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明第一國舅小說>大明第一國舅最新章節列表 >大明第一國舅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明第一國舅-第70章 事情太多
更新時間:2025-01-26  作者: 黑胖的老鼠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兩宋元明 | 黑胖的老鼠 | 明智屋小說 | 大明第一國舅 | 黑胖的老鼠 | 大明第一國舅 
正文如下:
第70章事情太多第70章事情太多←→:sjwx

有皇帝、皇后幫忙,太子也在暗中出力,所以很多事情變得就簡單起來了。

馬尋難得的來到了國子學,魏觀領著司業、博士等人在迎候,全程也都在耐心的講解著。說著他們的教學理念,說著‘七學’。

如今的國子學分六堂肄業,通四書未通經者入正義、崇志、廣業三堂,修業一年半以上文理通暢者,許升入修道、誠心二堂。

又修業一年半以上,經史兼通、文理俱優者,升入率性堂。生員入率性堂后,實行積分制,肄業后,可被派往各衙門實習或參加科舉考試。

祭酒、司業全面負責國子監內教學行政事務的管理

博士廳主管教學,繩愆廳分管校內監察,凡是教官怠于師訓,生員違犯校規、學業不精,后勤人員搞不好伙食,都有權糾舉。

生員日常功課一是練字,二是背書,三是作文。

也別覺得國子學的這些學子只學四書五經等等,他們可不是只會之乎者也。

他們也要學習律法,《大明律》雖然現在還未編成,可是在朱元璋還是吳王的時候就有《律令》,這也就是《大明律》的基礎。

現在的學子也要學數術,不全都是學‘文科’。

馬尋總覺得魏觀這些人別有用心,他們提了不少東西,話里話外的意思都是希望馬尋能夠支持他們,支持弘揚儒學、宣揚教化等等。

有些事情稍微聽一聽就好,馬尋可不會那么冒失,不會覺得魏觀這些人是大儒、飽讀詩書就盲從,更何況這些人想的那些事情,未必沒有其他小心思。

朱元璋很快會給這些人來個狠的,馬尋也在惦記著給一些人長長記性。

還是繼續建自己的學校,馬尋在國子學走馬觀花看了一圈,立刻跑到了雞鳴山下看他的學校,這才是他的主戰場。

“我的學校一點都不受重視!”馬尋忍不住吐槽起來了,“國子學那么多屋舍,配套那么好。我的學校都在山下,已經開始偏僻了,還不舍得多建點房子!”

吐槽歸吐槽,不過馬尋還是找到了工部的官員在商量著一些規劃。

正常的學舍、宿舍、食堂等不用說,馬尋還要了幾間實驗室、病房、藥材房等等。

仔細檢查一番的馬尋很高興,他現在的任務就是監督著這些學舍的建設了,還好很多的事情用不著他親力親為。

將一些事情交給專業人士,這倒不是馬尋想要偷懶,而是他只提供一些思路和需求,具體的解決就要這些人去解決了。

心情愉快的馬尋剛剛回到府邸,何大就說道,“國舅爺,中書左丞送來拜帖,想要后天求見。”

馬尋都愣了一下,“中書左丞?楊憲?”

看到何大點頭,馬尋更加詫異,“他找我做什么?”

何大就直接給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了,“那俺哪知道?這人一肚子花花腸子,心眼太多!”

楊憲算得上是‘熟人’,這就是朱元璋的心腹、親信,看似是文官,可是以前做的一些工作也不是完全的文官,包括一些檢校的工作。

要不是現在被安排到了中書省,說不定就可以當個‘錦衣衛’大員。

馬尋仔細想了想才說道,“要來就來,我倒是要看看這人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何大就不客氣的說道,“肯定沒憋好屁,這人就愛四處探查,喜歡打小報告。”

馬尋對此也只能是笑一笑,楊憲四處打探消息、打小報告,那是因為他是皇帝的親信,這是他的職責。

不過他也希望楊憲能夠注意些分寸,可千萬別將其他人給卷入是非窩。

現在的中書省可不省心,這不單純的是利益集團之爭,這也是施政理念之爭,斗個你死我活都正常。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朱元璋也在推波助瀾,他很樂意看到這些文官們內部先斗一斗,斗完了他再下場將大權攬回。

這是你死我活的斗爭,馬尋可不想在這些事情上多發表意見。

他可是標準的中間派,和淮西勛貴關系密切,是浙東文官劉伯溫的女婿,還是皇親國戚。

想要他下場,除非是局勢明朗,或者是皇帝有了旨意,要不然可不會做出頭鳥。

和何大聊了幾句之后回到內宅,劉姝寧就說道,“夫君,工部送來了鐵管。”

這就是冷凝管了,是馬尋一直都是在努力改進一些實驗工具,很多時候他只負責提供一些思路,將攻克的難題交給工匠等。

仔細看了看冷凝管,馬尋笑著說道,“這一次不知道能不能行,先試一試。”

要做的實驗有很多,想要建立、完善一些學科更不容易,還好現在的馬尋有些身份,也有不少的資源,可以嘗試做些事情。

也是因為亂世剛剛結束,一個王朝才剛剛建立,他就算是想要做些看似離經叛道的事情,阻力即使會有,也不會特別大。

將手里為數不多的酒精小心的打包好,很快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楊憲沒有來,先來的是太醫院的人。

作為正六品的太醫院院判,陳之棟很是熱情,“國舅爺,近來可安好?”

面對六十來歲的老頭熱情打招呼,馬尋也習慣了,“還算不錯,陳院判可帶來了我要的人?”

陳之棟立刻回答說道,“國舅爺要的人,下官豈敢不給?”

這就好,接下來還有不少大事要做呢,馬尋也要抓緊時間,早點培訓、早點出師。

早點進行研究,說不定就有機會早一點取得突破,那對大明的發展就有極大的幫助了。

陳之棟之所以這么熱情,也是因為和馬尋比較熟悉。這位國舅爺在大都督府、對六部的官員不熟悉,可是和太醫院的人熟悉。

更何況太醫院本身就承擔著培訓醫官的職責,所以現在配合馬尋做些事情,更加理所當然了,這都是他們該做的事情。

“國舅爺,我等差遣御醫二人、醫者十人,以及學徒二十。”陳之棟認真回答說道,“這些也都是按國舅爺吩咐,拿手的都是治外傷。”

聽到這樣的安排,馬尋自然更加開心,這就是他所需要的人才。

馬尋就笑著說道,“這就好,一會兒將人領走。先教一教那些士卒簡單的醫理,再說其他。”

陳之棟也沒意見,這些醫士只需要學會一些簡單的包扎傷口等,基本上用不著學會抓藥、看病治人。

可是不管怎么說,一些基礎的醫理還是要掌握,這也是打下一定的基礎。

馬尋仔細的在和陳之棟商量著對于第一批學員的培訓工作,這不是此前大明的醫官、醫士。

有些培訓方式可以借鑒,但是有些地方也需要有所改進。

這就是馬尋的重點工作了,好在有人能夠為他分憂,有些事情他只需要提供思路、高屋建瓴就行了。

馬尋也沒時間全都撲在護理學的創建和發展,他還有其他的一些學科等需要重視。

事情實在太多了,都覺得有些分身乏術了。:sjwx←→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