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明第一國舅小說>大明第一國舅最新章節列表 >大明第一國舅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明第一國舅-第119章 我來安排
更新時間:2025-02-25  作者: 黑胖的老鼠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兩宋元明 | 黑胖的老鼠 | 明智屋小說 | 大明第一國舅 | 黑胖的老鼠 | 大明第一國舅 
正文如下:
第119章我來安排(求訂閱!)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大明第一國舅第119章我來安排(求訂閱!)(女生文學wenxuem)

話不投機,李善長應該是會吸取教訓了。

他這樣的聰明人肯定能夠從數次來往中明白馬尋的意思,說不定就會對‘無可救藥’的馬尋失去耐心。

這對馬尋來說是好事,落得一個清凈,最主要的是可以避免卷入不必要的麻煩當中。

既然李善長這個麻煩給暫時解決了,馬尋就陪著劉姝寧回娘家了。

小老頭愜意的泡了杯茶,看到馬尋后笑著問道,“國舅,聽說李相又去找你了?”

“我前天出宮,他昨天就過去了。”馬尋也有些無奈的說道,“要不然我和姝寧昨天就該過來了,全都給李相耽誤了。”

劉伯溫笑著開口問道,“你現在既然和恩親侯管著大宗正院,是不是該提醒陛下修建陵寢了?”

馬尋都愣了一下,不知道的還以為劉伯溫這是在詛咒皇帝呢。

可是轉瞬之間他也明白,古代的皇帝基本上是剛一登基就開始修建帝陵。

但是朱元璋不是,歷史上的他是到了洪武十四年才開始修建陵寢。那時候的朱元璋都五十出頭了,才開始想著后事。

而一年后,馬皇后就過世了,享年五十一。

“我估計陛下不急著修陵寢,現在朝廷缺錢。”馬尋就說道,“現在皇城都沒修建好,京城也沒修建好。”

劉伯溫也沒有再說什么,皇宮是他選址的,也是他定下的皇宮的規制等。

現在最多只能算基本的格局和大體上的建筑等完成,可是后續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持續的修建,說不定還要持續十多年。

而應天府的城墻等也都是在持續的修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里是首都,也因為前些年南征北戰的,很多資源用在了軍隊上。

劉璟端來茶,笑著說道,“聽聞國舅被陛下責罰,我本還有些擔心。”

劉伯溫就笑著開口,“你倒是用不著擔心,他肯定不會觸怒陛下。倒是你想要在軍中效力,以后少不了要國舅拉你一把。”

劉璟也點頭表示認可,現在的馬尋在大都督府任右都督,名義上僅次于左都督李文忠。

更何況在帝后的心目中,馬尋還是非常有分量的,求情等還是有很大的效果。

“二哥,明天得去幫我的忙。”馬尋就接話說道,“皇子們要練兵,我想著二哥去搭一把手。”

劉伯溫正色問道,“這事情我本不該多問,諸位親王殿下練兵,到底是練多少兵,這些人以后有何用處,你問清楚了沒有?”

劉伯溫的擔心很正常,朱樉等人都是少年郎,過些年說不定要就藩等。

大家也都看得出來皇帝和太子希望這些親王們知軍事,可是也不希望這些親王們和軍中武將往來太多。

馬尋就解釋說道,“就是讓皇子們練練兵,他們本就常在軍中歷練。以前只是歷練,現在學著掌兵。這一次也就是一個衛所,練出來了也歸京衛。”

聽到馬尋這么說,劉伯溫和劉璟也沒什么可擔心的了,這單純的就是給皇子們一個練手的機會而已。

劉璟笑著問道,“這么說來,這一衛的主將該是你了?”

馬尋瞬間無語,也有些憂愁的說道,“皇子們要歷練,我也要歷練。我堂堂右都督,實際掌兵的就是一個初建的衛所。”

朱元璋和朱標的心機可太多了,他們是讓朱樉等人練兵,因為這些皇子們有一定的基礎、歲數也到了,得學點真本事。

而馬尋鎮場子,免得這些皇子們胡來。另一方面就是對于馬尋的不開竅,朱元璋等人另辟蹊徑。

既然不愿主動做事,那就安排了不可推卸的任務,領著朱樉等人練兵,也跟著提升一下。

劉伯溫和劉璟也都笑了起來,帝后對馬尋這位國舅還真的是用心良苦。

劉伯溫也關心問道,“這一次你帶著皇子們練兵,就沒有軍中大將輔佐?”

雖然劉璟是讀過兵書,也在戰場上歷練了一下,可是這顯然是偏軍師類型的,而不是直接領兵的大將。

“我找了沐英,他最為合適。”馬尋就笑著開口,“我沒這個本事,也不好讓二哥多和這些皇子們來往過深。”

聽到馬尋這么說,劉伯溫自然非常安心,他的這個女婿別看年輕,可是辦事真的十分穩妥。

劉伯溫笑著開口,“我現在也告老了,就等著回老家了。”

“下月大封功臣,泰山還是要等到大封功臣之后才能回去。”馬尋就笑著解釋,“這些天您在京城,也能和昔日親朋故舊好好敘敘舊。”

劉伯溫嘆氣說道,“這事情也難辦,很多人現在和我也不同道了。既有理念之歧,也有為人處世之別。”

作為浙東文官的領袖人物之一,劉伯溫在這個時候急流勇退,這讓浙東文官內部不少人是非常不滿。

他們覺得劉伯溫是逃兵,覺得劉伯溫沒有和他們攜手匡扶社稷,規勸陛下以圣人之道治理天下,他們的施政理念等沒有落實。

劉伯溫隨即看向馬尋問道,“明年朝廷第一次開科取士,你準備的如何了?”

“我就是維持考場紀律,試卷是大儒出,讀卷也是他們來做。”馬尋就笑著說道,“我又不是全權去管這事,只不過我得防著一點。”

劉伯溫收起笑容問道,“你防著?防著舞弊,還是防著其他?”

馬尋就直接說道,“雖然我覺得這一科肯定是南方士子中榜的多,但是不能全都是南方士子是不是?更不能全都是浙東人、江南人。”

歷史上的南北榜案是朱元璋去世的前一年,此前的幾次科舉沒有全都是南方士子中榜的。

但是趨勢也非常明顯,一直都是南方人在科舉上更勝一籌。

原因也非常簡單,南方相對安定一些,文風也更盛。

北方在文教要差一些,尤其是在蒙古人統治的近百年時間,北方的讀書人要少點。

當然也不能排除那些主考官、讀卷官等的小心思了,這些人是真的開始抱團了,在不斷的試探著皇帝的底線。

聽到馬尋的話,劉伯溫就說道,“怪不得陛下一直都想要讓你入中書省,李相拼命拉攏你,這都是有原因。”

“所以我躲啊,這些事情多麻煩。”馬尋就笑著說道,“我對這些不感興趣,我現在就是想著和姝寧早點有個子嗣,我好去打仗。打了仗,我去云游天下,看看大好河山。”

劉伯溫和劉璟一下子不知道該怎么說,因為馬尋的主意實在太正。

道理他都明白,所以想要以自己的觀點去影響他,實在是太難了。

不過也沒辦法勸,因為馬尋看似也知道什么事情是正經事,知道什么事情是必須要做好的。

劉姝寧陪坐一邊,對于這些話題只聽不說。

現在也沒必要讓她離開,因為很多的事情也必須要知道些,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幫助馬尋應對一些事情。

生孩子,對于馬尋和劉姝寧確實是大事,甚至很多人也都是盯著他們沒有出生的孩子呢。

劉璟關心問道,“說到打仗的事情,先前說是讓我去大都督府,這事情安排的如何了?”

馬尋立刻說道,“我也是想要來問問舅哥,你是想要領軍,還是想要參議?”

劉璟早就有心里的想法,“我還是想要自己領軍。”

當軍師確實不錯,可是對于很多人來說,指揮千軍萬馬才是真正的熱血追求。

馬尋也不覺得劉璟這樣的想法沒什么問題,將領不一定就是要武藝高超等等,能指揮兵馬取勝就好。

馬尋就說道,“我是這么想的,這一次舅哥隨軍出征,就不要官職太高了。”

讓劉璟成為正三品的京衛指揮使,那就太高了。更別說正二品的都指揮使了,那基本上就是一個行省的軍事主官,劉璟沒有這個資歷。

劉璟也認可說道,“國舅說的是,我想著能以鎮撫就夠了。”

馬尋聽不得鎮撫,因為何大等人當初就說過,以馬尋的能力入軍,最多就是正五品的鎮撫。

“我想著還是以指揮僉事最合適。”馬尋就說道,“本身泰山就有官職、爵位,舅哥也能蔭封入軍。”

這是任人唯親、裙帶關系不假,可是也不出格,因為明朝的武將官職就是‘世襲’。

正四品的指揮僉事在如今的軍中只是中高級將領,在如今將帥如云的時候,正四品在大都督府都說不上話。

劉伯溫笑著說道,“這么安排自然是最好,到時候還要勞煩賢婿選個可靠的將校,多提攜一下你舅哥。”

馬尋仔細想了想說道,“我讓舅哥去傅友德帳下如何?我和湯大哥等人關系親近不假,只是舅哥不適合過去。”

劉伯溫和劉璟也明白馬尋的意思,這不只是單純的淮西人和浙東人的矛盾等。

也是因為馬尋的身份,他不適合讓劉璟這個浙東的二舅哥跟淮西核心群體走的太近。

還是傅友德這樣的降將比較合適,能力出色不說,品行上也比一些淮西勛貴強一點。

最主要的是在傅友德的帳下,劉璟可以得到關照,還不至于被排擠或者過于殷勤。

看到馬尋將事情安排的這么合適,劉伯溫也非常欣慰。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