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我在大夏竊神權小說>我在大夏竊神權最新章節列表 >我在大夏竊神權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我在大夏竊神權-第196章 立督查院
更新時間:2025-02-11  作者: 碼字手痛   本書關鍵詞: 玄幻 | 東方玄幻 | 碼字手痛 | 我在大夏竊神權 
正文如下:
()望舒樓頂層,當那一聲“周仲蠻子來了”響起之時,整個頂樓雞飛狗跳!

他們中絕大多數,都是趨炎附勢之輩,面對真的敢殺人,能殺人,而且還可能滅族的周仲蠻子,大家都不敢比誰的脖子硬。

甚至不少心中有氣節的儒生,都氣得直發抖而不敢輕易說話,他們身死是小,以周鐵衣的性格,絕對不會禍不及家人!

不少人慌張地甚至沖到了陽臺處,想要翻墻遁走,但看到外面兩百余尺的高空,甚至開始埋怨組織的人怎么將地方定在這上不去,下不去的望舒樓了。

王七星作為組織者,更是親身經歷了一回周鐵衣殺人,他低喝道,“快將這些紙都燒了!”

不能夠給周鐵衣留殺人的把柄!

眾人一聽,立馬反應過來,周鐵衣的目的是參政,所以這兩個月來,就算想要殺人,都會給殺人的理由,至少讓百姓們心服,不然以后誰聽他的政令,難道一直殺人不成?若是那樣,圣上都容不下他。

一張張錦繡文章飛速被火焰吞噬,當然有幾個真的脖子硬的,這其中就有王明義的師弟,當初在太學院都敢嗆聲周鐵衣的書生茍義深。

不知道是不是喝了酒的緣故,他高呼道,“諸位如何做此慌張狀,我等在此,今日就要以一死來彰顯他周鐵衣的狼子野心,好叫天下人知曉!”

他周圍的人,包括剛剛侍奉的美婢,都一臉看瘋子的樣子看向茍義深,甚至退開,形成一個空圈,你想要找死,別拉著我們陪葬啊。

在陽臺處的王明義看到剛剛的鶯歌燕舞,轉眼化作了鳥獸奔散,頓時長長嘆息一聲,然后走了過去,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中,王明義右手一甩,形成一根浩然正氣凝聚的短棍,然后對著師弟茍義深后頸就來了一下。

哐當一聲,茍義深就倒在地上。

王明義下手有分寸,浩然正氣不同于普通的木棒,剛剛只是封了茍義深的心神。

周圍的人目光更加古怪了。

先出了一個拉著眾人去死的茍義深。

又來了個從后偷襲師弟的王明義。

車文遠這個大儒教的徒弟怎么這么奇怪!

王明義對眾人拱手說道,“我師弟剛剛酒喝多了,所以說胡話,現在暈過去,就好了,諸位不要放在心上。”

說罷,也不理會眾人,拖著自己的師弟,就往陽臺走。

一直宅看戲的崔玉也看得目瞪口呆。

等王明義到跟前,才訕訕笑道,“明義兄真是手段非常啊。”

王明義看了一眼昏過去的師弟,嘆息道,“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兩人說話之間,周鐵衣到了!

阿大直接一腳踹飛了大門,哐當一聲,門破碎倒地。

周鐵衣身穿白虎斗麒麟錦衣,頭戴金冠,濃墨長眉一挑,笑道,“諸位,這文會怎么能夠少了我這位絕代詩仙呢?還是說諸位看不起我周某人?”

他一步踏入正廳,再一步踏向眾人。

無形的氣浪以及心神上的壓迫傳開,即使文士之中有凝聚浩然氣者,有法家洞幽者,有名家言實者,亦不敢相撞,只得步步后退,一時間滿堂燈火,黯然失色。

王明義嘆息一聲,這個時候他反而走了上去,對周鐵衣抱拳說道,“周總旗既然前來文會,何必動武?以文壓人,得天下民心,以武壓人,逞一時之快。”

文會上的其他人側目看向王明義,剛剛還在心里暗諷王明義從后對師弟出手,只敢躲在一旁當縮頭烏龜,但現在王明義站出來,替所有人擋在周鐵衣面前,頓時讓剛剛的人心生愧疚。

周鐵衣沒有順著王明義的思路,反問道,“但我先動文,得了天下民心,再動武,將爾等踩在腳下,也是可以的啊,文武并用嘛,你儒家不是一直提倡嗎?”

王明義沉默了下去,就算他語言再犀利,只要周鐵衣想,今天這事就很難善了,只是最終付出多少代價而已。

一剎那間他沒有想著自身安危,反而思考著以后如何約束周鐵衣這頭‘猛獸’。

周鐵衣看到王明義沉默的表情,忽然笑道,“逗你玩的。”

一時間,整個大廳都能夠聽到輕輕的呼氣聲。

周鐵衣拍了拍身邊陳大興的背,“不跟伱的義哥說兩句?”

周鐵衣一拍陳大興的背,頓時將滿堂的目光聚集了起來,一位位官宦子弟,天才修士從內到外審視著這個站在周鐵衣身邊的小子。

褐色露膀短褂,燈籠褲,草鞋,文不成,武不就。

一個個評價落了下來,讓這些眼神之中不自覺地帶著幾分譏諷之色,周鐵衣厲害是厲害,但周圍除了武人,竟然無一名士相幫。

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所以然也。

在這些強大審視的目光中,陳大興這個普通的十五六歲的小子更是不知道該怎么辦,他只能夠用渴求的眼神看向王明義。

王明義也不說話,他頓時明白,周鐵衣今天來的目的是自己,而不是這滿堂儒生。

果然,周鐵衣接著笑道,“怎么了,義哥兒?是有了舊朋友,就忘了新朋友是吧?之前你不是喜歡帶著陳大興嗎?今日參加文會,怎么不帶著他了,他不會到你那邊去,你不會走過來啊?還是你覺得……他不配!”

周鐵衣最后一句話,如同刀子,直接插向了王明義和陳大興的胸中。

“儒家所言,士農工商,你王明義是士,而且是上士,如何能夠和下工交朋友?你就算愿意,在場的‘老朋友’們可能都不愿意吧?”

周圍的儒生們皺眉者比比皆是。

王明義是怎么結識這個‘新朋友’的,他王明義是怎么交朋友的,還有他是不是已經暗中被周鐵衣收買……

諸多問題紛至沓來。

現在最簡單的辦法,當然是他們和王明義接納陳大興,但這違背本心,而且這樣一做,必然順著周鐵衣的意思,之后周鐵衣還有什么手段使出來,大家都難以揣度。

王明義停在原地十幾息,然后對著陳大興說道,“是我今天考慮不周。”

隨后他一步步走到陳大興身邊。

王明義的選擇讓在場的儒生們既佩服又不服氣。

佩服王明義是個有擔當的人,但是卻不服氣王明義居然為了陳大興,放棄在場眾人。

這顆釘子插了下去,就算平日里大家保持著和睦,但是總會在關鍵的時刻想起這件事。

道不同,不相為謀。

王明義做出了選擇,周鐵衣猶不滿足,看了看大廳中央的紫檀大桌,上面筆墨紙硯俱全,就是沒有一張文章,剛剛進來的時候,空氣中也有一股燒焦的氣味。

“諸位,我聽望舒樓主說,這上三層得留墨寶,你們怎么到現在連一篇文章都沒有寫出來?還是說剛剛寫了什么見不得人的東西?”

一位名家修士壓制著心中的火氣,開口說道,“剛在樓上,聽聞了周公子要來,自覺寫的文章不通順,所以燒了,現在等著你來寫呢!”

眾人聽到此話,紛紛附和起來,“此言即是,聽聞周公子有‘絕代詩仙’的美稱,文章寫下來,必然名傳千古。”

“何止是名傳千古,后日《天京報》和《醒世報》必然爭相刊載!”

最后一句捧殺之語到了點子上,大家笑而不語。

周鐵衣寫詩厲害,他們知道。

但是一首詩能夠同時上《天京報》和《醒世報》卻難上加難。

因為周鐵衣給自己報紙定的基調就是白話文,而《醒世報》則是書面文,這是難以調和的矛盾,就算讓大儒來了,也難以兩全。

周鐵衣呵呵一笑,就等著你們這一句話呢。

他拿起狼毫,提筆就寫。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全詩無一句高深之語,完全的白話文,但是卻雅俗同賞,能夠同時刊登在《天京報》和《醒世報》之上!

周鐵衣寫完這首詩,站在他身邊的王明義幾人也讀完了這首詩。

王明義眼中的光彩黯淡了下去。

無論周鐵衣是事先有準備,還是詩才天授,在詩詞一道上,確實可以稱得上是絕代二字。

周鐵衣放下筆墨,環顧四周,“記得明天的《醒世報》上加我的名字,讓天下人看看,文章該怎么寫!”

他笑著說道,“都來看看吧,覺得比得上我的留下,比不上我的,都滾蛋!”

“對了,下去的人記得給望舒樓的人說,以后誰想要用這上三層,就以我這首詩作為標準,若做不到,那就是他望舒樓欺我周鐵衣!”

周鐵衣沒有說欺他的后果是什么,但大家都聽出來后果很嚴重。

周鐵衣離開了檀木桌,眾人才圍了上去。

當看完全詩之后,又是長久的沉默。

以前他們文會之時倒是經常說好詩可以下酒,但今日見了這雅俗共賞的好詩,卻忽然覺得美婢失了顏色,美酒失了滋味。

原來好詩不僅可以下酒,也可以傷人。

若只是比詩詞,他們倒是有幾分自信,但以如此淺白的語言,寫出這般壯闊,非胸中有溝壑不能為之。

眾人看完之后,一個個離開,當王明義準備離開的時候,忽然陳大興硬著頭皮,上前對周鐵衣說道,“二少爺,我不懂詩詞,也想要離開。”

周鐵衣目光看了過去,并不覺得意外,笑道,“記得明天準時上工。”

本來已經準備挨一頓揍的陳大興聽聞此言,頓時又驚又喜,對周鐵衣道了聲謝,然后三步并兩步,快速追上了離開的王明義。

王明義停下來了腳步,看向陳大興,輕聲說道,“你現在還有選的機會,跟著他,遠比跟著我好。”

陳大興憨厚的笑道,“義哥剛剛愿意跟我站一起,我總不能夠現在丟下義哥吧?”

他順手指了指前面的儒生們,他們根本沒有等王明義的想法,這隔閡生了,自然就破鏡難圓。

王明義站在原地,想了想忽然笑道,“我記得朱雀城有家麻辣燙收攤很晚,要去吃嗎?”

陳大興用力點頭,“嗯!”

等眾人都散去,整個望舒樓似乎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

周鐵衣憑欄吹風,看向下方青龍城縱橫筆直的街道,兩旁的地燈如同大地脈絡,一盞盞熏黃的燈,就像是樹上開滿的繁花,點亮整個微醺的夜色。

他的身邊,何啟功讓開半步,也沉醉在這夜色之中。

周鐵衣賞了一會兒夜景,才轉頭看向何啟功,“這天京聲色犬馬,比之山銅府如何?”

何啟功微微一愣,然后才恭敬地回答道,“山銅府遠遠不及。”

不僅景不及,人也不及。

承恩殿中,今日又是三日一次的小朝會。

只不過今日殿中的奏折,比往日多了五倍!

尉遲破軍翻了一會兒奏折,所有的奏折都是在講一件事:

《天京報》禍國害民!

尉遲破軍看了一會兒,然后放下手中的筆,第一次占據主動,對董行書和青空規笑道,“今日奏折該如何注?”

兩人沉默了很久,看向如同小山一樣的奏折。

這奏折怎么注都是錯,甚至不注也是錯。

但他們兩個卻攔不住寫奏折的人。

“像之前一樣上呈。”

董行書開口道,他今日格外的沉默寡言。

午后。

圣上從宣法殿出來,走到御書房內,天后如往常一樣恭迎。

圣上看了一眼堆積成山的奏折,問道,“今日出了什么事?怎么奏折這么多?”

天后回道,“也沒出什么大事。”

圣上坐了下來,天后立馬將奏折遞了過來。

第一本奏折,打開。

論《天京報》十罪!

圣上皺著眉頭看完。

第二本奏折,打開。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