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sx第115章要資源(求訂閱)第115章要資源(求訂閱)←→:
馬尋回到了小院,看到劉姝寧說道,“泰山得償所愿了,明天上奏章,估計不出三天就能告老還鄉了。”
劉姝寧先是一喜,隨即有些擔心,“夫君,是不是在朝上發生了什么事情?”
“好事情,泰山想要回鄉,我也不想他卷入是非。”馬尋就笑著安撫,“我們收拾收拾,明天也出宮。”
計劃趕不上變化,本來還準備在宮里‘避風頭’,原計劃是小住幾天,但是現在顯然不行了。
既然劉伯溫要告老還鄉,作為女婿、女兒,肯定是要去送一送。
在馬尋和劉姝寧閑聊的時候,一個侍女過來輕聲說道,“國舅爺,皇后殿下召見。”
馬尋對此一點都不意外,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只要他住在宮里,只要馬秀英有時間肯定是要將他叫過去吃飯、聊天。
他要是做了點事情,哪怕是一些人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馬秀英也要大肆夸耀。
兩口子跟著侍女來到了乾清宮,這就是朱元璋的寢宮了。
看到馬尋,朱元璋頗為自豪,“小弟還是真有本事,那些讀書人一向自命清高、自認滿腹經綸,現如今在你面前也不敢張揚。”
馬尋謙虛說道,“姐夫過譽了,在術數一道上,那些人或許是不敢和我比。只是他們多半心里也覺得這是小道,不值一提。”
聽到馬尋這么說,朱元璋也覺得有道理,那些讀書人認為的正理是孔孟之道。
不過隨即朱元璋還是喜笑顏開,“你既然也知曉這些,也該努力些。你這么聰慧,要是心思收一點,肯定能成一代大儒。”
馬尋趕緊說道,“姐夫,我學的這些對朝廷、對天下也有幫助!”
朱元璋就反問,“那你說說如何幫助?測山高、測房子多高,這是有用,但是談不上太大的用處。”
馬尋稍微想了想,隨即說道,“姐夫,術數不只是能用來記賬、統籌。我還想要以此延伸物理、化學,這都是大用。”
怕朱元璋不信,馬尋解釋道,“姐夫,你可知道朝廷煉制的鋼鐵之中為何有不少比較脆?”
朱元璋連忙問道,“小弟,你知道這些道理?”
馬尋解釋說道,“這里頭大致是因為煉鐵的時候里頭有雜質,而且除了這些,也分為冷脆和熱脆。添加雜質、去除雜質,都可以提升鐵質。”
如今的大明看似是不缺鐵,炒鋼法早就不新鮮了。除此之外,還有灌鋼法等等。
為了確保武器的鋒利,也會有夾鋼法、包鋼法,在冷兵器方面,如今的大明算得上技術高超,基本上也根本不需要馬尋去操心什么。
朱元璋若有所思,只是忽然問道,“你既然知道這么些東西,早年怎么就混成那德行?”
馬秀英不高興了,嗔責道,“朱重八!”
“姐夫,我現在要做的這些,哪個都是要花大價錢才能出成果的。”馬尋認真說道,“這些都是基礎的東西,算得上是地基。一般富戶承擔不起,也不愿承擔。”
朱元璋忽然間反應過來了,“你在雞鳴山下弄的那個學校,準備教這些?”
“先試試唄,我覺得肯定是有大用。”馬尋連忙討好說道,“姐夫,我教的這些真的有大用。就是花銷可能稍微大點,但是也不至于太離譜。”
朱標立刻說道,“爹,我覺得就讓舅舅試試好了。真要不讓舅舅試一試,他肯定不甘心。”
朱元璋和馬秀英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馬尋還真的是馬家人,認死理、犟的像頭驢,有些事情不讓他做,他也會偷偷摸摸的來。
馬尋就繼續說道,“姐夫,就說火藥這東西,這算是化學。我一直想要改進,只是人手不夠、錢款不夠,研究不出來更好的。”
朱元璋不滿問道,“現在的火藥還不夠好?”
實事求是的來說,如今的火藥非常好,基本上是達到了‘黃金配比’的‘硝二黃三木炭’。
馬尋就說道,“怎么就不能改進了?火藥這東西是方士煉丹練出來的,用于軍事好像是最早追溯到唐朝,在宋末開始用的多。這才多少年,軍中的火器都換了幾批了。”
聽到馬尋這么說,朱元璋也深思起來,火器的厲害之處他當然非常清楚。
可是也正是因為如此,在一方面驕傲于大明火器的厲害之時,朱元璋也希望得到更厲害的火器。
周邊還有不少敵人呢,而且就算是消滅了那些敵人,軍事力量強悍的話,大明也可以更加興盛。
馬尋肯定是希望得到朱元璋、朱標的支持,因為基礎科學的投入就是非常大,而且未必能立刻看到成果。
現在的大明初建,也算得上是百廢待興。
現在也確實有著一定的‘活動空間’,可以讓馬尋在這個節點去做些科學發展的改變等,但是這也需要足夠的支持力度。
說到底就是有些傳統的慣性思維,或者是方方面面的壓力,會讓馬尋的一些‘離經叛道’看似非常異類。
得到皇帝的支持,爭取到更多的資源,這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劉姝寧壯著膽子,小聲的問道,“姐,大約什么時候大封功臣?”
馬秀英眉開眼笑,因為正常的情況下,劉姝寧對她的稱呼‘皇后殿下’,幾乎是不會叫姐。
“早就該如此,你是我馬家媳婦!”馬秀英親熱的拍了拍劉姝寧的手說道,“下個月封功臣,讓你爹先別急著回去。”
朱元璋扭頭看向劉姝寧,說道,“你爹和你也是謹慎人,給你個準話。你爹封伯爵,誠意伯。”
似乎是怕劉姝寧覺得低了,馬秀英說道,“文官里頭就你爹和汪廣洋封爵,李相是國公。”
馬秀英也說道,“還有一個何真也封伯爵,他降的太晚。”
何真是降晚了,他一度有機會割據嶺南。當然如果不降,很有可能兵敗被殺。
而韓政、曹良臣、楊璟、陸聚、梅思祖、黃彬、胡美這七人在天下形勢未明時沒有采取觀望態度而主動歸附,因此這七人都將被封為侯爵。
馬尋就問道,“那我泰山是伯爵之首?”
“以后死了,能以侯爵之禮下葬。”朱元璋沒好氣說道,“這是給你面子,他家伯爵世襲。”
“本來就都是世襲的,說的好像是格外開恩。”馬尋埋怨一句,隨即問道,“我這個國公呢?以后要不要降等?”
朱元璋不懂了,“降等?降什么等?”
“朝廷的爵位有世襲的,有不是世襲的。”馬尋說道,“我是因為先父和姐的緣故得以封爵,我這個要是世襲,后世子孫怎么辦?”
對于馬尋的識大體,不要說朱元璋和馬秀英無比開心,朱標也無比高興。
不過朱標連忙說道,“舅舅,早些年就給外公追封了親王爵。那時候舅舅還沒回來,只給舅舅國公本就是降等了。再說了,舅舅不是有戰功嗎?這肯定是世襲,我就等著弟弟出生呢!”
朱元璋和馬秀英何嘗沒有考慮到這些事情,這也就是他們去年讓馬尋去打仗的原因,提前將補丁給打上,讓人挑不出來理。
以后的子孫要是給國丈、國舅封爵位,最多也只能封侯,還是不能世襲的。
真想世襲也行,學開國的那位國舅爺,立了戰功再提世襲,還要降等世襲!
劉姝寧這時候有些不好意思的對馬秀英說道,“姐,弟媳現在尚且未能有身孕。家中爵位暫且不提,以后老家尚且要有子孫守著,該給國舅納妾了。”
識大體,這才是真正的識大體。
朱元璋和馬秀英對劉姝寧主動提起為馬尋納妾非常滿意,這也是如今這個年代對于女性的一些要求,尤其是一些高門大戶的女子,更要如此。
“現在提這些太早。”馬秀英連忙笑著說道,“不管是世子,還是以后在老家守宅的,我想著還是以嫡子最好。”
朱元璋也連忙點頭說道,“是這個道理,這事情你和小弟抓抓緊,也不用太著急。”
要說不急肯定是假的,馬家現在就馬尋這么一根獨苗呢。
可是馬尋和劉姝寧的年齡不大,所以有些事情干著急也沒用。
馬尋隨即問道,“標兒呢?我是不是要跟大姐夫去準備一下了?”
朱元璋開心說道,“明年四月標兒大婚,大封功臣之后,你跟著你大姐夫去主禮。”
李貞和馬尋去問名、下聘等,這是朱元璋認為最合適不過的了。
馬秀英打趣的說道,“是得早點定下來,要不然我這弟弟都要成常家的弟弟了。”
朱元璋也打趣說道,“一天天的不教好,你給常茂說的都是些什么啊?讓他好好為朝廷效力不好嗎?非要讓他學收錢不辦事!”
馬秀英和朱標都愣住了,這是小弟(舅舅)說出來的話?
而馬尋對于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皇帝知道也不意外,他府里上下,除了旺財是自己帶回去的,其他的都是帝后安排的。
這也沒什么可擔心的,馬尋又不打算造反,也沒對帝后有什么不滿。
安心的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其他的事情根本不用多想,那只是在自尋煩惱。←→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