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娃是一個孝順的兒子。
立即就帶了春暖去看娘的腳。
周大娘睡在床上,聽見有人進門開口就問。
“是三娃子回來了嗎?”
“娘,是我,我回來了。”
“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周大娘連忙伸手:“扶娘起來,娘看看你。”
“娘。”
周三娃一個箭步上前將老娘從床上抱了起來。
“娘,三娃子好著呢,好著呢。”
周大娘摸著兒子的臉。
“好啥好,娘腿不好下不了床但眼睛不瞎,看得清楚得很,又瘦了不少。”周大娘道:“你那個東家良心不好,讓娃干活不給娃吃飯是吧,怎么每一次回來都瘦了不少啊?”
春暖聽到老太太這么說,心想應該是周三娃他們失手的時候多,搶得少吧。
都說山匪吃香的喝辣的,一個個養得肥頭大耳的,像周三娃這樣面黃肌瘦的劫匪實在是少。
“娘,東家也難,我一向胃口好能吃就是不長肉,您又不是不知道。”周三娃撒謊不打草稿,怕老娘再問下去連忙轉移話題:“娘,我給您請了大夫,幫您看看腳。”
“請什么大夫呀,我這腳老毛病了,治不好了。”周大娘道:“你掙點錢不容易,不要為我花冤枉錢了,存著娶媳婦。”
“娘,媳婦要娶,您的病也要治,我還指著您腿好了給我帶孩子呢。”
“三娃子啊,是娘拖累了你。”
“娘,您別想那么多,大夫來了,給您看看腿,治好了就好了。”
春暖看著他母慈子孝的,越發覺得當時讓趙明華手下留情是明智的選擇。
如若不然,這一家子就會失去一個孝順的兒子了。
“大娘,把您的右手伸出來,我給您把個脈。”
“你是?”
周大娘看著春暖:“你是個女娃子?”
“是,大娘,我也是一個大夫。”
“女大夫?”
周大娘表示懷疑,她活了一大把年紀了也沒見過一個女大夫。
“三娃子,這女大夫你上哪兒尋來的?”
莫不是騙人的吧?
周三娃愣了一下,總不可能說是他們自己找上門來的吧。
“大娘,我們是蜀地人,采買藥材路過此地,您兒子見我們是大夫特意來求醫的。”
“原來是這樣啊,那還真是多謝你了。”
蜀地有女大夫周大娘表示接受這個說辭,畢竟,蜀地是大地方,據說蜀地的姑娘都很強。
看來果然是這樣的。
連大夫都有女的。
“大娘,我給您把個脈。”
“好。”
這一次周大娘沒再有意見了,伸出了右手。
春暖把了一下脈,又讓周大娘伸出舌頭,翻看眼瞼。
“大娘這腿是什么時候開始疼的?”
“最早開始疼是五年前吧,三年前慢慢的就走不動了,去年徹底下不了床。”
“是怎么個疼法?”春暖問:“是像針刺一般的疼,還是酸脹疼?”
“都有。”周大娘覺得現在疼得都麻木了,有時候都感覺不到疼了一般。
“我看看腿。”
從小腳踝到小腿再到膝蓋上,春暖每按一下,就一個深深的凹印。
這是腫了。
“大夫,我娘這是什么病啊?”
周三娃一臉的擔心。
“最早疼也沒看大夫?”
“咱鄉下人,小病小災的就沒想過要看大夫。”周大娘道:“上了年紀的人,總會這里疼那里疼,誰也沒當一回事兒,偏偏我倒霉疼著疼著就下不了床了。”
“小病不治就可能拖成大病。”春暖道:“有病就得看大夫,小病小治,大病就不好治。”
“看大夫要銀子,小病若看大夫,一年的收成都不夠。”周大娘道:“莊戶人家命沒那么金貴,小病不治大病沒錢治,閻王幾時召喚幾時去,命賤著呢。”
“也不是這么個說法,小病只需要花費極少的錢就能解決大問題,最最關鍵的是不用人受苦受痛。”
春暖嘴上這樣說,心里很明白,莊戶人家大多數都這樣想的,根深蒂固的觀念沒辦法改變。
他們往往因為節儉把小問題直接拖成了大問題,她們說的閻王幾時召喚幾時去,卻忽略了疼痛沒受過閻王是不會讓他去的。
與其這么痛苦不如小病的時候就治。
像周大娘這樣年紀并不大,治好了利利落落的生活多好啊。
“哎,我這病,沒法治啊,大夫看了三個,都說治不好了。”
周大娘又是一聲嘆息。
“能治好。”
春暖輕飄飄的三個字讓周家母子倆眼里都放光。
不過,轉瞬的功夫周大娘的眼神又黯淡了下來。
“還是不要花那冤枉錢了吧,這個家夠窮了,三娃子掙點血汗錢不容易,我不能拖累他了。”
“娘,只要能治好您的腿,兒子不怕拖累。”周三娃對春暖道:“大夫,求求您,把我娘的腿治好,我……我……我給你們磕頭了。”
周三娃說話間直接就跪了下去“噗通噗通”磕了三個響頭。
→、、、、、、、、、、、、、、、、、、、、、、、、、
“你快起來吧,我可以給你們開藥方,你們按說的藥方去抓藥,該忌口的忌忌口,吃完藥就可以站起來了。”春暖道:“只是能行走,不能挑抬重物。”
“能行走就好,能下床就好,不能挑抬都是可以的。”周三娃求之不得:“我也沒想過要我娘挑抬了。”
“我也不奢求挑抬了,就是能下地走路,能給他們爺兒倆煮煮飯,洗洗衣服我就心滿意足了。”周三娘道:“我也想三娃子能早點娶個媳婦,這樣的話我死了也就閉目了。”
“娘,您別說這樣的喪氣話。”
“是啊,周大娘,您還年輕呢,這病能治好,別放棄自己。”
春暖聽說周大娘才四十三歲心里很是震驚,和自家母親一樣的年紀,母親雖然這兩年滄老了一點,但依然還是美貌的中年婦女,而這位周大娘額頭已經布滿了皺紋,兩鬢的頭發已經花白了。
若不是親口聽說她四十三歲,春暖覺得五十三都有不止。
所以,貧窮和病痛真的會讓人衰老十歲。
“大夫,我娘這病……”
“周大娘這病是因為機體正氣不足,腠理不密,衛外不固,感受風寒濕熱之邪,導致膝部肌肉、關節、經絡痹阻不通,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春暖道:“我給開點藥,再針灸幾次,吃完藥慢慢的將養,是可以重新下床行走的”
“太感謝大夫了,太感謝大夫了。”
此時的周三娃心里真是慶幸萬分。
若自己當時和兄弟位真的動手傷了這位姑娘,那娘就真的只能在床上躺著了。
突然,他想起了大家伙兒莫名倒地的原因。
“姑娘是用了迷藥?”
春暖看著他,眼神示意你確定要談論這個話題?
“對不起,對不起,是我多嘴了。”
周三娃恨不能給自己幾個大嘴巴子。
“三娃子,大夫遠來,快去煮飯招待他們。”
周大娘是一個很仁義的人,立即安排兒子:“家里還有半升米,米缸里有兩個雞蛋,都拿來煮了待客。”
春暖心里明白兩個雞蛋已然是這個家最高的待客禮遇了。
春暖要找筆墨紙硯寫藥方。
結果這個家里拿不出一點兒。
“我們沒讀過書,家里也沒有這些。”周三娃道:“不過不要緊,我現在就去唐秀才家里找一點兒來。”
“也好。”
春暖就想以后出門還是要帶上筆墨紙硯方便點。
周三娃去找唐秀才要文房四寶了,這邊周大爺回來了。
“這位公子,這些都是馬糧,另外糧行沒有大米了,只有小米和一些雜糧,我也不知道你們要吃啥就一樣買了一些回來。”周大爺是一個實誠人:“花了不到一千文錢,余下的還您。”
“大爺,說好了給您,您就收下吧。”
趙明華也是言出必行的人,并沒有收回多的銀兩。
“這……”
“周大爺,還得勞您的駕,我們餓了。”
“好好好,老頭子這就給你們煮飯去。”周大爺還是有些不好意思:“老婆子病了起不起床后我才學做的飯,只能說做得好,味道就不要講究了。”
“行,客隨主便,我們有啥吃啥。”趙明華其實還是怕周大爺煮一些夾生飯給他們吃:“慶生,你去幫忙。”
“是,少爺。”
慶生……幸好我跟著我娘學了兩招,要不然這時候都不知道怎么辦好。
周大爺煮飯時,趙明華就站在廚房邊上問話。
“大爺,您們這兒時候米行不賣米的?”
一個地方的米行不賣米,只賣一些雜糧就很不正常。
“就是那次三王爺的兵來后,米行就不賣米了,外面有傳言說要打仗了”
打仗?
“有些人又說是傳謠,我們這些小老百姓也不懂,家里沒糧心中很慌。”
米行沒米賣,除了家里有余糧的地主家,誰不心慌啊。
真正要打仗,物價飛漲,米價漲數十倍。
趙明華心里明白著呢,米行的東家這是要囤糧,到時候坐地起價。
他腦海里也閃過一個念頭。
當下就和春暖說這事兒。
“三王爺不是已經……”
雖然是皇家秘密之事兒,但是肖春玉用密語告知了春暖,春暖說到這兒的時候醒悟過來,自己還沒有將這事兒告訴趙明華。
是啊,三王爺被圈禁在了宗人府。
按理說這事兒算是過了。
但是,在這偏遠的地方,還有兵丁打著三王爺的旗號興風作浪。
這樣的話就有兩種可能:一是真的三王爺的兵,說明他勢力龐大到到處都有他的爪牙;第二種就是可能有人冒充三王爺的兵丁四處造謠,其目的也是興風作浪,想要擾亂天下。
這兩種可能最后的結果都會是興戰事。
天下興百姓苦,天下亂百姓亦苦。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糧價肯定是要漲,只不過,發這種財會不會遭萬人唾棄?”
春暖還是有點擔心,怕的是朝廷秋后算賬。
“我的意思是趁蜀地沒反應過來時收購一批糧,等到糧價大漲的時候,我們不說加數倍,加上一倍也是大賺,而且,不會有風險。”
→、、、、、、、、、、、、、、、、、、、、、、、、、
趙明華何嘗不明白春暖的擔心。
“行,既然你覺得這樣做行得通,那你就這樣做吧。”
在做生意這一方面,春暖還是相信趙明華的。
一個十二歲就入商界摸爬滾打的人,在賺錢這一方面真不要春暖指點。
“來了來了,大夫,文房四寶來了。”
周三娃去找唐秀才要筆墨紙硯,結果人家說那是文房四寶,他表示第一次學到了這個名稱,文房四寶,好聽!
春暖要寫處方,趙明華自告奮勇幫她研墨。
“暖暖,這是不是紅袖添香?”
突然趙明華打趣的問她。
春暖……這人有時候還真是不著調,紅袖添香用在這兒合適嗎?
春暖給周大娘開了藥方。
“牛膝、白芍和當歸……”趙明華認真的拿來研讀,還讓春暖給他詳細講解每味藥的用途和功效。
“你又不當大夫。”
這人的好學程度絲毫不比春寧差。
“但是我是大夫的相公。”趙明華說完就看向春暖,就感覺自己占了很大一個便宜一般:“再則,我還開有藥坊,還要賣藥材,這些知識可以不用但一定要懂。”
“行行行,教你。”
“牛膝味苦、甘、酸,性平,歸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經、利水通淋、引血下行、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春暖一一說了。趙明華直接豎起了大拇指。
“暖暖,這么多藥,你是怎么記得這么清楚的,都不會搞混淆嗎?”
“你當這是開玩笑呢,這可是人命關天的事兒,豈能搞混?”春暖道:“熟能生巧是技術,藥材配伍必須要清楚,相生相克要記牢,這些從啟蒙的時候就學了。”
認真的學過后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就像吃飯一樣,到點就餓,這個也一樣,藥方的配伍也是,一看到病癥就知道該用哪一味藥,這些東西都在腦子里記得牢牢的,不會忘記一點兒。”
“暖暖,你們當大夫的真了不起。”
了不起嗎?
誰不是從不懂到懂,從腦海一片空白慢慢填滿的。
而且真正厲害的大夫必定是家學淵源的傳承。
像曾祖父傳給了祖父,祖父傳給了自己,自己再傳給春寧,傳給沐陽。
幾代人的托舉,才得了你一個了不起!
真是不容易啊。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