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明第一國舅小說>大明第一國舅最新章節列表 >大明第一國舅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明第一國舅-第126章 打別人家孩子
更新時間:2025-02-25  作者: 黑胖的老鼠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兩宋元明 | 黑胖的老鼠 | 明智屋小說 | 大明第一國舅 | 黑胖的老鼠 | 大明第一國舅 
正文如下:
第126章打別人家孩子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大明第一國舅第126章打別人家孩子(女生文學wenxuem)

什么人該封什么爵位,該封幾品官職,很多人心里也都有自知之明。

尤其是在李善長為唐勝宗討要爵位失敗之后,大家更加明白這就是定局了,大封功臣的事情沒有商量的余地。

覺得爵位、官職低了的也沒必要灰心喪氣,現在看似是失去了建功立業的最好時機,但是還有大把的機會。

沐英、藍玉現在都沒有爵位,以后該封侯封侯、該封公封公。湯和、傅友德這樣暫時只是侯爵的,也可以再立新功進封國公。

而馬尋的爵位也沒什么好議論的,他的父親是馬太公,是大明第一個被封的親王,哪怕是追封的,那也是親王。

畢竟朱元璋追封他三位兄長分別為南昌王、盱眙王、臨淮王,理論上來說都是郡王。

年初的時候,朱元璋才追封了義父郭子興為滁陽王。

更何況馬尋醫術高明救了皇后和太子,這就是絕對的功勞。

說他是武將不妥的話,徐達、常遇春就要找人聊天了,慶陽之戰可是北伐戰役中最慘烈的,這可是馬尋先破的城、擒殺的敵將。

名正言順、穩穩當當,誰也不能挑馬尋的出身、爵位和戰功說事,要不然就是和帝后為敵,和徐達為首的淮西勛貴為敵。

心滿意足的馬尋出宮了,心情好就說道,“一個個的都回去,明天隨我去軍營!”

常茂等人大喜過望,只是剛轉身想跑就聽到一聲怒喝,“就這么回去?這么沒禮數?”

常茂等人急剎車,連忙鞠躬作揖,“外甥謝過舅舅教誨,我等告退!”

看到馬尋點頭,常茂等人這才拔腿就跑。

何大就佩服不已的說道,“還是國舅爺有本事,這個歲數的小崽子最難管教,在您面前都給治的服帖。”

馬尋就笑著說道,“我是扯著虎皮做大旗,要不是皇帝陛下和皇后殿下的威風,我哪能有這樣的本事。”

似乎是怕何大不信,馬尋就說道,“要是放以前,不要說官宦人家的子弟了,就算是遇著了囂張一些的地主士紳子弟,我都繞著道走,生怕和他們起沖突。”

何大脫口而出,“真遇到了起了沖突,反正國舅有武藝,殺了就跑,反正你那會兒也沒牽掛。”

這就是話聊不到一塊去了,馬尋的出身、經歷大家都清楚。

他想著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退一步海闊天空,生怕有什么麻煩。

而何大這樣的人就是想著大不了殺人跑路,天下之大何處不能容身呢?

話不投機,馬尋轉身就走,而何大似乎也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憨笑著撓了撓頭,隨即對旁邊的護衛瞪眼。

馬尋找到劉姝寧,開心說道,“帝收攬賢豪,一時佐命功臣并軌宣猷。而帷幄奇謀,中原大計,往往屬基,故在軍有子房之稱,剖符發諸葛之喻。”

劉姝寧眼前一亮,忙不迭的問道,“可是陛下給父親的敕命?”

馬尋點頭,繼續說道,“授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封誠意伯,祿二百四十石,使子孫世世承襲。”

朱元璋也不只是一次稱贊劉伯溫為‘吾之子房’,雖然有些時候是褒揚,不過能夠以文官授爵,在大明也屈指可數了。

在文官系統上,劉伯溫也是僅次于李善長,所以即使不是公爵、侯爵,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馬尋提前‘劇透’,這也讓劉姝寧很開心,因為這也算是塵埃落定。

畢竟現在關于大封功臣的討論很多,不只是當事人心里急切,他們的家人也都心里七上八下。

劉姝寧開心之后連忙問道,“夫君的徐國公也是定下的吧?”

“對,過些時候你就是國公夫人。”馬尋開玩笑說道,“不要說第一批大封功臣的了,就算是之后再封功臣,你也是歲數最小、身份最貴。”

劉姝寧喜笑顏開,馬尋被封為國公,除非是出現特別大的變故,要不然她就是會順勢被封為誥命夫人。

明沿宋制,封贈一品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

不過這里面也是有區別,封贈官員首先由吏部和兵部提準被封贈人的職務及姓名,而后翰林院依式撰擬文字。

到封典時,中書科繕寫,經誥敕房核對無誤后,加蓋御寶頒發。

如果功績超群都有機會得到皇帝的封贈命令,就是這里所說的誥命。

這就是區別了,女子可以隨著丈夫的官職自動得到封贈。但是如果功勞大等等,那就是皇帝親封,這才是真正的誥命夫人。

甚至就是‘夫人’也不能亂用,一二品的官員的正妻才能叫‘夫人’,品級往下就是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以下是孺人。

無封無品,那只能叫‘娘子’。

看到劉姝寧開心的樣子,馬尋笑著開玩笑,“以后泰山見了你,也要自稱‘下官’。”

劉姝寧嬌嗔說道,“夫君就會打趣我!就是得了誥命,也只是官身,更不會在外面逞威風。”

馬尋得意起來,對劉姝寧說道,“就是出去耍威風也行,人生得意須盡歡。我們還是低調了些,要不然總有人招惹我們。”

劉姝寧不無認真的說道,“還是夫君的脾氣太好了,我看就沒有人去找常大哥的麻煩。”

馬尋仔細想了想說道,“這倒也是,常大哥雖然豪爽,和軍中很多人關系好,他的威望也高,只是找他麻煩的人真少。”

劉姝寧繼續補刀說道,“徐大哥的脾氣也非常好,他那么謙遜恭謹,李相等人也不會去找他的麻煩。就是保兒也是謙和有禮,也沒聽說有人去煩他。”

現在的劉姝寧也習慣了身份的變化,對徐達、常遇春等淮西勛貴基本上的稱呼都是‘大哥’。

而三十歲的李文忠、接近三十歲的沐英,那都是‘保兒’、‘文英’了。

歲數不是問題,輩分才是本質,而且還要根據關系的遠近來稱呼。

馬尋就笑著說道,“回頭我就拿這些小崽子們立威,讓人見識一下國舅的威風。正好這兩天陛下也要賜我打王鞭,說不定什么時候能用上。”

劉姝寧好奇起來了,“打王鞭?怎么聽著像戲劇?”

元朝的雜劇厲害,很多后世比較耳熟能詳的故事有很多都是源自于元雜劇。

什么《竇娥冤》》、《西廂記》、《倩女幽魂》,基本上都是元朝的戲劇。

而羅貫中、施耐庵,這時候估計也都是在不斷完善著《三國演義》和《水滸傳》,而這些也是在前人的一些基礎上不斷豐富、拓展。

馬尋就笑著解釋,“還不是那些小崽子難以管教,姐夫就賜我教鞭。正好我用著趁手,能管教一下那些王孫貴族。”

劉姝寧出謀劃策說道,“夫君,這般歲數的孩子就是調皮。雖然有陛下賜下的戒尺,只是不能輕易打。打多了,他們就不怕了。”

馬尋不能更認可了,“我也是這么想的,就該讓這些孩子們知道怕。打多了,也就打皮了。”

人家是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

而馬尋兩口子是在琢磨著怎么樣打別人家的孩子才更加的有威懾力,怎么樣打孩子才更加的有效果。

這些也都是正經事啊,畢竟朱樉、常茂這些小子雖然出身很好,一個個的都是錦衣玉食不假,幾乎也很少在外面受氣。

可是他們也都習慣舞刀弄槍,一個個的也沒少在軍中行走,所以難免會有些磕碰等等。

說他們皮糙肉厚有些夸張,可是絕對不是破了點皮就要哭爹喊娘。

歷史上明初的這批開國勛貴子弟,戰死沙場的不在少數。哪怕是國公、侯爵的嫡長子,隨軍出征在他們看來都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明初的勛貴力量,和土木堡之變后的勛貴,那是兩個概念。

養尊處優是不可能養尊處優的,這些勛貴子弟或許紈绔,但是基礎的一些軍事訓練等等也都沒有放下。

兩口子聊著天,度過了開開心心的一天。

新的一天開始,就是常茂等人自覺的到徐王府門口‘站崗’。

朱樉下馬了,幸災樂禍的問道,“小弟,怎么還站著?不就是騎個馬么,站幾天了?”

鄧鎮連忙使眼色,他和朱樉比較熟悉的。原因也非常簡單,朱樉有事沒事就跑去找他姐,能不熟嗎?

朱樉看了一眼站在旁邊的何大,心領神會后拍著胸口保證,“我這就去你求情,舅舅肯定能寬恕你!”

朱棡等人都聽不下去了,別看二哥在鄧鎮面前吹噓的厲害,到了舅舅面前別提多老實了。

鄧鎮有些期待他的準姐夫能幫忙求情,好歹是秦王啊,國舅爺肯定給面子。

現在每天罰站,這不只是站著而已。

要站得筆直、雙手緊貼大腿,肩膀打開等等,舅舅稱之為‘站軍姿’,軍中哪有這么站軍姿的!

這一天站下來都像散了架一樣,渾身酸痛,舅舅折磨人是真厲害!

常茂就不看好秦王殿下能求情成功,真的要是有用,早就求情了。

甚至他懷疑用不了多久,這幾位皇子也要成為難兄難弟,到時候大家一起罰站就可樂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