮開始便負責當你的帝師。”她啜飲了一口茶說:“不過,哀家想聽聽你的主意。”

“《馬關條約》言明需要向日本賠巨額白銀。為了籌錢,翁師傅才開始發行國債,向國內官民各界借貸,同時加征鋪稅和房捐稅。朕雖并不贊同他的做法,但這確也是無奈之舉。兒臣,已經有所打算。”他沉默良久說。

“是么,既然如此,哀家相信你的辦事能力,平息了此事便好。”這一次,慈禧并沒有左右他的意見,似乎也并沒有強迫他罷免翁同龢,倒是難得的大度。如她所言,對于翁同龢,她是對他的能力有一定信任,才會讓他接連輔佐兩位皇帝。

此事積壓到現在,已是不得不給那些官員一個回復,回到紫禁城后皇上便為此事發布了上諭:“榮祿著補授大學士,管理戶部事務;剛毅著調補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著崇禮補授。”

他并沒有罷黜翁同龢的意思,只是在他的上面設置了監管人員,明眼人都知道這只是回復此事的一個形式罷了。他的這分偏袒外人并不意外,然而,短短幾日,卻來了個大轉彎。

我正在一旁磨著墨,卻見到他放下手中的毛筆,煩悶的將方才正看著的奏折扔向一旁的奏折堆里頭。

“皇上,又遇上煩心事了?”我忍不住問。

“多人彈劾翁同龢,朕都攬了下來,然而,他卻并不領情,屢次頂撞朕,朕想要召見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但是,他卻總和朕提什么宜稍緩。今日上早朝,朕不過想要賞張蔭桓,就這!他也不允,絲毫不給朕面子。”他氣惱的說,提筆刷刷擬了一份上諭,然而蓋玉璽的時候卻好幾次將要落下又猶豫著收回來。

我定睛一看,瞥見其中辦事不力和喜怒見于詞色,攬權狂悖開缺回籍幾字,我一驚:“皇上!您莫非要罷免翁師傅!”

他咬著唇,心也似攪成一團理不開的亂麻,我伸手將上諭蓋璽的部分遮擋住。

“做什么?”他望著我。

“您可想好了,君王無戲言!這玉璽要蓋下去,翁師傅就得告老還鄉了,您舍得嗎?這么多年的師生情,可莫因為一時沖動而后悔。”我緊張的說。

他透著墨色的眼簾一沉,倔強的抿著唇:“道不同不相為謀,翁師傅對朕有恩,朕又何嘗不感念。但也正是因此,他才毫不顧忌的沖撞朕,越到此刻,我們越是觀念相沖,他嘴上支持著變法,頭腦里根深蒂固的還是舊思想。如今,變法在即,朕不想被制肘。”

雖然他向來寬容,能夠容忍翁同龢一次兩次的抗旨,但他畢竟是帝王,并不會事事容忍,況且兩人已經因為意見不合已激烈爭吵好幾回。他不希望變法之時,更加爭執得不可開交下去。

他一手扶著殿梁,眼中透著隱忍:“為了變法能夠暢通無阻的實行,朕不得不割舍。反正,已經不由我愿的割舍了許多,而現在已是最后關頭。”

我的手緩緩從諭旨上拿開,一時竟相對無言,我理解他有多矛盾,變法的急切心情并不被翁師傅所理解,興許他是年少意氣了些,但上上下下做了那么多,便是為了變法的那一日。

玉璽最終還是落下,然而他的心底似乎也隨著蓋上去的鮮紅色璽章流失了些什么,拿起玉璽后手的最后那一顫依舊不免流露出他的那絲不忍。

此諭旨一下,朝內便炸開了鍋,大多數大臣都認為此事定是皇太后的意思,皇上乃不得已而為之。

翁同龢接到上諭的第二日正是端午,他早早的便來養心殿求見皇上,說是要來謝恩,但興許也是來求一個解釋。

因為昨日頒發上諭以至于一夜無眠的皇上頂著疲憊的雙眼對小德子說:“讓他回去吧。”

“您……不見?”小德子第一次多嘴的問了一句。

“不見。”皇上無力的搖搖頭,回到案子前坐下,微閉著眼,這道諭旨從昨日到今日帶給他自己的折磨也并不少。

小德子還愣在那里,我看了一眼皇上朝他揮了揮手,小德子只好領命出去,大殿外的那個須發蒼白的身影隱隱退下。

“小德子,今日端午,還是如往常那般發給翁同龢賞賜吧。”皇上說。

“那……您可有話要奴才帶過去?翁大人這幾日就得要離京了。”小德子小心翼翼的問。

皇上沉默半晌,終是說了兩字:“無言。”

他看似冷冰冰的面龐下,卻洶涌著風浪。

在翁同龢離京那天,他都依舊固執著不相見,只是再三囑咐小德子讓人好好護送翁師傅離京,并給了不少盤纏,隨后便開始不停的在一疊書里頭翻找著什么。

“君者,舟

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他翻出一本書來誦讀著這句話,手指摩挲著那幾行字,記憶仿佛飄回到很久以前,那稚嫩的童聲,大聲誦讀著這幾句話,一旁的師傅帶有一絲滿意的微笑緩緩點頭。

“還記得,第一次,是翁師傅把著朕的手寫下這幾個字。如今,便刻在了心里。”他撫平了這舊書的一角說。那雙如父親般的大手曾覆在他的小手上,蘸了墨,一筆一劃的帶他力透紙背的寫下這幾字。

那時,他澄澈的雙眸里頭透著幾分天真和稚氣,小大人般的說:“師傅,朕懂這幾個字的意思,為君者,必先有憂民之意……”

“皇上,您曾說過,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知道您不見,是不想要勾起不舍,畢竟……君無戲言。上諭已發,一切已成定局。”我看見他有些失神的模樣,心疼的在他身旁坐下。

“……還記得,小時候,親爸爸生病,宮里頭都幫著伺候去了,朕無人照料,便自己鋪床倒茶,卻不慎燙了手。翁師傅見著,當即便大罵主管太監,斥責他失職。”他喃喃說,唇邊還透著一絲溫暖的笑意,他缺失的父愛是翁同龢彌補了些許。轉而那絲笑容消失殆盡,黑色的瞳孔里有自責也有痛意,卻唯獨沒有后悔。

“你說得不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他離開了,朕依舊尊他為父。只是,就算他怨怪朕也罷。這一次,全當是我自私吧。”他緩緩合上那本已經有些泛黃的書,努力將那些回憶也都隨書卷了進去。

收拾好方才的情緒,他仿佛看起來又變得無堅不摧起來,站起身來拿起毛筆蘸滿了墨,龍飛鳳舞的寫了幾個大字“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他拉我過去看著那幾個氣勢斐然的字說:“珍兒,如今局勢緊迫,變法迫在眉睫,箭在弦上已經不得不發!朕翻閱借鑒那些書籍以來,已是時候實行了。”

“若是有朝一日,舉國重回盛世,這一切便都值得,想必,到時翁師傅也會加以諒解。”他躊躇滿志的說。

“您的意思是……馬上便要實行變法?”我囁嚅著問。

“明日朕便頒發詔書。”他堅定的說。

銳意變法的他繼承的從來都不是他生父那般為人一生小心翼翼,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而是他母親葉赫那拉那一脈的大膽和桀驁,正是如此,便愈加讓我欽佩幾分。他眸子里那仿佛澆不熄滅,一次次重燃的火焰很是容易讓人輕易淪陷下去。

“明日!”我驚詫過后說:“皇上……您可不可以答應我一個要求?”

“切莫重用袁世凱,此人不足以為信。”我知道最后的便是滿盤皆輸在袁世凱身上,他賭注下錯了人,無論結果如何,我都依舊試圖盡我力阻止那場崩盤的災難。

他聽聞卻有些怪異的看我:“袁世凱?怎的忽然提起此人?”

“此人……風聞并不佳,我只是希望您莫信錯了人。”我勸說他。

“又是聽那些宮女太監的風聞?”他不在意的一笑:“袁世凱曾親自向我上書,條陳變法事宜,也算是支持變法之人。你莫聽信那些碎嘴,他們與他又無深交,如何評判他為人呢?”

“可是……”我還想說什么著急的張著嘴,但是著實找不到令人信服的話來,他卻執筆說:“珍兒,這幾日辛苦你在一旁侍墨了。”

他毅然頒布《明定國是詔》,正式宣布變法。每日伏案奮筆疾書,新政諭詔如雪片般,每個領域無不涉及。我知他的急切心情,仿佛恨不得將所有自己認為好的新法制都列入其中。

我過目那些條例,都頗有遠見,然而也正是由于他個人的思潮領先時代太多,因此還無法令他人接受。

底下人原地不動的接著一個又一個接二連三的諭旨,支持者錯愕不及,而守舊派更是連連阻撓新政的實行。雙方從以前的無硝煙的明爭暗斗到已經開起了火,朝局的對峙分明。

“皇上,您要去哪?”我端過來剛泡的茶卻見到一名公公正在侍候他更衣,齊整之后,他走過來還是如往常那般飲了我泡的茶一口,贊一聲好喝。

“朕要去趟頤和園。”他輕聲說:“召見康有為。”←→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