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落魄藥女養家日常小說>落魄藥女養家日常最新章節列表 >落魄藥女養家日常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落魄藥女養家日常-第144章
更新時間:2025-03-19  作者: 淡竹枝   本書關鍵詞: 落魄藥女養家日常 | 淡竹枝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言情 | 淡竹枝 | 落魄藥女養家日常 
正文如下:
→、、、、、、、、、、、、、、、、、、、、、、、、、

一個愛越來越好,絕對不是一個人就能辦到的事兒。

肖家人從來也不會坐享其成,她們都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春暖分擔重任。

這天林娘子又上門請大伯母她們繡一個屏風。

“我接這個單的時候就想著一定要找幾位太太幫忙,只有你們才能將這單活兒做下來。”

林娘子滿臉的誠意:“放心,掙的錢我們五五分成,你們一半我一半,如何?”

其實并不如何,但是簽于之前有過合作,閑著也是閑著,大太太問過徐氏和黃氏也后欣然同意接單了。

當春暖回來聽說家里長輩又接繡活后很心疼她們。

之前是因為家境困難,需要她們做來補貼家用。

如今自己有了穩定的收益,再加上長姐那邊還捎了銀票回來,早已經不需要這么辛苦做繡活了。

都知道,繡活是很傷眼睛的事兒,特別是她們都已經上了年紀了,再加上老太太新逝這段日子里總會觸景生情,總會紅眼掉淚,再干繡活就更傷了。

“暖暖,我們有事兒做才不會多想。”大伯母道:“林娘子要得不急,我們可以慢慢繡。”

這是一個三折的大屏風,正好三妯娌各繡一幅,做點事兒打發時間也好。

“是啊,暖暖,閑著也是閑著,能做一點手工活補貼家用也能打發時間,挺好的。”黃氏道:“要不然我們都不知道該干點什么好了。”

身為小官家女兒她們從來都沒有做過農活,出門就是應酬和逛逛首飾鋪子之類的,更多的時候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府中相夫教子。

在蜀地她們也不習慣出門,出門村里的婦人們都不知道怎么稱呼,一個個盯著她們就像看稀罕的物種一般,你盯著我我看著你,最多就是點頭微笑示意,然后大家都尷尬的笑一笑。

她們更多的時候說一些方言,又不像正宗的蜀地話,蜀地話還能聽得懂,畢竟肖老太醫也時常說,但是說的是一種叫客家話的語言,他們祖上從湖廣遷過來的,還說著湖廣的語言,這就很為難人了,聽不懂,根本就聽不懂。

聽她們嘰里呱啦說話,還要朝著肖家太太幾人的方向笑笑,這就很耐心尋味了。

與其出去被人圍觀成為別人的談資,不如在家里坐著繡繡花。

事實上,徐氏也問過隔壁的羅嫂子,她們說的啥。

羅嫂子說她們在夸肖家三位太太人長得好看,膚白貌美,身材苗條,不像自己這些婦人,腰圓腿粗皮膚黝黑。

這話肖家三位太太也不覺得是夸講她們,總之,就是不想出門。

看大伯母她們樂于繡花,把繡花當成一個打發時間的事兒來做,春暖突然間有一個想法:開一個繡莊。

“開繡莊?”許氏愣了一下:“我們行嗎?”

“大伯母,你和娘、三嬸還有長嫂繡的繡品都很好,不用擔心你們行不行,而應該擔心有沒有人買得起。”

相對于林娘子的繡莊,春暖給她們定位的是更高端。

“你們這么好的繡花本領繡在差的布料上純屬浪費,用高端的布料做高檔的繡品,賣富貴人家。”

“咱們自己做的繡品繡上一個標記,買過的客人都說好,然后都只認準這個標記買,這樣就會有很穩定的回頭客和新的客源。”

她們求的是品質而不是數量,每一件繡品就像文人墨客的作品一般都值得珍藏。

許氏三妯娌聽了覺得有點道理,有點懷疑怕虧本。

“不必擔心,繡得好總能賣掉,賣不掉以后給妹妹們做陪嫁也是可以的。”

“對呀,我怎么沒想到這一點呢?”

反正她們繡的都是嫁妝類的為多數,賣不掉就自用好了。

見勸通了大伯母,春暖自己都覺得好笑。

誰家做生意最先想的會是虧本,自產自銷啊?

所以,肖家人在骨子里還是不適合做生意的!

偏偏,春寧卻起了做營生的想法。

“你要做什么營生?”

“阿姐不是炮制藥材嗎,我在想不如我們自己炮制好后去賣。”

“你瞄準了哪個藥行?”

“談不上,我就覺得做這一行相對來說我們熟悉一些。”春寧道:“我們才開始做,需要慢慢的打開銷路,積累客戶資源,慢慢的發展……”

“還有三年你就要出嫁了,我希望肖家還是醫藥世家,希望你能辛苦一點帶出一兩個徒弟能撐起肖家的門面。”

春暖聽春寧的分析,覺得他應該是做了不少的功課。

“你是想讓誰跟著學炮制藥材?”

“我希望春強春安能學。”

都是三房的孩子,三嬸黃氏未必會同意。

“當然,我也可以學。”春寧表示:“雖然我年紀大了些,但我會用功學。”

“春寧,如果真有一個人要學的話,我更希望那個人是你。”春暖道:“只是眼下肖家上上下下都要靠你,你靜不了心來學。而三嬸一向是看不上經營和學藥的,她更希望春強春安能像黃家的先祖一樣做一介大儒。”

→、、、、、、、、、、、、、、、、、、、、、、、、、

“談何容易啊!”春寧道:“我們肖家三代以內不能科舉。三嬸想要春安春強走那條路真的是太艱難了。”

“事在人為吧。”

春暖想的是兩個弟弟年紀尚小,一切皆有可能,說不定哪天又變了天,又有人為祖父昭雪平冤,說不定就有機會參加科考了。

“三嬸有這樣的想法和念頭才會有希望。”

三嬸到底與大伯母和母親不一樣。

經歷了大難之后,大伯母和母親的思想已經很平和了,就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能好好活下去就好,但是三嬸依然心氣兒很高,一直想要有回京城的一天,想要兒女有出息的那一刻的到來。

春暖覺得每個人都有做夢的權利,如果夢想成真皆大歡喜,就算夢想破滅了也無所謂,至少這樣的念頭能支撐她熬過這孤寂黑暗的歲月。

“你若是想讓春安或春強學炮制藥材的話,必須要經過三嬸的同意才行。”

“好,我明白了。”春寧道:“阿姐,你先教我吧,我會盡量學。”

“好。”

一個家族事業的傳承靠的是男丁,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家傳男不傳女的原因。

春暖很感謝祖父當年并沒有那么多規矩約束她不能學,而是傾曩相授,書房藥房隨時對她開放,甚至為她在祖母面前求情,給予她特殊的待遇。

是以,祖父出事后她竭力承擔起了這個家的責任,就是為了報答祖父的恩情。

春寧想學,春暖也愿意盡其全力教導。

是的,肖府,肖家,兩任太醫,何其榮光,祖父醫案上的配方和秘方確實是需要人傳承。

只是看到春寧這么忙,她有點余心不忍。

春寧去尋了三嬸。

“你說什么?”

“三嬸,我打算支起一個肖家藥坊的攤子,將祖上的一些秘方傳承下去,春安和春強都還小,正是學習的好時機,三嬸,您看……”

“不行,不能學醫。”黃氏一口否定:“你看看你祖父落了個什么好處?你再看看你大伯和你爹,你三叔,為什么一個都沒學醫?因為你祖父都覺得沒什么意思。”

真是這樣嗎?

春寧覺得三嬸的想法有點偏頗了。

“春寧,我很感謝你們姐弟的付出,沒有你們我們母子五人或許早就活不下去了。”

黃氏最早的時候還是挺害怕分家的。

畢竟京城是有這種先例的,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

夫妻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妯娌。

當初為了孩子她沒有選擇和夫君合離,娘家母親派來的嬤嬤暗示過自己合離就不能帶孩子回去,也不能住家里,會給她另外一個身份去一個偏遠的地方,過幾年以另一個小姐的名聲回府再嫁人。

看似安排很妥當,事實上也是在嫌棄她。

她心里很清楚,作為出過大儒的世家大族有一個和離的女子會連累族中其他姑娘的聲譽。

而且,一個當母親的人讓她拋下孩子單獨去享福,黃氏是做不到這么自私,所以她選擇了跟著肖家人來蜀地。

這一路上,她都不停的在后悔出妥協之間糾結。

看到肖家被除族時黃氏內心忐忑不安,她真怕自己和四個孩子都餓死在蜀地。

還好,有春暖的張羅,肖家過上了有飯吃有衣穿的小日子。

相對于春暖春寧的各種想法,黃氏只有一個念頭:希望孩子們能努力能爭氣,能做一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蜀地飛出去。

雖然皇上下了圣旨肖家三代以內不能科舉,但是她還知道一條道:在民間聲名鵲起照舊能成為大儒,能耀眼顯貴于人前。她堅信努力付出總會有收獲的。

“但是,春寧,你要理解三嬸,三嬸實在是受了黃家多年熏陶,知道這一條路有多難走,但是也不放棄,只想春安春強能做出成績。”

春寧點了點頭。

“三嬸,我明白的。既然你不同意,就當我沒說這事兒。”

“春寧,對不起。”

“三嬸,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人各有志我們都不勉強。”春寧道:“此事告一段落,不再提了。”

春寧原本想在這兄弟倆之間選一個來學,結果三嬸一個都不愿意學。

身為太醫的兒媳,她居然赤裸裸的嫌棄學醫學藥。

強扭的瓜不甜,不學就不學吧。

春寧挽起了袖子決定自己上。

“如何,碰壁了吧?”

“阿姐你真是太了解三嬸了。”

“我不是了解三嬸,我知道一個當母親的人的想法。”

“是啊,三嬸讓我理解她,我能理解。”春寧道“阿姐,你教我吧,我會用心的學。”

“好,我也會用心的教導。”春暖覺得春寧跟著自己學也挺好的。

不得不說,春寧學習相當的認真。

每一個初學者都是從背湯頭歌開始的,春寧只背了一會兒就能記下了。

看著春寧信心滿滿的樣子,春暖都替他心疼。

是的,在肖家,最會讀書的絕對不是春安春強,而是她的阿弟春寧。

→、、、、、、、、、、、、、、、、、、、、、、、、、

明明有這么好的天賦,卻被飛來橫禍一朝落入了塵埃,成了最末等的商人。

為了能好好的生存生活,甚至連末等的商人都算不上事兒他也做。

背湯頭歌,識藥材,記藥性和功效,還有禁忌等等,厚厚的行醫手札,肖春寧都得跟著學。

“這不是一兩天就能學會的事兒,你也不用著急。”春暖安慰阿弟:“不要有壓力,能學多少算多少,一共有三年時間教你。實在不行的話也不怕,我會一直是肖家的后盾,只要你需要我幫忙,說一聲我會幫到底。”

“阿姐,謝謝你,有你這句話我就更有底氣了。”

春暖將自己打算在昌州開一個繡莊,讓大伯母她們經營時,春寧又反對了。

“大伯母她們從來都沒有做過生意,現在讓她們去做,她們只會云里霧里,出門更凌亂了。”

然后,春暖的擔心不是多余的。

“先讓大伯母她們去昌州看看店鋪,然后再買一些好的布料和繡線……”

正說著呢,有一輛馬車停在了路口,一開口就找肖春暖。

“是唐六讓你來的嗎?”

春暖一抬頭就看到了一個陌生的小二,這人不熟,說有一封書信和物品捎來,怎么不是唐六呢?

“是七爺。”小二道:“七爺讓小的將這幾匹布料送來。”

春暖上前翻看,這些布料都很好,應該是今年的新品。

“七爺有說什么嗎?”

“沒有。”

春暖倒是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他怎么就知道自己需要布料的?這布料是說城送來的吧?

“對了,這里還有一封家書。”小二連忙將信從懷里掏出來:“七爺讓捎來的。”

看吧,她就知道,周七爺很不要臉的把屬于唐六的功勞搶了。

連送物件送家書都不安排唐六來了,唐六損失有點慘。

不過,她清楚的知道有些事兒周七爺是故意這樣做的,為了就是聯系好雙方的感情。

想必,這位周七爺是想在自己面前刷個存在感吧?

周七爺多聰明的人啊,懷遠大將軍的大腿他得穩穩的抱住了。

“唐六呢?”這位小二很是陌生。

“唐六哥受了傷,在家里養傷呢。”

啥,唐六受傷了,是為哪般受的傷?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