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六再次送來家書的時候,就有一封黃氏的。
春暖看了一眼上面的字跡,捏了捏信紙的厚度就感覺很搞笑。
怎么說呢?
當年肖家落難時,老太太就自覺的對三個兒媳說了:要走,她代子寫放妻書;不走,為了不牽連無辜自覺與娘家遠離。
三人都不愿意走。
這一點讓老太太很欣慰。
只是,遠離娘家多多少少讓她們心里有些恐慌,也曾懷著幻想,希望自己在肖家落魄時娘家能暗中幫扶拉扯一把。
結果事與愿違,三人的娘家,包括老太太的娘家在內,無一例外不是躲得遠遠的。
估計著恨不能沒有生養這個嫁到肖家的閨女。
黃氏一族在京城的名聲也挺響的,主要是祖上出過大儒。
正常來說,讀書是有風骨的,是只講究正直是非的,從來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
而現實卻是,黃氏避得比誰都快,從來不曾沾染半點肖氏一族的因果。
如今,這厚厚的信封里又寫下了多少的離愁和思念?
她們會有多想黃氏?
那份想念里又有多少真情多少假意,你說諷刺不諷刺?
黃氏看到有自己的家書激動得熱淚盈眶。
“多謝二姑娘。”
黃氏與許氏不同之處就是,許氏會叫她一聲暖暖,會記得她的好;黃氏喊她二姑娘,多多少少是有些生分在里面的。
“三嬸不必客氣。”
春暖看黃氏拿著信的激動笑了笑:“三嬸有回信時告訴我一聲,我這邊會幫你交給商行的。”
“好,多謝多謝。”
黃氏進去看家書了,春暖就去做自己的事兒。
有病患來看診,春暖也是來者不拒。
錢元力來復診了。
“吃了一個周期的藥感覺如何?”
“肖姑娘,你是真的很厲害。”
錢元力最早的時候只是抱著試一試……不對,只是想著接近目標,以方便自己向主子交差的心理來看診來吃藥的。
但是,吃了一個周期的藥后他知道自己是小看肖春暖了。
之前的他渾身冰冷,就算夜里蓋著厚厚的棉被也沒有睡暖和。
他把這一切歸結于離開京城后沒有暖氣沒有手籠的原因。
是的,南方與北方的冬真不同。
北方的冬一進屋就可以脫掉厚厚的棉服,整個人身上都是暖洋洋的。
南方的冬進出都能感受到寒風刺骨,衣服裹了又裹,有一點縫隙就能鉆進去的感覺。
從出了京城之后,他就感覺到凍人。
夜里更是寒徹骨,手腳冰涼。
誰知道,吃了春暖給開的藥后胃口大開,他也能大口吃肉了。
隨之而來的好處就是他能感受到自己手腳變暖和了。
夜里睡得很是舒坦。
“就說你的銀子花得值不值吧。”
“值,特別的值。”
銀子就是掙來花的,更何況他一個人吃飽全家不挨餓,賣拿的錢自然是要用來養命。
之前是不太相信春暖,現在是迷信她了。
“肖姑娘,你說我按你的要求吃藥,我就真的沒事兒了?死不了了?”
身體各方面的好轉自己其實是能感受到的。
比如之前走路急了會喘,現在也喘,但喘得沒那么厲害了;以前夜里會咳,現在也咳得不再那么猛了;以前只能吃一點飯菜,現在能怒干兩大碗干飯。
是的,以前把自己的吃不好睡不好歸結于遠離了熟悉的京城的原因。
現在才發現,是身體不好。
“我能做的是治病,你的命掌控在你的手中,或者說要看你有沒有和閻王通融退通融。”
春暖笑著說道。
這人從事的差事就是充滿了風險和變數的,有沒有事兒,會不會死可不是她能決定的。
“我懂了,我肯定會好好惜命的。你再幫我把一個脈,再幫我開開藥吧。”
“你不嫌棄藥貴了?”
“貴有貴的原因。”錢元力這會兒就特別會安慰自己:“我值得這么貴的。”
春暖樂了。
把脈,問了一些其他的情況。
錢元力神色復雜的看向春暖。
“看我干嘛?”春暖氣笑了:“坐在你面前的是大夫,問你就老實回答。”
“沒有,早就沒有了,我都這么一大把歲數了。再說了,我又沒有成親……”
“等把這一個周期的藥吃完再來,我給你開點藥調理好,你再娶妻生子完全沒問題。”
“不是,肖姑娘,我這身子骨,真的能娶妻生子?”
他年輕的時候當差不慎出了點意外,大夫就說他以后不能娶妻生子了,注定是一個孤家寡人的命。
初時有點遺憾也有點無奈。
后來慢慢的就習慣了,沒有就沒有吧。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人到知天命之年了,眼前的小姑娘突然間問起這些情況,他神色復雜心思千百轉。
“當然能,調理調理就行。”春暖埋頭寫著藥方:“你還年輕,怎么就這么輕易的放棄了呢?”
“小姑娘,如果真能娶妻生子,我一定要重重的酬謝你。”
→、、、、、、、、、、、、、、、、、、、、、、、、、
“那倒不必。”春暖道:“這會兒我只是一個大夫。”
真要謝,那就把你知道的內幕告訴我一些吧。
這話,春暖沒有明說。
春暖將錢元力的藥開好,又叮囑了一些注意事項,錢元力正準備走,一個人突然闖了進來大喊:“春暖,春暖,快,快去救命。”
是左大嬸。
“左大嬸,你別急,先告訴我救誰的命,發生了什么事兒?”
“是我娘家,我娘和我弟弟弟妹他們全都上吐下瀉,一家子都病了,現在全都起不來。”
上吐下瀉?
“吃了什么嗎?”
“我也不清楚,我問他們,他們也說不知道。我只好來求助于你去救命。”
“走吧。”
左大嬸的娘家住在隔壁村,她帶著春暖幾乎是用跑的向娘家奔去。
也得虧春暖平時身體就好,走路快也不在話下,她還跟得上左大嬸的腳步。
待春暖她們到時,全村人都圍在他家門口。
“快讓一讓,快讓一讓,大夫來了。”
有人認出了春暖,都很驚訝。
“肖姑娘不是只會看婦人病嗎?這種病能治?”
春暖聽了也沒在意,人言就是這樣的三人成虎,越說越離譜。
說她只會看婦人病,這誤會是怎么來的?
“肖姑娘,快幫忙看看吧,你看這……”
左大嬸娘家姓胡,胡家一共九口人,這會兒都有氣無力的歪在自家的堂屋的椅子上,或在屋里的床上。
一個個面如土色,面前還吐了一灘又一灘的東西。
春暖去給他們一一把脈,又詢問吃了什么。
“沒吃什么呀,我就是按平常的時候一樣煮了些菜涼拌來吃。”
“什么菜?”
“大白蘿卜絲。”
“還有嗎?”
“應該還有一點,沒吃完。”
春暖在左大嬸的帶領下進了廚房,在昏暗的碗柜里端出來半碗的涼拌大白蘿卜絲。
聞了聞,沒什么異味兒。
春暖端到院壩外仔細看了看,忍不住皺眉。
“你這里面放了什么?”
“就是姜蒜海椒啊,和平時一樣。”
“不對,不一樣。”
春暖已經看出來了:“你的姜哪兒來的?”
“是三娃子在后山挖的野姜,這野姜的味道確實不香。”
“還有嗎?”
“有,在廚房的小木桌下。”
左大嬸立即就去找了出來。
春暖看到后已經確定是什么惹的禍了。
“不用擔心,你們吃得并不多,現在就多喝一點水吧,排瀉出來就好了。”
什么?
“這不是野姜,這是黃精,黃精生吃容易滑腸腹瀉。”春暖道:“你們認錯了東西,吃這點虧也算是幸運的了。”
黃精性味甘甜,具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的功效,可用于治療體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虛燥咳、勞嗽咯血、腰膝酸軟、須發早白、內熱消渴等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用,更不能生食。
胡家人是誤食,所以才會出現這種上吐下瀉的情況。
找到了病因就好辦。
真是嚇死人了,很多人都說胡家人一定是做了什么壞事遭了報應,菩薩在懲罰他們。
各種傳言都有。
結果,春暖一看就發現了問題所在。
左大嬸對春暖感激不盡。
不過,春暖對他們說的后山的黃精更感興趣一些。
一問,說是有一大片。
左大嬸帶了春暖去看。
果然是自己想的那樣。
“這一片山地是誰的?”
春暖想買下來。
“不知道是誰的,應該是無主的。”左大嬸道:“如果你要買,我就讓我去幫你問問村長。”
“可以。”春暖正好要置辦一個莊子作為陪嫁之用。
左大嬸帶著春暖去找了村長。
“這片山叫胡家山,一直都沒有買,主要是山上石頭雜樹多,種不了莊稼。”村長還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老農:“姑娘啊,你買來種地的話,我就勸你不要買,這地兒種的莊稼都沒變化,辛苦了一季都沒有幾粒糧食收成。真要買,去買朝陽山那邊的莊子,那里土地出貨得很,又向陽又肥沃。”
“那邊價格應該也貴吧?”
“貴是貴了些,但是出貨啊,能早早的掙回來,買這兒的山,可難會血本無歸。”
老村長是起一個好心。
“沒事兒,我手上的銀子只適合買這種地方。”
春暖堅持要買,村長無奈,只好告訴春暖要去縣城辦交接手續。
“那明天去可以嗎?我讓我阿弟去。”
“可以可以,這山,沒人買,幾十年都是荒地。”
春寧用了二十兩買下了一百畝不長莊稼只長雜草的胡家山。
“阿姐,村長說這兒不長莊稼,你看要不我們再把朝陽山也買下來做你的陪嫁。”
“春寧啊,你何時見過我做過虧本的買賣?”
春暖微笑著問。
春寧一愣……是啊,阿姐這么聰明的人,沒有無緣無故買一片荒山的道理。
→、、、、、、、、、、、、、、、、、、、、、、、、、
哪怕銀子少她也不會白花的。
用阿姐的話說,該花花該省省,一點兒毛病都沒有的。
“阿姐,是看中了那山上找藥材?”
“山上的藥材不多,但有一樣卻是可以的。”
那就是黃精。
這一片山到處都是黃精,也稱作是老虎精。
這種草在古書上是被稱作道家仙草的植物,它與人參、靈芝、茯神列為四大仙草,據說吃了它能延年益壽,久服成仙。
春暖去看時,左大嬸說那叫老虎姜,她那小侄子以為是老姜給挖回去全家吃了最后中了招。
春暖看到了漫山遍野都是歡喜得很。
說明這地兒適合生長,這是一塊寶地。
花二十兩銀子就能買下這一片山,春暖欣喜得很。
春寧還不知道這其中的藥用價值。
一番講解之后,春寧恍然大悟。
所以,他的阿姐,真的從來不做無用之事,更不會做虧本生意。
“這些黃精洗凈經九蒸九曝,代糧可過兇年,回味甘甜又名米鋪。”春暖道:“買下這片山后還得找人幫忙看著點。”
以前是無主之山,這些是野物,誰都可以去挖一點。
現在是自己家的了,春暖自然是想要保護起來。
“讓左大嬸的侄子看守如何?”
那小孩子只有八九歲的樣子,倒也是鬼精鬼精的。
“自然可以,經他發點工錢。”
近水樓臺先得月,也只有讓挨著近的人看守才更方便。
胡三娃都不知道自己因為認錯了一樣植物讓全家人都遭了一次難,又因為這一次難讓自己得了一個小小的差事。
差事雖然小,但是肖家說每年給自己二兩銀子,這可不是小數目了,就算是自己的爹都未必有一年掙二兩銀子的本事。
“三娃啊,你可得給肖姑娘把這片山守好了,不能讓人在這片山上動土亂挖了。”
每當春天來的時候,青黃不接的時候,就有不少的人上山挖野菜。
“姑姑,我知道的,肖姑娘是我們一家的救命恩人,別說她還給我銀子,就是不給,我也要給她看好了,不讓任何人上山挖東西。”
“這就對了。”左大嬸很聰明,她想起了羅家人跟著肖家人把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的:“三娃,你當這個差你不要小看了,要是干好了,以后就能跟著肖家人當差做事了,每個月都領月銀,你也就不愁以后沒錢娶媳婦了。”
“姑姑,真的每個月都有領月銀嗎?”
“有的,當然是有的。”
這一點左大嬸沒瞎說,她是聽羅大嬸說的。
羅大嬸說肖家有奶娘吳氏帶著她女兒在做工,母女倆每個月都有月銀,每年可攢下不少的錢財呢。
最近吳氏還負責幫錢元力錢先生做飯煎藥,錢先生每個月也給吳氏一兩銀子的月銀,吳氏掙得比一個大男人還多。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