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明第一國舅小說>大明第一國舅最新章節列表 >大明第一國舅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明第一國舅-第88章 舒服的位置
更新時間:2025-02-25  作者: 黑胖的老鼠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兩宋元明 | 黑胖的老鼠 | 明智屋小說 | 大明第一國舅 | 黑胖的老鼠 | 大明第一國舅 
正文如下:
第88章舒服的位置第88章舒服的位置←→::mayiwsk

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一次明朝北伐,看似是秋風掃落葉一般將元人趕出去,可是明軍的死傷也非常大。

去年鎮守北平擋住元帝襲擾的孫興祖在今年戰死,才三十五歲。馮勝去年擅自回師,導致大將于光在蘭州城下被王保保砍去手腳慘死。

在此前徐達和王保保鏖戰之時,胡大海義子胡德濟遭遇襲營時倉皇失措、應對失策之時大軍混亂。

朱元璋等人早就習慣了如此,從投身軍伍開始,這一路走有不少兄弟、手足戰死沙場,哪怕是曾經威名赫赫的大將、武藝絕倫的猛將,也逃不掉這樣的宿命。

在結束立刻對死難將士的祭祀之后,朱元璋召開軍事會議。

“這元帝和王保保在和林匯合,塞外地域遼闊,我看遲早還是要打一場。”朱元璋看著一眾將帥說道,“只是這一戰,還得等等。”

其他人也沒什么意見,元帝和王保保肯定還是要打,只不過目前的問題是要將西南給平定了。

四川的明升、盤踞著云南的梁王、段氏,那都是接下來的目標,今年就要開始準備用兵,爭取花一兩年的時間拿下。

到那時候,再集結重兵去對付塞外的元帝。

現階段的朱元璋可不會考慮防御性戰略,現在就是在對元朝小朝廷窮追猛打,不給他們任何的喘息之機會。

馬尋這時候只需要在軍帳中站著,基本上參與不了這樣的軍事會議的話題,他太外行了。

朱元璋看向徐達問道,“朝廷征討明夏,你覺得該以何人為將?”

徐達立刻開口說道,“陛下,臣以為當以湯和為將。”

其他人都不好說什么,明夏基本上就是個小朝廷,理論上來說派遣一員大將率軍去就可以滅了。到時候有了個滅國之功,一切萬事大吉,湯和就可以封國公了。

馬尋一臉的古怪,湯和湯大嘴有不錯的軍事才華,可是放在明軍開國將帥中還不夠瞧。

歷史上的朱元璋給湯和安排了一大堆精兵強將,給他安排好了詳細的出兵路線等等。結果湯和用兵遲緩,偏師的傅友德倒是立下首功。

最為尷尬的是傅友德、廖永忠都打的明夏山窮水盡的主動投降了,湯和還沒有趕到重慶。

鬧劇就是明升投降,廖永忠堅決不答應,因為湯和沒到,只能是湯和去受降。

明明是給湯和安排的封國公的戰役,結果湯和搞砸了,全程沒有打破一城、無功無過。這一戰,倒是傅友德異軍突起。

所以說有些時候機會有了,真不一定能把握住。喂到了嘴邊的功勞,也可能給吐出去。

看到馬尋一直都不說話,朱元璋也不說什么,主要是因為他知道馬尋在這些話題上參與不了什么,那就別強人所難了。

等到其他人離開,朱元璋將馬尋留下,“你吵著要來北平,打算做什么?”

馬尋立刻說道,“我準備去看看長城,這幾天也讓人在收集此地的人文、習俗,準備收集好資料等,說不定什么時候能派上用場。”

朱元璋沉默許久才說道,“你做的事情是正事,只是其他人看不出來你的功勞。”

馬尋做的這些事情自然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是為了以后的治理打下一下基礎。但是這些事情,真的是看不出來明顯的功勞。

隨即朱元璋又說道,“長城在派人加固,用不著你去多看。”

長城可謂是標志性的建筑,從西周開始就延續不斷的在修筑,特別是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筑長城。

現在的狀況是蒙古貴族殘余勢力退到塞外,仍自稱大元皇帝,與明王朝分庭抗禮,經常騷擾明的邊境。

但明朝開國之初國勢比較強盛,在內蒙地區,控制了許多軍事據點。

其中主要的有吉林船廠、亦集乃舊城、東蒙的大寧衛,加上元上都開平衛為前進基地,地處黃河后套的東勝位方進入河套的沖要之地,可謂是三個重鎮呈三角形。

元朝現在只剩下嶺北行省,還要面對大明在漠南借地利屯田牧馬助軍資,以圖反攻。

所以長城現在只是稍微修繕一下,用不著花太多的人力物力。等到朱瞻基主動撤離漠南、放棄開平等地,明朝才需要加大修筑長城的力度。

在朱元璋現在的規劃中,漠南等地是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是塞王戍邊,第三道防線才是修筑居庸關、古北口、喜峰口等地的長城。

馬尋繼續說道,“上回就沒到這邊來,我還準備找人仔細問問這里的特產、礦藏。”

“這些自有當地衙門來辦,北平布政使司也會來辦。”朱元璋都頭疼了,“小弟,你做的事情都是正事,我聽著也高興。不過收收心,看看朝堂之事。”

馬尋也頭疼了,“姐夫,朝堂上的那些事情我置身事外都不一定能看明朗。我還是不摻和太多,我現在做的事情也是大事啊!”

朱元璋希望馬尋幫忙掌控兵權、掌控中書省,甚至是讓馬尋盯著天下文教,因為這些怎么看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可是馬尋現在做的那些事情,其他人未必覺得多重要,可是他清楚自己現在做的事情非常重要,這是對整個大明未來說不定都有深遠影響的事情。

起碼現在的他打下了一些基礎,在嘗試著播散一些種子,以后有機會開花結果。

這些事情他不來做,其他人更加不可能來做了。

朱元璋也不再多勸,主要是勸了也沒用。

有些事情在他看來也是順其自然,到了一定的程度,心思就會慢慢的改變。

當年去濠州投軍的時候只是為了活下去,成家之后也只是想要對得起義父的知遇之恩。

等到一再被排擠、猜忌,等到郭子興病逝,那時候的朱元璋也只是想著要自保。但是當奪下金陵、朱標出生,志向就開始有所轉變了。

他覺得馬尋也應該如此,現在對朝堂的事情不感興趣,可是經歷多一些、熟悉一點,自然也就不再那么排斥了。

心情還算不錯的馬尋回到了自己的營帳,李文忠就跑來了,“舅舅,這一次回京之后陛下肯定是要封賞,我受皇恩實在太重,還請舅舅幫忙求情。”

別人都是擔心封的官不夠高、賞賜不夠,所以求情想要得到更多。

但是李文忠不一樣,覺得自己得到的實在太多了,是求情想要少得到一些。

馬尋就趕緊說道,“我還在想著什么時候能讓我少兼點職呢,等回到了京城,我請奏陛下卸了大都督府的差事,你覺得如何?”

李文忠想都不想的說道,“那肯定不行,在大都督府我勢單力孤,還得和舅舅共進退。”

馬尋和李文忠在大都督府的作用很明顯,他們就是外戚,是皇帝監管兵權的。

李文忠的軍功足夠,可是‘輩分’小。

馬尋雖然軍功不夠,但是輩分夠,而且和大多數的勛貴往來也不算多,也不用怕得罪人。這就是李文忠沒有的優勢,這是互補了。

馬尋就立刻說道,“你喜歡讀書,才學也淵博,那我卸了國子學的差事,你領著?”

李文忠立刻推脫說道,“舅舅,我還要打仗呢,那有時間管國子學!”

看看,這也是個滑頭,根本就不愿多領一些差事。

哪怕都知道那些差事也就是去監管一下,不至于耗費太多心神,但是也不想多管。

馬尋看向李文忠,說道,“回頭封我為國公也就算了,中書省的差事你說什么要幫我推掉。”

李文忠仔細想了想說道,“舅舅,陛下和皇后殿下要是允準,我自然去勸諫。”

馬尋欣慰啊,他和李文忠實際上才是真正的‘盟友’,兩個人的立場和身份也是一致的,所以真的可以同進退。

現在的李文忠也不覺得自己‘勢單力孤’了,不管是在軍方還是在中書省,都多了一個可以商議的人。

甚至在有些事情上,他現在都不用出頭了,而是馬尋這個國舅就可以出面,效果也更好。

馬尋和李文忠可不是在自保,他們所做的事情,只是想要讓自己處在一個更加舒適的位置,有些權力對他們來說,不爭反而是好事。

權力,他們也根本不需要擔心,有心的話自然就可以輕易得到。

身兼多職不是什么好事情,因為不管是馬尋還是李文忠,他們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要是有人可以分擔的話,那自然最好不過了,他們就可以去做自己鐘愛的事情了。

朱元璋在率領著一眾大將在巡視著北方防線,安排著一些衛所、要塞的布置。而馬尋帶著一隊人馬在記錄著風土人情、礦產或者民俗傳說。

檢查水利、分析土壤田地等,他現在也是忙的不亦樂乎。

不管別人怎么說,馬尋覺得自己做的這些事情都是正經事,都是關乎著未來的大事。

短期內看不出成績也沒什么關系,先將事情做了再說,以后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最重要的是這些事情做了,也求一個問心無愧,他終歸是努力在改變著一些事情!:mayiwsk←→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